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70歲之後,誰才是最親的人?當你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

2022-03-04由 第一心理 發表于 畜牧業

筆跡分析準確嗎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旅途,在這場路途中,我們走走停停,會遇見各種各樣的人,有些人轉瞬即逝,有些人能夠陪伴我們很長一段時間,還有極少數的人能夠與我們建立起親密關係。

在一段親密關係之中,我們會彼此分享自己的秘密,自己的心事,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也會並肩作戰,攜手共度。

能夠最終與個體建立起親密關係的人,會成為人們人生之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在生活中也是無法分離的。

那麼,人到暮年,到了70歲這個年齡階段的時候,誰會是身邊最親近的人呢?當你徹底想明白這件事的時候,已經晚了。

70歲之後,誰才是最親的人?當你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

親密關係心理學

人際交往是人類在社會上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人際交往與物質交換有相似的地方,是一種以交換感情為主的社會交往方式,但又與物質交換有著明顯的區別,因為物質交換大多是等價交換,情感交換則不一定是等價交換。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渴望能夠以最少的付出,去獲取最大價值的人脈,並且

,人類趨利避害的本能導致我們只願意與那些能夠為我們提供足夠利益的人交往,尤其是與我們建立親密關係的人,這是兩人建立親密關係的基本條件。

心理學的眾多分支中,有一支分支學科叫做“親密關係心理學(Intimate relationship psychology)”。

70歲之後,誰才是最親的人?當你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

心理學家根據研究指出,當個體與關係親密的人一起相處的時候,個體的精神狀態以及心理狀況都會更加放鬆,並且,親密的人還能夠在各種情況之下給予個體支援和幫助。

而個體最親密的人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個體的親密關係也是不同的。

在剛剛出生的時候,個體最親密的人必然是父母,隨著個體年齡的不斷增長,親密的人會變為朋友、伴侶,而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會逐漸疏遠。

那麼,整體而言,個體一生親密關係的建立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童年期、青年期以及成年期。

70歲之後,誰才是最親的人?當你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

童年時期,個體與父母的關係最為親密,這種親密關係會給個體性格的養成以及人生產生很大的影響。

而在青年時期,個體的親密物件會從父母逐漸變成身邊的同齡朋友,在這個時候,個體的自我意識會逐漸形成,父母的關愛對於青少年而言會成為一種束縛,與同齡人相處會使個體更加舒適。

到了成年期,個體的心思會逐漸轉移到伴侶身上,尤其是在成家之後,個體的時間和精力更是會大量地花費在家庭上。

最後,等自己的孩子出生之後,個體就會將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身上,這個時候,最親密的人就成為了自己的孩子。

70歲之後,誰才是最親的人?當你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

因此我們能夠了解到,個體親密關係的變化是階段性的,規律性的。

保證自我適應水平

在一段親密關係之中,沒有矛盾和衝突並不意味著這段關係就是完美的,快樂的。

相對地,一段完美的親密關係之中,是應該包括著矛盾和衝突的,是應該包括酸甜苦辣鹹的。

每個人的心理接受能力都是有限的,我們無法把所有的人都當做自己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至於少數人能夠被接納到自己的生活之中。在親密關係建立的過程中,個體的自我意識會逐漸向外擴張。

人們會逐漸意識到自己已經不是獨身一人,而是一個集體,個體能夠在集體之中獲取力量,在集體之中,個體與個體之間相互幫助,相互扶持。

70歲之後,誰才是最親的人?當你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

這使個體能夠更好的融入社會,勇敢的面對人生中的各種挫折與困難。

在這種自我意識向外擴張的過程之中,個體會逐漸清楚自己的興趣愛好,學習新的技能,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心理學家指出,當個體看到有關於伴侶或是父母的概念時,大腦的反應速度會變快。但是,

在看到其他與社會相關的概念時,個體的大腦反應速度卻會明顯變慢。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成為“戀人參考效應”。

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是個體在生活中會將父母、伴侶等人視作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70歲之後,誰才是最親的人?當你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父母會離我們而去,孩子會組建自己的家庭,最後能夠陪在我們身邊的其實只有自己的伴侶。

因此,到了70歲,和我們最親密的人一定是自己的伴侶,只有我們的另一半才會長長久久地陪伴著我們,也只有伴侶才能夠和我們共度一生。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