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從Chinese Spirit到Baijiu:變的是馬甲,不變的是故事

2022-03-22由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 發表于 畜牧業

鱉拼音怎麼拼寫

最近幾天,我們餐桌上常見的“白酒”大出風頭。

一個,是它終於有了一個英文統稱:

Chinese Baijiu

從Chinese Spirit到Baijiu:變的是馬甲,不變的是故事

訊息一出,備考四六級的網友們喜大普奔:會拼音就會翻譯,分越來越好拿了。

從Chinese Spirit到Baijiu:變的是馬甲,不變的是故事

另一個,是看著讓人揪心的白酒股價:前幾天剛“上九天攬月”,今天就“下五洋捉鱉”,讓投資人捏了一把汗。

從Chinese Spirit到Baijiu:變的是馬甲,不變的是故事

今天,我們就蹭下白酒的熱度,說說這個“月度弄潮兒”背後的趣事。

這篇文章酒氣很濃,建議大家在讀之前吃點東西墊墊,別醉了。

“Baijiu”什麼意思?

公司裡不懂漢語的外國同事初看這詞時,都這麼問我們。

雖然有點小尷尬,但也算情理之中。

幾乎每一款音譯過來的酒名,起初都會讓外國人讀得一臉蒙圈。

歐美人經過數十年的文化交流,才知道

“sake(讀作‘仨K’)”

說的是日本清酒。

從Chinese Spirit到Baijiu:變的是馬甲,不變的是故事

同理,我們中國人看西洋酒也如是。

比如,單從

“威士忌”

這三個漢字,我們壓根無從辨別它到底出自英國蘇格蘭的作坊,還是美國田納西的酒廠。

但要用英文寫出來(whisk

e

y/whisky),就能看出點玄機了。

從Chinese Spirit到Baijiu:變的是馬甲,不變的是故事

As a rule, Americans and Irish prefer “whiskey” and the Scots, Canadians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s producers prefer “whisky”。

一般來說,美國人和愛爾蘭酒商愛用

“whiskey”

,而蘇格蘭人、加拿大人和世界其他單一麥芽製造商偏好

“whisky”

This orthographical discrepancy originated in the 19th century。 Around the time of the 1870s, Scotch whisky was considered to be low quality。

這個差異源自19世紀。1870年前後,蘇格蘭威士忌的品質差得感人。

For exportation to America, the Irish distillers wanted to differentiate their product from the poorer Scotch whisky, thus they added the“e” to mark the crucial distinction。 Today, Scotch whisky has become on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spirits, but the spelling still differs。

為了出口到美國,愛爾蘭的酒商就想把自己的產品從蘇格蘭式威士忌區分開來,所以就添加了“e”在後面。今天,蘇格蘭式威士忌成為了全球烈酒佳品,但拼寫依然不同。

所以,當我們介紹給外國朋友“Baijiu”,或者看他們對這個詞撓頭的時候,可以來上一段暖心的補充說明:

“Baijiu”, which is also known as “Chinese distilled spirit”, is pretty well-known。

“Baijiu”也可以被稱為——“Chinese distilled spirit(中式蒸餾烈酒)”,知名度很高。

“Bai” literally means “white”, but in Chinese that often refers to something transparent and colourless, such as “Baishui(白水)”, which means “plain water” ; “Jiu” means “liquor”。 It is called “Baijiu” because this type of spirit is genrally clear and colourless。

“Bai”就是“白”,在中文通常形容一些透明、無色的東西,例如“白水”;“Jiu”則是“酒”的意思。“白酒”顧名思義,就是這種酒清澈且無色。

從Chinese Spirit到Baijiu:變的是馬甲,不變的是故事

“白”就是“清澈、無色”,十分地簡單、直給。

但切記,千萬別望文生義。若把“白酒”直譯成“white whine”,那誤會可就鬧大了。

因為按照當今國際慣例,

"white wine"指的是“白葡萄酒”

,無論從度數、還是原料,和“Baijiu”都是兩個不同的物件。

從Chinese Spirit到Baijiu:變的是馬甲,不變的是故事

總之,讓一個“酒量天花板”設在white wine的人喝一口白酒,無異於吞一團

“三昧真火”

入肚。

可話說回來,就算是白酒的老主顧,灌猛了也會有明顯的灼燒感,得緩一會兒才能繼續。這種體驗讓我們不禁對傳說中的“酒豪”們肅然起敬:

瞧人家,喝酒跟喝水似的,還不耽誤辦正事兒。

實際上,古代“酒豪”並沒我們想象中的那麼能喝,貓膩主要出在了酒的度數上。

酒豪的真實酒量如何?

說起中國古代傳說裡酒量超群的人類,山東人的驕傲——武松絕對是個佼佼者。

《水滸傳》裡,這個大宋猛男一口氣“造”完了十八大碗酒而不斷片,還能順手幹翻一隻大老虎。

從Chinese Spirit到Baijiu:變的是馬甲,不變的是故事

這個戰績看著挺唬人,但細心的讀者會發現,酒神武松在進店開整之前,狀態是這樣的:

It was noon and he was hungry and thirsty from walking……

當日晌午時分,走得肚中飢渴……

——《水滸傳》

施耐庵

從Chinese Spirit到Baijiu:變的是馬甲,不變的是故事

等會兒……

後面通篇沒寫店家給武松上水或其他軟飲料,他喝啥解渴呢?酒嗎?

喝過白酒的人都知道,這東西進肚裡只會讓人更渴,怎麼還能解渴呢?

