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棘胸蛙養殖生產技術流程

2021-12-14由 吉山花瑤 發表于 漁業

光唇魚好養嗎

棘胸蛙養殖生產技術流程

1.養殖場建造

(1)養殖場地選擇

棘胸蛙是兩棲類動物,離不開水或潮溼的棲息地。選址需要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一是要求棘胸蛙的棲息環境陰涼、潮溼,選址時儘量避開人類活動頻繁、喧鬧的地方和陽光直射時間較長的地方,其中以安靜偏遠的山區為主,山區氣候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適宜棘胸蛙的養殖。二是要求有優質的水源,長年流水不斷,水流量大、水質優良,雨季發洪水不影響養殖場,雨後能儘快恢復清澈流水。水源應以山溪水、冷泉水和地下水為主。針對棘胸蛙生長對水源的要求,夏季水溫應低於30℃,冬季水溫應在18 - 26℃。三是要求場地電力、交通方便,以臨近山路主幹道為宜,適合棘胸蛙養殖過程中的運輸,客觀上便於先進技術的使用,並有利於裝置的管理。四是要求場地面積寬廣,便於擴大養殖規模。

(2)蛙池建造

棘胸蛙養殖地要根據其不同生長髮育階段及繁育特點來設計建造。蛙池有水泥池、三合水池,但高密度集約化養殖以水泥池為好,方便迴圈用水和飼養管理。蛙池有長方形和圓形等幾種。池內設定水域、陸地、洞穴、水草和活動場等,為蛙一個模仿自然條件的良好生態環境。為防止暴雨期間高山洪水襲擊蛙池,各類蛙池應建立在洪水線以上,同時在池邊與坡腳之間開挖一條洩洪溝,以便及時排洩地表徑流。建造蛙池要統一規劃、合理佈局,蛙池要排列整齊、排灌方便,在每排蛙池之間需留有一定的通道,以利於操作管理。

一般建造兩類蛙池,即繁殖池和養殖池。繁殖池包括種蛙池、產卵池、孵化池、蝌蚪池等。養殖池可分為幼蛙池、成蛙池和觀察池等。

①種蛙池 種蛙池宜建在安靜、弱光處,池高為1。2m,面積為5-10m2。池邊用石塊建築洞穴,並用水草隱蔽遮陰。池水深為15 - 20cm.池水與陸地面積之比為3:1.按雌、雄1:1的比例搭配,並在交配產卵之前雌、雄蛙分池養殖。種蛙池的構築和設施與成蛙相類似,但養殖密度應適當稀一點,通常以5只/m2為宜。種蛙池水源採用噴霧式進水系統以確保池內水源的長期流動,保持水質清潔。

②產卵池 主要用於親蛙產卵,有土池和水泥池兩種。如果要進行人工催產繁殖,為避免人員下池造成水質混濁,影響孵化,最好採用水泥池。若採用自然產卵繁殖,則使用土池比較合適。產卵池的建築規格不宜太長,一般以10 - 15m2為宜,產卵池的陸地面積佔全池面積的1/3左右。產卵池最好設2-3個,以供未發情、產卵的親蛙抱對產卵、排精使用。產卵池的水位較淺,淺水區面積明顯大於種蛙池,水深為15 - 20cm。池內種植水生生物,如馬來眼子菜、聚合菜、水葫蘆、茭白、慈姑等,以營造天然條件,並使蛙卵黏附在水生植物上,便於移入孵化池。

③孵化池 用於受精卵孵化和培育早期蝌蚪的水池,面積為1- 2m2,可連線數個池子,以便按不同產卵期分池孵化。用磚石水泥漿砌而成,或用相應大小的塑膠桶代替,池壁高0。 6m,水深為0。15 -0。 4m,要求面光滑(最好用瓷磚面)不滲水,有一定坡度。水池兩端應設進、排水口,進、排水口相對呈直線,排水口用直徑為3cm的PVC塑膠管,在其兩端均安上一個同規格的塑膠彎頭。孵化池近出口處稍凹陷。便於收集蝌蚪。池面應放些消毒後的水草,如水葫蘆、革命草等。用水泥池孵化蛙卵,可減少人為操作所引起的水質混濁,池水溫度容易控制,便於清除有害生物。

