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古陶器文化的發展歷程

2021-07-04由 老朱聊古事 發表于 畜牧業

原始陶器製作距今約多少年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經捏製成形後燒製而成的器具。陶器歷史悠久,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初見簡單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作為一種生活用品,在現在一般作為工藝品收藏。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最早利用化學變化改變天然性質的開端,是人類社會由舊石器時代發展到新石器時代的標誌之一!關於陶器的知識,你瞭解多少,下面帶著大家瞭解一下!

一、仰韶文化

古陶器文化的發展歷程

1、 第一個以遺址地命名的考古學文化

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我國的早期陶器大多是圜底和小平底的,如老官臺文化、裴李岡文化和磁山文化,河姆渡一期文化,仰韶文化、大溪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馬家浜文化的早期的這些型別文化的陶器器形都反映出這一現象。

中國考古第一個以遺址地命名的考古學文化——仰韶文化,文章認為仰韶文化對中國考古學具有重要意義,“總體看,不同地區的仰韶文化,在距今5000年後,大致都演變成龍山文化,而龍山文化則是夏商文明或者說華夏文明形成的基礎”。

仰韶文化對於中國考古學意義非凡——這是中國考古第一個以遺址地命名的考古學文化,這種命名方法後來也成為中國考古學文化命名的通則。仰韶村遺址的發掘,也被視為近代田野考古學傳入中國的標誌性事件。

2、 仰韶文化之父

1921年4月18日,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從澠池縣城徒步來到仰韶村,在村南約1公里的地方,他發現了一些被流水沖刷露出地面的陶片和石器,還有夾雜著灰燼和遺物的地層,其中就有引人注目的彩陶片。

他想起了西方的安諾文化中的彩陶,產生了兩相比較的興趣。1921年10月27日到12月1日,他和中國的地質學家袁復禮、奧地利的古生物學家師丹斯基等一道再次來到仰韶遺址進行發掘,發現了大量精美的彩陶,而且還在一塊陶片上發現了水稻粒的印痕。

在20世紀初,西方學者認為中國沒有石器時代。

這也是安特生髮現仰韶遺址時感慨萬端的原因。他以歐洲著名的丹麥遺址為例,“長為100至300公尺,其廣50至150公尺,厚1至3公尺”,而仰韶南北為960公尺,東西480公尺,灰土層厚1至5公尺不等。“則可知在石器古人時代其地當為一大村落無疑矣。”

1923年安特生的《中國遠古之文化》正式發表,把仰韶文化確立為中國史前文化,這不僅使中國無石器時代的論調不攻自破,而且讓仰韶文化走向了世界。

安特生先後在中國的甘肅、青海、陝西等地,系統發掘了約50個文化遺蹟,並獲得了一個赫赫有名的稱號——“仰韶文化之父”。

二、大地灣文化

古陶器文化的發展歷程

大地灣遺址首次發現於1958年。甘肅省文管會組織的涇渭流域文物普查小組,在山坡上發現了屬於仰韶文化晚期的一些遺物和遺蹟,認定這是一處需要保護的古代文化遺址。當時並沒有引起考古界更多的注意,直到二十年後的1978年,在對該地區彩陶的考古挖掘中意外地有了重大發現,一批6000年前的彩陶的出現揭開了大地灣遺址神秘面紗的一角。

遺址發掘面積共計14752平方米。曾出土有陶、石、玉、骨、角、牙、蚌器等在內的各類文物8000餘件,獸骨標本17000件,清理房屋遺址240座,灶址104個,灰坑和窖穴342個,窯址38個,墓葬79座,壕溝9條。

大地灣遺址為新石器早期及仰韶文化早、中、晚各期文化遺址,遺址面積約27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4米,距今4900-8120年,是中國西北地區考古發現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1988年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其歷史年代從距今8000年一直延續到距今5000年。其中一期文化距今約8000年,是中國西北地區考古發現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為了使圜底和小底的陶器能放置平穩,往往附加三足或圈足,壺類器還加圈形頸,這是一種簡單的陶坯分段拼合成形法。而小件的陶器,往往採用捏製法。

三、馬家窯文化

古陶器文化的發展歷程

馬家窯文化時期的原始人類,其生產技術有了很大提高。顯然當時他們使用的時期製造的更精緻、更適用了。石刀、石斧、石錛、石研磨器都是筒體磨光的,石斧、石錛束在木柄上組成複合工具,使用起來更為得心應手。

那時候,人們基本過上了定居生活,除了狩獵,還在靠河床的窪地用石刀翻挖開肥沃的黃土,種上原始的穀物和蔬菜。秋收後,把狩獵獲得的肉食與脫去糠殼的穀物用陶具煮熟,吃起來香甜可口。

生產有了發展,生活也就有了改善,人們對美的追求也越來越強烈。他們首先製造出造型優美、頗具特色的各種陶質器皿,再根據器形在其上繪製黑色的紋飾。

繪在器物上的紋飾粗細勻淨,具有柔和均勻的風格,曲線和波紋應用頗多。圖案裝飾旋紋流利生動,結構巧妙,富有動感。波紋曲線組合優美,委婉波曲,有的在平行的波線中等距離點上幾個圓點,好像波浪上躍動的水珠,富有流暢的藝術美感;有的通體畫滿花紋,還有的加飾內彩。

