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中醫實戰筆記》第二章:回陽救逆要藥:附子的功效與應用

2021-06-28由 中醫實戰筆記 發表于 畜牧業

烏頭露蹄病怎麼治

附子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烏頭的子根加工品。張錫純言:

“種附子於地,其當年旁生者為附子,其原種之附子則成烏頭矣。若種後不旁生附子,惟原種之本長大,若蒜之獨頭無瓣者,名謂天雄,為其力不旁溢,故其溫補力更大而獨能稱雄也。”

張氏此段論述,把附子、烏頭與天雄三藥間的關係說的非常清楚。附子主產於四川、湖北、湖南等省,以四川江油地區產者為佳,今多以栽培為主。根據炮製加工不同,常有

生附子、鹽附子、炮附子、黑順片、黃順片及白附片

之分。

一、附子的功效:

附子味辛,其性大熱純陽,有毒。

《本草備要》言:

“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經,無所不至。”

歸心、腎、脾經。

功效能

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

被譽為

“回陽救逆之要藥”

,中藥四大主藥(人參、石膏、大黃、附子)之一,即“

中藥四維

”之一。

現代常用於

亡陽虛脫,肢冷脈微,心陽不足,胸痺心痛,虛寒吐瀉,脘腹冷痛,腎陽虛衰,陽痿宮冷,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溼痺痛

等證的治療。

作者認為,今天我們談中醫復興,就必須要拿臨床療效說話。在今天這樣的醫療環境裡,

中醫想證明自己的療效,就必須要在疑難雜症或危急重症上有所突破才行,只有療效才是粉碎各種質疑之聲的最有效手段。

想在臨床攻克危急重症,就必須要學會應用大黃、附子類猛悍之藥。另一方面,根據當代人的體質特點,今天中醫臨症在治療危急重症時,往往更適用於“扶陽理論”或“火神思想”作為辯證指導,因此也就使得《傷寒論》中的

四逆湯這個方子,顯得格外重要。

而想用好四逆湯這個方子,實際上就是對附子這味中藥的應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

附子這味中藥承擔著中醫復興的重任

名家名著摘要:

《本經》:“

風寒咳逆邪氣,寒溼痿躄,拘攣膝痛,不能行步。破癥堅積聚血瘕,金瘡。

《別錄》:“

腰脊風寒,腳氣冷弱,心腹冷痛…又墮胎。

張元素:“

附子以白朮為佐,乃除寒溼之聖藥,溼藥少加之引經。又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則便溺有節,烏附是也。

《本草匯言》:“

附子,回陽氣,散陰寒,逐冷痰,通關節之猛藥也。諸病真陽不足,虛火上升,咽喉不利,飲食不入,服寒藥愈甚者,附子乃命門主藥,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歸元,則浮游之火自熄矣。凡屬陽虛陰極之候,肺腎無熱證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

張錫純言:“

為補助元陽之主藥,其力能升能降,能內達能外散,凡凝寒錮冷之結於臟腑、著於筋骨、痺於經絡血脈者,皆能開之、通之。而溫通之中,又大有收斂之力,故治汗多亡陽,腸冷洩瀉,下焦陽虛陰走,精寒自遺,論者謂善補命門相火,而服之能使心脈跳動加速,是於君相二火皆能大有補益也。

黃元御:“

暖水燥土,瀉溼除寒,走中宮而溫脾,入下焦而暖腎,補垂絕之火種,續將斷之陽根,治手足厥冷,開臟腑陰滯,定腰腹之疼痛,舒踝膝之攣拘,通經脈之寒瘀,消疝瘕之冷結,降蝕陰逆上,能回噦噫,提清陽下陷,善止脹滿。

《本草備要》:“

能引補氣藥以復散失之元陽,引補血藥以滋不足之真陰,引發散藥開腠理,以逐在表之風寒。引溫暖藥達下焦,以祛在裡之寒溼。

《醫理真傳》:“

附子辛熱,能補坎中真陽,真陽為君火之種,補真火即是壯君火也。…附子辛熱,能補先天真陽;甘草味甘,能補後天脾土,土得火生而中氣可復,火得土覆而火可久存。二物相需並用,亦寓回陽之義,亦寓先後並補之義。

二、附子的配伍應用:

