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既要“引進來”,也要“管得好” | 讀懂外來水生生物

2021-08-31由 美文音樂欣賞 發表于 漁業

水生生物研究所都研究什麼

既要“引進來”,也要“管得好” | 讀懂外來水生生物

編者按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積極引進外來水生生物,為豐富水產養殖品種結構、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作出突出貢獻。羅非魚、斑點叉尾鮰等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經濟魚類養殖品種。然而,

在外來水生生物助力漁業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入侵”的問題。

“外來物種入侵”是指外來物種由原生境經自然或人為的途徑進入到另一個生境中,並在當地的自然或人為生態系統中定居、自行繁殖建群和擴散而逐漸佔領新棲息地並威脅當地生物多樣性的一種生態現象。

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公佈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中,中國已發現半數以上。廣東省是我國遭受外來生物入侵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許多外來水生生物在江河中均有分佈,其中以福壽螺、巴西龜和羅非魚的分佈最為廣泛。

防範外來水生生物入侵,是確保社會與自然協調發展至關重要的工作。為此,廣東省積極開展防治工作。自2008年起,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外來水生生物監測與防控創新團隊為首的專業力量,長期承擔外來生物入侵防治專案,開展外來生物入侵生態學和外來水生生物防控與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為政府部門制定防治決策提供基礎資料和技術支撐。

(本專題相關資訊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提供)

既要“引進來”,也要“管得好” | 讀懂外來水生生物

│胡隱昌│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農業農村部休閒漁業重點實驗室主任、農業農村部外來生物入侵突發事件預警與風險評估資訊委員會委員。

主要研究方向為外來物種入侵及名貴觀賞魚繁育。

先後主持或參加農業部948專案、外來物種防治專案、行業標準專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聯合基金子課題、省科技攻關專案等專案80多項。

近十多年來,開展了福壽螺、羅非魚、豹紋脂身鯰等外來水生動物的入侵機制、監測預警、風險防控等研究。

據估計,外來入侵水生生物每年對我國造成大於300億元的經濟損失。作為外來水生生物監測與防控創新團隊的負責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胡隱昌長期關注外來水生生物入侵問題。他指出,在華南地區部分水域中,入侵種已經成為優勢種,並已經引發一系列的嚴重後果,防治工作刻不容緩。對於外來水生生物,胡隱昌認為,既要“引進來”,也要“管得好”。

“外來物種不是洪水猛獸,如何盡最大限度發揮其有利的一面,同時控制其有害的一面,這是管理的核心問題。”

外來入侵物種具有強大破壞力

中國疆域廣袤,氣候型別多樣,從北到南跨寒溫帶、溫帶、暖溫帶、亞熱帶和熱帶等氣候帶,是世界上生物種類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遼闊的土地和多樣的氣候條件使我國很容易遭受外來物種的侵害。這意味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數物種都有可能在中國找到合適的棲息地。現已證實,我國有害的外來水生動物有克氏原螯蝦、非洲大蝸牛、沙篩貝、瓦倫西亞蛞蝓、福壽螺、蝦夷馬糞海膽、食蚊魚、牛蛙、羅非魚、巴西紅耳龜等多個品種。

截至目前,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中,25種為水生動植物。然而,在我國已知的約30000種高等植物和近3900種魚類中,到底有多少屬於外來種,以及這些物種引起了多大的環境破壞與經濟損失,目前尚處於研究探索階段。“但是,能明確知道的是,12種主要入侵種每年對我國農林業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574億元,總體損失可達數千億元。”胡隱昌補充道,

入侵問題在水域生態領域尤其突出,據估計,每年的經濟損失不少於300億元,

此外,外來入侵物種還可以對個體、遺傳、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等各個層面產生影響,引發物種瀕危、滅絕等多種生態危機。

據農業農村部的最新統計,近年來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正呈現出傳入數量增多、傳入頻率加快、蔓延範圍擴大、發生危害加劇、經濟損失加重等不良趨勢。資料顯示,由於養殖逃逸和人為丟棄等原因,許多外來水生生物在拉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也擴散到我國大部分自然水域。如在華南地區主要的天然水域中,清道夫、羅非魚、革鬍子鯰、福壽螺等已成為常見種,在部分水域甚至已成為優勢種。這些外來水生生物影響農業和漁業生產、水生生物多樣性和資源可持續利用、水域生態穩定性和水資源保護,還有可能攜帶和傳播疾病,從而影響人類健康。

