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養鸚鵡魚的魚缸水發黃,都是人工色素惹的禍?養魚不能靠猜

2022-09-25由 譁仔說魚 發表于 漁業

觀賞魚增色用什麼色素

養鸚鵡魚的魚缸水發黃,都是人工色素惹的禍?養魚不能靠猜

對不起,我是譁仔!

關注譁仔說魚,明明白白養魚。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有關魚缸水發黃的謠言。

養魚超過三年的人都知道,許多魚缸的水色容易發黃。在所有的這些發黃的魚缸裡面,養鸚鵡魚的魚缸佔據半壁江山。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現象呢?

難道真的是像很多觀賞魚新手認為的那樣——是飼料廠家在飼料裡參雜了很多廉價的人工色素嗎?

經常有鸚鵡魚玩家跑來諮詢譁仔,問有沒有哪款鸚鵡魚魚糧是不會造成水發黃的,可當我給他們做出推薦的時候,他們大多會驚歎道:這不就是我正在使用的那一款魚糧嗎?

於是,氣氛就很尷尬了。

接下來,我就得花很長的時間來給它們解釋鸚鵡魚魚缸水色變黃的主要原因了。

所以在很長的時間裡,我是很害怕見到鸚鵡魚玩家來諮詢問題的,因為回答他們的問題所消耗的時間太長了。

今天我打算打破這個魔咒,寫一篇文章來徹底解釋一下這個專屬於鸚鵡魚的怪現象,一勞永逸,希望對大家有些許助益。

好了,同學們請坐好,譁仔開講啦!

備註:本文不去討論因投放沉木和欖仁葉引起的水色發黃問題,因為那個問題實在太沒有技術含量了,哈哈!

友情提示:本文適合鸚鵡魚玩家,也適合那些魚缸水正在發黃的觀賞魚玩家。預計閱讀218秒。

非友情提示:譁仔的文章拒絕任何個人、任何公司和任何媒體的善意轉載,更加拒絕那一小撮疑似不孕不育的偽原創作者的惡意洗稿。請你們自重!

養鸚鵡魚的魚缸水發黃,都是人工色素惹的禍?養魚不能靠猜

究竟是誰在消化魚糧?

在鸚鵡魚魚缸裡,是什麼讓魚缸水發黃?答:鸚鵡魚糞便裡的飼料殘存色素。

飼料裡的殘存色素從何而來?答:從飼料裡來。

那為什麼鸚鵡魚的消化系統並沒有把色素吸收乾淨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觀賞魚是如何吸收營養物質的,這就要求我們先要對觀賞魚的消化系統有個最起碼的瞭解。

我們都知道,魚類的消化系統是由口腔、食道、胃(也有無胃魚)、中腸,後腸、肛門及其附屬腺體組成的。

觀賞魚透過眼睛和舌頭來識別魚糧,然後經過牙齒和口咽腔的碾壓和撕裂,食物會經食道進入到胃部。

被粉碎後的飼料經胃酸的洗禮後,先是融合膽汁,然後進入中腸,再進入後腸,最後經肛門以糞便的形式排出魚體。

請注意!在中腸和後腸之間有一個明顯的過度區域,中腸的內壁上有一層柱狀分泌吸收上皮,而後腸的內壁上是一層扁平粘液分泌上皮,這就表明,中腸和後腸在功能上是有很大差異的。

請注意這個知識點,這在本文的最後會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譁仔已經到大家在觀賞魚的消化道里旅行了一番,相信大家對觀賞魚的消化結構有了起碼的瞭解了。

可是,譁仔打算再給大家潑一盆冷水。

我們知道,消化食物可分為兩個步驟:分解食物和吸收營養。

現在譁仔問個問題:你覺得是誰在完成分解魚糧為小分子營養物這個任務的?是觀賞魚的胃?是中腸?還是後腸?

是不是有點蒙?