一件陶器就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令人歎賞不已。

黃河流域中、上游的陶土多用紅色粘土,含砂量較少,而質地較堅韌,尤其經過反覆揉壓後,兼有堅韌和可塑性強的特點。後來不再依靠陶模,而以泥條盤築法制陶。

但是這種純以泥條盤築法制成的陶器,器形一般較大而不十分規整,胎壁較厚。在中原地區的裴李岡文化和磁山文化的略晚階段出現的一些平底陶器,已經是用泥條盤築法制成的,可以說中原一帶是較早使用泥條盤築法制陶的地區。

我國早期陶器均為手製,有敷貼模製、泥條盤制、捏製和分段拼制等製法。

黃河流域中、上游和長江下游、東南沿海地區所用的陶土質地是不同的。長江下游、東南沿海地區的陶土多用河塘邊沉積的黑色粘土,質地較細膩,多含蚌屑和植物纖維,燒製成的陶器呈灰褐色,上面不易顯出彩紋。

由於質地細膩,卻容易顯出印紋,因此陶器上的印紋和刻劃紋逐漸得到發展。

黃河中、上游地區多以紅色粘土作陶土,這種陶土含有鐵的成分,在半封閉的窯中燒製後,陶器呈褐紅和橙紅色,又由於陶土中很少含有雜質,能打磨得較光滑,因此陶地比較明潔,容易顯出繪製的彩紋,所以這一地區的陶器工藝著重表現在彩紋方面,而彩陶發展較快。

四、老官臺文化

古陶器文化的發展歷程

老官臺文化是中國黃河中游地區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在陝西華縣老官臺遺址發現而得名。但該遺址內涵貧乏,後來發掘了規模較大、同類遺存內涵豐富的甘肅秦安大地灣遺址,一般改稱老官臺文化為大地灣文化。其年代距今8000~7000年,主要分佈在陝西、甘肅省境內的渭河流域。

五、半坡型別的彩陶

古陶器文化的發展歷程

半坡型別的彩陶絕大部分為細泥紅陶,乃是對陶土進行過澄濾和反覆揉壓的結果,已掌握了對天然陶土加工的技術。器表一般經過打磨,使之緊密光滑。

半坡型別遺址中還發現了橫穴式等各式陶窯。由於燒窯技術的進步,陶坯燒製時受熱較均勻,燒成的陶器的陶色都很勻淨。這種光滑明潔的陶地,為彩繪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在半坡型別彩陶上就出現了黑色,早期的黑彩較稀而發紅,這種黑色彩料可能就是一種含鐵很高的紅土。而後期的黑色較濃重, 其著色劑中可能含有較多的氧化錳成份。

石磨盤、石磨棒,在半坡型別遺址中還多次發現了顏料錠、研磨顏料的石硯、盤或臼,還有石磨棒,表明當時掌握了顏料的加工技術。

半坡型別彩陶上繪有細長而流暢的線條,表明當時的細筆已有較好的凝聚性,而且筆鋒較細。

由於礦物質顏料較濃,用軟毫筆不容易運開顏料,因此當時繪彩陶的細筆可能用長鋒的鹿、狼之類的硬毫製成。由於使用了陶輪,許多彩陶的口沿和圖案中的長平行紋也利用輪旋來繪成,因此豐富和提高了繪製的技巧。

而且這期間可以不只限於畫散點的小花紋,也具備繪製大面積相連花紋的技術。

六、廟底溝型別陶器

古陶器文化的發展歷程

以陝、晉、豫鄰境地區為中心的廟底溝型別,既較早地吸收了涇、渭流域的半坡型別彩陶的作法,也較早地吸收了中原地區的泥條盤築製陶法, 因此廟底溝型別的彩陶工藝有很大的提高。

廟底溝型別的絕大部分陶器是平底的,採用泥條盤築製陶法,其中一部分的陶器是輪制而成的,如一些口徑達40—50釐米間的陶盆和缽,製作的十分規整。有的器壁厚僅3-4釐米,但卻厚薄均勻。

有的小型陶器如盂、盤等,陶器內外壁都留有圓環狀旋紋。又如這時期的弦紋罐較多,而這種大面積深而均勻旋轉劃印成的弦紋,是需要較快的旋轉速度和相當平穩的陶輪才能在陶坯上劃印出這種效果的。這些方面顯示出在廟底溝型別晚期已進入輪製陶器的階段。廟底溝型別的色彩配製也有發展,在陶器上有施白或紅色陶衣再繪深色花紋的畫法。據化驗,彩陶上的白色顏料為瓷土或高嶺土燒製。陶器上多種色彩的並置或復置標誌著彩陶工藝進入純熟的階段。