1.用於亡陽證。

常用於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脈微欲絕等危急症候的救治。

附子能上助心陽以通脈,下補腎陽以益火,挽救散失之元陽,為回陽救逆之要藥。

與乾薑、甘草配伍同用,以加強回陽救逆之功效,即《傷寒論》

回陽救逆第一方四逆湯

。李可在挖掘此方的基礎上,結合張錫純來複湯用意與扶陽派溫潛之法,創立了中醫界今天也在搶救危急重型心衰患者時,所最有參考價值的當代名方

破格救心湯

。而四逆湯也是當代“火神派”醫家臨症最為推崇的經方之一,其論述與相關著作更是數不勝數,實乃

中醫復興第一方

。更多內容,作者會在“全能方”篇章中,詳細論述。除四逆湯用法外,若患者陽衰氣脫,大汗淋漓、氣促喘急者,可用附子與人參配伍,以急回陽固脫,即

參附湯

。四逆湯與參附湯在李可的破格救心湯、小青龍湯虛化湯等諸多治療危急重症的名方中,曾多次合方應用過,也是對仲景合方治大病思想的最好體現。

2.用於陽虛證。附子善於補火助陽,凡腎、脾、心諸髒陽氣衰弱者均適用。

如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而見畏寒肢冷、腰痠腳弱、陽萎尿頻等症,常配伍肉桂、熟地、山茱萸等,即《金匱要略》

腎氣丸

。如陰寒內盛,脾陽不振,而見晚腹冷痛、大便溏洩等症,常配伍益氣溫脾之人參、白朮、乾薑、甘草等,即

附子理中丸

。如脾腎陽虛,水氣內停,見小便不利,肢體浮腫等症,常配伍健脾利水藥白朮、茯苓、芍藥等,即《傷寒論》治療

水氣病第一方真武湯

。真武湯去生薑加人參,即溫補腎陽的

附子湯

。如心陽衰弱,而見心悸氣短、胸痺心痛等症,常與人參、桂枝等藥配伍,如再兼見痰飲壅盛,喘息異常,浮腫尿少等症,則可參考《傷寒論》小青龍湯用法,重用附子再加味人參、白果、紫菀、款冬花、龍骨、牡蠣等,即

李可小青龍湯虛化湯

,實為治療當今慢性肺心疾病最有效方劑之一。

3.用於陽虛外感風寒證。

常配伍麻黃、細辛等,即《傷寒論》治療太少兩感證的

麻黃細辛附子湯

4.用於痺證。

以寒溼偏盛、周身骨節疼痛較甚者為適宜,用之能祛除寒溼,溫經止痛。常配伍桂枝、芍藥等,即治療風溼病最常用的基礎經方

桂枝附子湯

5.用於虛陽外越證(坎陽外越)

。鄭欽安言:“

此證常因君火之弱,不能鎮納群陰,以致陰氣上騰,蔽塞太空而浮腫,所以面現青黑。陰氣太盛逼出元陽,故閉目覺飄揚無依。真陽為群陰阻塞,不能歸根。若欲歸根,必須蕩盡群陰,乾剛復振。況身重欲寐,少陰之真面目盡露,法宜潛陽。

”常配伍砂仁、龜板、甘草等,即中醫火神派開山宗師鄭欽安所創名方

潛陽丹

。此方也為後世中醫火神派的發展以及“

溫潛法

”的應用,奠定了基礎。如祝味菊先生運用溫潛法組方,常用附子配伍磁石、龍骨、牡蠣、酸棗仁、茯神等,可

引火歸元,溫通心腎,潛陽安神

,對坎陽外越類失眠諸症,效果明顯。此法直到今天,也是中醫學最高深學問之一,初學者不可不知。

6.用於陽虛寒積證。

見腹痛便秘,臍下絞結,繞臍不止,手足反而不溫,苔白不渴,脈沉弦而遲。常以

附子理中湯

加味配伍大黃、芒硝、當歸等,即溫下寒積名方

溫脾湯

。若單獨配伍大黃、細辛,即《金匱要略》

大黃附子湯

,能溫陽散寒,通便止痛。不但能溫下寒積,在諸多腎病尿毒症的治療方案當中,更是經常用到這種寒溫並用、攻補兼施的組方思路,實乃中醫治療諸多實病、重症的重要方劑之一,臨床意義重大。

三、附子的用法用量:

關於附子的用法與用量,可謂是中醫學中最複雜、最高深也最難掌握的學問。由於附子是烏頭子根,本身含有烏頭鹼類劇毒,因此臨床醫家用之常小心謹慎,更有甚者,終生不敢多用。使得如此治病之良藥,不能盡展其功,實為憾事。