譁仔給你正確答案是:以上都不對。

胃部的作用是分泌胃酸和暫存食物,不負責消化吸收;中腸負責吸收營養,但是它沒有水解食物的能力;後腸負責排洩,更沒有消化能力。

真正把食物消化分解成魚體能夠吸收的小分子營養物的,其實另有其“人”。

養鸚鵡魚的魚缸水發黃,都是人工色素惹的禍?養魚不能靠猜

被觀賞魚玩家忽視的消化酶

很多觀賞魚不知道,觀賞魚的胃部和腸道並沒有消化分解食物的能力,真正把食物消化分解成小分子營養物的是消化酶。

魚糧中的營養物質有三種: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當魚糧進入觀賞魚的體內,負責把大分子的蛋白質水解成小分子的氨基酸的是蛋白質消化酶,負責把脂肪水解成脂肪酸的是脂肪酶和膽汁,負責碳水化合物水解成單糖和雙糖的是糖類消化酶,甚至還有專門負責水解纖維素的纖維素消化酶和負責水解幾丁質的幾丁質酶。

如果不把這些大分子的營養物質分解成小分子的容易吸收的物質,這些所謂的營養物質便只能以糞便的形式被排出魚體了。

而負責向硝化系統內提供消化酶的主要器官是脾臟,輔助器官是胃和腸道,而比脾臟還重要的產生消化酶的源頭卻不是魚的器官,而是魚體腸道內的微生物群。

這就是我反對給新買的觀賞魚進行殺菌性防疫的其中一個原因。

當魚體內的微生物群被破壞以後,腸道代謝能力就會紊亂,新魚很可能會生病。

那這和鸚鵡魚魚缸水變黃有什麼直接關係呢?

不急,我們繼續往下看。

養鸚鵡魚的魚缸水發黃,都是人工色素惹的禍?養魚不能靠猜

鸚鵡魚魚缸水發黃的真相

目前,主要用於鸚鵡魚飼料的增色新增劑是蝦紅素和螺旋藻,而且以蝦紅素為主。

蝦紅素為脂溶性的β胡蘿蔔素,是絕大多數魚蝦蟹的髮色元素,所以絕大多數以紅色為主色調的觀賞魚的魚糧都是以蝦紅素為必需原料的。

不知大家對一件事是否感到奇怪,這件事就是——鸚鵡魚是高溫高氧類觀賞魚。

要想把鸚鵡魚養出最佳狀態,起步的水溫是28度,而非普通觀賞魚所要求的26度,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大家發現,只有在這個水溫下,鸚鵡魚的狀態和色澤才能達到最佳。

可為什麼一定要達到這個水溫要求呢?

那是因為消化酶的另一個特性——水溫越高,消化酶的工作效率越高。

還因為魚類消化系統的一個特性——水溫越高,魚類腸道吸收小分子營養物質的效率越高。

當水溫升高,魚體內的消化酶數量才會達到巔峰,消化酶的活性才會越高,鸚鵡魚吃掉的食物才有可能被最大限度的吸收掉,存在於鸚鵡魚糞便中的蝦紅素才會越少。

當然,即使你把水溫調到了指定數值,你仍然要遭遇水色發黃的困擾,那是因為鸚鵡魚的基因決定的。

我們都知道,鸚鵡魚本身不應該出現在這個星球上,它是被人類人為製造出來的魚種,它在繁殖方面的缺陷是眾所周知的,但是它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缺陷——腸道的缺陷。

上文提到了,魚類的腸道分為中腸和後腸,中腸負責吸收營養物,後腸負責向肛門輸送糞便。

可鸚鵡魚的腸道比較畸形,它的中腸長度明顯比正常魚類短很多。這就導致一個結果:鸚鵡魚吸收營養的腸道比較短,魚糧中的蝦紅素還沒來及被吸收,就已經被輸送到後腸了。

所以,鸚鵡魚糞便中的色素含量就明顯比其他觀賞魚糞便中的色素多。

這才是真相!

敬請關注百家號譁仔說魚,帶你明明白白玩轉觀賞魚。

養鸚鵡魚的魚缸水發黃,都是人工色素惹的禍?養魚不能靠猜

錦鯉魚螺旋藻增色魚食金魚飼料魚糧觀賞專用大小顆粒不渾水增肥型

¥

35

淘寶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