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胡歌的《縣委大院》不足7分,跟《山海情》比差在哪兒了?

2023-01-07由 北晚線上 發表于 漁業

胡歌叫什麼名字

《縣委大院》的開播曾被寄予厚望。

胡歌的《縣委大院》不足7分,跟《山海情》比差在哪兒了?

單看這演員陣容,就知道這是一部自帶“正午陽光”標籤的主題創作,幾乎大半個演藝圈的優秀演員加盟,為這部劇在開播前積累了足夠的人氣和期待。

如今,劇已收官,我們也可以好好說一說這個傳說中的壓軸大劇。

胡歌的《縣委大院》不足7分,跟《山海情》比差在哪兒了?

先從觀眾口碑來看,《縣委大院》的豆瓣評分從開分時的7。1分掉到了6。9分,主要打分集中在三星和四星,合計佔據了65。7%的比例。

這明顯和之前正午陽光的同類型劇集拉開了一段距離,正午陽光出品的主題劇《山海情》豆瓣評分9。2分,《大江大河》系列也都是8。8分,《縣委大院》的口碑下滑,某種程度上既是觀眾預期過高的結果,也反映了該劇在主題創作上的某種短板。

胡歌的《縣委大院》不足7分,跟《山海情》比差在哪兒了?

從劇情結構來看,該劇結構鬆散,主題不夠鮮明,劇情的推進更像是流水賬,而缺乏一個核心的主線牽引,這也是觀眾對劇集詬病比較集中的意見。

故事從梅曉歌就任光明縣開始,同時還有一條副線來講述了一位剛剛進入縣委大院的官場新人林志為。按照慣常的邏輯,梅曉歌在主線環節處理各種政務矛盾即“面子”,林志為的副線則從基層公務員的視角去展示縣級政治管理的“裡子”。

劇集的開篇也是按照這個思路去走,剛剛進入縣委工作的林志為一路被表哥指點迷津,表哥的講解如同畫外音,也為觀眾瞭解基層政治生態提供了必要的輔助。

對於該劇最多的誇讚也集中在這個環節。像表哥在食堂給林志為科普的官員名稱叫法,在會議室對於“關上門來說話”的意義闡釋,以及林志為初到辦公室就被同事搶功,基層公務員動輒開會、加班、寫材料的白描,都被不少體制內觀眾認為是貼近了生活的真實,“似乎在我身上安了攝像頭”。

但是這條副線並未在劇中著墨太多,劇集的核心還是圍繞梅曉歌為代表的縣長展開。故事從梅曉歌就任時面臨的光明縣爛攤子展開,剛到任上就要處理拆遷難題,緊接著就是遷墳、環保問題、招商問題以及各種零碎的縣城雜務。

觀眾的視角跟隨著梅曉歌看見了一個貧弱縣的發展困境,也能設身處地感受基層官員的行政壓力。為了拉到省農業廳的奶牛場投資,頂著大雨等在路口卻又被新修的路況拖累,一臉卑微的梅曉歌直觀地展示了弱縣在發展經濟上的各種劣勢。

從梅曉歌身上延伸出去,還有縣委大院裡的各級官員代表,像城關鎮鎮長喬勝利,原平鄉李鄉長,財務局局長葉昌禾,機關辦公室主任範太平,以及企業家代表葉三,拆遷釘子戶代表老邱等。

胡歌的《縣委大院》不足7分,跟《山海情》比差在哪兒了?

胡歌的《縣委大院》不足7分,跟《山海情》比差在哪兒了?