④蝌蚪池 蝌蚪池用於培育蝌蚪,直至蝌蚪全部變態為幼蛙。蝌蚪池一般採用水泥池,水中適當放養水草,以供蝌蚪棲息。同時要設定進、排水口,用於調節水位和更換新水。池長4m,寬1m,高20 - 30cm,便於蝌蚪在水中活動和呼吸。池子也採用裡高外低,自然微流水,池內放置部分1 - 2cm的光滑鵝卵石,在池邊或池中設有一定面積的陸地、陸島。陸地、陸島近水部分可用磚石塊和水泥板建造多個洞穴,以供剛變態的幼蛙棲息。食臺採用白色平底瓷碗搭建,同時蝌蚪池採用塑膠網覆蓋以防有害生物侵入。

⑤幼蛙池 剛變態的幼蛙個體較小,抵抗外界環境的能力差,因此應採用小面積的水泥池培育,以便於捕撈、分類和清池。個體較大的幼蛙也可利用土池培育。幼蛙長至體重50g左右便可移人成蛙池。

幼蛙池以長方形為好,池底坡度5%,以利於放水排汙。面積以15 - 20m2為宜,池深為0。 8-1m。由於幼蛙已能水陸兩棲,因此,幼蛙池的水深宜淺一些,控制水深在15 - 20cm即可。池中鋪設大小鵝卵石,形成的石隙和壘疊露出水面部分可供幼蛙棲息。池邊及池中構築陸島、陸岸及水溝,近水面用石塊和水泥板等建造多個洞穴,也供幼蛙棲息。洞穴前的水面上設定一些水泥板或木板,作為幼蛙登陸的跳板和餌料臺,板下架空,可供幼蛙休憩。水中栽培水生植物,可以起到遮陰降溫與淨化水質的作用。一般幼蛙池宜建3-4個,以便在培育過程中按大小分級養殖,防止大蛙吞食小蛙。

⑥成蛙池 養殖150g以上的商品蛙。成蛙池結構與幼蛙池類似。可用水泥池,也可用土池。池形以長方形為好,面積一般為20 - 30m2,池深為0。 8-1m。池底坡度5%,略向排水口傾斜,以利於排汙。池內設進水孔與排水孑L,孔離池底10 - 20cm.用以調節水位高低。水面與陸地面積比為1:2。設2個進水孔和1個排水孔。池中鋪設鵝卵石,構築陸島、陸岸、水溝、穴洞;搭棚遮陰,池邊栽種常綠灌木和水生植物,以起到防暑遮陰的作用。

⑦觀察池 用於觀察各類蝌蚪和蛙的病情變化與治療情況。觀察池應建於遠離養殖場的較偏僻地方,以免感染健康蛙。

棘胸蛙養殖生產技術流程

(3)蛙池消毒與脫鹼

①土地的消毒 無論是舊池或新池,都可用生石灰或漂白粉進行消毒。生石灰消毒法:先在池底挖幾個小坑,再在小坑內放人生石灰,用量為100g/m2左右,池中蓄水10 -20cm深,待石灰溶化後,用水瓢將石灰漿全池潑灑,然後用鐵耙將石灰漿耙勻,使石灰漿與池泥混合。清池1周後可注入新水放養幼蛙。用生石灰清池,既可殺死池中的寄生蟲和病菌等,還可改良水質,使池水呈微鹼性,同時還可從淤泥中釋放氮、磷、鉀等營養素,增加池水肥度,促使浮游生物繁殖。漂白粉消毒法:每畝投放5 - 10kg漂白粉,若帶水清池,水深為Im時,每畝用量為20kg左右,溶化後全池潑灑。漂白粉兌水後釋放次氯酸,可殺死病菌和有害生物,一般清池後3-5天即可放養幼蛙。

②水泥池的脫鹼 新建水泥池在使用前需進行脫鹼處理,目前常用的脫鹼方法有3種。一是過磷酸鈣法:按新建水泥池中的水體積,加入1000mL/L過磷酸鈣,浸泡2天,即可脫鹼。二是冰醋酸法:用10%的冰醋酸洗刷水泥池表面,然後將池水灌滿,浸泡1周左右,可使鹼性消除。三是薯類法:若小面積水池急需脫鹼,可用甘薯(地瓜)、馬鈴薯(土豆)等薯類擦抹池壁,使澱粉漿黏在池表面,然後注滿水浸泡1周,可起到脫鹼作用。

