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崩漏的辨證分型及中成藥的合理使用

2021-05-25由 愛吃肉餃子的淘氣包 發表于 漁業

斷血流膠囊幾天能止血

婦女不在行經期間陰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斷者,稱為“崩漏”,前者稱為“崩中”,後者稱為“漏下”。若經期延長達2周以上者,應屆崩漏範疇,稱為“經崩”或“經漏”。一般突然出血,來勢急,血量多的叫崩;淋漓下血,來勢緩,血量少的叫漏。崩與漏的出血情況雖不相同,但其發病機理是一致的,而且在疾病發展過程中常相互轉化,如血崩日久,氣血耗傷,可變成漏,久漏不止,病勢日進,也能成崩,所以臨床上常常崩漏並稱。出現崩漏一定要及時治療,不能耽誤病情。

崩漏的辨證分型及中成藥的合理使用

一、腎虛型

(一)腎陰虛證

主要證候:

經血非時而下,出血量少或多,淋漓不斷,血色鮮紅,質稠,頭暈耳鳴,

腰痠膝軟,手足心熱,顴赤唇紅,

舌紅,苔少,脈細數。

證候分析:

腎陰不足,虛火內熾,熱伏衝任,迫血妄行,故經血非時而下,出血量少或多,淋漓不斷;陰虛內熱,故血色鮮紅,質稠;腎陰不足,精血衰少,不能上榮空竅,故頭暈耳鳴;精虧血少,不能濡養外府,故腰腿痠軟;陰虛內熱,則手足心熱;虛熱上浮,則顴赤唇紅。舌紅,苔少,脈細數,也為腎陰虛之徵。

方藥:左歸丸加旱蓮草、炒地榆。

(熟地25克,山藥、枸杞子、山茱萸、菟絲子、鹿角膠、龜板膠、旱蓮草、炒地榆各12克。煎服,水開煮藥45到60分鐘,或分兩次煮,第一次水開30分鐘,第二次水開20分鐘,兩次合用,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飯後服藥。)

本方中熟地、山藥、山茱萸補益肝腎陰血;龜板膠、鹿角膠均為血肉有情之品,二味合用,峻補精血,調合陰陽;復配菟絲子、枸杞子補肝腎,強腰膝,健筋骨。旱蓮草、炒地榆涼血止血合用具有滋陰補腎,益精養血之功。

若陰虛有熱者,酌加生地15克、麥冬、地骨皮各9克。

方藥:育陰湯

(熟地25克,山藥15克,續斷、桑寄生、龜板、牡蠣、白芍、阿膠、炒地榆各12克,山茱萸、海螵蛸各9克。煎服,水開煮藥45到60分鐘,或分兩次煮,第一次水開30分鐘,第二次水開20分鐘,兩次合用,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飯後服藥。)

本方中熟地、山茱萸、續斷、桑寄生補腎益精;龜板、牡蠣、海螵蛸育腎陰、固衝任,澀精止血;山藥補脾陰,白芍斂肝陰,阿膠養血滋陰也能止血,地榆涼血止血。全方既滋腎益陰,又固衝止血。

中成藥:左歸丸、知柏地黃加河車大造丸(膠囊)、六味地黃丸加大補陰丸、咽乾者用麥味地黃丸

以上選一加止血寶合劑(

制何首烏、女貞子、桑椹、墨旱蓮、白芍、黃芪、狗脊。

(二)腎陽虛證

主要證候:

經血非時而下,出血量多,淋漓不盡,色淡質稀,

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便清長

,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脈沉弱。

證候分析:

腎陽虛衰,衝任不固,血失封藏,故經亂無期,經血量多,淋漓不斷;腎陽不足,經血失於溫煦,故色淡質稀;腎陽虛衰,外府失榮,故腰痛如折,畏寒肢冷;膀胱失於溫化,故小便清長;腎陽虛不能上溫脾土,則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脈沉弱,也為腎陽不足之徵。

方藥:大補元煎

(人參各10克,山藥、杜仲、補骨脂、鹿角膠、艾葉炭各12克,熟地、當歸、枸杞子各15克,炙甘草、山茱萸各6克。煎服,水開煮藥45到60分鐘,或分兩次煮,第一次水開30分鐘,第二次水開20分鐘,兩次合用,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飯後服藥。)

本方中人參、山藥、杜仲、補骨脂補腎氣以固命門;山茱萸、枸杞子、鹿角膠補腎填精而生血;艾葉炭止血,當歸、熟地養血益陰;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補腎益氣,養血調經之效。

中成藥:金匱腎氣丸、右歸丸、濟生腎氣丸、龜鹿補腎丸、鎖陽固精丸

二、脾虛型

主要證候:

經血非時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斷,色淡質稀,

神疲體倦,氣短懶言,不思飲食

四肢不溫,或面浮肢腫

,面色淡黃,舌淡胖,苔薄白,脈緩弱。

證候分析:

