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1982年,江蘇一農婦收拾屋子,發現床下一個綠銅壺裝滿金疙瘩

2022-08-10由 洞鑑文史 發表于 漁業

魏晉南北朝為何荒唐

1982年,江蘇一農婦收拾屋子時,發現床底下多了一個綠銅壺,往裡一瞧,壺裡竟裝著三十多個金疙瘩。農婦大驚失色,正要聲張,丈夫進來了……

1982年,江蘇一農婦收拾屋子,發現床下一個綠銅壺裝滿金疙瘩

1982年,江蘇一農婦收拾屋子,發現床下一個綠銅壺裝滿金疙瘩

1982年,江蘇一農婦收拾屋子,發現床下一個綠銅壺裝滿金疙瘩

1982年,江蘇一農婦收拾屋子,發現床下一個綠銅壺裝滿金疙瘩

“噓!不要讓別人知道,這可不是一般的東西!”農婦的丈夫面色凝重,讓妻子不要聲張。

這是發生在江蘇盱眙的真實事件,主人公名叫萬以全,他所發現的那個銅綠壺後來經過專家證實是戰國時期的文物——陳璋圓壺。

1982的春節剛過,江蘇省盱眙縣南窯莊就計劃著要挖出一條水渠,為之後的春耕做充分準備。於是政府就組織了各個村莊的農民來一起挖,萬以全就是其中一個。

在1982年2月11日這一天,萬以全照常去挖水渠。只不過他今天來遲了,於是就被罰了。懲罰就是在大家都收工之後,讓他一個人繼續挖。

萬以全不敢不聽,只好在大家都走後又繼續挖水渠。就在他埋頭苦幹的時候,突然眼前一條蛇閃進了水渠深處。萬以全擔心蛇在裡面以後會傷到人,於是就想進去找到蛇。

他舉起鋤頭朝深處挖,果然看見一條蛇,於是就嚇跑了它,就在他準備回去時,突然看到一道綠光在閃。他好奇地探頭,居然是一個精美的綠銅壺。

萬以全將綠銅壺挖出來,拿在手上,發現分量不輕,再揭開蓋子一看,他被驚得目瞪口呆,裡面竟然有著很多金塊。

萬以全不知所措,找到了兩位哥哥,想要尋求他們的意見。萬家兩位哥哥看到這些也沉默了,這些東西一看就不是俗物。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就先讓萬以全拿回家藏好,等晚上回去再做打算。

萬以全抱起綠銅壺就往家裡趕。回到家中,他把綠銅壺藏在家中床下,等待之後和哥哥們一起商議。沒有想到他的妻子在打掃衛生的時候發現了它,妻子果然被這裡面的東西嚇到了,還好他及時進來制止了妻子想要聲張的行為。

在妻子的追問下,他說出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妻子聽了也覺得很不可思議。

晚上,兄弟三人以及萬以全的妻子將所有的金塊倒出來清點了一下,居然有37塊。他們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頭一次見到這麼多黃金,怎麼可能心裡不慌亂,這麼多金塊足以讓他們過下半輩子了。

“不如我們三家平分了這些黃金吧”萬以全諾諾地說。

“不可,這些東西價值太過昂貴,拿在手裡良心難安。而且這個銅壺看起來年代久遠,上面還有很多看不懂的文字,很有可能是文物,我們應該上交國家。”大哥經驗豐富,說出的話也讓大家信服。於是,三兄弟決定將這些全部

交予

南京博物院。

博物院的專家發現這些金塊不僅形狀各異,有金餅、馬蹄金、麟趾金等,而且上面還刻了字。比如說其中一塊就刻著“郢愛”二字,“郢”是指戰國時期楚國的都城郢城,“愛”是當時的貨幣重量單位。這就說明了這些金塊是戰國時期的文物,足見其價值。

等看到綠銅壺,專家更是大吃一驚。經驗豐富的幾位專家一眼就看出這個綠銅壺不是凡物,畢竟能裝載這麼多戰國時期的金塊,它又怎麼可能是普通之物呢。

經過專家清掃和鑑定,證實了這個銅壺是戰國中期的容酒器,後來被命名為戰國錯金銀鑲嵌絲網套銅壺。

壺身上還刻有一段銘文:“

王五年,奠易陳旻,再立事歲,孟冬戎啟,齊藏戈子斿。陳璋內、伐匽邦之獲”。

這段文字記載的是公元前315年齊國和燕國之間的戰爭,所以它還有另一個名字——陳璋圓壺。

陳璋圓壺整個壺身高24釐米,口徑有12。8釐米,重6250克。因為容量足夠大,所以才能裝得下那麼多黃金。

另外陳璋圓壺外面有一層網套,它是以長龍、梅花釘構成的三層網路立體鏤空網套。這個網套代表了那個時代青銅器鑄造的最高技藝,這個發現可謂是最有意義,為研究中國古代青銅鑄造工藝帶來了極大的價值。

這個銅壺與當年丟失的陳璋方壺是一對。這兩個銅壺都是當年齊國伐燕時在燕國搶來的寶物,一直被歷代統治者視為珍寶。後來八國聯軍侵華,掠奪了許多寶物,其中就包括陳璋方壺,而陳璋圓壺一直下落不明,直到這次才得以重見天日。

萬家三兄弟主動上交文物為國家做出了貢獻,值得稱讚。在他們上交後,政府給予了他們讚賞,並且獎勵了他們一萬元。

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大數額,也因此引起了村民們的眼紅。萬家村的人認為這些應該分給每一個人,遭到了政府的拒絕,於是他們就孤立萬家兄弟。

可是萬家兄弟沒有怨言,仍舊是老老實實的努力生活。有人問萬以全:會後悔上交那些黃金嗎?

萬以全的回答是不會的。即使再來一次,他和哥哥們依舊會這麼做。這樣的回答和胸襟令人歎服。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記載著各個時代資訊的珍貴文物。這些被後人翻出來的文物是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弘揚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保護文物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保護這些文物,就是保護文化多樣性。

萬家三兄弟撿到文物後,面對這潑天的富貴,毅然決然地將所有文物上交國家,這種行為令人欽佩,也值得我們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