經過以上脫鹼法處理後的水泥池,可用pH試紙進行測試,以瞭解水泥池的脫鹼程度,水的pH以6。0-8。2為宜。經過脫鹼處理的水泥池必須用清水洗刷乾淨,然後灌水,放入幾尾蝌蚪或幼蛙試水1天,確定無不良反應時,再放苗飼養。

棘胸蛙養殖生產技術流程

2.苗種生產

選擇種蛙是做好人工繁殖的基礎。在冬眠之後、春季之前就要對成蛙進行一次認真選種工作。種蛙運輸工作要根據氣溫、運輸路程及運輸工具等諸多因素來考慮。引種數量少、運輸路程短的,除夏季外其他季節都可進行。引種數量大、運輸路程短的,宜在春季或冬季進行,因氣溫低,運輸更安全。

(1)親蛙選擇

種蛙的優劣直接影響到繁殖效果,以及今後蝌蚪的發育變態和幼蛙的生長速度,由此,用於繁殖的親蛙必須嚴格挑選。要求個體較大,體質健壯,膚色一致,發育良好,無病、無傷,生長年齡2年以上,體重為200 - 250g。雄蛙要求體軀較大,前肢短粗、強壯有力,婚墊明顯,胸部黑刺發達,鳴聲洪亮,而雌蛙則要求體型豐滿,腹部膨大柔軟,卵巢輪廓隱約可見,用手摸富有彈性。為了正確搭配雌、雄的配種比例,必須分清雌蛙和雄蛙。如選擇的種蛙來源於人工養殖,還要注意血緣關係,杜絕“近親交配”,避免種質退化。

(2)種蛙培育

環境條件對種蛙的健康、繁殖影響極大。生存環境好壞,直接影響著配種產卵,也間接影響受精率、孵化率和蝌蚪的成活率。種蛙池要求池水容量相對穩定,水深15 -20cm,水質清潔,pH為6。5-7。0,無有害寄生蟲。一般在採食旺季每隔2-3天換水1次。選留的種蛙在冬眠前應加強飼養,使之膘厚體壯,保證安全過冬。種蛙的培育除需具備適宜的環境條件外,還必須保證有充足的餌料供應。棘胸蛙每年以5-9月攝食量最大,發情期間食量減少,產卵後期食量增大。餌料投餵量為蛙體重的5 %-7%,以採食後略有剩餘為宜。每次投餵做到均衡,不要忽多忽少,飢飽不均。要依照具體情況酌情增減投餌時間,一般在18:00 - 19:00投餌,每天投餵1次。

(3)自然繁殖

種蛙一般在21:00至凌晨抱對,配種母蛙於04:00 - 07:00排卵,產出卵塊通常黏附在石塊、池壁、水草上。一般每次產卵300 - 600粒,極少數達到1000粒以上。卵粒呈圓形,受精卵的動物極呈灰黑色,植物極呈淺黃色,未受精卵經2-3天后動物極明顯變為黃色,植物極呈白色,不透明。剛產出的卵在lh內儘量不要移動,以免卵塊破碎,降低孵化率。在種蛙配種產卵時,要防止驚動或強光照射,否則將會影響配種、排卵和受精,因此,要人為營造一個光照弱、環境幽靜、水質清潔、水位穩定、適宜配種產卵的良好環境。產出的卵塊應在4h內用不鏽鋼的撈勺輕輕地撈起,移入孵化池內。未受精的卵塊應及時撈出,以免影響水質。受精率一般可達90%以上。