附子的具體應用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來學習。

1.關於應用劑量,最為複雜。

這要根據患者體質、疾病性質、炮製方法、煎煮方法、以及具體配伍等諸多因素決定。

以炮附子為例,一般病症常用量,幾克至十餘克即可,後世醫家為安全考慮,多先煎煮30至60分鐘以減弱其毒性。

至於附子應用到底需不需要先煎,至今也有爭論,比如《傷寒論》中所用附子皆未先煎,而後世醫家絕大多數人應用都先煎入藥。作者認為

附子的安全應用,實際上在於久煎去毒,因此,不論是否先煎,都需要久煎才可以

。應用附子劑量越大,越需要久煎才行,一般以開鍋算時間為例,煎煮時間要不少於2小時才行,劑量超過30克以上,煎煮時間則要適當延長才更安全。火神派霹靂大醫吳佩衡先生言:“

附子安全應用,不在於制透,而在於煮透

”可謂一語中的。先生用附子劑量奇大,幾十克至百克以上,更是屢見不鮮,但煎煮附子時間確需要非常之長,才可做到相對安全。甚至在搶救危急重症時,藥鍋之火,久續不斷,使得中藥始終處於煎煮當中,先生應用附子經驗,最有參考學習價值。因此,凡是遇到危急重症,或善用附子的火神醫家,附子的用量往往會比較大,從幾十克到百克以上也是有的。然

附子之應用,正如登山者攀登珠穆朗瑪峰一樣,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盲目攀登的,後輩學醫者學習可以,真正臨症運用,切不可盲目搬抄,生搬硬套。

附子雖是救命之金丹,但也是一把雙刃劍,如駕馭不好,辯證不準,或經驗不足,盲目亂用,非常容易出現問題,甚至傷人性命。初學中醫者,切不可不知。至於

生附子的應用,除劑量更需謹慎外,還是應做到先煎、久煎方為穩妥

,初學中醫者,處於安全考慮,還是不要亂用生附子為好。

2.關於大劑量應用附子的三種形式。第一種是單刀直入式,

只要辯證準確,經驗豐富,開始下方即大劑量應用。常用幾十克以上,代表人物:吳佩衡、範中林、盧崇漢等諸多火神派大醫。

第二種是逐日累加式,

就是開始處方應用附子劑量較小,然後每日增加劑量,一直到患者出現輕度“中毒”反應,然後再往回收些劑量,這樣做更安全與穩妥,也最靈活,代表人物如李可。

第三種是平劑頻進式,

即每劑附子用量都不大,但是遇到危急重症時,卻可以每日連進數劑以增加療效,這樣一天算下來,附子應用劑量也是達數十克以上,這樣組方用藥的好處也是比較安全與穩妥,代表人物:吳天士、李可等。以上三種大劑量應用附子的方法,都值得借鑑與學習,初學者還是要穩妥用藥為佳。

3.安全應用附子的配伍之法,

各家經驗與醫論頗多。李可經驗,

大劑量應用附子時,常配伍蜂蜜、甘草、黑豆、防風等,以制附子之毒

,可重點學習。還有著作觀點認為肉桂、遠志、黃連解毒湯等也可解附子之毒,也可學習借鑑。作者則認為,想安全應用附子的最重要前提乃是辯證。

只有辯證準確,談安全應用才有意義

。否則,辯證不準,即使再如何配伍,如何煎煮,一樣也會出現問題。因此,我們想安全應用中藥,除了提高個人整體辯證論治水平外,其它都是本末倒置的,都不是根本之道。

四、附子的應用注意:

想安全應用附子,

辯證準確應用合理是第一前提

,也是最難做到的。其次是

煎煮時間一定要足夠

。再次是

用量要謹慎

,同時藥品

質量要合格

炮製要合格

老人、小兒等特殊人群當慎用,孕婦忌用

。關於十八反與十九畏問題,前面文章中以有詳細介紹,然初學者,還是應多小心謹慎為上。

應用附子之方,要做到

心中有數,應對有法,處變不驚

。服用附子後,要知道患者出現各種反應時的應對方法,要對出現中毒的“臨界狀態”有足夠了解才行。總之,

附子是中藥學裡最難學,也最難駕馭的一味猛悍之藥,是每一箇中醫人都需要長期積累應用經驗的一味藥

張景嶽言:“

附子大黃,如良將

。”

一路走來

花開花落

喜怒哀傷

未曾停歇…

一中醫實戰筆記20。5。31

《中醫實戰筆記》第二章:回陽救逆要藥:附子的功效與應用

《中醫實戰筆記》第二章:回陽救逆要藥:附子的功效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