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宋朝有多缺戰馬?從每年戰馬花費,看宋朝的騎兵想打勝仗有多難?

2022-05-31由 常棣tandy 發表于 畜牧業

大馬多少錢一匹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一、戰馬在宋朝的地位

軍馬在宋代軍事裝備中居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支費數量在軍費開支中佔不小的比例。騎兵在當時戰爭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北宋在軍事學方面頗有造詣的曾公亮總結騎兵的十六條優點,高度評價騎兵在戰爭中的機動能力。軍馬除配備給騎兵外,運輸、傳遞命令情報等也不能離開,故宋人說:“軍事之先,莫如馬政”,“馳逐應急取勝非馬不能”。

又說:“馬者,兵之本。”“用兵不可以無馬。”

宋朝有多缺戰馬?從每年戰馬花費,看宋朝的騎兵想打勝仗有多難?

戰馬在戰爭中如此重要,宋朝統治區卻極少出產,相反,先後與宋朝對峙的遼夏金蒙(元)等朝,畜牧業都比較發達,戰馬來源充足。宋朝戰馬來源不足,配備常不足數。

仁宗嘉祐年中擔任過群牧宋祁講:“今天下馬軍,大率十人無一二人有馬。”神宗於熙寧六年也曾講:“今馬軍多不精,一營(三百至五百人)或只有數十匹馬。”

後來經過合併整頓,情況稍好。元豐八年十一月規定:“馬軍所闕馬應給者,在京、府界、京東、京西、河東、陝西路無過七分,河北路無過六分。”

可知此時仍不能配備足額。哲宗紹聖三年,因“諸軍闕馬者多”,“乃詔提舉陸師閔於歲額外市馬三萬匹”。南宋戰馬缺乏更甚於北宋,劉光世軍五萬二千餘人,才有三千多匹戰馬。

回四川駐兵十萬,最多時有戰馬一萬五千匹,這是南宋戰馬配備最好的部隊,因為其駐地鄰近盛產馬匹之西蕃,有近水樓臺的優越條件,然而至寧宗末年,竟減損到只剩五千匹了。

與之對照,其敵方戰馬配備較充足。據載,遼朝道宗大安二年(宋元祐元年)國有馬總數一百萬餘匹,約為北宋最高數真宗時的二十餘萬匹的四倍。

按遼朝兵制,“每正軍一名,馬三匹”。

金朝世宗大定二十八年(宋淳熙十五年)國有馬總數四十七萬匹,為北宋最高數二倍。

又據載,蒙元進攻南宋之初,“有騎而無步卒,人二三騎,或六七騎”。·

宋朝大臣甚至不無誇張地講:“敵(蒙元)以馬多為國,而人數各十匹或十五六匹,總而計之,或數千萬匹。”

宋朝有多缺戰馬?從每年戰馬花費,看宋朝的騎兵想打勝仗有多難?

戰馬配備上的懸殊,造成戰爭中宋朝的被動,宋朝為扭轉被動局面,在戰馬的養殖購買等方面付出了巨大的費用。

二、購買戰馬的花費

宋朝境內產馬極少,戰馬主要依靠向境外購買,因此買馬費用就是一項巨大的開支。

宋朝的戰馬主要向西蕃購買,包括以茶絹等進行貿易。南宋虞允文講:“國家(北宋)盛時,陝西買馬歲以四萬匹為額。”

這大約是宋朝買西馬的最高額,北宋一般年度買西馬大約一萬至二萬匹,南宋時則在萬匹上下。

除西部買馬外,宋朝還在廣西向境外西南少數民族地區買馬。買廣馬始見於北宋神宗時期,南宋陝西買馬受到限制,買廣馬數有所增加。

至紹興末年,歲買三千匹左右。南宋又曾向金、蒙元境內買馬。據載,理宗寶慶四年“兩淮制府貿易北馬五千餘,而他郡亦往往市馬不輟”。

又有記載說,南宋曾到海外買馬。在特殊情況下,宋朝幾次境內民馬,或買湖北等地土產馬,然多不能供騎兵使用,而用於運輸物資。

兩宋時期馬匹的價格是較高的,而且也隨一般物價有上升趨勢。太宗時大臣李覺奏,西馬之價“匹不下二十千,往來資給賜予,覆在數外”。

這是講綱馬的情況。所謂綱馬,是指宋朝委官於邊境收買,然後約五十匹一綱,京師等處。另又有券馬,乃由蕃馬商自己牽送,沿途官府供應草料食宿。據載,鹹平初,券馬匹償價“三十五千至八千凡二十三等”。“有乘者,自百一十千至六十千亦三等。”

宋朝有多缺戰馬?從每年戰馬花費,看宋朝的騎兵想打勝仗有多難?