在孵化前要對孵化池進行1次全面消毒,水深保持在10 - 15 cm,水中溶氧量在4mg/L以上,光線以散射光偏陰為好,千萬不能讓陽光直射孵化池。

棘胸蛙養殖生產技術流程

3。飼養管理

(1)蝌蚪的飼養與管理

剛孵化出膜的蝌蚪,個體小、體質嫩弱,對外界環境和敵害的抵抗能力差,其生活環境與魚類相似,完全在水中生活。因此,要加強水質管理才能提高蝌蚪的成活率。

①蝌蚪的放養密度 決定於培養條件、餌料供給、蝌蚪大小和管理水平等條件。土池生態條件較差,水質易混濁,放養密度宜稀不宜密。密度過大,投餌量相應增加,容易引起水質汙染,造成水中溶氧大量減少,嚴重時蝌蚪因缺氧而死亡,同時還會造成大蝌蚪吃小蝌蚪的不良現象,使成活率極大降低。通常蝌蚪的放養密度為: 20日齡蝌蚪350 - 500尾/m2,30日齡蝌蚪200 - 300尾/m2,80日齡至變態為幼蛙之前的蝌蚪放養100 - 150尾/m2。水泥池管理和換水條件較好,水質清潔時,放養密度可比土池大1倍。同池放養的蝌蚪應日齡大致相同,規格基本一致。防止大、小蝌蚪混合飼養,否則會引起兩極分化,甚至出現咬口現象,不利於蝌蚪的正常生長髮育。有足夠的飼養水面時,幼小蝌蚪的放養密度以稀為好。在進行蝌蚪密度疏散時,幼小蝌蚪要用細眼網撈取,先在桶裡裝水,撈出蝌蚪後立即將網袋伸入水桶,讓幼小蝌蚪離網入水。較大的蝌蚪可倒入水桶。裝入水桶內的蝌蚪不能久放,否則蝌蚪容易死亡。

②早期蝌蚪的培育 剛孵化出的蝌蚪全長為0。6 -1。0cm,體形似魚,大都側臥於孵化池底部,也常利用自身的吸盤吸附在池壁或水草的枝葉上休韻 稍微驚動一下有些蝌蚪還會做短距離躥遊。水溫在25℃以上時,出膜後3天的蝌蚪開始攝食和靠長尾(基邊緣有發達的游泳膜)的擺動在水中游泳。因此,應在池中投些水生植物如水浮蓮、水葫蘆、金魚藻、浮萍、楊樹根等(約佔水面的1/3)作為蝌蚪的附著體,使其不會沉入池底被泥沙覆蓋致死。剛脫膜的蝌蚪游泳能力差,尚不能採食,主要吸收卵黃為營養來維持生命。因此,此時的蝌蚪不宜轉池,不需投餵餌料,也不需要攪動水體,讓蝌蚪休息。一般脫膜5-6天兩鰓蓋完全形成後才開始向外界採食。這時可投餵一些營養豐富且易消化的蛋白質流汁餌料,如將煮熟的雞蛋黃(或薯類)捏碎拌水成漿,全池均勻潑灑,早、晚各投餵1次。一般5000尾蝌蚪投餵1個熟蛋黃即夠。在投餵蛋黃漿的同時,可隔天投人工培養的綠藻、矽藻等浮游生物。蝌蚪開食後要及時投餵,否則飢餓時會互相吃咬。但投餵量應適宜,過多會汙染水質。20日齡之後以投餵植物性餌料為主,如熟番茄、南瓜、米飯、豆漿、藻類、水生植物等。隨著蝌蚪的長大,攝食能力增強,轉入蝌蚪池後,投餵的餌料由麩皮50%、玉米粉40%、青菜10%組成。用水調勻至含水量為70%左右(用手捏成團不散開為度),蒸熟放涼後,用水捏成小團,每池可投5-10團。一般1天投餵1次。如當天沒有吃完,第二天一定要揀出,以免蝌蚪吃進變質餌料而患腸胃病。小蝌蚪經培育半個月以後,即可轉入蝌蚪池飼養,進入蝌蚪的後期培育階段。

③變態期蝌蚪的培育 蜊蚪從長出後肢芽到前肢伸出和尾部完全吸收,這個時期稱為變態期。這段時間的蝌蚪不吃不動。但由於蝌蚪的變態是不同步的,即使是同一日齡的蝌蚪,早變態的已長出四肢,而遲變態的仍具一條長尾。因此,就整體而言,要繼續投餵,只是投餵量要逐漸減少,直至全部變態成幼蛙。這時的蛙即由水生過渡到水陸兩棲。因此,在池內既要有淺水,又要有砂質陸地(水陸比為4:1),同時要放些水草或木板之類的漂浮物,使變態時的蝌蚪停在上面,露出水面呼吸和休息,而不能讓其長時間滑在水中,並儘可能地防止驚動,使其有個安全的環境變態成幼蛙。蝌蚪的變態受溫度、餌料營養及放養密度等因素的影響。一般在上半年產卵孵化的蝌蚪,儘可能加強餵養,提高溫度,多投餵動物性蛋白質餌料,進行強化培育,使其當年變態成幼蛙。如果是下半年孵化的蝌蚪,要適當增加放養密度,降低溫度,控制餌料投餵量,多投餵植物性餌料,使其只長個體,延緩變態,儘量讓其以蝌蚪的形態越冬,到第二年變態成幼蛙。如果有日光溫室,能採取保溫措施,則可照常餵養。

