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谷歌玩背刺,高通、聯發科都慌了

2023-01-31由 雷科技 發表于 漁業

背刺俠什麼意思

谷歌玩背刺,高通、聯發科都慌了

來 源:雷科技數碼3C組

編 輯:冬日果醬

排 版:KT本月傳出一則訊息,英國新任首相 Rishi Sunak 再度約談了 Arm CEO Rene Haas 以及母公司軟銀創始人孫正義,討論的核心是英國政府希望 Arm 在倫敦交易所掛牌上市。更早之前,軟銀原計劃將 Arm 打包出售給英偉達,但被包括英特爾、高通、谷歌、微軟在內多家科技巨頭以及各國監管機構齊聲反對,導致這起收購最終破產。全世界都反對,是因為 Arm 太重要了。過去十多年,智慧手機的流行和普及改變了整個科技行業的格局,也催生了最強大的幾家科技公司:蘋果、谷歌、高通、臺積電以及 Arm,它們代表了手機產業最核心的系統、晶片設計及製造、晶片指令集架構。作為生態底層的 Arm,晶片設計離不開,系統和移動應用開發也離不開。巨頭們無法接受作為 Arm 公司被任何一家科技巨頭收入麾下,至少是暫時。

谷歌玩背刺,高通、聯發科都慌了

圖/RISC-V 峰會

上個月舉辦的 RISC-V 峰會上,谷歌正式宣佈 Android 將逐步支援 RISC-V 指令集架構。Android 工程總監 Lars Bergstrom 直接表示,希望把 RISC-V 視為 Android 的一級平臺,言下之意就是要扶持 RISC-V,避免將來被 Arm 卡住 Android 生態的「脖子」。有同樣想法不只是谷歌。還是那場峰會,高通產品管理總監 Varma 在演講中數次將 Arm 稱作「傳統架構」,並表示 RISC-V 可以從低端微控制器一直擴充套件到高效能計算。據 SemiAnalysis 報道,蘋果也在將 A 系列晶片的嵌入式核心將全面轉移到 RISC-V 架構。就像開源的 Android,2010 年才誕生的 RISC-V 憑藉開源的優勢還在迅猛發展。而在站穩可嵌入核心和 IoT 等低功耗市場之後,過去幾年 RISC-V 也在積極進入智慧手機、PC 及伺服器等市場,大有與 x86、Arm 呈三足鼎立之勢。

谷歌玩背刺,高通、聯發科都慌了

RISC-V 的崛起是開源架構的勝利RISC-V 是一個指令集架構,就像智慧手機晶片普遍採用的 Arm 架構,或是 PC 上常用的 x86 架構。具體來說,RISC-V 與 Arm 更接近一些,兩者都是基於精簡指令集(RISC)原則的指令集架構。

谷歌玩背刺,高通、聯發科都慌了

A16 基於 Arm,圖/蘋果但與 Arm 和 x86 不同,RISC-V 是開源的。2010 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個研究團隊想要為專案選擇一個指令集,發現 x86 架構太封閉,ARM 授權費又太昂貴,最終選擇轉向 RISC-IV,並與同校教授大衛·帕特森(計算機先驅,現 RISC-V 國際開源實驗室負責人)一起改良,推出 RISC-V,走完全開源的模式。到 2015 年,矽谷各大科技巨頭髮起併成立了 RISC-V 基金會,由其負責運營該架構。此後, RISC-V 架構很快就開始嶄露頭角,並不斷聚集全球科技公司,至今成員包括了谷歌、華為、IBM、英特爾、中國科學院、高通等大量全球頂級企業和科研院校。對比 ARM 和 X86,RISC-V 有很多優點,包括能效比更高、開發成本更低,但其最大優勢還是在於完全開源。在相容基本指令集的情況下,任何人和廠商都可以自由地修改和構建符合自身需求的架構,以此來設計製造晶片-這是 Arm 嚴令禁止的。高通要力推 RISC-V,一方面是由於 Arm 高昂的授權費用,另一方面也是 Arm 在架構自主設計上不開放,無法構建面向 PC 的高效能晶片。

谷歌玩背刺,高通、聯發科都慌了

高通本想基於 Arm自研高效能 CPU 架構,圖/高通西部資料在早幾年就宣佈,未來的所有產品中使用開源的 RISC-V 處理器架構。在 2019 年還發布了基於 RISC-V 指令集的自研通用架構 SweRV,第三方廠商也可以在自己的晶片設計中使用它。印度政府同樣對 RISC-V 情有獨鍾,大量政府資助的晶片相關專案都在向 RISC-V 傾斜。國內方面,華為海思在 2021 年推出了一款全新的高畫質電視晶片 Hi373V110,內建海思自研 RISC-V 架構 CPU。再早些時候,華為還推出了 Hi3861 RISC-V 開發板。於此同時,小米生態鏈公司華米也釋出了黃山 2S 可穿戴 AI 晶片,基於 RISC-V 架構自研,首發搭載在第三代 Amazfit 智慧手錶上。

谷歌玩背刺,高通、聯發科都慌了

黃山 2S,圖/華米2022 年阿里雲棲大會上,平頭哥也釋出了全新 RISC-V 高能效處理器玄鐵 C908。在此之前,阿里平頭哥從 2018 年推出第一款 RISC-V 架構處理器開始,就以每年一款的速度不斷推進。