九、不同時期,不同文化的陶器特色不同

1、長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北陰陽營文化、馬家浜文化,距今六千多年時就已出現了在器表施紅色陶衣的作法。大汶口文化和大河村文化既吸收了長江流域的大溪文化等古文化在陶器上施陶衣的作法,又吸收了廟底溝型別在陶器上繪深色彩紋的作法,並將兩種作法結合起來使用,復彩的繪法得到充分的發展。大汶口文化和大河村文化是在彩陶上較早地使用復彩的,在彩陶的多色繪製方面作出了貢獻。

2、距今四千年左右,大部分地區的彩陶走向衰落,而甘、青、寧地區的彩陶繼續發展著。馬家窯文化的陶器中,大型的壺、罐和甕較多,大多采用分段拼合法制成,陶坯的各主要部分是泥圈疊築而成,再行拼合的,然後以陶輪進行修整。有的為抹去腹內壁泥圈的痕跡,在陶輪上修整時於器壁內留下等距的斜攄出的手指條痕。由於泥圈疊築製成的陶器較厚,往往用刀將陶器下腹多餘的泥直下削去。泥圈疊築分段拼合製陶法是為製作大型鼓腹陶器的需要而產生的,而大型陶器的製作為發展大面積的彩繪提供了條件。

3、馬家窯文化的陶器呈橙黃或土黃色,是因為陶土乃以紅土羼人少量的細黃土合成的,這樣使陶土更加柔韌,而在製陶過程中使陶坯不易開裂,並且陶器的色澤變淺,使彩繪於上的顏色顯得更加清新鮮豔。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在彩繪過程中常藉助陶輪的幫助來畫花紋,如馬家窯型別彩陶盆內的同心圓紋、壺頸和腹部上的平行條紋或線紋,又如馬家窯文化大型彩陶器的腹部最寬處和頸肩相交處的平行帶紋都是依靠陶輪的旋轉繪成的。

馬家窯文化有精熟的彩繪技術,以有條不紊的繪畫程式畫出複雜的花紋,各種線描都掌握得熟練自如,如馬家窯型別彩陶上用細筆中鋒繪出的飛舞而凝鍊的弧線;半山型別彩陶上以寬筆繪出的條紋和細筆繪出的線紋和鋸齒紋巧妙地結合運用,都顯示出高超的用筆技巧。從彩陶工藝來看,馬家窯文化的彩繪技術已達到了高峰。

4、長江中游的屈家嶺文化晚期的彩陶,在陶質方面有很大的發展,突出地表現在胎壁薄如蛋殼的彩陶上,這種精湛的製陶工藝堪稱一絕。

5、在距今四千年左右,中原地區進入階級社會,中國的彩陶逐漸衰落。但是如四壩文化彩陶上的凸彩,辛店文化的羼有陶末和雲母屑的土黃色彩陶,在彩陶工藝上都具有新的特點,由於當時青銅器的出現,冶銅代表著當時最高的工藝水平,彩陶工藝漸不被重視,彩陶製作亦由精細變為粗放。

中國的陶製品經歷了幾千年的沉澱和發展,才迎來了瓷器時代。在宋代以前,瓷器可以說並沒有享譽中外,但是到了宋代,中國的瓷器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而後變成中國的代言詞。至今,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特色的瓷器,但是那段飛揚的光榮之前的陶器,也依然是中華民族智慧和藝術的結晶。

十、陶器顏色和文化特色!

1、紅陶

紅陶是新石器時代出現的一種器表呈紅色的陶器。人它的燒成原理是:陶坯入窯焙燒時採用氧化焰氣,使陶胎中的鐵轉化為三價鐵,器表便呈紅色。根據陶胎粗細及含砂與否,可分為泥質紅陶和夾砂紅陶。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馬家浜文化等都以紅陶為主。

2、印紋陶

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漢代模印紋飾陶器。在做好的陶坯上,趁未乾前用印模將所需花紋在所定部位捺印上去後進行燒製。

3、白陶

白陶,就是指表裡和胎質都呈白色的一種素胎陶器。它是用瓷土和高嶺土為製陶原料,燒成溫度在1000度左右。白陶基本上都是手製,以後也逐步採用泥條盤制和輪制。器型種類不多,有鬹、盉、爵、豆、缽、罍、壺、卣、觶等。白陶器在河南豫西一帶的龍山文化晚期和二里頭文化早期遺址中皆有發現。

4、黑陶

黑陶,誕生於中國新石器時代,古老的中國製陶技藝,有黑如漆,聲如罄,薄如紙,亮如鏡,硬如瓷的美譽。因以黑色陶器為主要特徵,又稱為“黑陶文化”。黑陶按質地可分為三種:泥質黑陶、夾砂黑陶、細泥黑陶。

5、彩陶

彩陶:亦稱陶瓷繪畫,它是我國悠久的“國粹”——陶瓷藝術之中的藝術,早在距今七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時期,陶上便出現了最早的彩繪。而瓷上作品相對紙本更具張力,彩陶藝術中融合了藝術家的各種創作思想、風格、語言,創作出風格各異而又多姿多彩的藝術珍品,是我國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