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碩士階段,想要發表一篇SCI論文,這幾條最乾的乾貨大家收好

2022-05-15由 意得輯editage 發表于 畜牧業

對什麼做實驗英語

碩士階段的科研新人,想要發表一篇SCI論文,這幾條最乾的乾貨大家收好:

碩士階段,想要發表一篇SCI論文,這幾條最乾的乾貨大家收好

最常見的三種創新模式

首先,咱們先說說一篇論文的核心和精髓——創新點。SCI論文的創新性是必不可少的,碩士階段剛剛進入一個領域,不可避免地有學習時間短、閱讀文獻少、基礎不紮實不深入等現實問題,所以想要獨立做出有創新性的工作其實是有些困難。如果你的導師沒有給你提供創新點和科研思路,那麼你不妨從下面三個思路入手。

常見的創新點其實就3種:

新瓶裝舊酒:用創新方法,研究老問題

舊瓶裝新酒:用老方法,研究新問題

移花接木:用解決A問題的方法,解決B問題

第一種思路:創新方法,研究老問題

這種思路相當常見,對於已經有解決方案的問題,如果你能換個思路或者改進原有方法,那很容易做出一篇新的文章。比如在網路藥理學領域,“預測藥物的副作用”向來是一個熱門話題,而近年發表的這篇文章就是提出了一種新的“圖卷積神經網路”演算法,去解決這個老問題。

碩士階段,想要發表一篇SCI論文,這幾條最乾的乾貨大家收好

第一種思路中,一些長盛不衰的老問題往往是領域中比較重要或者比較困難的。所以不斷有研究者試圖改進現有的思路和方法,把這個問題的解決向前推薦那麼一丟丟。

就好像用計算機預測藥物副作用,很多研究者早就提出了大量的方法,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個話題沒有進一步挖掘的必要。每年仍然有很多人在挖掘這個話題的潛力。他們往往會提出一些新的方法和思路。

第一種創新思路難點在於,方法創新實際是很困難的

。尤其是對於基礎並不太紮實,理論深度不太夠的碩士生。

一個比較容易的破解方法就是做“微創新”

。也就是說,在已有方法的基礎上,進行一些微調和改進。比如別人用一層神經網路,你用兩層。這也就是俗稱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第二種思路:用老方法研究新問題

這種創新思路的實質是“

提出新問題

”。起碼在某些領域(例如生物醫學領域),大部分文章可能走的這條路。

當然,大家不要覺得提出一個新問題是多麼了不得的一件事,所謂新問題,不必是一個領域內多麼跨時代、突破想象的大問題,往往可能只是一個微小的細節。

比如下面這篇生物醫學的文章就提出研究SLC2A9基因突變對急性果糖性高尿酸血癥的影響。這個病和這個基因實際都有過很多研究,而這篇文章提出的新問題是“SLC2A9這個基因突變的影響”。

碩士階段,想要發表一篇SCI論文,這幾條最乾的乾貨大家收好

這種創新的優勢在於,研究思路清晰成熟,工作非常好開展。只要有清晰的目標,按部就班去做就可以了。

當然,這個思路同樣有一個難點。那就是

作為初學者,你其實很難清楚地知道哪些問題是沒有研究過的,或者說“哪個問題是新問題”

這就需要有經驗豐富的導師指點或者查閱大量的文獻,去發現某個問題現在還沒人做過,或者起碼沒用這種方法做過。

第三種思路:用解決A問題的方法,去解決B問題

這種思路其實是前兩種思路的混搭。

既可以說是創新了方法(B問題用了A方法),也可以看作提出了新問題(在A方法領域提出了B問題)。

這種思路具備最高的可實施性也是最簡單的。因為你既不需要創新方法,也不需要提出新問題。你只需要移花接木,找到可以移植的方法和問題即可。

具體操作主要依賴大量閱讀文獻。在瞭解你自己課題領域的基礎上,跟蹤這個領域或者相似領域種的新發表的方法學工作。如果某個研究者提出了一種新方法,那麼你不妨想一想,這個方法是否可以用在別的問題上。一般來說都是可以的,因為一個好方法的適用性其實很廣。

比如下面這篇2018年的論文提出了一種新的模型,用來預測了藥物聯合使用的副作用。

碩士階段,想要發表一篇SCI論文,這幾條最乾的乾貨大家收好

而2020年初,一篇用了同一個模型方法,卻來預測腫瘤藥物聯合使用的效果的文章就新鮮出爐。

碩士階段,想要發表一篇SCI論文,這幾條最乾的乾貨大家收好

聰明如你應該一下子就意識到,這兩個問題的本質非常相似,只不過使用的資料有差異。沒錯,第二篇文獻整體工作其實和第一篇文獻很像,無非是找到了另一個話題,把第一篇文獻的工作復現了一遍。

