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李世民:承乾太子的轉變如此大?

2022-07-09由 熊貓讀史 發表于 漁業

蔣王馬周是誰

前面說過,貞觀七年(633)是李世民納諫事業的分水嶺。

在此之前,魏徵、王珪等人在朝堂非常活躍,堪稱是他們諫言事業的巔峰,李世民也是樂於配合,君臣你來我往,其樂融融。

從貞觀七年(633)起,李世民膨脹了,內心的小傲嬌開始顯露出來,幸運的是,後宮還有長孫皇后時刻監督著,李世民也不敢太過囂張。

李世民:承乾太子的轉變如此大?

貞觀十年(636),堪稱是李世民執政生涯中的另外一個分水嶺。長孫皇后去世,後宮再也沒有人能夠對他勸諫和約束,更多的是迎合。再加上魏徵等人退居幕後,封德彝、杜如晦等大批名臣相繼去世,外朝的監督力量越來越弱。

史料告訴我們,長孫皇后去世之後,李世民很少再接納朝臣的諫言,他開始大興土木,置辦家產;開始揮霍錢財,到處巡遊。

這也就罷了,身為皇帝,富有天下,多花點錢財,這都不算什麼事兒。然而隨著長孫皇后的去世,李世民的皇子教育也成了大問題。

想想看,後世的銷售經理每天為了跑單,為了應酬客戶,為了天南地北的出差,基本上都照顧不到老婆和孩子。更何況李世民這樣的人!

李世民的職業是個皇帝,大部分的時間都耗費在了軍國大事上。他每天起床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召開朝會,和大臣商議帝國的未來,認真總結自己的過失,希望把大唐帝國經營得更好。

除此之外,李世民還是一個很有上進心的皇帝。他雖然文武雙全,學識也還不錯,可是和朝中的大師們比起來,還是差得太遠。下朝之後,李世民經常召集大師們搞讀書分享會,要麼讀點兒歷史,總結一下前朝皇帝的優缺點,討論如何讓帝國江山永固;要麼讀點兒文學,搞點詩詞創作什麼的。

這樣一來,李世民待在後宮的時間其實非常短暫。既然如此,後宮的事情就必須交給其他人打理,長孫皇后是他最好的幫手,除了管束後宮嬪妃、宮女和太監之外,眾多皇子的教育也都落在她的身上。

李世民:承乾太子的轉變如此大?

李世民的一生有十四個兒子,皇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唐高宗李治、吳王李恪、蜀王李愔、庶人李祐、越王李貞、江王李囂、紀王李慎、趙王李福、曹王李明、蔣王李惲、楚王李寬、代王李簡。

遺憾的是,李世民還是沒能逃脫歷史的奇怪宿命:老爹英明神武的等級越高,兒子的下場越不好看。想想看,漢高祖劉邦的兒子多吧,可後來遇到呂后干政,大批的劉姓王爺遭到猜忌被殺,或者因為謀反而被殺。清朝的康熙皇帝兒子也很多,卻因為一場皇權鬥爭,大多數人都死於非命。

李世民有十四個兒子,可除了唐高宗李治、趙王李福之外,其他的十二個兒子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流放的王爺:李承乾、李泰、李愔、李慎。

被殺的王爺:李恪、李祐。

自殺的王爺:李惲、李貞、李明。

早死的王爺:李寬、李囂、李簡。

自殺、被殺、早死、流放,幾乎成為這些天潢貴胄們的宿命,不能不令人唏噓。筆墨有限,其他的皇子不多講,還是把焦點放在李世民的嫡子身上吧。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一共生了七個孩子:

皇長子李承乾(619—645)。

皇四子李泰(620—652)。

皇九子李治(628—683)。

四個女兒:長樂公主、城陽公主、晉陽公主、新城公主。

武德二年(619),長孫皇后在太極宮承乾殿生下了秦王府的第一個小皇子。當時,李淵和李世民的父子關係不算太緊張,看到親孫子降臨人世,李淵歡喜異常,因為孩子出生承乾殿,李淵給他賜名李承乾,飽含了期望和祝福。

李世民:承乾太子的轉變如此大?

