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蜀漢後主劉禪,“仁宗”廟號的江湖傳說是否符合他的所作所為

2022-03-04由 振海資訊 發表于 畜牧業

輿櫬什麼意思

一部《清平樂》引發了人們對宋仁宗趙禎的治國能力和御臣能力的大討論,這位被譽為史上最仁慈的皇帝,似乎已經成為宋朝文治巔峰下的帝王表率,也成為歷代帝王治國的楷模。

的確,如果沒有趙禎性格上的寬厚,是無法鑄造宋朝史上文治最輝煌和自由的時代。

然而,汪郎在和朋友眉飛色舞地討論宋仁宗趙禎“完美”人格魅力的時候,他冷不丁地問了一句,你覺得漢仁宗和宋仁宗比起來,誰更值得推崇?

他這一問,讓坐在空調房裡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汪郎立刻啞口無言,汗如雨下,為何?因為自詡“歷史小王子”的汪郎答不上來。

蜀漢後主劉禪,“仁宗”廟號的江湖傳說是否符合他的所作所為

宋仁宗趙禎

說來也慚愧,在汪郎的印象中,有官方備案“仁宗”廟號的正統皇帝,只有宋仁宗趙禎、元仁宗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明仁宗朱高熾、清仁宗愛新覺羅。永琰四位兄弟,如果說還有其他的“仁宗”,那還有一位西夏仁宗皇帝李仁孝。

至於這位“漢仁宗”,汪郎聽都沒有聽說過。

看著好友一臉早就知道你汪郎不知道“漢仁宗”的欠揍表情,汪郎認栽了,本著不能毀了“歷史小王子”名頭的態度,只得虛心請教。

好友一臉得意,輕輕吐出了幾個字,漢仁宗劉禪。

這話一出,汪郎以為是自己聽錯了,不由追問了一句,是三國時期的蜀漢後主劉禪?劉備的兒子?

看著好友點頭如搗蒜的洋洋神態,汪郎為自己的孤陋寡聞而汗顏,經過詳細確認,朋友說不出具體的史書記載,他只給汪郎指出了一個方向,即:劉禪的“仁宗”廟號是十六國時期的漢趙開國皇帝劉淵追尊的。

蜀漢後主劉禪,“仁宗”廟號的江湖傳說是否符合他的所作所為

劉禪的影視形象

為了弄清劉禪“仁宗”廟號的真假,汪郎透過《晉書》尋找答案,然而,在《晉書。劉元海傳》中並沒有說劉淵追尊劉禪為“仁宗”,而是追尊劉禪為“孝懷皇帝”。

永興元年,元海乃為壇於南郊,僣即漢王位……乃赦其境內,年號元熙,追尊劉禪為孝懷皇帝,立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晉書。卷一百一》

《晉書》沒有劉禪廟號的記載,那麼其他史書呢?

抱著一顆鑽牛角尖的學習態度,汪郎又查閱了《資治通鑑》、《十六國春秋》等史書,都沒有找到劉淵追尊劉禪廟號“仁宗”的記載,故而,汪郎以為,劉禪的“仁宗”廟號也許是現代的人們開的一個歷史玩笑,只是假託劉淵之名而已。

蜀漢後主劉禪,“仁宗”廟號的江湖傳說是否符合他的所作所為

諸葛亮和劉禪

為此,汪郎不由深思。

從當陽長坂坡被趙雲一路護送免入曹操之手的襁褓嬰兒開始,一直到降魏後的樂不思蜀為止,劉禪這一生到底做了哪些事情,竟然讓現代的文史愛好者認為他應該獲得一個“仁宗”的廟號,難道是因為他主動降魏,使蜀中百姓免受戰火之苦的原因嗎?

如果是因為劉禪的不戰而降,對於今天站在百姓的角度來看歷史事件的我們來說,他確實配得上一個“仁”字,但更多時候,我們還需要代入到當時的歷史環境中去看,劉禪被戲稱為“仁宗”是否站得住腳,或者說他在做皇帝的時候,其所作所為是否符合“仁宗”廟號的行為標準。

蜀漢後主劉禪,“仁宗”廟號的江湖傳說是否符合他的所作所為

劉禪的影視形象

所以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必須知道“仁宗的仁”的真正含義!

仁,不是簡單的字面意思,按照當時的社會主流思想,這裡的“仁”必須符合儒家的行為準則,即:能行五者於天下。①

什麼是“五者”?儒家口中的“五者”就是指“恭、寬、信、敏、惠”五種道德價值觀。

恭敬,自重自愛,成為天下人的表率;寬厚,有容人之量,聽得進不舒服的聲音;誠信,不能朝令夕改,喜怒無常;敏銳,能夠識別臣子忠奸,處理政務時不優柔寡斷;惠民,注意民間疾苦,不和百姓爭奪利益。

這五種價值觀,在儒家眼中,既是帝王在治國理政的過程中需要時刻謹記的自我行為約束,也是實現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的治國理念的思想及行為基礎。

能做到這五點的帝王,才是真正的仁君。

蜀漢後主劉禪,“仁宗”廟號的江湖傳說是否符合他的所作所為

《論語》記載了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思想

既然“仁”有了基本的標準,那麼“仁宗”在一個王朝中起到的作用是什麼呢?

