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漁業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防範外來物種入侵,合理資源化讓它們“戴罪立功”

2022-06-21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漁業

沙蠶吃什麼如何取食

5月22日

我們迎來了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

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

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

也是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生物入侵被認為

是導致全球生物多樣性減少的第二大原因

僅次於生物棲息地被破壞

近些年來

我國幾乎每年都因外來入侵物種

產生上千億元的經濟損失

外來入侵物種

“罪行”罄竹難書

破壞生物多樣性、威脅農林牧漁業生產、影響人類健康……外來物種入侵的“魔爪”伸向了各個領域,“罪行”罄竹難書。

入侵動物導致的生物多樣性減少相對容易理解,它們憑藉出色的捕食能力和繁殖力“傲視群雄”,迅速擠佔生態位,與本地種競爭資源,同時依靠“聯姻”逐漸同化本地種。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防範外來物種入侵,合理資源化讓它們“戴罪立功”

那麼,入侵植物如何“霸凌”本土植物?事實上,它們實現“霸凌”有一個殺手鐧——化感作用。

化感作用是指植物向外釋放一些化學物質來抑制鄰近植物生長和發育的現象。“危害較大的豚草、三裂葉豚草、紫莖澤蘭等外來入侵植物都具有較強的化感作用。它們透過產生一些排他性的化合物,影響或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長,優先在當地獲得資源,從而達到入侵目的。”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劉全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道。

依靠化感作用這一“殺手鐧”,外來入侵植物實現了“損人利己”的願望,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單優勢群落。本地植物被這些外來入侵植物佔據了生態位,導致植物種類減少,想一想節日期間原本花團錦簇、百花爭豔的花壇,變得只剩下孤零零的一種花是一種怎樣的景象。

同時,植物種類的減少還可能造成動物多樣性降低。不同的昆蟲所食植物的種類有所差異,如果只剩下一種植物,很可能許多昆蟲就會面臨找不到食物的困境,從而導致動物多樣性降低,進一步影響生態。

在影響生物多樣性的基礎之上,外來入侵物種還會對農、林、畜牧業造成危害。以中國第一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中名列首位的紫莖澤蘭為例,其擁有龐大野心,不僅排擠和取代當地物種,而且進一步擴張,入侵農田和林地,同農作物爭奪陽光、水分、養分,造成農作物減產,同時對茶樹、桑樹、果樹造成影響,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防範外來物種入侵,合理資源化讓它們“戴罪立功”

珍稀水鳥黑翅長腳鷸在淺水中漫步

不僅是植物,“心狠手辣”的紫莖澤蘭連動物也不放過。其花粉會引起馬患氣喘病,其植株內含有芳香和辛辣的化學物質,以及一些有毒物質,牲畜誤食後可引起中毒或死亡。

面對肆虐的外來入侵物種,人類也無法“獨善其身”,不少“入侵者”能透過各種方式危害人體健康。豚草和三裂葉豚草所產生的花粉是引起人類花粉過敏的主要病原物;海洋生物藻青菌的毒素透過食物網進入人體,使人中毒;人被紅火蟻叮咬後,面板可出現紅斑或水皰,對其過敏者可出現休克甚至有性命之憂;舞毒蛾的入侵間接導致萊姆病的暴發……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防範外來物種入侵,合理資源化讓它們“戴罪立功”

萊姆病病原體伯氏疏螺旋體在多種宿主體內完成生活史(圖片來源:NCBI)

建立黑白名單

防患於未然

外來入侵物種的“累累罪行”,讓人們進一步認識到防治生物入侵的重要性。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劉全儒認為:防重於治,因為生物入侵一旦形成,想要治理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且即使如此,也很難做到完全消除。因此,加強入境檢疫,避免入境遊客或國際郵包中夾帶的外來入侵物種進入,嚴格守好國門至關重要。

我國作為遭受外來入侵物種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應加強對外來有害生物風險分析的研究,收集有害生物的發生及其流行資訊,充分了解和掌握外來有害生物發生、擴散和傳播等情況,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一旦發現重要外來有害生物侵入,可以做到快速準確的檢測,及時上報相關部門,釋出預警通報。

“在自然保護地,有專門的巡護員進行監測,常能相對早一些發現入侵物種。然而在無人管理的區域,只能定期組織相應的外來入侵種監測工作,很可能錯過‘將入侵物種扼殺在萌芽裡’的好時機,所以對於在其他國家或地區已經出現的入侵物種,可以廣泛地進行宣傳,讓更多的人瞭解它們、認識它們,一旦發現可儘快彙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解焱談道。