哲宗時大臣陳次升奏,“其馬及官格尺者,不下四五十緡”。南宋“馬價貴”;“已過四五倍承平之時”。紹興末年以後,買馬連同轉運之費每匹達數百緡。

上述馬價乃是以緡錢計,實際交易支付馬價者卻主要為茶、絹、銀等。神宗以前,多用銀絹,神宗以後多用茶。

元豐四年宋廷曾規定,“每馬一匹,支茶一駝,如馬價高,茶價少,即將以銀、綢、絹及見錢貼支”。

此後,博馬之物“有錦有茶,又有綢絹,陝西則多用茶而少用錦,四川則多用錦而少用茶”。

例如崇寧三年,黎州博買:

“四歲至十三歲四尺四寸大馬每匹用名山茶三百五十斤,每斤折價錢三十文;銀六兩,每兩止折一貫二百五十文;絹六匹,每匹止折一貫二百文;絮六張,每張止折五十文;青布一匹,止折五百文”。

固合計每匹價額雖二十六貫,因上述折價與市價不符,實際價格乃是五十貫上下。南宋廣西博馬,多以銀、鹽折支。

紹興年中,馬四尺二寸者“價銀四十兩,每高一寸增銀十兩,有至六七十兩者”。又曾以“鹽一籮計一百五斤算銀五兩,折與蕃蠻”。

四川以茶博馬,南宋時茶價跌賤,每匹馬須用七駝茶才可博得,甚至有用十駝茶者。

除了買馬本身支費外,官吏軍兵、結好蕃族首領及長途轉輸也要耗費大量錢財。北宋券馬要應付沿途驛料,綱馬則有牽馬官兵及馬匹本身的花費。

南宋川秦買西馬,三衙派軍兵押解,“再歲一往返,用精甲四千四百人,州縣頗憚其費”。乾道年中一度改為水運,時人估算,“歲費約二百萬緡”。

宋朝有多缺戰馬?從每年戰馬花費,看宋朝的騎兵想打勝仗有多難?

故史載:

“川秦之馬,遵陸則崇岡復嶺,盤迴斗絕;舟行則峽江湍急,灘險惡。每綱運,公私經費十倍,而人馬俱疲。上則耗國用,下則困州縣。綱兵所經,甚於寇賊。”

馬本身的價格,連同上述轉輸等費用,使得宋朝每買一匹馬都要付出巨大代價。

南宋隆興年中大臣張浚講:“朝廷每歲於川廣收買戰馬計綱起發,每匹不下三四百千。”

乾道初年有大臣也講,四川買馬馬價連同“說誘番羌於價外增支犒錦彩酒食之類”,“並部押一行官兵資賞口券,馬一匹約銅錢三百貫文”。這就是說,宋朝買馬除支用馬本身的價錢外,還要支付與馬價數量相等或超過馬價的雜費。

每年宋朝用於買馬的支費數額都是可觀的。仁宗明道年中,范仲淹講“沿邊市馬,歲幾百萬緡”,不知是否計入前述雜費。

另據南宋初茶馬司提舉官趙開講,自元豐年中置司榷蜀茶後,轉運司每年應副五十二萬,常平司應副二十餘萬緡給茶馬司博馬。

南宋初廣西買馬,“歲費黃金五,中金二百五十縊,錦四百端,綺四千匹,廉州鹽二百萬斤,而得馬千五百匹”。

四川博買西馬,“三路漕司歲應副博馬綢絹十萬四千匹,成都、利路十一州產茶二千一百二十萬斤”。這自然不包括買馬、押運官兵等雜費。

宋朝有多缺戰馬?從每年戰馬花費,看宋朝的騎兵想打勝仗有多難?

若全面統計,南宋歲買馬以一萬匹計,匹馬以前述費銅錢三百貫計,歲費總應為三百萬貫。北宋買馬匹數多價錢低,應與南宋歲費總額接近。

三、為何不養馬?

