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從遠古到現代,人類是如何進化的

2021-07-05由 億如翻漲 發表于 畜牧業

早期猿人怎麼畫

從遠古到現代,人類是如何進化的

人類是從哪裡來的?這始終是個迷。人與人猿存在某種親緣關係,具有共同的祖先。約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16公里的大型隕石撞擊到了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造成巨大災難,當時地球上包括恐龍在內的三分之二的動物物種消亡滅絕,原始哺乳類動物逃過劫難存活下來。約5000多萬年前,靈長類動物呈輻射狀演化,從低等靈長類動物原猴類中又分化出高等靈長類動物(即猿猴類,如獼猴、金絲猴、狒狒與猿)。3300萬年前,從舊世界猴中產生了古猿。古猿是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它們與今天的猴子、猩猩一樣棲息在樹上,偶爾下到地面也是用四肢行走。由猿到人的演化過程經歷了從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現代人等幾個階段。3300萬年演化,如此漫長的歲月1200萬年前,一場劇烈的地殼運動使非洲東部大地上形成了一條長度相當於地球周長六分之一的大裂縫——東非大裂谷。裂谷頻寬約幾十至二百公里,裂谷兩側是陡峭的斷崖,谷底與斷崖頂部的高差從幾百米到2000米不等。壯觀的大裂谷成了不可逾越的鴻溝,把非洲分為東、西兩個獨立的動物系統。正是由於大裂谷的阻隔,成為人和猿分道揚鑣的關鍵,加快了由猿到人的演化步伐。東非大裂谷之西依然是溼潤茂密的樹叢,環境改變不大,猿類與其它動物一樣,不需作出太大的改變來協調,這就註定了它們迄今仍處在猿類的階段。大裂谷以東卻由於地殼變動,降雨量逐漸減少,林地消退,出現了草原,大部分與現今猿類共祖的祖先族群因而滅絕。不知是對大自然的生存法則有所領悟,還是偶然,其中一小部分慣於攀

爬的猿類在林地尚未消失之前就從樹上下到了地面。漸漸地,它們適應了新環境,學習在地面上活動,在開闊的環境中生活,形成了獨特的演化模式,避開了滅絕的危機。大約800萬~500萬年前,有些類似黑猩猩的猿類物種在雨林周圍與稀樹大草原連線地帶建立了奠基群體,併成功地進化成南方古猿。在地面活動不能像在樹上那麼高瞻遠矚,靠四足行走在高高的草叢中它們什麼也看不見,其中也包括危險。於是,這些南方古猿不得不用後肢站立起來。現在,它們能看見了,還能看得很遠,但如果要行走,仍要四足著地,又變得什麼也看不見了。這種尷尬的情形一直困擾著它們,迫使它們儘可能長久的站起來並向前邁動,逐漸地,它們變成了直立行走的雙足動物,這是一種新的行走方法,這種行走姿勢和其它大型猿類都不同,但卻非常奏效,它們用直立行走的方式去尋找食物或新的住所,還能發現遠方的同類。直立行走是一個質的轉變,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它能看得更遠,能用雙手抓住東西並進行攻擊和防衛,這個過程雖然漫長而艱難,但卻使雙手獲得瞭解放。儘管南方古猿已能直立行走,但它們還保持著樹棲的習慣。南方古猿沒有改變它們祖先的多數性狀,比如個頭較小,明顯的性別二形性(雄性平均比雌性大50%),不大的腦,長臂和短腿。南方古猿很大程度上是草食動物,它們是“正在形成中的人”。250萬年前,熱帶非洲的氣候惡化,冰期從北半球襲來。隨著氣候越來越乾旱,原來的稀樹大草原開始逐漸變為灌木大草原,南方古猿大多消失。也有例外,某些南方古猿群體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明了一些成功的防衛本領而生存下來。如今的人們猜測,它們可能會扔石頭,或者使用有木頭和其他植物材料製成的原始武器,有可能露宿野外篝火旁。正是這些南方古猿的後裔生存下來並繁榮起來,從樹棲雙足行走轉變為陸地生活並雙足行走。約250萬到150萬年前,南方古猿的其中一支進化成能人。能人意即能製造工具的人,是最早的人屬動物。我國古人類學者把這一程序稱作早期猿人階段。人類開始了舊石器時代(使用打製石器為主的時代)。能人會製作一些粗糙的石器,會狩獵。由於直立行走解放了雙手,手成為勞動器官,動作變得更為靈巧,製造工具的技術也進步了。後經過數十萬年的演進,能人最終為被新品種的人類——直立人所取代而消亡。能人與後代直立人曾共存過一段時間。約200萬到20萬年前,直立人最早在非洲出現,也就是所謂的晚期猿人,打製的石器也比較多樣化,有砍砸器、刮削器等。最有進步意義的是,直立人已經懂得了使用火,並知道如何長期儲存火種。開始使用符號與基本的語言,直立人能使用更精緻的工具,叫做阿舍利文化。約100萬年前,地球進入了冰河時期,非洲開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開始遷徙,向世界各地擴張,在歐、亞、非都有分佈。注意:此時人類第一次走出非洲。約80萬年前,直立人來到現在的西班牙地區,成為最早的歐洲人。約60萬年前在北京周口店地區出現了“北京猿人”。