另外,外來物種的有意引進也不容忽視。目前,我國已公佈了四批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建立起“黑名單”制度。然而生物入侵存在時滯現象,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我們才能發現外來物種的“真面目”,所以部分暫未在“黑名單”裡的生物依然入侵風險很高,無法防微杜漸。

有些外來物種引進時短期達到了較好的效果,但卻造成了更大危害,得不償失:

在崇明東灘引進互花米草,最初是為了促進泥沙沉積,保護河堤、維持陸地。由於互花米草的根特別長,且橫向生長,可以把沙子固定住,避免被襲來的海浪帶走,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隨著其發展,其開始對河岸許多本土的蘆葦和植物造成嚴重的威脅,破壞了溼地中固有的自然植物群落的演替程序,嚴重改變了溼地本土植被的空間分佈格局。

互花米草也對所在區域的動物造成了影響。對此,解焱談道:“曾經的沙灘是沙蠶等動物們的家園,但被互花米草侵佔後,它們無法生存下去,漸漸消失。同時,以這些小動物為食的各種鳥類也失去了獵物,海灘邊也再難看到它們取食的身影。”此外,互花米草也給當地的漁民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防範外來物種入侵,合理資源化讓它們“戴罪立功”

崇明東灘的互花米草(圖片來源:華東師範大學)

因此,應考慮建立“白名單”制度,將經常引入且被證明沒有造成入侵風險的外來物種納入其中。“白名單”中的物種,原則上可以引入。對於既不在“白名單”之中,又不屬於“黑名單”的物種,需“一事一議”。對此,解焱表示:這些非黑非白的“灰名單”物種,引入前需要嚴格評估,即看其是否具有入侵物種的特質,並根據其特性進行打分,超過一定分值就不可引入。如分值滿足引入條件,可允許少量引入並做好監測,證明確實無害後才准許引入。

合理資源化利用

讓入侵物種“戴罪立功”

在各種治理方式之餘,不少人提出了對外來入侵植物進行資源化利用。例如,將入侵植物加工製作成禽畜飼料、肥料,或作為染料的原料等。但在資源化利用前,要認真進行調研,選擇更有利於生態環境和經濟效益的利用方式。

研究發現,外來入侵物種水花生的腐殖化係數為0。18,是一般綠肥的2~4倍,1公頃施15噸鮮草水花生漚制的綠肥水稻比常規施肥增產300~450千克/公頃,比施同等量氯化鉀多增產150千克/公頃。黃頂菊單原料可提取製作黃色染料,黃頂菊與蓼藍以不同比例混合可做不同綠色染料。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防範外來物種入侵,合理資源化讓它們“戴罪立功”

黃頂菊(上)與蓼藍(下)

這些資源化利用的方式固然具有一定的優勢,但也要小心其中的危險。劉全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道:化肥廠和染布廠若想選擇外來入侵物種作為原料,一定要認真進行前期調研,確定周圍入侵植物總量是否支援執行。如果後期為補充原料自行種植外來入侵植物,反而是本末倒置。

人們常說“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其實某些外來入侵植物亦是如此,它們在一些特殊地區反而可能對生態有益。如紫莖澤蘭有富集鉻、鎘、鉛、鋅等重金屬的能力,可以作為重金屬汙染地區的一種理想修復植物;水葫蘆根部對水中的銀、汞、砷、鎘等金屬離子和其他的一些有害物質(如含氰物質)具有極強的吸附能力,並能降低生活汙水中的BOD(生化需氧量)值,可用於處理多種重金屬汙染水體和生活汙水。

生物入侵愈演愈烈,並非一國一城之過,責任需全人類共擔。防治生物入侵更是一場持久戰,每個人一個微小的行為都可能影響其中的一環,引發蝴蝶效應。

在採訪中,楊紅珍也表示:“公民的生態保護意識對阻止外來物種入侵十分重要。所以,必須加強針對生物入侵內容的教育和宣傳,讓人們瞭解生物入侵的危害,建立新的生物安全防護道德規範,進一步規範自身行為,使每個人都認識到自己擔負著控制外來物種入侵的責任。”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防範外來物種入侵,合理資源化讓它們“戴罪立功”

綜編:人民網、北京科技報

原標題:《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防範外來物種入侵,合理資源化讓它們“戴罪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