武德三年(620),李淵下詔,將還在襁褓之中的李承乾封為恆山王。

隨後的幾年,李世民一直在外面征戰,和李承乾相處的日子並不是很多,兒孫繞膝之樂,李世民也只能偶爾想想。不過,李承乾是他的嫡長子,不管李世民以後混成啥樣,李承乾都要繼承他的衣缽,因此給予了足夠的重視。

武德七年(624),李世民平定王世充,隨後返回長安城,招募了秦王府十八學士。不可否認,這幫人都是學富五車、天下聞名的大師,不管是學識,還是人品,都是世人推崇的。李世民經過一番考察,最終將陸德明、孔穎達兩位儒學大師叫過去談話,隨後交給他們最重要的任務:教嫡長子李承乾學習儒學經典。

彼時,李唐坐江山已經成為歷史定局,剩餘的反派勢力,李世民就可以搞定了。李世民給李承乾的人生定位非常清晰:成為才高八斗的文藝青年,成為尊師重道、待人友善的謙謙君子。

據史料記載,李承乾的顏值非常線上,再加上為人孝順,聰慧敏捷,堪稱不世出的乖寶寶,李世民怎麼看怎麼喜歡。武德九年(626)十月,李世民登基稱帝,冊封年僅8歲的李承乾為大唐皇太子。從此時開始,李承乾蛻變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天之驕子,這也註定了他的一生將會不同凡響。

事實證明,李承乾的本性就是向善的,再加上後天的悉心培養,骨子裡充滿了友愛和孝順的特點。就算是做了皇太子,他也沒有改變半分。

貞觀三年(629),太子太師李綱因為得了腳疾,每天只能乘坐轎子進宮,李承乾得知後,親自在太子宮的門口等待,然後將李綱扶進大殿,並當著眾人的面,恭恭敬敬地給老師行禮,隨後虛心向老師請教學問,態度極為恭敬。

李世民:承乾太子的轉變如此大?

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李承乾深得李世民的喜愛,又是嫡長子,如果不出意外,肯定是下一任皇帝啊。再看到李承乾如此尊師重道,這幫人的下半輩子也有了保障,心裡自然樂開了花,只要有機會,他們就會力捧李承乾。

在李世民的眼裡,李承乾是他精心栽培的成果,看到旁人極力誇讚,李世民除了為兒子感到自豪,還為自己的慧眼識人滿意不已。

貞觀四年(630),李世民下詔:今後凡有訴訟,經尚書省判決不服,則由太子裁定。如果仍然不服,則上奏到朕這裡。

此時,李承乾年僅12歲,心智還沒有完全成熟,也沒有政治經驗,根本沒有能力處理複雜的朝政。不過,李世民卻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儘早參與老爹的事業,多積累一些執政的經驗,堪稱是用心良苦。

貞觀五年(631),李承乾突然生了一場大病,李世民五內俱焚,召集了帝國最牛的御醫幫他治病,可還是根除不了。李世民的一生不信佛不通道,可是面對兒子的病情,最終竟然下了一道詔書,令道士秦英進宮為兒子祈福。

有趣的是,秦英東搞西搞,李承乾竟然痊癒了。

此時,李世民開始轉變了心態,他下詔令三千人集體出家,還特地修建了西華觀和普光寺,減免獄中囚犯的罪行,以此來為李承乾求福。

皇子的一場疾病,竟然讓唐朝的宗教事業開始繁榮起來,也算是歷史的一件趣事吧。遺憾的是,李承乾患的應該是先天性疾病,身體狀態非常不好,接下來的幾年,李承乾疾病纏身,痛苦不堪,李世民為他請遍了全國的道士、和尚,甚至天竺神僧也有幸登場,賞賜的錢財更是不計其數,可還是治癒不了李承乾的病。

到最後,李世民實在是沒轍了,於是下詔:皇太子李承乾以後就不用拼命讀書了,只需要和孔穎達等人坐在一起聊聊天就行。

李世民雖然放低了對他的要求,李承乾卻並沒有趁機放縱,反而更加勤奮刻苦,獲得了朝臣的一致好評,李世民更是感到欣慰。在此期間,李世民屢屢外出巡幸,每次都是讓李承乾留守長安,全權負責朝廷的軍國大事。

李世民:承乾太子的轉變如此大?

