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跟著快車看非遺」太原:非遺美食漏魚兒 難忘的兒時味道

2022-07-09由 人民融媒體 發表于 漁業

兒時味道的鹹鰳魚是什麼魚

「本文來源:太原廣播電視臺」

在山西,有一種小吃很特別,它叫漏魚兒。很多人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都會以為是用魚肉做成的美食,但此魚非彼魚,漏魚兒一道純純粹粹的素食,吸溜一口,那是香辣爽口,軟滑Q彈!光聽我說還不算過癮,今天的《跟著快車看非遺》,就帶您去認識一下杏花嶺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漏魚兒這道山西名小吃,聽聽漏魚兒製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呂曉凱的故事。

「跟著快車看非遺」太原:非遺美食漏魚兒 難忘的兒時味道

「跟著快車看非遺」太原:非遺美食漏魚兒 難忘的兒時味道

一大早,呂曉凱就來到位於古縣城的店裡,準備一天的食材。看著一盆與普通麵粉無異的麵糊糊,很難想象這是一種怎樣的獨特美食。呂曉凱告訴記者,漏魚兒是一種用山藥粉做成的小吃,外形酷似小魚兒。

「跟著快車看非遺」太原:非遺美食漏魚兒 難忘的兒時味道

杏花嶺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漏魚兒製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 呂曉凱:

我家祖祖輩輩就是幹這個的,我爸、我奶奶、我奶奶她老爸都是幹這個的,到我這是第四代。

「跟著快車看非遺」太原:非遺美食漏魚兒 難忘的兒時味道

「跟著快車看非遺」太原:非遺美食漏魚兒 難忘的兒時味道

漏魚兒的“漏”字指的就是製作方法,把山藥磨成粉之後,加水攪拌成麵粉水,然後放到一個大鍋裡面去煮。隨著溫度的升高,麵粉水的顏色越來越透明,因為山藥裡含有豐富的澱粉,所以質地也越來越粘稠,這就需要不停地攪拌。

「跟著快車看非遺」太原:非遺美食漏魚兒 難忘的兒時味道

杏花嶺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漏魚兒製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 呂曉凱:

要想味道好,三百六十攪,越攪越勁道,越攪越好吃,攪得如果說不到位的話,它在入口的這一瞬間,這個口感特別綿、特別軟,如果攪到的話就很Q彈的這種感覺。

「跟著快車看非遺」太原:非遺美食漏魚兒 難忘的兒時味道

「跟著快車看非遺」太原:非遺美食漏魚兒 難忘的兒時味道

當山藥麵糊煮好後,接著就是做成小魚兒的關鍵了,在一大盆涼水上放一個木架漏盆,山藥糊倒在上面之後,就會自己漏到涼水裡凝固了,最後就成了兩頭尖中間圓的形狀,在水裡看起來就像是小魚兒一樣。看似簡單的操作過程,可要想操作成功可不容易。

「跟著快車看非遺」太原:非遺美食漏魚兒 難忘的兒時味道

杏花嶺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漏魚兒製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 呂曉凱:

精粉太多的話,出來就是粉條,如果精粉太少的話,出來就是麵疙瘩,我攪得這個過程就能感覺到它這個尾巴有多長,做出來好吃不好吃,勁道不勁道。

「跟著快車看非遺」太原:非遺美食漏魚兒 難忘的兒時味道

「跟著快車看非遺」太原:非遺美食漏魚兒 難忘的兒時味道

碗中調好調料,再把做好的漏魚兒倒進去,加上黃瓜絲和花生碎,這碗特色的漏魚兒就完成了。當小魚兒吃到嘴裡的時候,滑滑的口感,夏天冰涼可口,冬天溫暖美味。呂曉凱說,老一輩人會用各種麵粉混在一起做原料,但為了讓這項民間美食更適合現代人的需求,他在麵糊上化繁為簡做了改良,只用長山藥粉。

「跟著快車看非遺」太原:非遺美食漏魚兒 難忘的兒時味道

杏花嶺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漏魚兒製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 呂曉凱:

這個工藝不允許加麵粉,不允許加白礬,所以在配比當中,面、水、鹽的比例,是我經過最少七八個月總結出來的,它要達到一個極致。

「跟著快車看非遺」太原:非遺美食漏魚兒 難忘的兒時味道

「跟著快車看非遺」太原:非遺美食漏魚兒 難忘的兒時味道

「跟著快車看非遺」太原:非遺美食漏魚兒 難忘的兒時味道

呂曉凱二十出頭開始跟著家人學習漏魚兒的製作技藝,到現在已經十三年了,每天不停地攪拌讓他烙下了網球肘,但他仍然沒有停歇。2020年,漏魚兒製作技藝被評為杏花嶺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這讓呂曉凱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前行之路。

「跟著快車看非遺」太原:非遺美食漏魚兒 難忘的兒時味道

杏花嶺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漏魚兒製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 呂曉凱:

社會的責任感更強一點了,不要讓這個小吃在我這代人手裡面失傳,想的讓更多的年輕人知道,讓更多的人們參與進來。(記者 趙夏 王子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