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商品歸類”是什麼?

2022-04-02由 卓誠通關務諮詢 發表于 畜牧業

我國商品標準是如何分類的

“商品歸類”是什麼?

商品歸類

,是指在《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製度公約》商品分類目錄體系下,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為基礎,按照《進出口稅則商品及品目註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本國子目註釋》以及海關總署釋出的關於商品歸類的行政裁定、商品歸類決定的規定,確定進出口貨物商品編碼的行為。

這是海關總署第252號令《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商品歸類管理規定》(以下簡稱《商品歸類管理規定》)中對商品歸類的定義,透過如下思維導圖進一步瞭解該定義:

“商品歸類”是什麼?

該定義闡述了商品歸類是確定進出口貨物商品編碼的行為,同時明確了確定商品編碼的依據。《商品歸類管理規定》明確商品編碼是指《稅則》商品分類目錄中的編碼。

同一商品編碼項下其他商品編號的確定,按照相關規定辦理。以中華絨螯蟹為例,商品編碼0306。3391,在實際通關中的商品編號需要確認到十位。

對於第九、十位的確定需要按相關規定辦理。要注意學習時8位商品編碼的確定與其相應商品編號的確定的規定可能不一樣。

“商品歸類”是什麼?

“商品歸類”是什麼?

為了便於區分,品目包括品目號和品目條文,品目號對應的條文為品目條文;子目包括子目號和子目條文,子目號對應的條文為子目條文;《協調製度》中H。S。Code是6位數字,品目號是4位數字,子目號是5位、6位數字。《稅則》中稅則號列是8位數字的商品編碼,本國子目號是7位、8位數字,下表為不同目錄中的名稱比較。

“商品歸類”是什麼?

我們看到,加了7、8位就為本國子目,在這基礎上加上稅率的變成了《稅則》,加上計量單位的就為《統計目錄》,加上監管附加編號、監管證件、稅率等就成了《實用手冊》。

對於初學者並不能很快理解定義,這需要一個過程,理解越早對歸類成長越好,這個是“實用主義”定義,即《商品歸類管理規定》中是針對進出口貨物的,有著特定的場景適用,有著特定的規則,比如國內貿易的貨物一般無需確定其商品編碼,出國購買的個人自用物品,一般無需確定其商品編碼。而這些商品編碼確定的依據需要在《協調製度公約》商品分類目錄體系下,即不能脫離這個體系。

對於商品歸類學習者來說,場景可以不用受限,也就是“萬物即可歸”,生活場景的物品皆可作為歸類分析的物件,只要歸類規則符合即可。這是訓練歸類思路非常重要的過程,比如在《協調製度》中,鮮甜玉米是蔬菜(品目07。09),而玉米是穀物(品目10。05),某能量飲料屬於加味、加糖或其他甜物質的水(子目2202。10),斑馬(zebra)不歸馬(horse)(horse品目01。01,zebra品目01。06)。

這些資訊相對來說都是大家熟知的,而在《協調製度》中的分類有些看上去匪夷所思,但還是能反映到事物的本質,而並非脫離實際,只不過相對來說有些抽象。比如我們看保健品時,在歸類中第三十章藥品已經排除,一般是按食品及飲料歸入第四類,例如,營養品、糖尿病食品、強化食品、保健食品、滋補飲料及礦泉水),但不包括供靜脈攝入用的滋養品,某藥酒在歸類中是歸藥(品目30。04)而並非酒。別特酒(品目21。03)又屬於雜項食品,按體積計酒精含量44。2%~49。2%,按重量計含1。5%~6%的香料、各種配料以及4%~10%的糖。

以上是歸類學習初級階段的一個過程,如果不涉及實戰,無論怎麼認知都行。但凡要涉及實戰,就是實際用於通關申報,那就得上升一個認知。這就好比開車一樣,理論考滿分沒有用,上路才能真實檢驗是否適合開車,不同人不同應急能力,在不同路況開車風險就不一樣;歸類也類似,由於商品編碼涉及到海關的徵稅與監管,如果不瞭解申報不實的風險,顯然不適合做歸類方面事務的。

本章作為認知篇,從歸類是什麼,歸類學什麼,以及歸類怎麼學三個方面闡述,希望能從實戰的角度,分享對歸類的心得體會;也就是如果有時光穿梭機,再回到當初歸類學習的狀態,應該如何開啟歸類的學習。

一、歸類是什麼?