皇帝、太子和大臣其樂融融,大唐朝廷呈現出一片祥和之態。

身為父親,李世民對李承乾百般疼愛,捧為至寶,不願意讓他吃苦受罪。可是身為帝王,李世民又不得不提高對李承乾的要求,不管怎麼說,李世民希望李唐江山能夠在李承乾的手裡發揚光大。

李世民做了這麼多年的皇帝,最大的心得恐怕就是選拔人才,多納諫言,把朝臣們視為事業的合夥人,大家一起把事業做大做強。

在李世民的心裡,李承乾的德行和能力都沒有問題,對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多聽老臣的建議,虛心學習為人處世的道理。貞觀八年(634)左右,李世民就和太子左庶子于志寧、杜正倫等人有過一段對話。

李世民是這樣說的:朕十八歲的時候,還在民間混日子,百姓的疾苦,朕都非常瞭解。等到做了皇帝,朕處理政務都還有失誤呢。如今,太子長期生活在深宮之中,根本看不到老百姓的民生艱苦,因此容易滋生驕奢之氣,你們身為太子的幕僚,應該時刻進言,耳提面命。

貞觀一朝,進諫的風氣已經成為時尚,大臣們都想學習魏徵,不僅能刷存在感,還可以名垂青史,因此對進諫一事非常積極。更何況,于志寧和杜正倫等人得了李世民的尚方寶劍,更是有恃無恐。回到太子宮之後,他們開始給李承乾瘋狂諫言,有時候甚至是不分場合,不顧人情。

如今的社會,大家都知道一個常識:男孩子十多歲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懵懂無知的,二十多歲才會有自己相對獨立的思維模式,這個時間段是他們悶頭建立自己價值觀的過程,也是傳說中的叛逆期。

臨床表現就是沉迷在自己的世界裡,對父母和長輩的話幾乎是天生排斥,不管你說得對還是不對,他們就是不想聽。

很遺憾,李世民和朝臣似乎沒有這樣的概念,在李承乾完成男性思維蛻變的過程中,反而加強了對李承乾的洗腦。比如,你身上肩負著李唐江山,你應該禁止自己的慾望,做一個理想中的聖人。再比如,江山不是你一個人的,你應該尊重大家的意見,不應該肆意胡為。

結果就是:李承乾的叛逆情緒越來越大,和大臣們的關係越來越不融洽,原先的孝順和聰慧徹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迷茫和厭世。

李世民:承乾太子的轉變如此大?

李世民也發現了,寶貝兒子性格大變,似乎像是變了一個人。大家都知道,父子的關係最為奇特,明明是最親近的血緣關係,卻不是最親近的情感關係,父親有疑惑,不會主動找兒子求教;兒子有煩惱,也不會找父親傾訴。

閒來無事,李世民就喜歡瞎琢磨:寶貝兒子是不是成熟了,是不是對於志寧等人產生了厭惡和排斥啊?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李世民命李百藥、孔穎達、張玄素、房玄齡、魏徵、劉洎(jì)、岑文字、馬周等大唐名臣輪流前往太子宮,給李承乾講授為人處世、治國理政的大道理。

問題是,每個大臣都有自己的價值觀,今天魏徵來講這一套,明天馬周來講另外一套,而彼時李承乾還不到20歲,如何能分辨出誰對誰錯?

彼時的李承乾,和如今的高中生一樣,對繁重的學業、嘰嘰歪歪的老師產生了強烈的厭惡情緒。他什麼都不想幹,只想安安靜靜地做個美男子。閒來無事,李承乾也在瞎琢磨,覺得老爹不照顧他的情緒,還派這麼多人來折磨他,於是對李世民也有了一絲絲的反感,父子的親密關係開始變得微妙起來。

文/九皋寒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