卑躬屈膝解決拆遷問題的城關鎮鎮長喬勝利,成了觀眾最心疼的基層官員

就連只出現了兩集的前任書記周良順,在與縣委書記呂青山的過招中,也將拿腔拿調把握得十分精準。劇中還塑造了雷厲風行的女縣長艾鮮枝(吳越飾)和九原縣縣長曹立新(李光潔飾),兩人性格特色均十分出挑,為該劇增色不少。

同樣,有爭議的聲音也出現在了人物上。

《縣委大院》的播出,既是胡歌自《琅琊榜》之後數年磨一劍的新作,也是他首次挑戰主旋律作品、挑戰官員形象的嘗試。從該劇的收視率表現來說,劇集零宣傳就開播,還能拿下央一黃金檔年度亞軍收視的成績,胡歌必然功不可沒,但劇集口碑的問題也某種程度上源自於演員。

對於胡歌飾演梅曉歌最大的異議就是,他太帥了。儘管胡歌在該劇中已經接近素顏出演,還為了詮釋角色染了一些白頭髮,但只要胡歌出場,他天生精緻的面孔與板正的身姿,都將梅曉歌與周圍的官員拉開了鴻溝般的距離。

熱愛跑步的縣委書記可能現實中也存在,但長相清秀並一身書卷氣的官員形象,確實並不典型。在其他年代、古裝等型別中並不違和的演員,到了現實題材裡,還是多少有些不接地氣。

這個問題同樣體現在另外兩位聲名極高的演員黃磊和劉濤身上。演員自身與角色的適配度不高,哪怕表演問題不大,但演的感覺太重,角色難以讓觀眾信服,就會導致整體可信度打上折扣。

黃磊飾演的前任縣委書記呂青山,一直眉頭緊鎖,說話語氣和動作也能看出有細節上的琢磨,但哪怕是幾秒鐘穿上圍兜的畫面,就能讓大家瞬間回到《嚮往的生活》裡黃小廚的印象。

胡歌的《縣委大院》不足7分,跟《山海情》比差在哪兒了?

劉濤也是這個問題,因為太過洋氣的長相,在劇中刻意扮老氣,還是讓人難以相信她縣委宣傳部長的身份。

這些人物上的瑕疵,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劇情的真實度,也讓該劇一直在刻畫現實和看故事之間反覆橫跳,產生一定的割裂感。而故事中梅曉歌解決難題的方法,也被認為過於輕鬆,其實不能完全反映真實的基層狀況。

比如,劇中開篇的拆遷問題,是伴隨著前任縣委書記的帶頭戛然而止,釘子戶老邱就顯得過於通情達理;再比如,在農村勢必會有很大阻力的遷墳問題,僅僅憑藉梅曉歌一段動情的演講和幾個村幹部的帶頭簽字就化解,顯然也有些過於順利。

至於故事後半段從梅曉歌的政務日常,又突然切入了梅曉歌與喬麥的家庭分歧,故事的大結局也停留在喬麥的懷孕上,多少有點讓人覺得重心偏移。再加上劇中萬茜飾演的喬麥,對梅曉歌多處莫名其妙的反應,都讓這段劇情顯得有些彆扭。或許這是創作者希望用溫情融合官場故事,在生硬的政治話題中加入更多人味兒,初衷雖好,但確實還是給人偏離主題之感。

豆瓣的評論中,有觀眾指出《縣委大院》的原作劇本為18集,報審集數為30集,到了真正播出時劇集又修改為24集。有觀眾在看過完整的原創劇本後,認為故事本身結構和表達沒有太大問題,是劇集在播出前進行了一定的刪改和調整。表現在劇情裡,不少官員的臺詞都經過調整,重新配音的口型也和演員的表演對不上。

這顯然該類劇集必然面臨的兩難選擇,既要保持表達現實的銳度,又必須把握批評的尺度。雖然《縣委大院》已經盡力在突破和展現一些敏感話題的邊界,如劇中提到的奶牛場資料造假,光明縣交警為增收亂開罰單,以及地方上的各種形式主義,但相對扁平的推進方式,還是讓人產生了高預期之下的失落,這或許也是6。9分豆瓣評分的由來。

(原標題:《縣委大院》不足7分,跟《山海情》比差在哪兒了?)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