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銀並不與砒霜反應,為什麼古代皇帝吃飯,還要用銀器試毒呢

2022-01-04由 三叔歷史觀 發表于 漁業

銀可以測試出蛇毒嗎

自古以來,民間一直有著銀器可以驗出食物中是否有毒的說法,在封建社會里,達官顯貴們用膳時猶愛使用銀筷,畢竟對於人來說吃飯是頭等大事,吃飯的安全問題更是首要問題。達官貴人尚且如此,那麼皇帝自不必說。

銀並不與砒霜反應,為什麼古代皇帝吃飯,還要用銀器試毒呢

古代皇帝對於吃飯安全問題防範之嚴密,可謂是聞所未聞,首先是吃飯的地方不固定,皇帝想在哪吃就在哪吃,據說乾隆皇帝就在兩天內換了三個吃飯的地,不固定吃飯的地方可以防止刺客預先埋伏,解決一大隱患。

其次,為皇帝做飯炒菜的人都被登記在冊,每一個灶、每一材料、每一步驟全部由專人監視,做飯從頭到尾這一套流程,監視的人可能比做菜的人還要多。並且每一道菜都要準備兩份,一份給皇帝吃,一份用來做檢查,這是從源頭解決隱患。

銀並不與砒霜反應,為什麼古代皇帝吃飯,還要用銀器試毒呢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驗毒,古人所用毒藥很簡單,一般都是用砒霜,所以試毒的方式就是用銀器,皇帝用膳的菜餚裡常插有銀牌,即便不用銀牌,那麼盛菜的器皿也得是銀器,就是以防有人下毒。

銀並不與砒霜反應,為什麼古代皇帝吃飯,還要用銀器試毒呢

但是銀究竟能否驗毒呢?在今天我們完全可以透過科學實驗來證明,古人所指的毒物砒霜,也即三氧化二砷,有趣的是,我們無論是從化學反應方面還是從具體的化學實驗來看,性質相當穩定的金屬銀,在一般條件下並不與砒霜起反應,也就是並沒有古人所講的銀遇劇毒的砒霜會變黑的現象產生,難道古人驗毒之說是以訛傳訛,是假的嗎?

銀並不與砒霜反應,為什麼古代皇帝吃飯,還要用銀器試毒呢

其實並不是,主要問題出在砒霜的純度上,砒霜是由元素砷氧化而來,而砷是從各種含砷的礦中提製,其中砷黃鐵礦是提製砷的主要礦石(含砷約46%),但它常與其他多種硫砷化物和硫化物共生,其中還可能伴有自然硫,而硫卻可能使銀變色。

銀並不與砒霜反應,為什麼古代皇帝吃飯,還要用銀器試毒呢

古人制取砒霜的技術差,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古人所用砒霜裡可能會伴有少量硫化物和硫,非金屬元素硫有四種同素異形體,能直接與鹵素(除碘外)和大多數金屬起反應,銀表面發黑是由於銀與硫生成黑色難溶的硫化銀。

由於硫的“檢舉”,才使砒霜“暴露”。所以從這點看銀器確實可以起到試毒作用。還有我們在武俠小說或電視劇經常聽到的劇毒“鶴頂紅”,往往被描述成見血封喉,中之必死,威力十分巨大,很多人聽名字以為鶴頂紅就是是丹頂鶴頭上的“丹頂”所製成的。

銀並不與砒霜反應,為什麼古代皇帝吃飯,還要用銀器試毒呢

其實這是錯誤的,我們現在分析驗證鶴頂紅的成分後發現,讓無數人聞風喪膽的“鶴頂紅”其實主要成分就是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這也難怪,畢竟古人的科學技術落後,也不太可能提取更多的毒藥,所以砒霜是最為常用的。

銀並不與砒霜反應,為什麼古代皇帝吃飯,還要用銀器試毒呢

而從現代生物化學的角度來看,能夠危害生物生理機能的毒物,不下於數千種(包括天然和人工的)。一般人較熟悉的一些劇毒物有砒霜、氰化物、農藥、蛇毒等,絕大部分毒物都是不與銀直接發生化學反應的,所以在今天用銀器防毒是不適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