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再見了,三江鄉!

2023-01-02由 老練小西侶行記 發表于 漁業

賴氏宗祠在什麼地方

再見了,三江鄉!

三江落日(圖片來源:網路)

每週一個地方,堅持為百姓發聲,帶大家發現不一樣的贛州!《走進贛南鄉村》系列節目第十一期,帶大家來到的是即將成為文化科教新區的三江鄉。希望能夠得到當地老鄉的轉發、關注支援,一起宣傳家鄉的美。

三江,因地處南安江、章江、上猶江的交匯處而得名,膝下有11個子女。原籍南康,現以下嫁贛州市經開區。因其三面環水,舊時僅靠一條公路、一座浮橋、五個渡口與外界聯絡。常有水澇!

再見了,三江鄉!

三江規劃圖及其轄村(圖片來源:贛州市

拆遷:誘惑與不捨

對於三江來說,接下來的五年甚至十五年,都繞不開一個話題:拆遷。雖然其拆遷的進度遠不及鳳崗,但是,全贛州人都知道,三江除將成為贛州以後的文化科教新區以及新能源汽車城。拆遷只是遲早的事!一時惹來多少人的羨慕!然而,對於三江人來說,卻並不一定有多喜悅:畢竟一邊是拆遷款的誘惑,一邊是即將永遠失去的故鄉。

再見了,三江鄉!

三江兩大事:“動員預徵收”和“拆除空

事實上,有些三江年輕人的內心早已蠢蠢欲動。他們自豪的談論著拿到拆遷款後打算如何置業,憧憬著自己的新家將被建成什麼什麼樣,表現的急不可耐!

只有老一輩以及曾背井離鄉過的三江人,才真正懂得,拆遷意味著什麼:“房子拆了,家就散了,以後的子孫就很難尋到自己根了”。對故土情結濃厚的他們來說,一句“拆了、忘記、走吧”談何容易?

再見了,三江鄉!

三江賴氏宗祠,宗祠代表著三江人的根

(拍攝:客家圈小七)

那時的他們沒有文化,所有的一切都靠雙手,穿越了兩個世紀。從衣不裹腹的年代到如今的兒孫滿堂,他們的血液早已深深地融入到了這片土地。這種對於故土的情感,與金錢無關。

消失的生活方式

昏黃的夕陽下,三江已經變得不再像她當初的樣子,未來會怎樣,你或許無法預計。

可以預計的是,隨著城市的發展和拆遷的不斷推進,三江人朝夕相處的鄰居們從此將散落各地,陪他們長大的老家、老房子、田野連同三江人的童年記憶,連同昔日在三江極其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都將淹沒在不久之後的文化科教新城裡!

以下的情形,也許現在的三江人習以為常、不以為意,但在以後不久,便可能再也無法在三江看到。這些照片,也可能成為以後三江珍貴的歷史資料(建議留一份做紀念):

在東紅村

,到三江交匯的地方,在清澈的水裡度過每一個夏天,享受著天然的巨大泳池……

再見了,三江鄉!

在南坑村

,到田間阡陌,隨手摘一朵小花,送給最心愛的人一點小浪漫~

再見了,三江鄉!

在伍村村

,擇一塊地,建個漂亮的小院,閒看花開花落,偷得浮生閒日……

再見了,三江鄉!

在谷山村

,種一畝三分地,在稻花的香氣中,守望著單純的希望……

再見了,三江鄉!

在饒家陂村

,舉辦一次客家婚禮,在自家的小院裡,留住愛情的甜蜜……

再見了,三江鄉!

在伍村村

,曬一簸箕番瓠醬,和好友一起分享,品嚐陽光的味道……

再見了,三江鄉!

在伍嶺村

的村小,從aoe和123學起,一步步探索、接近人生的真諦……

再見了,三江鄉!

在肖邊村

,種上點自己能放心吃的蔬菜,笑看蔬菜在自己的精心培育下生長,體會田園生活的樂趣……

再見了,三江鄉!

在斜角村

,探訪郭大力故居,細數那些屬於三江的驕傲……

再見了,三江鄉!

在新紅村

,去村口的攤點砍兩斤豬肉,跟打屠佬為了兩毛錢爭個半天……

再見了,三江鄉!

在新江村

,種幾棵柚子到門前屋後,等待著它成熟,寄給那遠去的遊子……

再見了,三江鄉!

在赤湖村

,挖一口魚塘,每天割一糞箕魚草,靜看著饞嘴的魚兒越長越大……

再見了,三江鄉!

