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尋找長江白鱘44年卻等來了滅絕訊息 湖師大教授談滅絕原因及警示

2022-11-28由 華聲線上 發表于 漁業

長江白鱘為什麼滅絕

長江白鱘滅絕,敲響了怎樣的警鐘?

湖南師範大學教授鄧學建苦尋長江白鱘44年未果,他認為滅絕主要有3個原因

尋找長江白鱘44年卻等來了滅絕訊息 湖師大教授談滅絕原因及警示

長江白鱘活體記錄。(網路圖)

7月21日,有著“中國淡水魚之王”之稱的長江白鱘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正式宣佈滅絕。它們敗給了日趨惡化的生態環境及過度捕撈。自2003年後,白鱘再也沒有在人們的視野中出現。這一次,我們將鏡頭對準了水中的它們,找尋它與湖南之緣。除了長江白鱘,還有不少魚類也岌岌可危,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華聲線上全媒體記者 田甜 見習記者 曾冠霖 實習生 鄭婷介

苦尋44年,卻等來滅絕訊息

長江白鱘作為長江特有物種,有著“中國淡水魚之王”之稱,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是距今1。5億年前白堊紀殘存下來的極少數遠古魚類之一。其體型巨大,長2至3米,體重200至300公斤,性兇猛、健遊,在水中幾乎沒有天敵。

7月27日,為了找尋關於長江白鱘與湖南之緣,記者來到了湖南師範大學,見到了生命科學學院動物系教授鄧學建。

“已經下了定論,再也不可能找到長江白鱘了。”鄧學建深深地嘆了一口氣,隨後,他拿起一張標本的照片,講述了他與長江白鱘之間的故事。

1978年夏天,剛從湖南師範大學生物系畢業的他,第一次見到了長江白鱘,不過,那是一具泡在福爾馬林之中的標本。彼時,跟隨老師做動物標本研究的他,在眾多的瓶瓶罐罐中,一眼就相中了浸泡著長江白鱘標本的瓶子。

“即使只是標本,親眼所見也是很震撼的。”鄧學建在與老師的交流中得知了這隻長江白鱘的故事。原本生活在長江流域的長江白鱘,在湖南的洞庭湖也曾有過分佈,實驗室的標本為上世紀50年代在洞庭湖捕魚的漁民所發現,因為長相奇特且性格兇猛,漁民們很是懼怕,便聯絡上了老師當時所在的生物研究團隊。

“一開始老師們也沒有把白鱘認出來,以為是什麼新的物種,便做成標本,後來才知道是長江白鱘。”這段故事讓鄧學建暗下決心,一定要在洞庭湖再次親眼見到長江白鱘。“可惜這麼多年過去,我沒能找尋到,等來的卻是滅絕的訊息。”言至於此,鄧學建眼中噙滿了淚水。

“長江白鱘又叫‘象魚’,它的魚鰓特別大,就像大象的耳朵在後面耷拉著。”鄧學建說,“白鱘數量少,魚肉品質好。除了尾部,全身沒有鱗片,少刺又沒有腥味,在古時候就是貢品。”

鄧學建覺得,長江白鱘的滅絕主要有3個原因:首先,長江白鱘是洄游產卵,在幼年時期會順流而下到長江中下游育肥,等到成年後逆流而上,回到出生地金沙江一帶產卵,但一些水利工程的修建切斷了洄游渠道;其次,長江中下游沿岸化工企業密集,航運、採砂、排汙等活動,導致水質汙染,破壞了湖泊和鄰近河道中水生動物的棲息地;最後,人類的過度捕撈也對其生存造成了一定影響。

加強保護,讓悲劇不再重演

“不止長江白鱘,鰣魚、鯮魚、巨魾等魚類目前的境況都不容樂觀。比如說鯮魚,1998年那時候,我上初中還能看到菜市場有賣,但現在已經很少見了。”致力於研究和保護淡水魚多年的魚類愛好者陳旻表示,我們現在必須行動起來,去保護其他瀕危魚類,避免重蹈長江白鱘的覆轍。“魚也像人一樣,需要‘過馬路’,這條‘馬路’就是魚道。如果修建水利設施時沒有預留魚道,洄游的魚兒就不能回到上游產卵繁殖。”陳旻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目前我國魚道的修建技術並不完善,如果能突破這一技術上的難關,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工程建設執行對水生態系統的影響。

同時,近海捕撈控制與生境修復等行動,為長江及近海水生物保護和恢復創造條件,對水生動物的保護至關重要。

近些年來,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來加強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2021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十年禁漁”重在逐步恢復長江漁業資源,只有透過科學人工增殖、河道生態修復、珍稀瀕危物種遷地保護等綜合性措施,方能使長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逐漸得到整體性修復。

“‘十年禁漁’是長江史上最大規模的修生養息,相信在不久之後,我們就能看到成果,希望越來越多的魚類摘掉瀕臨滅絕的帽子。”對於陳旻而言,這些魚兒不僅是珍貴的保護動物,更像是朋友,“這是一場賽跑,只有快速行動起來,跑得夠快才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