④蝌蚪餌料投餵

定質:要求投餵的餌料新鮮、清潔、適口,切忌投餵腐壞的餌料,鮮餌在投餵前要洗淨消毒。在餌料中適當加酵母粉和穿心蓮粉,可有效地預防疾病的發生。

定位:為便於清理殘餌和保持水環境清潔,水池應設定食臺,做到定位投放餌料。同時,要注意不要把餌料投到池底軟泥處,以免汙染池底環境,影響蝌蚪生活。

定時:每日投餵2次,即清晨和傍晚各投餵1次。但若投餵配合飼料,每天應不少於5次。

定量:根據蝌蚪的體長、攝食情況、天氣變化、水溫、水質及投餌品種等具體情況,投餵一定數量的餌料。一般情況下,每天的投餌量應控制在蝌蚪總重量的1% -3%。水溫高時,適當多投;水溫低時,減少投餵。同時,要注意每日的投餌量切勿時多時少,以免蝌蚪飢飽失常,影響正常生長。

⑤冬眠期蝌蚪的管理 蝌蚪的越冬與水溫密切相關。據觀察,當水溫降至8-9℃時,蝌蚪即趨於休眠狀態,不吃不動,潛伏水底或水草叢中冬眠;當水溫回升到10℃以上時甦醒。蝌蚪的冬眠是極不穩定的,在整個越冬期間,只要天氣晴朗,水溫上升,就會浮上水面慢慢遊動,但天氣轉冷,水溫降低時又會沉到水底冬眠。蝌蚪池水深保持在0。8 -1。0m,採用長流水,並採用在餌料池頂加蓋等保溫措施,就能安全越冬。如果遇到天氣寒冷,水面結冰,應將冰層敲破,以免造成池中缺氧,致使蝌蚪窒息死亡。蝌蚪的禦寒能力較強,故越冬成活率較高,一般能達到90%以上。正處於變態階段、已長出後肢或四肢的蝌蚪,耐寒能力差,應加倍護理,最好能在池上搭棚,或轉入塑膠棚內培育使其順利越冬,減少損失。當水溫升到15℃時,蝌蚪活動加強,此時應適當投餵高蛋白質、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餌料,進行強化培育,以增強其體質。越冬期間保持環境安靜,防禦敵害及水質變壞。

(2)幼蛙的飼養與管理

①幼蛙的飼養 蝌蚪飼養70天變態完畢,長出四肢,成為幼蛙,由水生變水陸兩棲。剛變態的幼蛙個體很小,要精心飼養,加強管理,提高幼蛙階段的養殖成活率。幼蛙主要以動物性飼料為食,包括蠅蛆、黃粉蟲、蚯蚓等。要注意保持池周安靜、光線暗,白天要避光,池水深一般為10 -15cm,水質要求與蝌蚪期相同,禁用含氯自來水,換水視水溫、水質變化而定,20 - 26℃時每天換水1次,氣溫超過37℃時,水深保持10 - 20cm。採取活水飼養,水池、飼料臺應定期進行消毒,特別是高溫季節,為幼蛙活動、採食的旺季,更應做好消毒預防工作,以減少疾病的發生。對幼蛙採用分級飼養,按蛙的個體大小分級,養殖密度一般掌握在100 - 200只/m 2。為防鼠害,蛙池上口加蓋紗窗蓋。防止潛逃,同時做好防凍、防暑工作。雖然幼蛙尾巴消退後就開始覓食,但覓食量很少,一般每2天1次,每次只能吃1條2日齡的小蠅蛆。飼料的投餵時間在傍晚天黑前,投餌量視其採食量而定,一般保持池內略有餌料剩餘為宜。10天以後,幼蛙就進人正常的活動和覓食狀態,每隻蛙每天可食1條4日齡的蠅蛆。此時幼蛙的四肢還很脆弱,表皮的防禦機制還不完善,對水質的要求更為嚴格,否則容易感染一些面板病,如紅腿病、水黴病。幼蛙在1月齡之內喂蠅蛆為主,1個月以後可以投餵日本大平2號蚯蚓,以後以蚯蚓為主料,一般不喂蠅蛆。1個半月以後,可以喂本地小蚯蚓。隨著幼蛙日齡的增長和體重的增加,所投餵的蚯蚓也可不斷地增粗,且喂量也要不斷加大。到2月齡以後就可投餵如筷子粗細的土蚯蚓,但小幼蛙不宜喂大蚯蚓。在投餌方式上要注意將活的餌料投放在池內食臺上,不能直接投到池水中以免汙染水質,並應掌握定位、定時、定量、定質的原則,每日投餌在傍晚前後,按體重的5% -10%進行投餵,同時依食慾、氣候、氣溫而酌情增減。飼料要求種類多樣,新鮮、富營養,足量、少次地進行投餵,以保證蛙營養全面,生長迅速,少患疾病。