宋朝用於戰馬養護和繁殖方面的支費也有相當數量。所謂養護主要講從各種渠道獲得的戰馬平日的飼養調護,而繁殖主要指宋廷企圖增加境內自產馬的數量以減少向境外買馬的努力。二者原本性質是不同的,但實際上又是密不可分的。

每年買來的馬常常先送馬監調養,已分配諸軍的馬,在無戰事時,也要定期送監放收。病馬也多送馬監調治。北

宋的馬監主要設於黃河兩岸,最多時達三十六個,佔地十萬餘頃。馬監中有些同時又是繁殖馬匹的孳生馬監。馬監的支費是頗大的。

首先,需要佔用大量土地,這等於佔用了財政上一筆潛在收入。

這些土地熙寧以後大部分出租於民,元豐三年歲入一百一十六萬貫,紹聖年中歲額一百七十萬貫。

這說明馬監佔用土地等於佔用了百萬貫以上的歲入。

宋朝有多缺戰馬?從每年戰馬花費,看宋朝的騎兵想打勝仗有多難?

其次,馬監本身還要支用錢財,皇祐年中,“河北七監歲耗緡錢百萬”。軍隊養馬也要花費人力物力。

史載,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凡內外坊監及諸軍馬凡二十餘萬匹馬,飼馬兵校一萬六千三十八人。

每歲京城草六十六萬六千圍,麩料六萬二千二百石,鹽、油,藥、糖九萬五千餘斤、石,讓軍不與焉”。

其中飼馬兵校若俸祿每人歲支以四十貫計,則已歲總支六十五萬貫以上。據神宗時樞密院、尚書省統計,官養一馬歲費約二十七貫,以此計,真宗時有馬二十萬匹,歲總費五百四十萬貫,神宗時馬數減少,有十五萬三千匹,歲總費仍在四百萬貫以上。

官養馬支費大,繁殖更為不易。宋廷曾努力繁殖官馬,為此設立獎懲條例

,如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規定:“外監息馬,一歲終以十分為率,死一分以上,勾當官罰一月俸,餘等第決杖……凡生駒一匹,兵校而下賞絹一匹。”

然而宋代官馬的繁殖是失敗的,得馬甚少而耗費巨大。據王安石估算,官監每繁殖馬一匹,需耗資五百貫。這大大超過了向境外買馬的支費。

又神宗時官方統計:

“河南北十二監,起熙寧二年至五年,歲出馬一千六百四十匹,可給騎兵者二百六十匹,餘僅足配郵傳。而兩監牧吏卒雜費及所佔地租,為緡錢五十三萬九千有奇,計所出馬為錢三萬六千四百餘緡而已。”

由於官養殖戰馬耗資巨大,自真宗時即有大臣主張罷廢官養殖馬監,設法鼓勵百姓養馬,戰爭時臨時呼叫。

宰相王旦也認為:“少損馬食,用資軍儲,亦當世之切務。”

故自此以後,官馬監逐漸削減。至宋神宗時,官馬監更大部分被罷,將牧地出租於民,而大力推行保馬、戶馬法。哲宗、徽宗,大體繼承,又行給地牧馬等法。

宋朝有多缺戰馬?從每年戰馬花費,看宋朝的騎兵想打勝仗有多難?

這些養馬新法推行的主旨,在於把戰馬養殖的沉重負擔轉嫁於民。

神宗時即有人指出:

“官養一馬,歲為錢二十七千。行保馬法,民養一馬,才免折變、緣納錢六千五百,折米而輸其直為錢十四千四百,餘皆出於民。”

這樣,保馬等法遭到了百姓的冷遇,戰馬更加依賴外購。南宋恢復設馬監的制度,不再推行保馬等法,但繁殖官馬卻仍不斷受挫。南宋紹興末年,為解決行在馬料支費,曾清查江淮浙等路沙田蘆場向其徵稅,總額達六十餘萬貫。

又時“行在諸軍馬草,每年計三百六十萬束,每束戶部降本錢百文,下浙漕司於諸州收買”,合計歲支三十六萬貫。

西川置場氽買馬料大麥二十五萬餘斛,也須歲支數十萬貫,可知南宋戰馬養殖也耗資頗多。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