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褲腳沾滿泥土 雙手撫摸大地——張家界市掛職科技副縣(區)長群像速寫

2023-01-02由 華聲線上 發表于 漁業

芽孢茶怎麼加工

炎炎夏日,他們上山下鄉熱情似火——到茶園、到基地、到園區,檢視作物長勢,攻克重點難題,拓寬產品市場,培訓科技人才……他們就是在張家界市掛職的3位科技副縣(區)長。

近年來,張家界市緊扣經濟發展和產業佈局需要,積極向上爭取支援,從省直單位、科研院所選派了一批專家人才掛任科技副縣(區)長。依託人才及資源優勢,持續提升產業科技水平,全面升級產業鏈條,有效啟用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風雨兼程只為“風花雪月”

“這個芽孢孢兒最寶貴了,可以賣到500元一斤吶!”四月清明煙雨朦朧,採茶的婆婆卻熱情似火,興奮地給我們展示著她的勞動成果。“這些茶葉,只要能加工成桑植白茶,就能賣到2000元一斤,茶農們積極性都很高!”望著茶葉基地裡一片忙碌的景象,桑植縣科技副縣長張帆驕傲地介紹著。

從三年前養在深閨人未識,到今年7月亮相天安門《輝煌的中國》成就展,桑植白茶的華麗轉身離不開一個人——張帆。他是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者,也是桑植縣科技副縣長,更是桑植白茶事業的奠基人。

張帆給桑植白茶起了個浪漫的名字——“風花雪月”,但在三年掛職路上,沒有風花雪月,只有風雨兼程。三年裡,除了偶爾節日回家和親人們團聚,張帆一心撲在桑植白茶研究上面。不光自己頂著幹,還帶領著縣科技專家服務團72名專家,一起深入鄉鎮,滾石上山,爬坡過坎,把茶葉種植、採摘等各項技術送到了全縣各個角落,實現了124個重點村科技人才、服務全覆蓋。

一次次的調查研究、一次次的悉心指導、一次次的產業培訓,這些努力都沒有白費,桑植白茶多次斬獲國家、省級比賽大獎,躋身五彩湘茶之一。2021年,桑植縣茶葉迎來豐收年,種植面積、產量、產值及綠色食品認證數量居張家界首位,產值突破2。85億元,帶動全縣9203戶3。5萬人增收。

四年堅守成就“葛”色文章

今年6月14日,武陵源區科技副區長陳家法再次來到協和鄉的菜葛綜合開發產業園檢視生產情況。雖然產業園距區政府機關僅19公里,但把葛根從最初散種,做到國家葛種植農業標準化示範區,陳家法用了四年。

四年裡,陳家法經常在北京、長沙、武陵源等地奔波,聯絡高校、科研院所,對接專家教授,深入研究葛根關鍵種植技術,編制種植規程,在他的努力和堅持下,葛根種植產量和品質大幅提升,選育的“湘阿妹1號菜葛”,不僅能加工成粉,還能直接做蔬菜食用。

陳家法明白,要想做大做強葛根特色,不僅要走產業化道路,還要注入科技力量。他積極拓展科技平臺,與高校合作成立了區旅遊發展研究中心,建立科技服務基地、工作室16個,組建了“眾創空間”“星創天地”孵化平臺,透過平臺引專案、帶技術,引進、培養科技人才120餘人,培訓科技人才1000餘人,全區科研實力得到全面提升。

目前,武陵源區葛根產業擁有國內最高標準的加工自動化生產線,每年精深加工葛根粉達400噸以上,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市區級龍頭企業5家,“張家界葛根”獲認國家地理證明商標,武陵源湘阿妹葛根產業聯合體被認定為省級產業聯合體。

默默耕耘打造世界莓茶

2020年6月,剛到永定區掛任科技副區長的覃事永下鄉調研,他發現這裡不僅擁有享譽全球的天門奇觀,也有被稱為“黃酮之王”的莓茶。可相較於前者,莓茶顯得有些“默默無聞”。自此,覃事永暗下決心,要發揮自己的專業和團隊優勢,讓張家界莓茶像張家界風景一樣聞名世界。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沒有過硬的產業支撐,莓茶的全球營銷之路不會順利。依託派出單位省農科院的科研力量,覃事永從抓技術入手,組建了張家界莓茶產業發展研究院,與高校院所深入合作,成功攻克種植和產品深加工等多項關鍵技術。同時,實施莓茶產業基地、訂單農業獎扶專案58個,整合資金1390多萬元用於支援莓茶產業。功夫不負有心人,從事莓茶種植的合作社、家庭農場越來越多,全區莓茶種植面積達13。2萬畝,莓茶深加工企業發展到49家,實現綜合產值18。2億元。

2021年,莓茶產業風鵬正舉,覃事永開始策劃莓茶營銷事宜。他親自帶隊,組織莓茶企業在北上廣等地參加茶、農產品等各類博覽會,引導企業走出了“政府+媒體+特色產品+網路直播+電商”的營銷之路。同年,張家界莓茶出現在了湖南衛視熱播劇《江山如此多嬌》中,“天門郡”張家界莓茶形象廣告登上紐約時代廣場。

今年5月,國內首條萬噸莓茶自動化生產線在永定區順利投產。第十屆中國(呼和浩特)茶產業博覽會上,張家界莓茶再次贏得全國顧客的青睞,累計銷售達3000餘公斤以上,銷往全國各地及韓國、日本等10多個國家。在覃事永帶領下,透過一次次的產品營銷,莓茶產業穩紮穩打,從永定走向全國,從中國走向世界。

(田 堯 李 琦 寧 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