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基民資金跑步入市,股民轉基民就不是“韭菜”?

2022-12-29由 遠見財訊 發表于 漁業

股民為什麼紛紛轉基民

導語:開門紅,11連陽,3400點,3500點,上證50“16連漲”,A股的成績在2018年初再次引燃了市場。新年以來,股市可以說是一改去年低迷的狀態,不到一個月時間,滬指已經大漲近200點。

VISIONTMT

場外資金跑步入場,基金機構笑納A股牛市

這一現象的背後是場外資金跑步入場,基金機構也‘笑納’了A股這波開門紅。今年以來,A股總市值增加明顯,市場成交量明顯放大,顯示有增量資金入場跡象。

1月16日,興全合宜基金創下300億的“銷售神話”。這是2018年以來第三隻百億級的“爆款”權益類基金。1月19日,隨著銀行、券商雙雙大漲,新一輪偏股基金銷售火爆,多支新發“爆款”基金一天銷售破百億。1月以來,以A股為投資標的的新發股票型基金多達61只。而這也成為近期基金銷售的一個縮影。

基民資金跑步入市,股民轉基民就不是“韭菜”?

Wind統計顯示,2017年12月已完成發行的基金數量30只,發行份額635。67億,平均發行份額21。19億,創出2015年8月份以來新高。平均發行份額高企,顯示出投資者對於市場的追捧。

基民資金跑步入市,股民轉基民就不是“韭菜”?

不僅如此,Wind統計顯示,目前正在發行的基金數量達153只(A、C份額合計統計,下同),按照募集起始日計算,2017年10月份有4只,11月份有42只,12月份有50只,2018年1月份有57只。上述正在發行的基金完成發行後,2017年四季度基金髮行規模有望突破3000億,創2017年一季度以來新高。其中,股票型基金髮行表現最為搶眼。

資料顯示,2017年12月發行的私募基金中,股票型基金髮行數量282只,平均發行規模3。26億,創2017年2月份以來新高。從發行規模佔比來看,2017年12月股票型基金髮行佔當月私募發行的比例達91。68%,延續2017年下半年以來的升勢。

基民資金跑步入市,股民轉基民就不是“韭菜”?

不僅如此,從已公佈的資料來看,2017年12月私募發行規模居前的基金中,幾乎均為股票型基金,而此前月份多為債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組成。值得注意的是,從發行數量佔比來看,截至目前,2018年1月份股票型基金髮行數量佔比達77。59%,創2017年1月份以來新高。機構投資者表現出了強勁的實力,2017年標準股基和混合偏股型基金的全年收益分別為13。82%和14。98%。

然而自2017年12月以來,新增開戶數量連連下滑,2018年第一週新增數量為近期低點。為何大家爭做基民,拒做股民呢?

A股強勢來襲,股民只賺指數不賺錢

有人就開始聯想到2015年滬指曾出現“九連陽”,接下來便是一波牛市,滬指從3400點附近一直漲到5000點,所以這次出現“11連陽”的走勢,基民因此錢包也鼓了起來,不少股民也驚呼:牛市是不是又要來了?然而這次的股市的狂歡並非所有投資者的盛宴。

新年以來,股指確實是繼續上揚,滬指攻克3500點大關,宛如脫韁野馬。但以上週為例,滬指大漲1。72%,但同時,創業板指數卻下跌3。22%,兩市蹺蹺板效應表現明顯。個股上,可以看到,工商銀行、農業銀行、貴州茅臺等“巨無霸”公司股價屢創新高,相比之下,市場中絕大多數個股表現慘淡,近八成個股新年跑輸大盤。

個股繼續呈現“二八分化”走勢,少數大盤股連續上漲,多數的中小板、創業板個股繼續下跌,所以也導致股民依然出現“只賺指數不賺錢”的效應。股民感受到“牛市”下,賺錢並不容易,也就在正常之中了。由於市場上絕大多數個股非藍籌股與白馬股,而持有下跌個股的投資者又佔據多數,而這卻是指數上漲與十一連陽所無法反映出來的。

基民進,股民退,A股投資風格已調整

A股市場魅力非凡,也正是因為它時刻處於變化之中。一方面是基金的“跑步入場”,另一方面是股民的“節節敗退”。

自2017年12月27日至2018年1月17日,深股通與滬股通分別獲得淨流入資金130。73億元、146。12億元。開戶方面,1月8日-12日期間新增自然人開戶數量26。56萬戶,相比前一交易周增幅達到49。47%。值得注意的是,自2017年12月以來,新增開戶數量連連下滑,2018年第一週新增數量為近期低點,僅有17。77萬戶。

基金髮行回升,海外資金流入增加,疊加“散戶”數量轉折,市場判斷,A股投資者已現調整跡象。

平安證券研報認為,A股市場在進入新的市場環境,機構定價權在加強,資產風險定價會更趨合理性。

研報稱,A股市場正在逐漸走向成熟,相較於2015 年,A股市場的換手率和波動率均有所下行,市場成交金額也從股災中恢復活力,另一方面,機構投資者的交易比重在逐漸上升,特別是在2017年機構投資取得明顯正收益的背景下,定價權也在悄然發生改變,機構特徵有所加強,近期的偏股型基金的發行顯著上升,然而新增投資者的開戶數卻沒有看到明顯的增長,境外資金也在不斷加碼入場。

基民資金跑步入市,股民轉基民就不是“韭菜”?

截至1月20日,103家基金管理人已經披露了四季報。《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據資料統計發現,近七成主動權益類基金在去年加倉,所有主動權益類基金平均倉位提升8。11個百分點。基金機構經歷2017年的市場波動後,所配置的多數是大金融、大消費、週期股等行業個股。

而個人投資者由於自身的侷限性,很難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挑選到有價值的公司。專業的機構投資者它有一個研究團隊做支撐,有深入研究的團隊優勢。

可以說,基金機構在2018年初顯示出了機構投資的方向,也顯示了其強大的優勢以及賺錢效應,但是大家也應理性看待基金機構,基金在A股也不是萬能的,個股股民可能成為韭菜,基民也可能。其實基民也不好當,也要在選基金機構時練就一雙火眼金睛,看看這機構掌櫃能不能讓你甩手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