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驚險!連吃幾天麻辣火鍋,花季少女竟嘔血休克

2022-10-06由 瀟湘名醫 發表于 漁業

失血1800毫升會怎樣

●時間:

9月16日

  ●地點:

廈門市中醫院

驚險!連吃幾天麻辣火鍋,花季少女竟嘔血休克

CFP供圖

今天上午,險些在鬼門關走一遭的張妹妹(化名)就能從廈門市中醫院消化內科出院。上週五晚上,她在市中醫院急診科又吐血又拉血便,一度處於失血性休克狀態,情況危急。

這令人揪心的一幕,源自她平時飲食習慣上的“無辣不歡”。沒想到,愛吃重口味差點把命給丟了,她心有餘悸。辦理出院手續前,臉色仍有些許蒼白的她對入院當晚負責搶救的消化內科醫師曹健說,“飲食要清淡、清淡、清淡。醫生您放心,我知道,我會惜命的。”

  在宿舍突發嘔血 入院已是失血性休克

上週五晚7點,18歲的職校女生張妹妹在宿舍突然連連大口嘔出鮮血。驚嚇不已的舍友在手忙腳亂中把她送到廈門市中醫院急診科。醫生髮現最初查體的資料已經十分不妙:面色蒼白的她心跳達157次/分,血壓也低至86/37mmHg。更糟糕的是,在急診室裡,她還在不停嘔血。醫護人員估算,單在急診室的嘔血量已達到500毫升。急查血液檢驗報告,她的血色素只剩35g/L(正常女性為115-135),全身已處於低鈣、低鎂、低磷等電解質紊亂的失血性休克狀態,危及生命。而且,她在入院後還出現大量便血,單便血總量就達到800毫升。

短時間連續大量失血,張妹妹的生命危在旦夕。在排查其他部位器官器質性病變後,趕來搶救的市中醫院消化內科當晚值班醫師曹健第一反應是消化道出血。時間急迫,首要的是大量補液維持有效迴圈血容量、輸血改善貧血,同步使用止血藥物,急診胃鏡查找出血原因。

在急診胃鏡探查中,醫生髮現,張妹妹的胃裡還有大量鮮血,但沖洗乾淨後並未發現出血點。醫生再往下探查,發現十二指腸球后轉彎處可見一處潰瘍,潰瘍面積僅為0。6釐米,仍在活動性出血。

明確病因後,張妹妹在輸入9個單位紅細胞(1800毫升全血才能製備出)和400毫升的新鮮血漿後,快速扭轉了她的重度貧血。

  嗜吃麻辣火鍋 導致潰瘍面活動性出血

妙齡女孩年紀輕輕,怎麼會在十二指腸有個潰瘍?潰瘍面不到1釐米,何至於嘔血500毫升、便血800毫升?這還只是肉眼看到的出血,還有儲存在腸腔裡的血液,加上她一週以來的實際出血量,遠超過這個資料。所幸搶救及時,張妹妹脫離了生命危險。

曹健刨根問底,瞭解到,張妹妹不愛清淡飲食,平時“無辣不歡”,最喜歡和同學吃麻辣火鍋和燒烤。就在這次發病前一週,她就已經出現拉黑便的症狀,只是因為沒有出現其他不適,她就不放在心上。她仗著年輕,和朋友繼續吃了兩三天的麻辣火鍋,在入院當天還吃了一頓。重口味食物不停刺激潰瘍面,破壞腸壁血管,造成了十二指腸小小的潰瘍面活動性滲血,最終導致一個食指半指甲蓋大的創面血止不住,她又拉血便,又嘔血,差點丟了性命。

在治療過程中,張妹妹被確診感染幽門螺桿菌。住院期間,在配合中藥內外治療的同時,她還需要進行規範的抗潰瘍治療8周,後續再擇期做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治療。

在此期間,她要儘量不吃會減少胃酸分泌和對胃粘膜刺激的食物,例如不能吃油膩食物、各種重口味、辛辣刺激食物等,以便於受損的胃腸道粘膜生長修復,保證營養。

  【醫生手記】

  請關愛您的“飯袋子”

●廈門市中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 曹健

張妹妹不是我接診的第一個因愛吃辣而加重胃/十二指腸潰瘍的年輕患者。每個月,我都能碰到五六例因吃辣或重口味食物加重潰瘍或導致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大多是年輕患者。會導致這樣的後果,是因為他們不愛惜自己的消化道。

以胃為例。胃是一個特殊器官。你可以把胃想象成一個袋子,這個袋子每天要裝各種各樣雜七雜八的東西。如果直接裝進去,袋子可能過不了多久就會破一個洞。為了讓袋子延長使用壽命,它給自己套上了一層“內衣”,也就是胃粘膜,這樣一來在接觸酸甜苦辣時就沒那麼容易受傷。有了胃粘膜的保護,平時胃酸的PH值在0。9-1。5時,胃在消化食物時就不易被胃液損傷。但是粘膜再強大,也有扛不住的時候,例如服用高濃度酒精、大劑量阿司匹林,或感染幽門螺桿菌,經常捱餓,食用辣椒這類重口味的刺激性食物等,都會打破PH值平衡,讓粘膜百孔千瘡,從而出現粘膜炎症、糜爛、潰瘍、萎縮甚至穿孔的發生。而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愛吃火鍋、擼串,越辣越歡。這類食物都是油鹽多、溫度高,對消化道的刺激性不小,一旦造成潰瘍,不容小覷。

如果潰瘍穿透胃腸壁造成穿孔,食物、胃酸等就會進入腹腔發展成急性腹膜炎。要是治療不及時,就有生命危險。如果潰瘍反覆發作,還會引起胃出口梗阻,此時只有外科手術才能拯救了。

只有規律飲食、關愛胃腸道,消化道才會健康。年輕人,可不要讓你的胃先老了。它是人體的“飯袋子”,“飯袋子”不健康,營養也就無法消化吸收。一定要重視胃腸道疾病,規範治療,不要再做傷害“飯袋子”的事了。

(廈門日報記者 劉蓉 通訊員 倪晶瑩)

【來源:廈門日報社】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