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荊州監利市六十年代老照片

2021-12-07由 紅途網路怡雯 發表于 漁業

湖北鹽利縣屬於什麼市

照片版權屬於新華社以及相關記者,著作權歸作者“集影齋”所有。備註也是引用新華社,略有刪減【備註具有歷史價值】。

編輯不易,請諸君打個賞!

荊州監利市六十年代老照片

1954年12月15日 李德義

監利縣新路農業生產合作社的社員們,大量播種大麥、油菜等作物,以解決明年春季的糧食問題。圖為社員們正在開荒播種大麥。

荊州監利市六十年代老照片

1959年8月23日 李牧

公社的規模大、力量強,有著巨大的力量同災害鬥爭。湖北監利縣尺八公社在互利基礎上組織大協作,架起水車長龍翻引長江水,灌溉了43000多畝稻田。

荊州監利市六十年代老照片

1960年8月26日 曾偉

最近一個多月來湖北全省未下透雨,部分縣份受到不同程度的乾旱。目前,各受旱地區的人民在當地黨委的領導下,展開了抗旱保收活動,力奪秋糧增產。圖為荊州專區監利縣餘埠公社陳沱管理區周家生產隊的社員在車水抗旱。【上下放在一起主要是水車有意思】

荊州監利市六十年代老照片

1959年11月12日 李牧

湖北省監利縣開展了群眾性的短途運輸運動,把糧食交售給國家,這是餘埠等人民公社的運輸隊把糧食裝運上船。

荊州監利市六十年代老照片

1961年10月13日 李九齡

湖北監利縣河山公社前途大隊第五生產隊正在1962年秧田裡播種綠肥。

荊州監利市六十年代老照片

1960年10月15日 張其軍

黨的“大辦農業、大辦糧食”的方針,鼓舞了湖北省監利縣化工廠的職工。在以糧、鋼為中心的增產節約運動中,他們深深認識到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力爭對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全廠已抽調58名職工直接支援農業生產。並且大鬧革新,處處節約,決心做到又要減人又要增產。最近他們生產了大批化肥,還有水利涵管、犂鏵和水泥等,支援農村需要;又節約了5萬多元的國家投資,支援縣鋼鐵廠的建設。

經理胡昌元跟班勞動,同工人一起大膽改進硫酸生產裝置,使成本降低32000元。這是胡昌元(左)正和工人一起檢查硫酸濃度。

荊州監利市六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保管員朱同訓(右一)下放到化肥車間以後,同工人們一起研究,創造出自動卸鬥器和自動篩,可節省勞力10人。這是黨支部書記楊楚清(左)正在看他們革新工具的模型。

荊州監利市六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師傅帶好徒弟,使青工迅速地熟練掌握操作技術,是增產又減人的重要關鍵之一。老師傅曹茂林(左)正在教徒弟掌握操作技術。他共帶了14個徒弟。

荊州監利市六十年代老照片

1961年10月25日 李九齡

湖北省濱江靠湖的監利縣,1961年種植的45萬畝深水稻,已經開鐮收割。種植深水稻可以向濱湖地區索取大量糧食。這裡採用的深水稻品種是“青粘”,它有耐深水的特性,株高150到400公分,穗長20公分,生長期150到160天,畝產一般可達300斤以上,是湖區勞動人民長期培育選擇,能戰勝水害的比較理想的水稻品種。

監利縣福田寺公社項揚大隊青年社員楊嗣忠在收割深水稻。

荊州監利市六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1961年的深水稻長得非常好,福田寺公社的社員們利用水牛牽船,將收割的晚稻運到稻場去。

荊州監利市六十年代老照片

1962年5月10日 劉心寧

湖北省監利縣鍋陶廠,根據目前當地農村社員生活上的急需,優先生產碗、水壺、水罐和泡菜罈子等日用陶瓷用品。並且注意提高這些產品的質量,力爭產品樣式好、結實而又耐用。

湖北省有些農村家家戶戶喜愛泡泡菜。鍋陶廠的工人正在研究為農村生產泡菜壇。

荊州監利市六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夏天,農民下地生產需要攜帶水罐或水壺。鍋陶廠陶器車間工人已經為他們生產了一批水罐和水壺。這是工人湛文海在察看他捏做的水壺提把是否合乎要求。

荊州監利市六十年代老照片

1962年5月18日 劉心寧

湖北省監利縣紅橋公社砂磯大隊一生產隊老農李光義,用牛時特別愛惜耕牛,喂牛的社員對他很滿意。這是李光義在給耕牛飲水。

荊州監利市六十年代老照片

1962年5月24日 劉心寧

湖北省監利縣紅橋公社新紅大隊一生產隊,為農田多備肥料,提高產量。圖為社員在積極裝運肥料,準備提前送到地頭。

荊州監利市六十年代老照片

1964年7月29日 於澄建

湖北省監利縣棋盤中學面向農村,不斷改進教學工作,為農村輸送了不少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受到群眾的歡迎。

棋盤中學透過調查訪問,根據群眾的意見,加強了學生的思想教育,培養學生以農為榮,紅在農村專在農村的思想,在課程設定方面,除了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外,還增設了農業生產知識、農村應用文、珠算、簿記等課程。在教學中注意提高貧農、下中農子女的成績,使他們牢固地掌握建設新農村的知識和本領。

幾年來,這所學校的絕大多數畢業生都回鄉參加農業生產,他們普遍安心務農,進步很快,有的還在公社、生產隊擔任了會計、記工員和生產隊長等職務。農村幹部和群眾反映,這個學校的畢業生政治熱情高、不怕吃苦,能文能武。

監利縣棋盤中學學生正在校內試驗田勞動。

荊州監利市六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棋盤中學面向農村,開設了農業生產知識課。圖為教師莫堯生(右)正在田間結合當前生產向學生講解水稻的害蟲——蝗蟲的生活規律和防治方法。

荊州監利市六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學校聘請當地有生產經驗的老農和技術員擔任校外教師,增進學生實際知識。這是初中三年級學生在學習農業機械課時,請附近的棋盤公社光華大隊三小隊抽水機手李開和(中)講抽水機的使用與操作。

荊州監利市六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為了充實教學內容,使教材更加切合當地農村需要,棋盤中學教師訪問了生產隊有經驗的會計,改進教學。圖為農業珠算與簿記課教師吳宗嶽(左二)與棋盤公社黃橋大隊和生產隊的會計一起研究教材內容。

荊州監利市六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1962年畢業回鄉參加生產的李正斌,現在擔任棋盤公社菊蘭大隊共青團支部書記,由於他積極肯幹,大公無私,曾多次被評為紅旗青年、五好乾部,出席過監利縣團代表大會。這是李正斌(前右)回校時,受到老師們的親切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