在三江圩

,聽著三江土話在街上此起彼伏,感受家鄉集市的氣息……

再見了,三江鄉!

在三江浮橋上

,和愛的人到橋上走走,看看來往的行人,洗衣服的婦女以及那些江邊垂釣客……

再見了,三江鄉!

在三江的江畔

,養幾頭牛,牽著牛到田野裡吃草……

再見了,三江鄉!

在村口的老樹下

,和三兩好友泡壺清茶,拉拉家常,講講大評……

再見了,三江鄉!

在家鄉的泥土裡

,自由放肆,度過無憂無慮的童年……

再見了,三江鄉!

(以上圖片拍攝時間均為2018年10月9日三江各村)

不要因拆遷丟掉勤勞節儉的品質

三江老鄉,一定不能因為拆遷而丟掉了勤勞節儉的品質。

我們可以盡情的暢想拆遷後的生活,卻萬萬不能因為拆遷丟掉了三江人民一貫的勤勞節儉的品質。

聽到有些三江老表自豪的宣稱自己已經兩年沒有出去工作,只為在家搶建樓房。

看到有些三江表嫂已經迫不及待的帶上了大金鍊子,每日像個貴婦人一樣無所事事的遊蕩在村裡。

也看到有些青年開始在家裡打著麻將,幻想著成為“拆遷富”。

我深不以為然!

在連拆遷編號都還沒有刻上牆的情況下,一切都還未成定局。三江人,一定要記住,沒有什麼比勤勞的雙手更可靠!

可喜的是,在我們這次走訪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大部分人都保持著勤儉節約的傳統。

再見了,三江鄉!

不要拿拆遷款去賭博

三江老鄉,一定不要拿著拆遷款去揮霍,吃喝嫖賭。

如果拆遷款用得好,大家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每一個地方拆遷,都免不了讓一些不法分子蠢蠢欲動,用盡法子來坑掉老表們手上的錢。好好的留著錢去買房置業、養小孩、創業、謀生活。也要小心非法集資!錢有去無回。要發揚三江人勤勞純樸吃苦拼搏的精神!好好奮鬥下去!

再見了,三江鄉!

不因拆遷喪失生活熱情

三江老鄉,千萬不要因為拆遷而喪失建設新家園的熱情!

現在的三江,到處都是飛揚的塵土,坑坑窪窪的馬路,破舊的房屋,厚厚的樹葉上的泥……比起周邊的鄉鎮,顯得破破爛爛。

雖然我們改變不了三江鄉被拆遷的命運,我們依然要時刻保持著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努力將生活的每一天都過成詩,努力的將家鄉建設得更整潔、漂亮!

再見了,三江鄉!

到哪都是三江人

三江老鄉,到哪都是三江人!

隨著拆遷的到來,以前能夠看見聽見的地名、人名,最終都會成為不熟悉的社群、鄰居,三江人也即將不可避免的散落到各地。但是無論走到哪,都請記得自己的老家在三江,那個三面環水,三江交匯的農村……而有機會繼續留在三江的老鄉,也一定記得要放開胸懷,迎接從四面八方過來的科教新區人……

當我們最終離開這塊土地,站在一幢幢高樓大廈裡的時候,我們依然記得,在三江——

我品嚐過最香甜的瓜果,

踏足過最熱誠的田野,

我也曾恍然以為

自己會扛著鋤頭融入山野,遁入炊煙。

再見了,三江鄉!

我熟知一粒米的成長,

懂得一滴油的來歷,

我也會在每個春夏之交的日子裡,

盼著紅棗掛滿樹的枝頭。

我曾駐足聆聽布穀鳥的歌唱,

也尋覓過池塘邊翠鳥的碧影;

我追逐過安心覓食的白鷺,

也掏過藏匿在稻田埂的禾雞的窩。

再見了,三江鄉!

我吊過柺子踩過蛇,

抓過知了放過牛,

我給花生田除過草,

給稻田放過水。

我的童年成長在最原始的田野裡,

由最熱情的太陽和最猛烈的暴雨編織,

在我的記憶裡,

每一個夜晚都是滿天的星星。

——引自隔壁鳳崗小老董先生。“鳳崗今日,三江明日”。

其實,

我們都知道,

老三江的消失,

是為了遇見更好的明天:

其實,

每一個從三江出去的人,

都祝願家鄉變得越來越好!

三江,加油吧!

(轉給更多人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