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下元節|一個不該被遺忘的中國節,祈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2022-11-29由 藝境 發表于 漁業

嫩的艾草怎麼吃

2022年11月08日,

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

每年農曆十月十五,

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下元節,

亦稱“下元日”“下元”,

也是一年中最後一個月亮節。

中國人講究“天、地、人”三元一體,

分別對應上元、中元、下元三節,

上元節和中元節知之者甚多,

而下元節,

卻不被大眾所知。

相傳在這天,

水官會到凡間為人解厄,

所以,下元節人們會祭祀祖先,

也會祭祀神靈、祈禳災邪。

不管是祭祀,還是祈願,

都寄託著古人對生活的美好向往,

是平凡日子裡的一種儀式感。

只是,這樣的下元節,

如今卻正在慢慢被遺忘。

下元節|一個不該被遺忘的中國節,祈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下元節:由來 

下元節由來已久,《中華風俗志》中說:

十月望為下元節,俗傳水宮解厄之辰,亦有持齋誦經者。

“下元”之名,源於道教。

道教奉祀天、地、水三神,稱為三官,這三官的誕辰分別是

農曆的

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於是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和下元節。

十月十五這天是“水官”的生日,傳說這一天“水官”大禹會降臨人間,巡查人間善惡。

下元節|一個不該被遺忘的中國節,祈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這一天,他傾聽人間疾苦,把那些傷心的、難過的、困苦的、悲哀的事,依次分類,錄奏天廷,為人解厄。

這一天,道觀會設壇供齋蘸神,以鮮花素果,虔誠祈願,藉助其神力為世人求福免災。

不僅如此,古人還會在祭祀前沐浴更衣,不飲酒,不吃葷,潔身清心,以示誠敬。

下元節|一個不該被遺忘的中國節,祈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下元節:習俗

    祈願納福

古人相信,每逢下元節,水官都會下凡間,巡查人間善惡,為人們解除災難。

於是,人們虔誠地祈禱,用竹枝扎船、再糊上彩紙放到河中,綵船載滿心聲,一路飄到水官處,以求得困厄的疏解與人生的安詳。

福建莆田一帶,下元節的傍晚,各家各戶,帶上各種齋品去到田頭,把香一根根插在田埂上,再拿出齋品祭水神,祈求乾燥的冬日,莊稼能得到滋潤,農作物平安過冬。

人們始終相信,人生總會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下元節|一個不該被遺忘的中國節,祈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享祭祖先

隨著日月的流逝,下元節在民間逐步演化為多備豐盛菜餚,享祭祖先亡靈,祈求福祿禎祥的傳統祭祀節日。

信仰祖先、祭祀祖先,向祖先的靈魂表示虔敬,目的是為了祈求祖先庇佑於後代。

下元節|一個不該被遺忘的中國節,祈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下元節:飲食

以北京為例,過下元節時,家家戶戶都要做“豆泥骨朵”。“豆泥”就是紅小豆做的“豆沙餡兒”。就是北京小吃“豆沙包子”。

甘肅一帶蒸麻腐包子。麻腐包子是當地特產麻子經過特別工序製成的麻腐為餡的一種包子。

南方民俗雲:“早吃餈粑晚吃魚”。

村民們在家中做餈粑並贈送親友,蒸麻腐包子等,也是以前農村孩子最高興的日子,可以吃到很多祭祀之後稱為“福餘”果品食品。

那些熱氣蒸騰的食物,在寒冷的冬季格外讓人溫暖。

下元節|一個不該被遺忘的中國節,祈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下元節,最後一個月亮節

根據中國的歷法,農曆十月十五,是一年中最後一個月亮節。

中國人自古就有敬祖的信仰,在這個月圓的時候,也要進行最重大的祭祖活動。

下元節|一個不該被遺忘的中國節,祈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人們會焚“金銀包”祭拜先人,折紅綠紙為仙衣,折錫箔為銀錠,裝入白紙糊的袋中,叩拜後焚化,遙寄給逝去的親人。

先人們若收到了“金銀包”,說明這世上還有人掛念著他,而被記住的亡靈也不會消逝。

下元節|一個不該被遺忘的中國節,祈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我們供奉著先人的牌位和遺像,腦海中回憶著有關他的一切,好像在這樣的日子,只要彼此想念,就像永遠不曾分離。

下元節,是一年中最後一個月亮節,也是一年中最後一次與已故親人的告別,這天月圓如晝,人卻陰陽兩隔,幸好記憶還在,離別便不是終點。

下元節|一個不該被遺忘的中國節,祈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有人說,

人的一生會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嚥氣時,

這是生理意義上的;

第二次是舉行葬禮時,

身份從社會上抹除;

第三次是被世上最後一個紀念你的人遺忘,

此時,才是真正的死亡,

因為再沒有人知道你,

曾來過這個世界。

人是如此,

傳統節日也是這樣。

下元節,

是懷念,是感恩,

是祈福,是希望,

只有不忘過去,

才能直面未來。

我們每個人,

都需要學會好好告別,

這樣的節日,不該被遺忘。

*素材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