1.翻譯

簡單的說就是把進出口貨物“翻譯”成程式碼,海關透過程式碼對貨物實施相應的監管,需要藉助“目錄”透過“規則”來實現。

怎麼翻譯成程式碼,這就好比一門外語,一般人透過單詞直譯,或者透過軟體自動翻譯,也能理解大部分內容。歸類也類似,透過品名以及對商品某些特徵的理解,稍微瞭解《協調製度》或透過大資料的檢索也能搜尋到相應的編碼。

但歸類的問題在於,目錄設定的商品遠跟不上商品的千變萬化,很多商品一出現就有爭議,比如無人機,到底是飛行器,還是“會飛的照相機”。當然這在2022版《協調製度》已經不存在這一爭議了(透過新增品目解決了各種爭議),這就是規則的運用。

商品資訊的認知也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不全面的瞭解,很容易遺漏影響確定編碼的關鍵因素。比如巧克力味的代餐粉,巧克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成分表裡都沒體現,但真實情況是含了一點點可可,最終是歸入品目18。06(其他含可可食品),而不歸入品目21。06其他品目未列名的食品。因為品目18。06還包括各種含有任何比例可可的糖食(包括巧克力果仁糖食)、甜可可粉、巧克力粉、巧克力醬及所有含可可食品(但本章總註釋規定不包括的除外)。注意註釋中描述的是“任何比例”。這個對“翻譯”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

2.溝通

歸類是人與人、人與計算機溝通的過程,關務與技術人員溝通,關務透過網路資訊檢索。這裡需要說明一下喬哈里窗視窗,最初是由喬瑟夫(Joseph)和哈里(Harry)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視窗理論將人際溝通的資訊比作一個窗子,它被分為4個區域:開放區、隱秘區、盲目區、未知區,人的有效溝通就是這四個區域的有機融合。

“商品歸類”是什麼?

在商品歸類中有效資訊的獲取最關鍵的,也是最困難的,因為歸類人員—關務—技術,這個中間本身存在一個不確定因素,而歸類所需資訊與商品客觀資訊又存在不少誤區。比如你問這個鋼板彈簧是不是汽車專用零件?

“商品歸類”是什麼?

技術人員的回答當然是專用零件,這樣看上去誰都沒有錯,技術人員並不瞭解歸類中專用零件、通用零件的定義,這個顯然是沒有共識,對於技術人員存在盲區的,很多時候商品編碼錯誤是商品資訊確認的問題,也就是歸類過程要達成共識,解決盲區。

“商品歸類”是什麼?

3.規則

商品歸類是確定進出口貨物商品編碼的行為,這是在特定的規則下進行的,前面是瞭解商品的客觀資訊,就是商品的本質資訊。比如設計為商業用的咖啡機,但我買來就放家裡用,這種情況自然是以設計用途為準,就不能根據實際用途來確定其商品編碼。

再比如具有殺傷力的武警用的弩(鋼鐵製),看上應該歸入第九十三章武器,但在總註釋中已經排除,不包括弩、弓和箭以及玩具武器(第九十五章)。這就是規則,歸類的過程,就是規則運用的過程,不能用個人常識理解來代替歸類的規則。

在新的《商品歸類管理規定》中,如果相關歸類依據中沒有的,可以參考與歸類相關的行業標準、國家標準等,這也明確了規則依據的拓展。

4.防禦

在歸類中經常會出現是似而非的現象,有時甚至出現怎麼表述就會導致歸類結果的不一樣,這顯然存在著主觀認知的風險。為什麼要用防禦這個詞,因為歸類的風險,以及多種因素的不確定性。

從歸類的風險看,有經濟風險、累積風險、信用風險、刑事風險等,同樣的歸類差錯,會因商品編號對應的稅率有無稅差、監管條件有無涉證,而導致結果走向不一樣。這也就導致對應編碼是0關稅率風險高,比如84798999。90本章其他未列名機器及機械器具,商品一旦歸入此稅號,則需要加強稽核。另外,貨物的年進出口的總貨值,也是影響著歸類風險的關鍵因素。

二、歸類學什麼?

在商品歸類過程,我們經常會感覺到知識的欠缺,很多時候一類商品就代表著一個領域,一門學科,而歸類是需要面對不同領域的商品,因此對於歸類人員來說,怎麼樣快速、全面的認知一個商品。我們就需要藉助計算機、工具、各國的歸類決定等來綜合分析。

1.工具運用

學會怎麼查閱專業書籍、檢索專業網站,很多資料、文獻的查閱,需要運用到布林運算,即特定關鍵詞的複合搜尋,這需要不斷的實踐和嘗試才行。

以美國海關網站為例(https://rulings。cbp。gov/),霍爾感測器,可以透過關鍵詞hall,浮法玻璃可以透過廠商名稱Corning等關鍵詞搜尋。

“商品歸類”是什麼?

