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餓死癌細胞或許不是謠言,科學禁食有望解決免疫治療耐藥問題 ​

2021-09-02由 速覽世界 發表于 漁業

細胞免疫治療一般要幾個療程

關於癌症治療的謠言一直很多,比如其中一條廣為流傳的謠言:癌症不需要任何治療,只要“禁食”就可以“餓死“癌細胞。

我們都知道單純靠斷食讓癌細胞餓死,從而達到治療效果,這是一件多麼不靠譜的事情。

餓死癌細胞或許不是謠言,科學禁食有望解決免疫治療耐藥問題 ​

但是就在2020年初《自然。癌症》發表了一篇論文,科學家發現飢餓讓非小細胞肺癌對PD-1抗體更敏感,有望解決免疫治療耐藥問題。這樣的答案確實有些出乎意料,“餓死”癌細胞也許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不靠譜。

不過這裡要強調的是,科學家眼裡的“餓死”癌細胞,可不是我們單純認為的不吃飯。具體是怎麼回事,我們繼續往下看。

禁食究竟能不能“餓死”癌細胞呢?

關於癌症的治療方法,相信大多數癌症患者和家屬都有些瞭解,傳統的方法如手術、化療和放療,雖然可以很快速的解決問題,但是控制癌症的復發轉移又是一個頭疼的問題,所以針對這個棘手的問題, pd-1等免疫治療橫空出世,似乎給患者帶來了些許生的希望,然而PD-1的耐藥性又成為癌症患者面臨的又一個新的痛苦的問題。

就在2020年初《自然。癌症》發表的論文就是關於研究短期的飢餓是否可以與PD-1抑制劑產生協同作用,共同抑制肺癌的進展和轉移。來自西班牙的科學家團隊在不同的肺腫瘤模型中證實,短期飢餓能夠與PD-1抑制劑產生協同作用,共同抑制肺癌的進展和轉移。這種神奇的作用來源於飢餓可以減少腫瘤中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1)和相應受體軸的訊號,並進一步增強了效應T細胞的抗腫瘤作用。

餓死癌細胞或許不是謠言,科學禁食有望解決免疫治療耐藥問題 ​

短期飢餓(STS)或模仿禁食的飲食能夠在很大範圍內導致機體的變化,像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1)、糖皮質激素、腎上腺素等激素和生長因子就會有大幅度的波動。一般來說,這個時候正常細胞就會採取“保守策略”,透過重程式設計來再分配能量和代謝需求,以應對外界的變化;但癌細胞顯然沒有足夠的應變機制,這讓它們更容易被細胞毒性藥物打倒。

透過上述的實驗可以說明適當的“捱餓”不僅不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而且對我們身體健康帶來益處,例如 堅持1-2周的輕斷食,最明顯的收益就是減輕體重、降低壞的膽固醇以及血糖的控制。

餓死癌細胞或許不是謠言,科學禁食有望解決免疫治療耐藥問題 ​

除此之外,根據美國斯基德莫爾學院研究發現,輕斷食利於降低身體氧化應激水平,而氧化應激水平和糖尿病、心臟病和癌症等慢性病的發生、發展均有密切相關。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所說的“斷食”並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什麼都不吃,這裡的“斷食“指的是透過合理的方法攝入非常低的熱量。

如果你也想透過斷食來改善自己的身體狀況,那麼怎麼做才是正確的“斷食“呢?彆著急繼續往下看。

正確的斷食療法指的是什麼?

我們通常說的斷食分為3種,完全斷食、不完全斷食和減食法,它們又有什麼區別呢?

01完全斷食法:

在體內營養豐富的情況下,每隔一個月斷食一次。斷食時間為3-5天,在這期間,停止進餐。為了安全,可以在2天之後補充一些食物,然後繼續斷食。如果在斷食期間出現較明顯的不適,應立刻恢復進食。

02不完全斷食法:

逐漸減少進餐量,一直到只吃少量飯菜,以維持人體最低的營養為限度。療程為5-7天,千萬不可超過10天。

03減食法:

減食法是指吃七八分飽,同時少吃含脂肪、膽固醇的食物。這種方法可以清腸胃,能對應用者進行“體內大掃除”,清除人體垃圾。

餓死癌細胞或許不是謠言,科學禁食有望解決免疫治療耐藥問題 ​

如何正確且科學的進行間歇性斷食?

對於從來沒有斷食經歷的人來說,可以採取漸進式的斷食方法,即間歇性禁食,是指有時正常吃,有時少吃。間歇性禁食主要可分為兩大類:

隔日禁食:即在一段時間內,有1~2天不攝入任何熱量或僅攝入較低熱量,次日恢復正常飲食,如5:2禁食法(每週有兩天禁食)。

每日限時進食:每天將進餐時間限制在數小時內,而在剩餘時間內禁食,例如每天8小時內攝入一天所需的所有能量,其餘16小時不再攝入熱量。

餓死癌細胞或許不是謠言,科學禁食有望解決免疫治療耐藥問題 ​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透過調整吃飯順序來達到減食的效果,例如:喝湯→吃蔬菜→食用蛋白質→吃主食。這樣的吃飯順序不僅讓我們有飽腹感的同時減少進食,也可以延緩消化速度,讓營養素的釋放緩慢而平穩,直到小腸末端都有食物被吸收。

關於“斷食“的科普就先說到這裡,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繼續關注我們,後續我們還會陸續為大家科普關於斷食和癌症的科普,記得不要錯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