谷歌玩背刺,高通、聯發科都慌了

圖/阿里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認為,在今天主流 CPU 被 x86 和 Arm 架構壟斷的背景下,新興、開源的 RISC-V 精簡指令集架構為中國晶片業發展提供了機遇。同時他還提議,「我國可適當聚焦 RISC-V 架構發展晶片產業,使我們能抓住快速發展中國晶片產業的機遇,並不受外國壟斷架構的制約。」得益於指令精簡、模組化、可擴充套件、開源、免費等一系列優勢,RISC-V 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得到了大量晶片設計廠商的青睞。到 2022 年 7 月,RISC-V 國際指出 RISC-V 架構晶片的出貨量已經突破了百億顆,並預計在 2025 年將突破 800 億顆。ARM 公司也看到了 RISC-V 崛起帶來的嚴重威脅。ARM 公司甚至創立過一個針對 RISC-V 的網站,列舉了 RISC-V 架構的五大問題,即成本、生態、碎片化、安全性和設計驗證問題。沒過多久該網站就被下線了,也許是行業輿論壓力,也許是 Arm 也覺得自己的行為太幼稚。但無論如何,ARM 公司的重視反而佐證了 RISC-V 快速崛起和對 Arm 地位的威脅。

谷歌玩背刺,高通、聯發科都慌了

三分天下,終有一戰就目前來看,RISC-V 在低功耗領域已經可以和 Arm 平分秋風,但對於 RISC-V 能否在最重要的移動、PC 和伺服器市場挑戰主流的 Arm 和 x86 架構,外界始終存在質疑。一是生態,x86 和 Arm 的真正興起都是伴隨著一代計算平臺的崛起,並參與建立起完整而又穩固的生態;二是高效能,就像 Arm 此前普遍不被看好效能上與 x86 一戰,同樣基於精簡指令集開發的 RISC-V 在高效能上也備受質疑。晶片架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與計算平臺強相關,就如 x86 之於 PC,Arm 之於智慧手機。第一款 Arm 處理器釋出於 1985 年 10 月 17 日,但直到 2007 年以後智慧手機開始流行並普及,Arm 才變成「全世界都離不開」。

谷歌玩背刺,高通、聯發科都慌了

圖/Flickr這也是為什麼谷歌推動 Android 逐步支援,對於 RISC-V 在手機晶片市場將是關鍵一步。Android 此前就在增加對 RISC-V 支援,但谷歌官方的表態和明確的路線圖,無疑會加快 Android 支援甚至轉移到 RISC-V 的程序。隨著 Android 的逐步支援,已經和 ARM 公司大打出手的高通可能也會順勢推出自主開發的 RISC-V 架構晶片,推動手機晶片市場向 RISC-V。當然,架構遷移並非易事,系統和晶片之外最難的就是開發和應用生態的遷移,最近的例子就是蘋果 Mac 從 x86 轉向 Arm。不過一旦 Android 實現向 RISC-V 的遷移,谷歌、高通都能打破 Arm 的制肘,RISC-V 也能借助 Android 手機市場乘風而上。一個只有 Arm 受傷的世界將達成。另一方面,以 PC 和伺服器為代表的高效能市場也在經歷風雲變幻,蘋果 M 系列晶片在 PC 市場的成功、Arm 在伺服器市場的突破,過去 x86 壟斷的局面已然被打破。RISC-V 也在悄然加入戰場。去年,阿里平頭哥還發布了旗下首個高效能 RISC-V 晶片平臺無劍 600,支援 4 核高效能 RISC-V 晶片,主頻最高可達到 2。5GHz。緊接著的 RISC-V 峰會上,晶片初創企業 Ventana Microsystems 釋出了全球首款面向伺服器的 CPU —— Veyron V1,也是迄今為止效能最高的 RISC-V 晶片。

谷歌玩背刺,高通、聯發科都慌了

圖/Ventana MicroVeyron V1 採用先進的 5nm 製程工藝,基於自研高效能 RISC-V 核心,支援亂序執行,主頻高達 3。6GHz,每個叢集最多 16 個核心,多叢集最多可擴充套件至 192 核,擁有 48MB 共享三級快取,擁有高階側通道攻擊緩解措施、IOMMU 和高階中斷架構(AIA)、支援全面的 RAS 功能、自上而下的軟體效能調整方法,可以滿足資料中心的各種需求。此外,坐擁 x86 的英特爾也在 2022 年宣佈和巴塞羅那超級計算機中心合作開發基於 RISC-V 的處理器,用於打造 zettascale 超級計算機、AI 應用以及自動駕駛汽車。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包雲崗還透露,矽谷的幾家 RISC-V 初創公司都在朝高效能、甚至是超高效能 RISC-V 處理器進軍。

谷歌玩背刺,高通、聯發科都慌了

左一為包雲崗,圖/包雲崗矽谷之外,晶片業的傳奇人物吉姆·凱勒在離開英特爾不久之後,於 2021 年加入了一家加拿大 AI 晶片初創公司 Tenstorrent。隨後,該公司就宣佈將基於 RISC-V 開發自研架構,以此為基礎開發高效能 AI 晶片,預計可用於各種應用,包括同時需要 AI 和 HPC 能力的下一代超級計算機。吉姆·凱勒曾經任職於英特爾、DEC、AMD、博通、蘋果、特斯拉等公司,擔任工程副總裁或首席架構師等工作。過去幾十年,他是一手打造蘋果 A 系列晶片的設計師,也是幫助 AMD 翻身的「Zen 之父」,還是特斯拉自動駕駛晶片的締造者。此外,他還是 x86-64 指令集的作者之一。x86、Arm、RISC-V,凱勒的職業生涯貫穿了整個晶片業主流指令集架構的變遷,他對 RISC-V 的看好自然也包含了對未來主流指令集架構格局的判斷。可以預見的是,在不遠的未來,RISC-V 與 Arm、x86 之間必有一戰。我們無法預知 RISC-V、Arm 和 x86 勝負幾何,卻已經感受到了這場戰爭的序幕已經徐徐拉開。題圖來自 Px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