汪郎以為,“仁宗”在自己的王朝中應該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承上,既要繼承先帝的治國理念,還要適度調整相對激進的治國方針,以鞏固王朝取得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成果;啟下,留給繼任之君一個政通人和的中央權力中樞,以及相對平穩、高效的國家政治架構體系。

汪郎以為,“仁宗”應該屬於那種開拓不足,守成有餘的帝王。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劉禪,撇開蜀漢亡在他手中的事實,在他實際治國的過程中,有沒有達到“仁”的標準呢?

蜀漢後主劉禪,“仁宗”廟號的江湖傳說是否符合他的所作所為

三國鼎立時期的蜀漢

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的時候,曾經給劉禪上了一道奏摺,史稱《出師表》,其中有幾句是這樣寫的: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這是諸葛亮的肺腑之言,但劉禪是如何做的呢?無論是諸葛亮在世,還是去世,劉禪根本沒有把他的話放在心中,只是當做耳邊風。

尤其是後諸葛亮時代,因為賢臣們在漢中等地屯田練兵、防禦魏國,名義上蜀漢的國政在蔣琬等人手中,但實際上,一些臨機處斷還是劉禪說了算,但他並沒有聽從諸葛亮的教誨,給了小人可乘之機。

蜀漢後主劉禪,“仁宗”廟號的江湖傳說是否符合他的所作所為

諸葛亮《出師表》

這種情況在延熙九年蔣琬死後更為突出,這一年,三十九歲的劉禪正式管理朝政,他對宦官的寵信已經到了嚴重影響國家政務的地步,一直到蜀國亡國也是如此。

六年,維表後主:“聞鍾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謂敵終不自致,啟後主寢其事,而群臣不知。——-《三國志。姜維傳》

景耀六年,姜維在得知魏國大將鍾會屯兵關中,於是上了一道摺子,向劉禪提出蜀國應該早點做好準備的建議。然而,權宦黃皓卻告訴劉禪,魏軍不會攻打蜀國,這樣的結果就是身為皇帝的劉禪沒有當回事,而且蜀漢的大臣們竟然都不知道這件事。

而在此之前,即景耀五年,宦官黃皓竟然還想謀害姜維,嚇得這位平襄侯,衛將軍姜維躲到沓中的鄉下種小麥去了。

蜀漢後主劉禪,“仁宗”廟號的江湖傳說是否符合他的所作所為

姜維的影視形象

這是劉禪在朝堂上的所為,那他對民間百姓呢?

孫休時,珝為五宮中郎將,遣至蜀求馬,及還。休問蜀政得失,對曰:“主暗而不知其過,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聞正言,經其野民皆菜色。——-《漢晉春秋》

這一年是景耀四年,離蜀漢亡國還有兩年的時間。

也就說,從延熙九年劉禪親政開始,到景耀四年的十五年間,蜀漢是一直走下坡路的,民間百姓疾苦,如果要把這個責任推給諸葛亮,但此時離諸葛亮病逝已有二十七年了。

故而,汪郎以為,江湖對劉禪“仁宗”廟號的江湖戲言是當不得真的,何況,劉禪舉國投降真的是因為百姓嗎?並不見得!

蜀漢後主劉禪,“仁宗”廟號的江湖傳說是否符合他的所作所為

魏滅蜀

因為他對鄧艾的降表極具卑躬屈膝,絲毫沒有一國之君該有的氣度,其中最後一句充分暴露了他的心聲:

存亡敕賜,惟所裁之。輿櫬在近,不復縷陳。——-《三國志。後主傳》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我是生是死,都由您鄧艾裁決。如果您真的要殺我,都不需要您給我準備棺材,因為我自己就已經準備好了,其他的我也不說了,您鄧艾自己看著辦吧!

這能說劉禪是為了百姓?純粹是為了自己能夠活命,死皮賴臉而已。

蜀漢後主劉禪,“仁宗”廟號的江湖傳說是否符合他的所作所為

劉禪開城迎降

汪郎說:

當然,肯定有人要問了,劉禪的投降在事實上已經保全了蜀漢的百姓,何況他在降表中也流露出了對百姓安危的擔心,你怎麼不說?

百姓布野,餘糧棲畝,以俟後來之惠,全元元之命。——-《三國志。後主傳》

對於這一點,汪郎並不否認,但我們需要清楚的認識到,劉禪在降表中提到百姓,目的也只是增加一個自己活命的籌碼,並不代表他是真的心繫百姓。

你看,蜀地的百姓還在田野耕作,餘糧都堆在田地之中,我並沒有組織百姓抵抗天子大軍的到來,目的就是要等天子對蜀地百姓施加恩惠,讓百姓都念及天子的好。

蜀亡後的魏吳並立

不過話說回來,劉禪的投降確實也間接為蜀地的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沒有讓魏軍以此為藉口,大開殺戒,這也算是他無心插柳柳成蔭之舉,不能全盤否定。

故而,汪郎以為,如果非要給劉禪上廟號,“仁宗”肯定是不符合的,畢竟他是亡國之君,後又樂不思蜀,所以要找一個契合他所作所為的廟號,“獻宗”是最合適不過了。

漢獻宗劉禪,符合他的身份和氣質,這僅是汪郎一家戲言,不必當真!

①《論語。陽貨》

蜀漢後主劉禪,“仁宗”廟號的江湖傳說是否符合他的所作所為

劉禪之父,漢昭烈帝劉備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