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吃螃蟹”第一人帶領全村蝶變

2023-01-10由 光明網 發表于 漁業

螃蟹有不能吃的品種嗎

“吃螃蟹”第一人帶領全村蝶變

如今陳榮沛在村裡已變成了經驗老到的養殖專家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楊雪薇

“那一年,當我們村裡人都在種田的時候,我在村裡第一個做出了改變,弄起了水產養殖,現在大家都變成了水產養殖戶,生活也是越來越好。”生活在沙脊村超過50年的珠海市金灣區紅旗鎮沙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榮沛憶起了多年前的那次“吃螃蟹”經驗,收穫滿滿的他不僅帶領了全村村民奔向了小康之路,村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

業餘選手變老到專家

沙脊村位於珠海金灣的西南邊,全村總區域面積4。26平方公里,村民居住在長達4公里的一河兩岸。沙脊村主產業以養殖為主,養殖品種多樣化,有“四大家魚”,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黃腳立魚,黃花魚,黃骨魚,鱸魚等。

這些年,水產養殖業在沙脊村成了一定的養殖規模,村集體收入將近20萬元,按照陳榮沛的話是“現在大家都是衣食無憂的”。但在上世紀末,沙脊村村民主要僅以種植水稻、甘蔗為主,當時人均收入不到500元,種田的收益也僅夠溫飽而已,並無盈利。

村民們從赤腳下田到水產養殖的轉變,陳榮沛的一次“吃螃蟹”嘗試功不可沒。種田出身的陳榮沛,是沙脊村發展水產養殖的第一人。1993年,機緣巧合下,陳榮沛考取了輪船的駕駛證並在沙脊村貿易船上工作,經常會開船到澳門。1997年,陳榮沛轉職前往橫琴石場開船。外出打工的經歷,讓陳榮沛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轉變——棄田養蝦。

陳榮沛告訴記者,1999年,他帶著之前開船賺下的3萬元積蓄回到沙脊村,在家裡5畝農田中挖出了3畝池塘,專門養殖南美白對蝦。“當時我是一個業餘的養蝦人,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既然決定了就認真地幹起來。”陳榮沛說,“我花了重金在外面購買了發電機回村裡,經過一年的養殖,我意外地賺了近4萬元,成本收回了,比種田強多了。”

陳榮沛棄田養蝦且獲取了豐厚的收益,不少人陸續地加入了水產養殖。此後,政府提倡村民改變耕地模式,全村人都走上了水產養殖道路。村民們的年收入更從500元提升到近4000元,增長了7倍。看到全村人在水產養殖道路上越走越順,並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後,陳榮沛也感慨地說道:“我現在家裡也有30畝池塘,我的養殖水平也從業餘變成了經驗老到的專家。最重要的是,我今年的養殖已有20萬元的純收入,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

任職19年讓村容更美

作為帶領沙脊村生產模式升級改變的重要人物,陳榮沛得到了眾多村民的支援與擁戴。2002年,陳榮沛在村民支援下當上了村委幹部。2008年,陳榮沛當選為沙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是金灣區第二個“一肩挑”的書記主任。至今,陳榮沛已在沙脊村任職19年。

除了讓村民在生產模式上帶來了質的變化,陳榮沛還關注全村的幸福水平,其中最大亮點便是沙脊村村容村貌的蝶變。“以前村裡的衛生環境很差,每走幾步就有一個垃圾堆,河涌上漂浮的都是垃圾,根本不可能見底。”陳榮沛告訴記者,他在2013年就開始著手改變沙脊村的村容村貌,其中,藉助珠海大力發展新農村建設的春風,他運用了上級提供的約5萬元啟動資金,對沙脊村進行垃圾收集和汙水處理。“我們用了三個月將村裡每一個死角都清理乾淨,不少村民都跟我說原來我們村可以這麼美麗。”陳榮沛表示,他不僅將沙脊村來了個大清潔,同時他還專門考察垃圾收集的事項。

在他的帶領下,沙脊村在2016年完成了汙水處理專案。2019年,沙脊村被評為金灣區首批鄉村振興示範村。2020年沙脊村再次入選金灣區垃圾分類示範村。

這次,陳榮沛繼養殖“吃螃蟹”後再次帶領全村人在村容上進行了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