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從西漢保留至今:出土青銅壺內不明液體與《五十二醫方》相呼應

2022-01-03由 寒汐觀史 發表于 漁業

雞矢醴怎麼讀

早在今年5月,河南三門峽出土了一尊罕見的鵝首曲頸青銅壺,因該壺姿態優美,且壺中裝有6斤多重的神秘液體,引起眾人的廣泛關注,自此埋下懸念。直至9月18日,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人員經過詳細周密的取樣檢測,確認壺中液體為西漢早期的古酒,且是可以止血消炎的藥酒。

從西漢保留至今:出土青銅壺內不明液體與《五十二醫方》相呼應

而網友們對此的反應似乎有點跑偏:

從評論區看,留言大致可以分為兩派,一派是乾脆利落的就想喝酒:別的先放一放,我只想知道能不能喝!

另一派則是興致盎然地開始接歌詞,但是這曲頸青銅壺和藥酒究竟是何來歷?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吧!

從西漢保留至今:出土青銅壺內不明液體與《五十二醫方》相呼應

青銅壺出土的古墓群位於三門峽市湖濱區後川村,最早是在2017年11月當地進行棚戶區施工改造時,無意中發現了古墓,進而發現了這裡的古墓群。隨後當地的考古研究所對此進行了多次大規模挖掘,目前已發現600多做墓葬,根據古墓的建造方式和出土文物判斷,可以看出墓葬群覆蓋了秦漢,唐宋和明清等多個歷史時期。

如其中的一座古墓採用的著名的“大墓道,小墓室”,據考古人員稱,這是西漢時期的標誌性建築特色,同時根據其出土的陶壇,陶盆和陶壺等器物特徵,可以判斷出該墓的主人為平民。

從西漢保留至今:出土青銅壺內不明液體與《五十二醫方》相呼應

在隨後的挖掘過程中,考古人員從一座西漢初期的墓葬中,發掘出了大量石器,鐵器,青銅器和玉石器等物件,這些物品昭示著墓主人的身份不同尋常,至少應為當時的中低等級貴族,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正是這件鵝首曲頸青銅壺。

據考古研究人員解釋,曲頸的青銅壺本就罕見,天鵝形狀的更是首次出現,上一件出土於三門峽的曲頸青銅壺形似野鴨或大雁,遠不如這件精巧優美,栩栩如生。而形似天鵝的青銅壺的出現也表明,秦漢時期,天鵝可能已經在黃河流域出現。

從西漢保留至今:出土青銅壺內不明液體與《五十二醫方》相呼應

鵝首曲頸青銅壺整體呈淡綠色,曲頸優雅,鵝的腹部化作壺身。出土時壺內密封儲存了3000ml的液體,之所以有如此準確的計量,是因為瓶體本身是標有刻度的,瓶內液體呈黃褐色。

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人員歷時四個多月的研究分析,終於確認壺中液體為西漢時期的藥酒。

從西漢保留至今:出土青銅壺內不明液體與《五十二醫方》相呼應

由於酒具有行血脈、散寒氣、通陽氣的功效,因此酒向來有“

百藥之長

”的稱號。在我國古代的醫學發展史上,也有“醫”源於“酒”的說法,也就是

醫者酒也

近代著名的考古學家羅振玉曾在《殷墟書契前論》中提到,我國古代的甲骨文裡,就有

“鬯其酒”

的記錄。漢代班固認為:“鬯者,以百草之香……合而釀之,成為鬯。”

“鬯”是甲骨文時代用於祭祀的一種酒,而“鬯其酒”極有可能是一種既可以用於祭祀,同時也可以用於醫療的藥酒。這可以說明,在殷商時期,古代人們已經知道了製造藥酒的方法,並且這一時期的大夫已經開始將酒與藥結合起來用於治療病人。

在馬王堆漢墓中,曾經出土過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的《五十二病方》,這裡面記載著三十多個藥酒方,用以治療疽、蛇傷、疥瘙等疾病。

從西漢保留至今:出土青銅壺內不明液體與《五十二醫方》相呼應

藥酒製作法,古人早有論述,但在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中,所記載的藥酒方並沒有具體的方名。最早的藥酒命名,出現於先秦及漢代,如《內經》中的“雞矢醴”及《金匱要略》中的“紅藍花酒”等,多以單味藥或一方中主藥的藥名作為藥酒名稱,這也成為後世藥酒命名的重要方法。

漢代的藥酒依然是中藥方劑的一部分,而到了宋朝,宋人集體編著的《太平聖惠方·藥酒序》中還詳細地介紹了近百種藥酒,裡面不僅講了酒的健體功能,還著重傾向於“兼之名草,成彼香醪”的藥酒保健功能。

從西漢保留至今:出土青銅壺內不明液體與《五十二醫方》相呼應

明清以後,隨著釀酒的工藝不斷地發展和提高,藥酒開始進入宮廷。明代有御酒房專門負責製造各種宮廷御酒,比如“御製藥酒五味湯、真珠紅、長春酒以及當時名噪金殿的“滿殿香”等等。

因此,三門峽出土的這件曲頸的青銅壺有很強的研究價值,即為我國古代藥酒的研究分析提供了充足的素材,也揭示了古代三門峽地區隨著政治經濟中心的轉移逐步由興盛走向衰落的過程,為研究黃河流域的演變提供了寶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