脾氣虛陷,衝任不固,血失統攝,故經血非時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斷;脾虛氣血化源不足,故經色淡而質稀;脾虛中氣不足,故神疲體倦,氣短懶言;脾主四肢,脾虛則四肢失於溫養,故四肢不溫;脾虛中陽不振,運化失職,則不思飲食;脾失運化,水溼內停,水溼泛溢肌膚,故面浮肢腫。面色淡黃,舌淡胖,苔薄白,脈緩弱,也為脾虛之象。

方藥:固衝湯

(炒白朮、黃芪各30克,煅龍骨先煎、煅牡蠣先煎、山茱萸各14克,白芍、海螵蛸、茜草根各12克,棕炭、五倍子、炒蒲黃、升麻、人參各9克。煎服,水開煮藥45到60分鐘,或分兩次煮,第一次水開30分鐘,第二次水開20分鐘,兩次合用,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飯後服藥。)

本方中黃芪、白朮健脾益氣以攝血;龍骨、牡蠣、海螵蛸固攝衝任;山茱萸、白芍益腎養血,酸收止血;五倍子、棕炭、炒蒲黃澀血止血;茜草根活血止血,血止而不留瘀。全方共奏健脾益氣,固衝止血之效。加人參、升麻提氣補氣。

中成藥:八珍益母丸、人參養榮丸、十全大補丸、人參歸脾丸、補中益氣丸任選一個加止血靈膠囊或益婦止血丸

三、血熱型

主要證候:

經血非時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斷,

血色深紅,質稠,心煩失眠,渴喜冷飲

,頭暈面赤,舌紅,苔黃,脈滑數。

證候分析:

熱傷衝任,迫血妄行,故經血非時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斷;血為熱灼,故血色深紅,質稠;邪熱內熾,津液耗損,故口渴喜飲;熱擾心神,故心煩少寐;邪熱上擾,故頭暈面赤。舌紅,苔黃,脈滑數,為血熱之象。

方藥:清熱固經湯

(生地、地骨皮、阿膠、牡蠣粉包煎、地榆、藕節各15克,炙龜板24克、黃芩、焦梔子、陳棕炭各9克,生甘草3克。煎服,水開煮藥45到60分鐘,或分兩次煮,第一次水開30分鐘,第二次水開20分鐘,兩次合用,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飯後服藥。)

本方中黃芩、地骨皮、生地、阿膠清熱涼血益陰;龜板、牡蠣育陰潛陽,固攝衝任;焦梔子、地榆清熱涼血止血;藕節、棕炭澀血止血;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清熱涼血,固衝止血之效。

若肝鬱化火者,兼見胸脅乳房脹痛,心煩易怒,

時欲

嘆息,脈弦數等症,宜平肝清熱止血,方用丹梔逍遙散(柴胡、白芍、白朮、茯苓、當歸各15克,炙甘草6克,丹皮、山梔子、炒香附、蒲黃炭、血餘炭各9克,生薑4片,以調氣理血止血。煎服,水開煮藥45到60分鐘,或分兩次煮,第一次水開30分鐘,第二次水開20分鐘,兩次合用,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飯後服藥。)

本方中柴胡疏肝解鬱;當歸、白芍養血柔肝;白朮、甘草、茯苓健脾養心;薄荷助柴胡、香附以散肝鬱;煨生薑溫胃和中。諸藥合用,可收肝脾並治,氣血兼顧的效果。凡屬肝鬱血虛,脾胃不和者,皆可化裁應用。丹皮、山梔子清熱瀉火,蒲黃炭、血餘炭涼血止血。

中成藥:丹梔逍遙散加斷血流片膠囊、止血靈膠囊、止血寶片(顆粒)

四、血瘀型

主要證候:

經血非時而下,量多或少,淋漓不淨,

血色紫黯有塊,小腹疼痛拒按

,舌紫黯或有瘀點,脈澀或弦澀有力。

證候分析:

瘀滯衝任,血不循經,故經血非時而下,量多或少,淋漓不斷;衝任阻滯,經血執行不暢,故血色紫黯有塊,“不通則痛”,故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瘀點,脈澀或弦澀有力,也為血瘀之徵。

方藥:逐瘀止崩湯

(當歸、川芎、三七、五靈脂、茜草、丹皮炭、炒丹參、炒艾葉、烏賊骨各10克,阿膠(蒲黃炒)、煅龍骨、煅牡蠣各15克,沒藥6克。煎服,水開煮藥45到60分鐘,或分兩次煮,第一次水開30分鐘,第二次水開20分鐘,兩次合用,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飯後服藥。)

本方中沒藥、五靈脂活血祛瘀止痛;三七、丹皮炭、炒丹參、茜草活血化瘀止血;當歸、川芎養血活血;阿膠、炒艾葉養血止血;烏賊骨、龍骨、牡蠣固澀止血。

中成藥:少腹逐瘀丸(顆粒)加花蕊石止血散、止血寧片(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