從Chinese Spirit到Baijiu:變的是馬甲,不變的是故事

類似的bug,在《智取生辰綱》那章同樣出現過:

“What have you got in those buckets?” the soldiers asked him。 “White wine。”

*

……The soldiers talked it over。 “We‘re hot and thirsty。 Why not buy some? It will ease the heat in our bodies。”

眾軍看見了,便問那漢子道:“你桶裡是什麼東西?”那漢子應道:“是白酒。”眾軍商量道:“我們又熱又渴,何不買些吃?也解暑氣。”

——《水滸傳》

施耐庵

*

這為了保留原意,賽珍珠(Pearl S。 Buck)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翻譯《水滸傳》時,把中國的白酒譯作了“white wine”,但如先前所言,“white wine”現在普遍被認為是“白葡萄酒”的意思,因此這種譯法在其他場合並不推薦。

明明“白酒”喝下去就是脫水的一團火,解渴去暑又是鬧哪樣?

難道好漢喝酒,就能罔顧生物學和物理學的規律嗎?

肯定不能。可能許多朋友不知道,用現代人的標準去衡量古代的“白酒”,

比白水烈不到哪兒去

在唐宋及之前的時代,蒸餾技術尚未普及,中國普遍用曲藥釀造糧食酒。而受到酵母本身的自然條件限制,那時“白酒”最高也不會超過20度。

直到元明時代,高度的蒸餾酒才在市面上廣泛流通,自此“白酒”開始向現代的詞義靠攏。

鑑於武松說過“這個酒好生有力氣”,小店賣的白酒大概算是比較“烈”的了,能有個15度以上,和日本清酒有一拼。

喝日本酒的人當中同樣出了不少“酒豪”,日本戰國時期的母裡友信(太兵衛)就是傳奇色彩頗為濃厚的一個,大家可以把他傳說和武松的故事做個比對。

據說,同是“酒膩子”的名將福島正則和他打賭能不能喝完一整碗的酒,賭注是一杆名槍——日本號。

從Chinese Spirit到Baijiu:變的是馬甲,不變的是故事

(碗比圖片中的大點有限)

結果,酒量“絕倫”的母裡完成了福島看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步三搖地把槍扛走了。

相比之下,滿飲18碗“清酒”的武松,“酒豪”的含金量顯然更勝一籌。

不過,無論武松還是甩下

“且需會飲三百杯”

狂言的李白,

在動輒喝一斤烈酒

的現代人看來,他們的戰績其實不難達成:只要有一個強大的胃,和一顆不怕往返廁所的耐心。

“醉”眼看世界

別看中國古法白酒的度數不高,但人一旦喝高了,醉態和當今並沒有太大差別。

上古時期,先人們就把偉大事物的肇始歸功在一個傳奇的“祖師爺”身上。

酒的祖師爺便是杜康。以曹操、阮籍為代表的後世文人,都喜歡把杜康喻為酒的象徵。

Who can unravel these woes of mine?

何以解憂?

I know but one man。。。 the God of Wine。

唯有杜康(酒神)。

從Chinese Spirit到Baijiu:變的是馬甲,不變的是故事

——《短歌行》

曹操

有人說,杜康能造酒是上天的旨意:他在夢裡收到神諭,讓他用三滴不同人的血滴在一池泉水裡,為人間創造佳釀。

由於工期緊張,杜康先後把

文人

武士

,和一個

瘋子

的血滴了進去,品控意識極差。

於是,歷史性的意外發生了:人但凡一頓酒喝足了,大抵會受到那三滴血的影響,依次經歷三個階段。

【文人階段】

剛開始喝,長幼主賓有序

文質彬彬地推杯換盞,互道場面話。

【武士階段】

酒過半酣,臉通紅,青筋起,碰杯不分高低,敬酒不按順序,滿口豪傑牛皮,懟天懟地懟空氣,一言不合就訴諸暴力。

【瘋子階段】

完全喝高了

迴歸“真性情”,滿口胡言痴話,手舞足蹈,顛三倒四,迷惑行為頻發。

從Chinese Spirit到Baijiu:變的是馬甲,不變的是故事

《三國演義》中,戲精周瑜能用詐醉騙過蔣幹,就離不開對“酒後三部曲”循序漸進的迫真演繹。

【文人階段】

大張筵席,奏軍中得勝之樂,輪換行酒。瑜告眾官曰:“此吾同窗契友也。雖從江北到此,卻不是曹家說客。公等勿疑。”

【武士階段】

飲至半酣,瑜攜幹手,同步出帳外。瑜曰:“吾之軍士,頗雄壯否?”。。。“吾之糧草,頗足備否?”

【瘋子階段】

點上燈燭,瑜自起舞劍作歌。歌曰:“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

“三滴血造酒”傳說鐵定是虛構的,但一切又那麼真實。

我們所謂的“酒桌禮節”,就是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把人釘在“文人階段”。畢竟,無論官場還是商場,大家談論政務商情,都要基於理性。

而“酒壯慫人膽”便是“文人”進入“武士階段”的標準描述:卸掉一些“贅餘”的禮節和狀態,從“超我(superego)”迴歸到了相對“本我(id)”的狀態。

相信,就算借清醒的郭駙馬100個膽子,他也沒勇氣幹出“打金枝”的壯舉來。

古代文人經常提到的“醉”,實際並沒有達到酒量的極限,而是出在一種“似醉非醉”的微妙階段。

蘇軾在《濁醪有妙理賦》中提到過,

“常因既醉之適,方識此心之正。”

飲者追求的恰恰是這種“似醉非醉”。

此時的飲者擺脫了“腦回路”的束縛,心境比“醒”時更加豁達,正是才思敏捷,才華橫溢的時候。李白的《將進酒》、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據說都是在“大醉”的奇妙體驗中完成的。

酒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和白酒相關的故事還遠不只這些,我們還會在之後的文章中跟大家做進一步的介紹。

同外國朋友進行交流時,酒文化所散發出的獨特魅力,將成為他們醉心於中國故事的一個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