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歷史疑團:王昭君真的是“自請出塞”?想象很豐滿,歷史很骨感

2022-03-23由 堅果實 發表于 畜牧業

做美冠牙怎麼樣

一、落雁美人:昭君出塞

今有四千年之美女鞠婧禕,古有四大美女分別是沉魚西施,落雁王昭君,閉月貂蟬,羞花之楊玉環。在這四大美女中,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就是有著落雁之貌的王昭君,關於“昭君出塞”的故事更是經久不衰,為後人所傳唱。

王昭君(約公元前54年-公元8年),名嬙,字昭君,小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人(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17歲時因容貌秀美被選入漢宮待詔,與貂蟬、西施、楊玉環(楊貴妃)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漢元帝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韓邪於入朝,自請為婿。元帝挑選宮女一名當作公主嫁給呼韓邪單于,此宮女即為王昭君。

歷史疑團:王昭君真的是“自請出塞”?想象很豐滿,歷史很骨感

楊冪飾演王昭君

二、解開歷史疑團:王昭君真的是“自請出塞”?

公元前54年,匈奴內鬥呼韓邪單于被他哥哥郅支單于打敗,自請歸附漢朝,南遷至長城外的光祿塞下,同西漢結好。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于再次來到長安,向漢元帝自請為婿,表達了希望迎娶漢朝公主的願望,表達願和西漢永遠和睦的之心願。

1、 版本一:王昭君自請出塞

話說多情皇帝漢元帝於建昭元年,下詔徵集天下美女補充後宮,王昭君明眉皓目,被納選入宮。因入選美女眾多,皇帝無法一一臨幸,按照慣例須由畫師畫了容貌,呈上御覽,以備隨時寵幸。適逢王昭君入宮時,當時的畫師為毛延壽,善畫人行,“為人形,醜好老少必得其真。”然而,毛延壽為人生性貪鄙,屢次向宮女索賄,宮女為得召見,大都向畫師毛延壽行賄。因此,筆底添出丰韻,易醜為美,易美為醜,無鹽成了西施,鄭旦成了嫫母。王昭君因家境貧寒,更自恃美冠群芳,既無力賄賂,又生性奇傲未肯遷就。因此,畫像平平無奇,“入宮數歲,不得見御”。宮女的生活如同囚禁,“籠子外的人想飛進來,籠子裡的人想飛出去”,一切身不由己。

匈奴是我國北方的遊牧民族,由於連年的內外戰爭,國力消耗巨大,在這種內訌頻繁的局勢下,形成了郅支單于與呼韓邪單于的對抗,而最終呼韓邪單于稱臣歸附漢朝並在漢朝的協助下,得以歸復單于庭。

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于在且喜且懼之下,來到長安朝覲,以盡藩臣之禮並提出"願為天朝之婿"的請求。漢元帝意欲從宮中挑選一“良家子”充作公主嫁與匈奴呼韓邪單于。當時宮女都想出宮,但都不想嫁娶匈奴,在這種情況下王昭君自請出宮。但在臨行前,漢元帝接見了即將出宮的宮女,一見到王昭君的美貌立刻就要反悔,只是為時已晚。不得不把王昭君嫁於匈奴呼韓邪單于

。關於此《後漢書·南匈奴傳》記載:“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宮女五人賜之。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

歷史疑團:王昭君真的是“自請出塞”?想象很豐滿,歷史很骨感

昭君圖

2、版本二:王昭君奉命出塞,並無選擇權!

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于來到長安朝覲,以盡藩臣之禮並提出"願為天朝之婿"的請求。漢元帝從宮中挑選“良家子”嫁於匈奴呼韓邪單于。關於此,《漢書·元帝記》、《漢書·匈奴傳》和《後漢書·南匈奴傳》、《後漢書·南匈奴傳》中的記載是有出入的。

《漢書·元帝記》記載:“竟寧元年春正月,匈奴乎韓邪單于來朝。詔曰:”匈奴郅支單于背叛禮義,既伏其辜,乎韓邪單于不忘恩德,鄉慕禮義,復修朝賀之禮,願保塞傳之無窮,邊垂長無兵革之事。其改元為竟寧,賜單于待詔掖庭王檣為閼氏。“《漢書·匈奴傳》記載:”單于自言婿漢氏以自親。元帝以後宮良家子王嬙字昭君賜單于。單于歡喜,上書願保上谷以至敦煌,傳之無窮,請罷邊備塞卒吏,以休天子人民。“

根據《漢書·元帝記》、《漢書·匈奴傳》的記載,可知沒有王昭君自請出塞的記錄,只記載了漢元帝把昭君"賜"給呼韓邪單于。

《後漢書·南匈奴傳》記載,就出現了極大地出入:”初,單于弟右谷蠡王伊屠知牙師以次當為左賢王。左賢王即是單于儲副。單于欲傳其子,遂殺知牙師。知牙師者,王昭君之子也。昭君字嬙,南郡人也。初,元帝時,以良家子選入掖庭。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宮女五人賜之。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裴回,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生二子。及呼韓邪死,其前閼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書求歸,成帝敕令從胡俗,遂復為後單于閼氏焉。“

但是根據《後漢書·南匈奴傳》、《後漢書·南匈奴傳》的記載,顯然王昭君是一個為了國家、為了民族和諧,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大義凜然的女性形象。

事實到底是怎樣的呢,作為後人我們只能推測了。為此我大膽推測,王昭君並非自請出塞,而是奉了皇命不得不去。我的結論是有依據的,首先,皇帝代表最高的封建皇權,皇帝的決定不需要徵得一個宮女的同意。其次,宮女本就沒有人身自由,哪裡有發言權。再次,大漢賞賜公主(王昭君)給匈奴是重要的國際外交大事,非同兒戲,人選應該是慎之又慎,不應該也不可能讓後宮宮女自請出塞,搞得後宮人心惶惶。最後,匈奴和大漢的聯姻是重要的外交事件,不可能是一個平民家庭出生,且遠離政治中心的宮女所能把握的,她沒有如此高的政治敏感度。

歷史疑團:王昭君真的是“自請出塞”?想象很豐滿,歷史很骨感

昭君石像

三、結論

因此,我的得出結論王昭君“自請出塞”不成立,應是尊奉皇命而出塞。至於《後漢書·南匈奴傳》記載的昭君自願請行之說,可能是該書作者范曄根據民間傳說寫入的,其可信程度自然不如《漢書》,但從《後漢書》後,昭君自請出塞或因人們的主觀想法而慢慢變成了所謂"史實",這是很荒誕的。

大膽猜測,歡迎批評指正!

圖片來源網路,如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