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在喀納斯,“蘇爾”是一種草笛,光吹響它就要下3年功夫

2022-03-05由 小燕子愛出行 發表于 畜牧業

禾木鄉的草場叫什麼

在喀納斯,“蘇爾”是一種草笛,光吹響它就要下3年功夫

圖瓦“蘇爾”是一種草笛,和竹笛相比,這種草笛幾乎沒有重量。草笛中空,一端有三個圓孔,各種美妙的樂音就是透過這三個孔發出來的。據說,草笛取材於種蒙古語叫“扎拉特滿達力斯”的草。在中國古代,這種樂器應叫做“胡茄”。胡茄有多種形式,三孔能夠吹出多種聲音,圖瓦人傳統樂器“蘇爾”是目前民間遺存之一,是中國音樂的活化石。如今只有一個傳人一67歲的老人葉爾德西,但他由於身體原因演奏起來大不如前了,而他的傳人一一兩個兒子都沒有學會。

在喀納斯,“蘇爾”是一種草笛,光吹響它就要下3年功夫

我們近看這根簡潔又奇怪的笛狀物,上開有三個孔,都開在笛的下端。最下面一孔離埠有四指的距離;第二孔離第一孔三指:第三孔與第二孔有四指距離。“蘇爾”呈淡褐色,空心,上粗下細。就是這樣一件看似簡單的樂器,卻記錄了圖瓦人數個世紀的悲歡離合。當葉爾德西老人端坐在酒滿陽光的小院內,吹著先輩流傳下來的“蘇爾”時,滿是皺紋的臉上煥發出一種青春的光芒,皺紋全都舒展開了。

在喀納斯,“蘇爾”是一種草笛,光吹響它就要下3年功夫

老人說,因為他們常年生活在大山中,對外面的世界幾乎什麼也不知道,所以流傳下來的“蘇爾”曲目只有表現動物和鳥類生活的。老人吹起了一曲《受傷的熊》,曲調裡一隻受傷的熊正在被獵人追捕著,表現了熊竭力想擺脫獵人追捕、獵人想盡快趕上受傷的熊的心態,在老人的吹奏中聽的人能真切感受到。吹完一曲,老人意猶未盡,他仍沉浸在他那簡單而純潔的音樂世界裡。

老人說,他是8歲那年開始學吹“蘇爾”的當時他剛開始給家裡放牛,有空就四處求教。父輩們會吹“蘇爾”的人很多。但“蘇爾”很難學,光吹響它就要下3年功夫,老人直到17年後,才正式當眾演奏。圖瓦人只有語言,沒有文字,“蘇爾”曲譜全靠口耳相傳。葉爾德西祖上傳下支《黑走馬》、一支《受傷的熊》、一支《百鳥歡歌》三首曲子,老人自己創作了兩首曲子:《美麗的阿爾秦血脈》和《美麗的喀納斯潮波浪》。

在喀納斯,“蘇爾”是一種草笛,光吹響它就要下3年功夫

然而,葉爾德西老人演奏傳統樂器“蘇爾”時的力氣越來越微弱了。我們在與老人聊天時,他透露出內心的焦慮和擔憂。過去,都是開發商和葉爾德西簽下合同,讓老人在圖瓦木屋裡為遊客演奏,從去年開始,老人開始單獨經營,腰包也比過去豐厚很多,但是老人並沒有高興起來,因為他更多地擔心這種獨特的器樂將面臨失傳的危險。

在喀納斯,“蘇爾”是一種草笛,光吹響它就要下3年功夫

葉爾德西老人的大兒子託凱依在禾木鄉當老師,平時工作忙很少回來,好不容易回來一次,匆匆忙忙跟老人學,然後又趕回學校,由於周圍沒有這種器樂的薰陶,不久又忘得一乾二淨。老人無奈,只好將全部的希望放到二兒子蒙克依身上,蒙克依平時以放牧為主,業餘時間總是在草場上練習吹奏技法,可是學了四五年,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現在勉強能發出聲音,吹不出完整的樂曲。葉爾德西因此有點恨鐵不成鋼,生氣歸生氣,老人還是對兩個兒子寄予很高的期望,閒暇之餘,老人總要抽出空來耐心給兒子傳授音樂知識。老人今年67歲高齡,患有高血壓病,身體大不如以前了,加上吹奏“蘇爾”和其他樂器不同,要把丹田裡所有的氣,全都用在這根笛子上,所以吹起來非常辛苦。

在喀納斯,“蘇爾”是一種草笛,光吹響它就要下3年功夫

對“蘇爾”,圖瓦人有種發自內心的熱愛。聚會時需要它,心情不好時需要它,夜深人靜時需要它,慶祝活動時更需要它。但一個讓葉爾德西和村裡人揪心的事正在發生:圖瓦人中除了葉爾德西外,再也沒有一個會吹“蘇爾”的人了。葉爾德西和他的“蘇爾”成了圖瓦人的“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