胡隱昌稱,外來物種入侵是生境破壞之後第二種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原因,已對全球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構成威脅,亟需採取進一步的行動。

辯證看待“外來”問題

那麼,在眾多外來物種中,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胡隱昌表示,不存在絕對衡量好壞的“尺子”,正所謂“真理受時間、地點和條件的制約”。因此,在引進新物種前,需要開展相關的風險評估;引進後,在可控條件下開展有益的利用。

胡隱昌介紹,風險評估主要涉及對引入地生態和產業的影響程度,以及對人類危害程度等內容。影響評估的主要限制因素有多種,包括外來種的多樣性、入侵機制的複雜性、引入地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等。相關物種資訊缺乏將降低評估結果的可信度,因此,評估技術人員往往需要找到更完全、可靠的物種資訊。

據介紹,形成外來物種入侵有三個必備條件。

首先,

它一定是外來物種。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對“外來物種”的定義是:那些出現在其過去或現在的自然分佈範圍及擴散潛力以外的物種、亞種或以下分類單位,簡而言之,即某地區或國家從外地傳入其在歷史上從未自然分佈過的物種。

其次,

該物種能在進入的生態環境下生存、繁衍,形成世代交替的種群。在滿足以上兩項條件的基礎上,該物種對當地的生態系統具有危害性,能改變或破壞生態系統,威脅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甚至造成社會經濟損失,威脅人類健康。不具備第三個條件的物種只能稱為“外來物種”,而非“外來入侵物種”。

“雖然,外來物種入侵形勢嚴峻,但我們也不能因噎廢食,就像不能因為害怕外來干擾而閉關鎖國,不能因為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而放棄生產和發展經濟。”胡隱昌強調,

外來物種並非洪水猛獸,應該持以科學的態度“揚長避短”,在合理利用外來物種正向價值的同時,有效控制其有害的一面。

“我們並不完全清楚哪些物種是多餘的,哪些物種隨著世界的變化將變得更加興旺、更有價值。”

防治外來水生生物入侵任重道遠

外來水生生物入侵問題已經持續數十年,儘管針對個別物種有了一對一的防治措施,然而,現階段的科研力量和制度管理等還是相對薄弱。胡隱昌坦言,“防治外來水生生物入侵工作長路漫漫。”

從政府管理層面上看,

經過多年的努力,相關法律法規正在逐步完善。近期,國家通過了生物安全法,使相關管理工作更加有法可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出臺的背景下,可跟進開展外來物種的全國性普查,摸清基本情況。“已經形成入侵的物種要完全根除幾乎不可能,應該以控制和降低其危害為主要對策,這必將經歷一個相當長的過程。”

從技術發展層面上看,

儘管科學家開展了長期的研究,包括針對外來物種的入侵機理和影響評估技術等,但是放眼全球,對大多數入侵物種的防控,目前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防控技術的發展落後於入侵種擴散和蔓延的速度,需要加大力度深入開展相關研究。

從公眾層面上看,

由於公眾對外來物種和外來物種入侵認識不清、意識不強,加上傳統的放生習俗助長和加劇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問題。當中,不乏巴西龜、鱷雀鱔等典型的案例。相關職能部門需要廣泛積極開展科普教育宣傳,增強公眾相關意識,發動社會力量共同遏制外來物種入侵發展態勢。

結合現狀分析,胡隱昌提出七點具體建議。

一是

健全外來物種海關監管機制,加強出入境檢驗檢疫管理;

二是

完善外來物種區域引種管理制度,建立外來物種引種評估規範;

三是

制定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辦法,規範放流水生生物品種;

四是

制定外來水生生物棄養處理辦法,杜絕棄養物種入侵自然水域;

五是

向民眾普及水域生態保護意識,規範水生生物放生行為;

六是

加強對自然水域已有外來水生生物的防治管理措施;

七是

深化國際合作,建立跨界水域保護協作機制。

記者:李易珊

美術編輯:周帆

稽核:高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