2.歸類思路

歸類思路的養成,需要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練習時就應注意,也就是先品目確認(規則一到規則四)再子目比較(規則六),每一步應按步驟來。比如對於洗髮沐浴二合一的產品,洗髮品目33。05,沐浴品目34。01。根據第六類類注二,似乎可以品目33。05優先於品目34。01。實際上二合一,本身就是兩種功能的產品,一部分是品目33。05,一部分是品目34。01,品目33。05也只是體現產品的部分特徵,不能用部分產品特徵去概括整個產品。這句註釋不能理解成符合品目部分特徵的產品都可以優先品目33。05。如果只是洗髮水,可歸入品目33。05,但是也屬於品目34。01盥洗用品,這種情況就是用到規則一,優先33。05。二合一的洗髮沐浴產品應根據歸類總規則三(三)從後歸入品目34。01。

歸類思路的養成,需要有個不斷修正,調整的過程,這個需要一定的積累,也因人而異,需要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歸類思路,方可少走彎路。

3.總結歸納

歸類學習最快的成長,就是不斷實戰分析,注意是實戰分析,而不是實戰,這好比天天吃飯,很難吃出一個美食家一樣;天天查編碼,不問依據,那在一定時間維度裡是沒有成長性的。

如果每天把一道題弄懂,理清思路,長久積累下來必然不一樣,這就需要持之以恆,格物致知。所謂總結歸納,實際是獨立思考,養成自己的一套歸類方法。

我們購買一個商品,不必知道功能原理,只要知道怎麼用就行,對於歸類中特別是化學品、生物製藥來說,有時理解起來是非常困難的,這是需要藉助特定名詞、CAS號等,以及相關歸類指南、歸類決定、預裁定等資訊;歸納總結,去偽存真,然後再得出自己對商品的理解。在梳理這些資訊時,要時刻保持懷疑、質疑的觀點,歸出一個編碼容易,但要驗證一個編碼是否正確就非常不容易。

三、歸類怎麼學?

1.初學者

建議參加中國報關協會組織的考試,即進出口商品歸類專業能力水平評價,從考試內容看,目前是按機電類和非機電兩個類別進行考試,這也說明要想透過兩個類別的考試,至少需要2-3年時間。參加考試,是比較能有針對性的系統性的學習,同時有證也是擇業的有效“敲門磚”。

對於初學者,切忌題海戰術,因為考試是允許使用工具書的,要根據自己擅長的方向,有針對性的訓練,方能事半功倍。

2.在職者

對於已經從事一段時間的歸類工作的關務,如果沒有從歸類規則、依據分析上做過功課,需要先跳出自己的固有思維,參加歸類系統的學習,參加歸類考試。很多企業關務連基本規則都沒認真學過,直接上手歸類,這無疑在“埋地雷”,需要重視起來。

如果要跳出自己的固有思維,簡單的方式,就是對自己公司的歸類資料做一次“歸類體檢”,這好比人的健康體檢一樣,這樣方知真實的歸類狀態。當然對於在職者,要知道歸類的底層邏輯是歸類合規,就是一個商品的編碼,是如何確定的,是否可以追溯。明確了基本目標,就可以從歸類制度入手。即誰提供資訊,誰轉換資訊,誰做歸類初審,誰做歸類複核,出現爭議時應該如何解決,當這些流程明確時,實際上歸類是一個企業多部門人員的共同協作的結果,而不是關務一個人、一個部門的事。要知道術業有專攻,必要時建議尋求第三方協助。

3.專職者

經常聽說,歸類工作有點像律師,《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律師,是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律師應當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

歸類領域很小,僅限於進出口貨物,雖不同於律師,但是講證據,講邏輯,這就是歸類所要對標的方向,那麼專職者(歸類師),就可以理解成:具備歸類專業能力,接受委託或者指定,為當事人提供歸類服務的專業人員。歸類師應當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歸類的準確和統一。

涉及到歸類方面的海關質疑、稽核查等,正確歸類實際上是前哨,對於定性後的責任界定等就屬於律師要處理的事務了。

專職者要知道《協調製度》存在的價值,這是國際貿易中的一門獨特的語言,是經過上百年演變而成,是多個專業領域的協調統一,是多個目錄演變而來。

要知道歸類爭議存在的必然性,要知道歸類認知的灰度,和認識世界一樣,不是非黑即白。底層邏輯中正,即不偏不倚,分析思路要全面,認知保持灰度,結論黑白分明。

在最終結論確認時,是需要建立在全面分析的基礎上而得出的合理推斷。專業歸類要解決是首要問題是,如果遇上海關質疑,是否有充分的依據解釋說明。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建議嘗試申請海關預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