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山東農大:校企沃土出“菁英”

2022-08-31由 大眾網 發表于 漁業

農大肥業好不好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路時川 通訊員 郭翠華 報道

“我們和山東農大攜手培養的‘振興菁英’計劃農大肥班研究生做出不少好成果,在生產中轉化率高達43%。”11月3日,農大肥業科技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陳士更來山東農大對接課程考核、課題研究等事宜時,對“振興菁英”計劃農大肥班學生連連稱讚。

山東農大:校企沃土出“菁英”

對此,山東農大校長張憲省十分欣慰:“農民要富起來,就要靠產業振興,而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所以必須要重視業領域各類人才的培養,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

“振興菁英”計劃是山東農大與企業聯合培養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創新探索。校企雙方“真刀實槍”制方案、建隊伍、搞研究,讓合作“沉”下去,促成果“浮”上來,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產業化應用深度融合中結碩果。

雙導師協同培育新農人

回顧百餘年育人歷程,山東農大從“一隻腳在校內、一隻腳在校外”到“學用結合、學以實為貴”的辦學理念,“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的實踐育人初心從未改變。這也成為學校人才培養的優勢特色,由此培養了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振聲、中國工程院院士束懷瑞在內一大批優秀人才。

山東農大:校企沃土出“菁英”

正是在該理念指引下,2019年山東農大創立“振興菁英”計劃,嘗試與山東農大肥業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培養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從此,山東農大有了紮根希望田野,培養懂管理、善經營新時代高層次應用人才的新航標。

山東農大植物保護學院碩士研究生李雪就是其中一員。“我有來自校內和企業的兩個導師。平日裡他們都非常負責,為了我的學業經常溝通。我在這個班級收到了雙份指導、雙份關心、雙份補助,也常常被導師們言談舉止裡所飽含的家國情懷深深感動。”談起自己的研究生生活,李雪覺得收穫頗豐。

今年六月份畢業前,李雪過五關斬六將通過了山東省臨沂市選調生的考核,成為沂蒙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她高興地對記者說:“我要向兩位導師學習,工作中愛崗敬業、腳踏實地,與村兩委班子成員齊心協力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目前,山東農大和農大肥業聯合的“振興菁英”計劃已有三屆學生,每屆30人。公司為“振興菁英”計劃農大肥班裡的每名研究生配備企業導師,並每年拿出50萬元設立‘振興菁英’研究生基金,用於課題研究經費、生活補助及交通補貼發放等。

“從學生課程學習到創新研究,我們全程參與,期待與山東農大聯合培養更多滿足企業任用、自主創業、高層次深造的多層次人才。”農大肥業董事長兼總經理馬學文對這個“班級”信心滿滿。

雙軌制課程融合產學研

前不久,山東農業大學研一學生李楊、於浩祺一大早就興沖沖地穿過五彩斑斕的校園,趕往教室上《新時代科技型企業運營實踐》課。

“這個課程是我們‘振興菁英’計劃研究生獨有的,都是企業管理人員講生產、研發、經營等方面的實戰案例,內容豐富,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瞭解生產實際。”李楊和於浩祺都覺得聽著特別有趣。

對於“振興菁英”計劃課程設定,校企雙方也是煞費苦心。

山東農大在每年的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中單列“振興菁英”計劃設定情況,並從學校招生計劃裡統籌單列不佔學院指標,考試時單獨複試、單獨排名。這些學生來自農學、植保、資環、動科、機電、化學等多個學院,專業背景不同。如何讓他們和其他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一樣完成公共學位課和專業課程學習,同時還能多一些企業生產、經營方面的課程理論與實踐學習?

據山東農大副校長司金貴介紹,學校和企業多次碰頭研討,最終確定在單獨為“振興菁英”計劃學生開設《新時代科技型企業運營實踐》課。課程共有32個學時,主要由企業高管、技術負責人講授,課程內容全部來源於實踐。

“我們把企業生產運營全部搬進了學校課堂,和學生系統分享企業如何根據生產需求,做產品設計、工藝配方、包裝價格、市場推廣及在研發過程中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等。”農大肥業研發負責人郭新送對記者說。

山東農大:校企沃土出“菁英”

課程考核主要以彙報形式進行,內容靈活多樣,包括對農業及企業發展感悟、個人課題研究開展情況及體會等。企業邀請校內和企業專家對學生的報告進行評選,對於獲獎學生給予資金獎勵。

雙基地產出接地氣成果

目前,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學制為兩年。在這有限時間內,山東農大和聯合培養企業為“振興菁英”計劃學生做了精心安排:研一上學期,他們在校完成培養方案設定課程;下學期始至畢業前進入企業,在雙方導師指導下,於校內外雙基地中進行科研實踐。

今年6月份,山東農大首屆“振興菁英”計劃30名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畢業生“新鮮出爐”,而他們的13項研究成果也隨即走進生產。這其中包括參與建設的數字農業平臺,參與研發的大姜專用肥、土壤調理劑等產品及生產線除塵工藝、光譜快速檢測技術等方法工藝,參與的研製肥桃專用生物肥、以雞糞為原料的生物有機肥。

“之所以能應用這麼快,與他們的課題研究內容均聚焦於行業發展、企業升級‘卡脖子’難題密不可分。他們在研究中或對現有產品升級,或進行新產品開發,或開展新技術研究,甚至有的研究還跨專業、跨行業。”山東農大研究生處處長羅欣介紹說。

資環學院龐留瑩研發的腐殖酸新產品不但深受企業青睞,有關成果還以論文形式發表被國內外知名期刊《環境研究》(Environmental Research)收錄。

為解決學生在雙基地中創新研究的後顧之憂,農大肥業在學校成立專案辦公室,配備專人負責學校、導師、學生、企業之間的對接溝通,同時在公司設立專用學習室、宿舍和福利性食堂,讓學生在“家”的溫暖中潛心科研。

山東農大:校企沃土出“菁英”

在校企雙方聯合課題研究期間,“振興菁英”計劃研究生還多次參加課題立項、中期進展、結題成果轉化等彙報。這也成為農大肥業陳士更等技術人員拓寬企業研發人員視野,激發創新靈感的“金鑰匙”。

“學校、學生、企業共贏的聯合人才培養模式在實踐中得到檢驗。現在,山東和美華集團有限公司、水發集團等企業紛紛加入‘振興菁英’計劃的隊伍,與學校攜手培養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相信我們會培養出越來越多的‘三農’骨幹力量。”對於“振興菁英”計劃,山東農大研究生工委書記趙明月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