②越冬期的管理 冬季寒冷時幼蛙都蟄伏起來,不吃不動,雙眼緊閉,對外界沒有反應,進行冬眠。,一般在霜降後開始(水溫降至10℃左右),驚蟄前後(水溫在15℃以上)結束,整個冬眠時間為1 00天左右。入冬前可人為地給幼蛙提供一個良好的越冬環境。

A.洞穴越冬。在蛙池四周挖掘鬆土,並在向陽避風處離水面20cm的地方挖幾個直徑約為13cm、深約為Im的洞穴。洞穴要保持溼潤,略高於水面,但不能讓池水淹沒。幼蛙在入冬後會自動鑽入洞內越冬。

B.塑膠棚越冬。在原幼蛙池離水面30cm高處,覆蓋塑膠薄膜保護幼蛙越冬。也可在池上方用竹木或鋼筋搭成拱形或“人”字形的棚架。棚頂距地面約為2m,上蓋2層塑膠薄膜,與池邊連線成一密封的保溫罩,棚架四周的地腳處薄膜用泥土壓實,薄膜上再蓋1層大眼網片,以防大風把薄膜掀起吹走。棚外氣溫降至0℃以下時,薄膜上可覆蓋1層稻草簾,晴天則掀開草簾讓陽光照射,使池溫保持在10 ℃以上,晚上封蓋。幼蛙冬眠一般不需要喂餌。氣溫回升時,蛙會出來活動覓食,此時可適量投餵些優質餌料,以增強其抗寒能力。同時,在白天可掀開部分薄膜,讓空氣流通,不致過熱。

C.加深水層越冬。越冬期間將蛙池水位控制在1。0 -1。 2m,以防天氣變化水溫突變。同時池中放養些水生植物,讓幼蛙在水草中越冬。室外土池可在池底鋪一層30 - 40cm厚的沙土或淤泥,供幼蛙潛伏冬眠。淤泥既具有保溫作用,又可在發酵時散熱(可使水溫升高)。在較寒冷的地區,可在池面上方搭架覆蓋雜草、玉米稈或麥秸等,既能抵禦寒潮的侵襲,又能防止外來敵害。

D.草堆越冬。在蛙池的東北面堆一個土丘擋北風,離水面30cm處架一個大草堆(棚),草堆周邊與池邊緊貼,以防冷風吹入池內,並在池的東北面深水處放置幾個簡瓦,供幼蛙棲息越冬。在越冬期間,水溫一般保持在10℃左右,幼蛙能安全過冬。

(3)鹹蛙的飼養與管理

①放養成蛙 成蛙的放養密度取決於養殖條件、餌料供應情況和蛙體大小等因素。如為長流水養殖,同時活動場地較大,遮陰條件好,放養密度可大些,反之則小。通常體重為50 - 80g的棘胸蛙,放養30只/m2; 100g以上的,放養20只/m2。放養前,用7mg/L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浴蛙體20min進行消毒。由於棘胸蛙生長速度不一,要根據蛙體大小分級放養。凡達到商品蛙重量,即150g以上的,要立即出池,投放市場。

②投餵飼料 蛙池設定食臺,可做到集中投餵,集中覓食,保潔水體,減少損失,提高飼料利用率,利於防治蛙病。食臺是用水中不易腐爛的樹木製成。選用1cm厚的木板,規格視蛙池面積而定,—能大能小。一般為長1m,寬0- 5m,在食臺四周釘上高約3cm的木條作框,使蛙在食臺上覓食時不易將飼料拖下臺汙染水質並造成浪費。食臺高度以不淹漫為度(若食臺有水,食臺上的昆蟲就會被淹死)。食臺底下有4只餌料臺(不固定,可以移動),臺下供蛙群居棲息。食臺要每半個月清洗消毒1次,以防殘食腐敗,滋生細菌,引發疾病。飼料顆粒大小以幼蛙能取食為宜,投餵量視天氣、水及實際攝食量等情況隨時調整。水溫在16 - 26℃時,成蛙攝食多,排洩物也多,易造成水質汙染。為了保持水質清潔,減少汙染和疾病發生,最好採用微流長流水養殖。也可透過換水使池水保持清潔。夏天要求每3-4天換水1次,換去池水總量的1/3左右;冬天每5-6天換水1次,換去池水總量的1/4左右。日常管理和越冬管理與幼蛙養殖基本相同,可參考幼蛙的管理和越冬方法。

