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司馬懿為什麼龜縮不戰:不敢打、不想打、不必打

2023-01-03由 小滿說三國 發表于 漁業

唐山古時候叫什麼名字

諸葛亮第四、五次北伐的時候,碰到了其人生最大對手司馬懿,一番較量之後,司馬懿便開啟了

“龜縮不出、堅守不戰”

模式,這種打法後來廣為人所詬病,那麼,司馬懿為什麼要採取這種模式呢,綜合各方面來看,其主要原因有三。

司馬懿為什麼龜縮不戰:不敢打、不想打、不必打

第一,不敢打。

司馬懿在對壘諸葛亮的時候,起初並沒有採取“龜縮”戰術,而是與諸葛亮打了幾個回合的運動戰。在滷城之戰中,司馬懿主力部隊被諸葛亮迎頭痛擊,喪失“甲首三千”,這個數字只是軍中的精銳士兵,若結合當時10%左右的披甲率,普通士兵的傷亡就更加慘不忍睹了。第四次北伐,諸葛亮糧盡撤軍,司馬懿派張郃追殺,結果後者在木門道遭受諸葛亮伏擊而戰死,要知道,這可是曹魏唯一一位死在戰場上的“五子良將”。連戰連敗之後,司馬懿終於喪失了正面硬槓諸葛亮的勇氣,儘管自己手中的兵力要遠多於諸葛亮,但司馬懿還是開始了他的“龜縮”之旅,不管諸葛亮怎麼挑釁、不管手下怎麼請戰,司馬懿都不敢再派兵出戰,即使是淪為“巾幗衣服”這樣的千古笑柄。

司馬懿為什麼龜縮不戰:不敢打、不想打、不必打

第二,不想打。

拋開司馬懿的軍事能力先不提,司馬懿來到雍涼地區統兵後,內心始終是矛盾的。如果自己慘敗給諸葛亮,那麼,曹睿的問責一定會如期而至,屆時,自己的仕途將步入終點,如果自己橫掃了諸葛亮呢,那結局恐怕更恐怖,司馬懿當然知道,終曹魏一朝,自己都被皇帝高度戒備,倘若自己在雍涼戰場上大放異彩,恐怕只會把這種戒備推到一個更高的高度,那時候,迎接自己的一定不是加官進爵,而是兔死狗烹,這種災難,甚至會禍及全族。在這種矛盾心理的主宰下,司馬懿所能做出的唯一正確選擇就是“龜縮不出”,只有這樣,才可以最有效的避開“大勝”和“慘敗”這兩個雷區,才能在諸葛亮進攻和曹睿戒備這兩者的夾縫中,找到一條艱難前行的獨木橋。

司馬懿為什麼龜縮不戰:不敢打、不想打、不必打

第三,不必打。

在司馬懿看來,諸葛亮的弱點是糧草問題,只要堅守不戰,時間久了,蜀軍糧食吃光了,就不得不撤兵。那有人可能就要問,同樣的軍事對壘,魏軍的糧食就吃不完嗎,答案是也能吃完,但比蜀軍要熬的久,這就涉及兩軍背後的綜合國力和地理位置了。一方面,從綜合國力來看,區區一個益州之地所生產的糧草,根本無法與廣闊的中原大地相提並論,另一方面,從地理位置來看,從益州到雍涼,還有漫長的山路要走,“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而從中原到雍涼,這方面的困難就要小很多。在這裡多說一句題外話,當年,四通八達的荊州失守時,諸葛亮是多麼的痛心疾首,以至今日,只能靠效率極低的蜀道生命線苦苦支撐。

司馬懿為什麼龜縮不戰:不敢打、不想打、不必打

結語:不敢打、不想打、不必打,就是司馬懿在面對諸葛亮時,“龜縮不戰”的主要原因。實際上,司馬懿的“龜縮不戰”,也並非萬全之策,比如,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時,摸準了司馬懿的“三不”心理,

乾脆在魏軍眼皮子底下種起了莊稼,這樣一來,勝利的天平開始向諸葛亮傾斜,

但命運弄人,諸葛亮很快身染重病,不久病逝,武侯這黴運,實在是讓人無語。

司馬懿為什麼龜縮不戰:不敢打、不想打、不必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