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充分發揮民政兜底保障,商河縣民政局奮力書寫為民愛民新篇章

2022-07-11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漁業

孟西什麼專業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袁本騰 通訊員 張乾

2021年,商河縣民政局以商河縣委、縣政府打造省會綠色生態和幸福民生新樣板的要求,強化“三個聚焦”,履行“三項職能”,著力在完善提升上做文章,在抓實見效上下功夫,促進了商河縣民政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

商河縣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王興陽表示,堅持救助精細化,遵循“科學定標、分類分檔”的原則,商河縣城鄉低保補助金根據低保物件的家庭人口、困難型別和困難程度等因素劃分為四個標準,執行分類分檔救助。

自2021年1月起,農村低保、特困供養救助、孤兒、困境兒童保障標準分別比上年度提高10%,分別達到每人每月676元、1179元、1650元、1320元。低保家庭中的一、二級重度殘疾本人為一檔; 80週歲以上低保老年人及未滿18週歲的兒童為二擋;參照城鄉低保保障標準給予補助的為三檔;一般低保物件為四擋。紮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退役軍人因病成為低保戶,對生活依舊充滿希望

殷巷鎮王木匠村王長武因病成為村裡的低保戶,在未生病前一直在外務工,家庭收入9萬元左右。自生病後,兩年時間除去醫療報銷,看病總支出40萬元左右,目前兒子剛剛大學畢業,家庭收入完全依賴於妻子每月3000元的工作,而平時藥物支出每月6000元,為節省家庭支出,迫不得已的王長武只能間歇性服藥。“兒子剛剛參加工作,母親今年已經80多歲了,如果我不進行間斷服藥,我的家庭就被我拖垮了。”王長武眼中溼潤的對記者說。

自王長武申請臨時救助後,殷巷鎮民政辦主任張鳳彩在走訪過程中發現他還是一名退伍30年的軍人,便協調殷巷鎮相關部門整理資料進行提報申請,除了臨時救助金以外,王長武還獲得退伍軍人救助金,在民政辦工作人員細心走訪下,為他平時看病支出提供了燃眉之急。

“平時工作都是盡全力去協助需要臨時救助的群眾,簡政放權以後審批時效得到了很大提升。”張鳳彩對記者說道。

雖然現在王長武的病情還需要口服藥物進行治療,但是他對於以後的生活仍充滿了希望。王長武表示,由衷感謝有這麼多人竭盡全力地幫助他,他也應該拿出最好的精氣神努力向以後看齊。

今年4月份,商河縣民政局各鎮街的臨時救助備用金審批額度由原來的1000元提高到3000元。截至目前共救助140人次,累計發放資金25。92萬元。

因病致貧,臨時救助緩解支出壓力

位於商河縣殷巷鎮殷巷村的孫世明今年59歲,自去年查出患胰腺癌後四處求醫,已經將家裡積蓄花光,殷巷村村委向殷巷鎮民政辦提報了關於孫世明的臨時救助審批資料。張鳳彩透過走訪,瞭解到實際情況以後,進行相關資料的核實,最終孫世明獲得3000元臨時救助金,緩解了家庭支出壓力。

“當時孫世明家庭條件在村裡算是比較好的,兩個兒子陸續結婚和他生病間隔時間不長,家庭負擔很重,村裡也是依據政策進行提報。”殷巷村村主任張廣軍對記者說。孫世明的病情經常伴有疼痛,這也導致了他日常三餐得不到充足的進食,飯量驟減後人也比之前消瘦了很多。“晚上睡覺疼的難受了都是坐著睡。”孫世明的妻子心疼地說。

父母離世後又突發腦瘤致盲,“救急難”機制快速響應

今年6月份,張坊鎮某村一名兒童因父母去世申請辦理了孤兒待遇。在張坊鎮民政辦為該名兒童辦理孤兒待遇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民政辦工作人員又瞭解到該名兒童因突發腦瘤導致雙目失明,正在進行住院治療的訊息後,迅速派出工作人員到兒童家中及醫院看望,瞭解患者的實際情況。同時,張坊鎮政府考慮到該兒童的特殊身份,迅速啟動了“救急難”快速響應機制,採取先救助後補手續的方式,為這名兒童送去了3000元的救助金,確保其醫療救助及時。