算上研究者的工作時間以及投稿接收時間,應該是第一篇論文剛出現就無縫銜接了“移花接木”的工作。

這也是為什麼我說,第三種思路是最容易實現也最簡單的原因了。只要大家多讀、勤讀文獻,總能找到這樣那樣可以做得創新點。

2 弄清楚科研的基本邏輯

有了創新點,接下來你要知道如何開展你的科研工作以及如何組織你的論文。

科研是一個極其講究邏輯的工作,寫論文更是如此。

很多科研新手往往遇到兩類問題:

第一類:資料結果太多,哪個都不捨得放棄,於是一股腦堆砌到論文裡

第二類:到了投稿時,審稿人告訴你,缺少這個實驗,缺少那個資料,改來改去還是不符合要求

其實,第一類困難還稍微好一點,起碼你的結果資料很多,可以刪刪改改。但是碩士階段,大家普遍遇到的是第二類問題。

因為做工作的時間很短,可能好不容易做出了點資料結果,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寫論文發表。但到了審稿這一關,要麼因為工作太單薄直接退稿,要麼反覆大修若干次,讓你費盡了時間和精力。

其實,

造成這兩點的原因都是缺乏對科研基本邏輯的瞭解。

我所說的科研基本邏輯,不是某個領域,某個具體話題應該怎麼做,做哪些實驗,出哪些資料。這些問題太具體,每個領域每個話題都不同。我說的基本邏輯是整個科研的底層思維。

一個科研工作,它本質上是一個“因果邏輯鏈條”。

從問題的提出,一直到得到某個結論。這中間環環相扣,每個環節都代表一個因果邏輯,需要有具體的實驗和資料做支撐。

因果關係

實際包含兩個方面:充分性和必要性。

想要證明一個因為某個“操作”,所以誕生了某個“結果”的因果邏輯,你首先要證明這個因果的

充分性

,也就是有了這個操作,所以有了這個結果。

接下來,你還需要證明

必要性

,也就是移除了這個操作,這個結果就不存在了。

如果你還是不理解,那麼不妨想想大家初高中時期做的數學題。科研工作從某種意義上,和做數學題是一樣。每個步驟都必須有某些資料(事實,理論)去支撐,每個結果的得出都是為了下一個步驟的開始。

一個研究的套路其實底層的思維就是這個因果鏈邏輯。

弄明白科研的基本邏輯,你再去讀文獻,去看看其他研究者是如何一步一步推動他們的研究進行的,都進行了哪些步驟,得到什麼結果,這些步驟和結果為了補足哪個因果邏輯鏈條。

而你透過閱讀一定量本領域的文獻,去找到這個領域的研究套路,在自己的研究中複製這種套路,你的研究和論文自然能夠順理成章的出來。

3 如何撰寫你的第一篇SCI

當你做了足夠的工作,有了足夠的論文素材,如何寫英文論文,對很多同學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受限於我們的母語並非英語,大部分同學想要寫出一篇能夠發表刊登的英文論文是極其困難的。

對於初學者,竅門和技巧就一個——模仿。

模仿別人對論文結構,模仿別人的論文表達。科技論文和我們日常的英語寫作是有很大區別的。不僅格式結構固定,而且很多表述方式、遣詞造句都有固定的套路。

例如英文論文中描述客觀現象常使用被動語態,這樣可以顯得更加客觀。像“The association is limited to……””These relationships are represented by……”這樣的表述在SCI論文中十分常見。

那麼,想要模仿這些論文的寫法,最好的方法就是注重平時的積累。

你需要閱讀大量的論文,去積累你的語言素材。讀文獻時,遇到一些比較好的句子不妨記下來,等到你自己寫的時候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模仿這些句子了。

比如Introduction部分用什麼樣的句子介紹別人的工作,怎麼對比不同工作的優劣等等。當然,自己積累畢竟漫長又困難,這裡有一個短平快的神器——

Manchester學術用語庫

(https://www。phrasebank。manchester。ac。uk)

碩士階段,想要發表一篇SCI論文,這幾條最乾的乾貨大家收好

這個網站已經把很多學術用語整理得清清楚楚。它為你提供大量的論文主要部分的語言組織例句和方式。例如我如果想要描述“數量”中的“比例關係”,你就可以用下面這些短語進行表述——

碩士階段,想要發表一篇SCI論文,這幾條最乾的乾貨大家收好

有了這個神器在手,相信你的第一篇論文將不再那麼難寫!

當然,碩士階段因為你的積累和閱讀量所限,大部分同學寫出的論文質量確實不高。如果你想讓論文的質量更高,找專業人士或者公司幫忙修改仍然是最好的選擇。一般導師都很樂意為你出一筆潤色費用,畢竟碩士階段發表SCI論文對導師來說也是一件難得的好事。

發表SCI文章,

實驗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好的實驗可以產出有效的資料,保證科研結果的原創性,為一篇論文打下堅實的基礎和支援。

以上就是本期的內容更新啦,如果您覺得有用,可以先收藏起來~大家如果想了解更多的科研/論文寫作乾貨和一些科研工具,可以關注意得輯,點贊本文,也可以給我們留言您想了解的問題,小e幫您解決碩博科研生活中的困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