棘胸蛙養殖生產技術流程

4.病害防治

(1)寄生蟲引起的疾病

①車輪蟲病和斜管蟲病 由車輪蟲和斜管蟲寄生而引起。5-8月為車輪蟲病的流行期,斜管蟲病冬、春季發病。主要症狀為:蝌蚪遊動遲緩或離群獨遊;食慾減退甚至停食,最終衰弱而死。防治方法:每升水體用0. 5mg硫酸銅和0.2mg硫酸亞鐵兌水,全池潑灑;每畝水面用切碎的韭菜250g與黃豆混合磨漿,全池潑灑,連用2-3次;每立方米水體用25g苦棟樹葉煮水,全池潑灑。

②舌杯蟲病 病原體為舌杯蟲。每年7-8月為該病的發病高峰期,尤其在養殖密度高的蝌蚪池中易發生。防治方法:每升水體用0。 5mg硫酸銅和0。2mg硫酸亞鐵或敵百蟲(含量90%)0.2 -0。4mg兌水後全池潑灑;放養前用生石灰徹底清塘,平時注意保持蛙池衛生。

③錨頭鰠病 由錨頭鰠寄生引起。防治方法:用20mg/L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蝌蚪20min;每立方米水體用0。5g敵百蟲溶解稀釋後全池潑灑;用新鮮松針搗爛成汁,全池潑灑。

(2)細菌引起的疾病

細菌引起的疾病主要有紅腿病、出血病、爛鰓病、表皮潰爛病、腸炎、愛德華菌病、腹水病等。根據具體病情選擇相應的病害防治方法:一是清塘,一般每畝水體用100-200kg生石灰幹法和帶水清塘,保持水質清潔,勤換水;二是抗生素拌飼投餵,常用硫酸新黴素粉10mg/kg、卡那黴素10 - 30mg/kg、土黴素30 - 50mg/kg、氧氟沙星10mg/kg氟苯尼考15 - 20mg/kg拌在飼料中,一天一次,3-5天一個療程;三是藥液浸浴,用高錳酸鉀10mg/L或鏈黴素50萬單位/萬尾浸浴30min。

(3)黴菌引起的疾病

①水黴病 病原菌為水黴或綿黴。水溫10 - 15℃時流行,危害蛙卵及體表破損的蝌蚪、幼蛙、成蛙。患水黴病的蝌蚪或蛙遊動和活動遲緩,肉眼可見到體表有成團菌絲。菌絲長短不一,一般為2 - 3cm,白色棉絮狀,由傷口向四周擴散。患病的蝌蚪、蛙覓食困難,食慾減退或停止攝食,日益消瘦直至死亡。防治方法:儘量避免蛙體(蝌蚪)體表受傷,定期更換池水和消毒,發現水黴感染時慎用抗生素類藥物;用1。0 -2.0mg/L的聚維酮碘藥浴48 - 72h;用1。5-2。0mg/L的高錳酸鉀溶液藥浴12 - 18h,隔天1次,連用2次;用0。 4%的食鹽和0。4%的小蘇打混合溶液藥浴36 - 48h。

②鰓黴病 病原菌為血鰓黴或穿移鰓黴。在池水被汙染、有機質多的養殖池內最易發生。鰓黴病的症狀與水黴病相似。患病蝌蚪、蛙的鰓部蒼白,有時呈現點狀充血或出血。病情嚴重時鰓絲潰爛、缺損,呼吸受阻而窒息死亡。防治方法:防止池水被汙染,對已受汙染的蛙池要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加速有機質的分解;用0。 7% -1。 0%的食鹽溶液藥浴3-5天;用硫酸銅或螯合銅全池潑灑,隔天1次,連用3-5天。在上述處理後,在飼料中新增0。05% -0。 10%的制黴菌素。連續投餵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