臨時救助工作旨在解決困難群眾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的基本生活困難,為體現臨時救助的可及性、時效性、公正性,臨時救助審批權委託下放到鎮街實施。

“實施簡政放權後縮短了社會救助審批流程,實現了群眾就近能辦,最大限度地為群眾提供了便捷優質的服務。”商河縣民政局救助服務科科長劉會燕對記者說。

商河縣民政局自放管服改革推進以來,相比以往的層層審批,社會救助審批許可權下放後大大提升了救助效率,鎮街可以充分發揮在社會救助中的主體作用,結合走訪慰問,透過“主動發現、主動救助”,及時發現、受理轄區內村(居)民生活中存在的具體困難和需求,協調幫助解決實際問題,打通社會救助“最後一公里”,做到了“急人所急”,真正實現了“讓群眾少跑腿”。

商河首家日間照料中心運營,貼心服務獲得社群老人一致好評

2020年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嘉潤御景日間照料中心作為商河縣首家新建小區配建的養老服務設施正式投入運營,該中心內設餐廳廚房、休息室、閱覽室、活動室和理療保健室,為社群老人提供助餐送餐、休閒娛樂、日間照料和居家上門服務。自運營以來,平均每天80餘人次老年人參與活動,受到社群老年人的一致好評。

居住在嘉潤御景小區的居民陳玉銀今年 86歲,老伴張振蘭今年86歲。由於年齡比較大,兒女也不在身邊,日常生活雖能與老伴互相照料,但是買菜、做飯成了主要的生活問題。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兩位老人在嘉潤御景日間照料中心吃了一次飯之後,覺得飯菜很合胃口,並且營養搭配也很合理,後期又陸續去吃了幾次。日間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員考慮到老兩口年齡比較大,行動也不方便,於是給二老提供了每餐上門配送的服務。“每次來送飯的時候都對我們噓寒問暖,對待我們非常親切,非常感謝日間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員為我們老人提供的這麼好的服務”陳玉銀說道。

據嘉潤御景日間照料中心負責人王邈介紹,商河當地人的就餐習慣以多鹽為主,考慮到商河地區的特情,決定從日常飲食上進行勸導性就餐,建議老人以清淡飲食為主,清淡飲食也有利於老年人身體健康。

“正常的話是以三菜一湯,今天中午的湯是西紅柿雞蛋湯。”李敬慧對記者說。李先生今年64歲,平時就餐大多在日間照料中心。據工作人員介紹,李先生個人對於養生非常重視,經常在讀書室閱讀養生有關的書籍,還經常和牌友在打牌過程中分享養生經驗。

齊魯晚報的讀者在照料中心有了新的閱讀園地

68歲的郭連生自日間照料中心開放以來經常來和棋友在此相聚,他還是齊魯晚報的忠實讀者,每天有讀書看報的習慣。“喜歡看商河的新聞,最近還看到了西城區孟西路的建設進度。”郭連生對記者說。日間照料中心讀書室的開放對於像郭連生一樣喜歡閱讀的老年人有了新的興趣園地。根據大多數老年人的閱讀喜好,讀書室的書籍型別以養生、歷史、文學為主,並免費提供借閱服務。

商河縣民政局養老服務科科長張乾表示,為推進社群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自2019年,商河縣民政局按照“十五分鐘生活圈”標準要求,會同住建、自然資源、行政審批等部門,全面推進新建住宅小區配建、移交養老服務設施用房工作。確保房地產開發企業配建養老服務設施用房與開發專案“五同步”,即同步設計、同步報批、同步建設、同步核實、同步驗收並無償移交商河縣民政部門。

商河縣民政部門將移交後的養老服務設施用房無償委託第三方專業組織託管運營,有效解決了社群居委會管理存在的專業性不高、管理服務人員不足等問題。截止目前,商河縣新建小區配建養老服務設施達20餘處,其中籤訂移交協議6處,完成移交4處,有效解決了社群老年人的部分養老需求。今年商河縣頤景城日間照料中心、鳳凰城日間照料中心已完成內部裝修和購置裝置,即將投入運營。

下一步,商河縣民政局將進一步強化擔當意識,實幹精神,不斷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積極推進各項福利事業發展,落實好各項民政部門承擔的重點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