從遠古到現代,人類是如何進化的

從遠古到現代,人類是如何進化的

從遠古到現代,人類是如何進化的

約20萬年前,來自非洲的新品種人類——智人取代了直立人。歐、亞、非的直立人逐漸消失,當然也包括“北京猿人”。早期智人出現在約25萬到3萬年前,起源於非洲,後向歐亞非各低中緯度區擴張(除了美洲),這是人類第二次走出非洲。人類進入中石器時代,使用打製石器,也有用磨製石器。第一次走出非洲的直立人,約60萬年前在歐洲演化出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又於約30萬年前演化出尼安德特人,主要分佈在歐洲和中近東。從大約25萬年前至3萬年前是尼安德特人繁榮的時期,尼安德特人制造出更為高階的工具,叫做莫斯特文化。獨立演化成為早期智人的尼安德特人後來遭遇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以及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彼此共存過一段時間。隨著第3次走出非洲的晚期智人的到來,使早期智人(包括第2次走出非洲的早期智人和獨立演化成為早期智人的尼安德特人)在生存競爭中失敗,尼安德特人消失的原因可能是氣候因素或文化不佔優勢、被智人屠殺等。之後約6萬年前,隨著冰河期的到來,生存環境愈發困難,終於在約3萬年前,所有早期智人被淘汰滅絕。晚期智人出現在距今5萬到1萬年,是我們現代人的祖先(山頂洞人、河套人、柳江人、麒麟山人、峙峪人都屬於晚期智人)。大約10萬年前,一大群智人佔據了尼安德特人分佈的領域,這群智人來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產生於大約20萬年前至15萬年前。入侵西歐的智人文化很發達,他們的工具明顯更加高階,叫做奧瑞納文化。它們在5萬年前至6萬年前到達澳大利亞,3萬年前到達亞洲,1。2萬年前到達美洲。這是人類第三次走出非洲。這時,藝術出現,能夠人工取火。。母系氏族公社,中石器晚期,也是當今世界四大人種(黃、白、黑、棕)蘊育形成的時期,這其間,猛獁和劍齒虎滅絕。晚期智人通常也叫做現代人,但現代人的概念,還是以指新石器時代以後的人類,即距今約一萬年前至現在的人類為宜。新石器時代以磨製石器為主,大約從1萬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在這個歷史時期,人類的生產方式由採集、狩獵轉為農耕,開始從事農業和畜牧,將植物的果實加以播種,並把野生動物馴服以供食用。人類不再只依賴大自然提供食物,因此食物的來源變得穩定。同時農業與畜牧的經營也使人類由逐水草而居變為定居下來,節省下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這樣的基礎上,人類生活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改善,開始關注文化事業的發展,使人類開始出現文明。從猿到人的演化過程中,雙足直立行走是人類誕生的條件,使用和製造工具則是人與猿相區別的真正標誌。特別是手的解放,使之成為勞動器官,手的動作變得更為靈活,結構更為精巧,機能也更多,製造工具的技術也進步了。語言起著交流和實現思維的作用,在人類進化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根本標誌之一。

人類最初智力的發展還表現在對火的使用過程。原始人類對自然引起的火災(如雷電引起火災)茫然無知,既好奇又恐懼。當他們來到被自然火浩劫後的現場,看到了被燒烤得香噴噴的獸肉,開始嘗試熟的食物,品嚐熟食的滋味。其結果,必然激發他們的想像力,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和探索,他們終於把火儲存下來,並用來燒烤食物,從此擺脫生食而進入到熟食階段。火的運用,豐富了食物的來源,增加了營養,軟化了食物,便於腸胃吸收,從而增強了人的體質,尤其促進了大腦的發育。晚期智人發明了人工取火,奠定了人類文明的基礎。由於火的發明和運用,才會有新石器時代陶窯的發明和陶器工業的興起,以及最後導致金屬冶煉工業的發展和火箭等新型工業文化的問世。現在,我們還不能說人類已經停止進化了。與其他生物種一樣,人類也受發生、發展、衰敗直至滅亡這一普遍規律的約束。但人類的歷史至今還不過幾百萬年,遠未到達開始衰敗的階段,更何況人類是一種智慧生物,是地球上惟一具有思維能力的生物,人類的智慧進化應當是無限的。儘管智力與大腦的發育有直接關係,但它與大腦的體積變化無關。智力的高低是以知識和記憶來衡量,智力的發展體現在人類社會的文化活動中。人腦的容量僅比猿腦的容量大4倍,但人類的聰明才智也許比猿要高千倍以上。因此,人類的進化還在繼續,包括體能的演化和智慧的演化,都是如此。注:猴子主要分為“舊世界猴”和“新世界猴”。中國、亞洲、非洲的都是舊世界猴,南美洲的是新世界猴。大洋洲、歐洲、北美洲,原來是沒有猴子的。舊世界猴進化比較慢,樣子比較像“猿”,新世界猴比較進化,所以像“人”。

從遠古到現代,人類是如何進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