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護理孩子口腔,家長最容易犯這6個錯誤

2023-01-03由 兒科醫生鮑秀蘭 發表于 漁業

指甲豎紋是缺鈣了嗎

現在很多孩子都有蛀牙,這與孩子的飲食習慣有關,也與父母們的一些錯誤的護理觀念有關,比如:

乳牙壞了不用管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的乳牙壞了不用管,因為乳牙用幾年就會換恆牙,如果乳牙壞了到換牙時自會長出新牙。

這種觀點當然是錯誤的。

一般來說,寶寶出生後4-6個月開始陸續長出乳牙,有的孩子比較晚可能在一歲左右才冒乳牙,3歲前乳牙會全部長齊,孩子5歲左右開始更換牙齒,差不多12歲更換完。

也就是說孩子的乳牙要使用5-10年的時間。如果乳牙壞了,會影響到孩子的吃飯、成長,還可能影響到恆牙牙胚,導致恆牙萌出障礙或長歪。孩子門牙要是壞了還會影響到孩子的發音,美觀,導致孩子自卑等。

護理孩子口腔,家長最容易犯這6個錯誤

少吃糖就不會齲齒

齲齒就是俗話說的“蟲牙”或“蛀牙”。不少父母認為,吃糖多了才會生出蟲牙。

這種想法也是錯誤的。

現在世上公認的造成齲齒的原因是四聯因素,即牙齒上的細菌、吃到嘴裡的食物、宿主的牙齒和足夠多的時間。這四個因素缺一不可。

糖只是食物中的一小部分而已,而且不僅包括看得見的糖,很多食物中都含有隱形糖,也會導致齲齒。

含澱粉多的食物如土豆等消化比較慢,相應地在口腔內停留的時間長,也會被細菌分解成弱酸,造成齲齒。

護理孩子口腔,家長最容易犯這6個錯誤

完全讓孩子自己刷牙

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教孩子自己刷牙,然後就放手不管了。認為孩子每天都在刷牙,就會有一口健康的牙齒。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孩子太小,掌握不好正確刷牙的方法。我們的牙齒有五個面,大人有時還刷不到牙齒的最內側和隱藏在裡的牙縫,更何況是孩子呢。

孩子手指的靈活度不夠,又缺乏耐心,刷牙時間短,很多時候其實都是無效刷牙。

護理孩子口腔,家長最容易犯這6個錯誤

孩子不能用牙線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能用牙線,牙線會讓孩子的牙縫變大。這種觀念也是錯誤的。牙線本身就是非常細的線,而且還具有柔韌性,透過牙縫的時候會變成扁平狀,散開排列以適應牙縫,帶走牙縫中的附著物。

我們的牙齒本身也有一定的生理動度。牙線擠開牙齒通過後,牙齒也會自動回到原來的位置,不會造成牙縫變大。

齲齒也會遺傳

有的孩子有了齲齒後,父母會說:“我從小就有齲齒,孩子肯定會有,因為這是遺傳。”也就對孩子的齲齒聽之任之了,豈不知這種想法恰恰害了孩子。

前面我們介紹過齲齒形成的四個因素,知道了齲齒的形成是四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遺傳會影響到牙齒,如牙釉質結構等,但影響不到其他三個因素。所以將齲齒簡單歸結為遺傳肯定是不正確的。

做了窩溝封閉就不會再蛀牙

窩溝封閉是預防兒童齲齒的有效方法,但如果家長認為孩子做了窩溝封閉就不會再有蛀牙了,這個想法是很片面的。

人們把磨牙咀嚼面上的凹坑和裂隙叫作窩溝,這些地方容易堆積食物殘渣。所謂窩溝封閉就是在窩溝上塗抹保護材料,防止牙齒受到殘渣或細菌侵蝕。

明白了這個道理後,我們就知道窩溝封閉只能預防磨牙咀嚼面上的蛀牙,卻不能預防其他牙齒或者磨牙其他面上發生的齲齒。

護理孩子口腔,家長最容易犯這6個錯誤

那麼,該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擁有一口好牙呢?

(1)認真清潔口腔

從嬰兒出生後,父母就要幫助孩子進行口腔清潔,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牙齒情況要採用不同的清潔工具和方法。

從孩子兩歲開始就要教孩子正確的刷牙方式了,但是為了孩子的口腔健康,家長要監督和幫助孩子刷牙,如果時間允許,建議在孩子10歲之前,家長都要幫助孩子刷牙。

護理孩子口腔,家長最容易犯這6個錯誤

(2)透過合理的飲食保護牙齒

現在的食品、飲料多種多樣,而且多數都很甜,而孩子本來就愛吃甜食,導致很多孩子從小就有一口蟲牙。為了孩子的牙齒健康,應該減少孩子吃甜食的次數。飯後或吃完東西后都要讓孩子用清水漱口。夜晚睡覺前必須讓孩子刷牙,而且刷完牙後禁止再進食。

(3)定期做口腔檢查

兒童在長乳牙和換牙的時期都要定期進行口腔健康檢查,一般6個月一次,如發現齲齒等要及時治療。有時,嬰幼兒也會因跌倒或咀嚼過硬的食物導致牙齒的鬆動、掉落,這也要及時就醫,而不能放任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