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賣炭翁: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2022-03-02由 素格Vlog 發表于 畜牧業

滿面塵灰煙火色是什麼意思

賣炭翁: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京城郊外,矗立著終南山……

正值初冬,還未下雪,但寒風凜冽。山下有一戶人家,主人是位年過半旬的老人,因長年進山伐薪燒炭賣炭,人們都叫他賣炭翁。這天,賣炭翁早起進山砍柴。天氣越來越冷,如果他沒有提前把冬天所需的銀子賺好,全家人就要挨餓受凍。

賣炭翁來到山上,開始砍樹燒炭。

轉眼,日出東昇,此時賣炭翁早已汗流浹背,儘管是冬天,但他衣著單薄。木頭在窯洞裡燒著的時候,賣炭翁蹲坐在窯洞旁,期盼木頭快點成炭。

過了一會兒,賣炭翁有些口乾。他來到附近的小溪,直接就著溪水喝了起來。一低頭,只見原本乾淨的臉,已佈滿了灰點、黑點,渾身上下滿是灰塵。再細看,兩鬢早已花白。他不禁自嘆,等賣了炭,就得管吃穿了。可大雪還未至,炭的價格太低,希望能再冷一些,這樣炭就好賣了!

晚上,風越發猖狂,賣炭翁一家早早睡下了。第二天,發現屋外的雪已有一尺多高。賣炭翁很開心。早早駕著牛車拉著炭進城了。

賣炭翁: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中午,他在泥路旁歇息。不遠處傳來急促的馬蹄聲,難道是要來買炭的?賣炭翁看到兩個人各騎著馬,是宮裡的使者和他的隨從。賣炭翁便問:“不知道二位爺有什麼事?”只見使者拿出黃色的文書,傲慢的讓賣炭翁把炭運到宮裡去。一牛車炭火有千餘斤,宮裡的人只用半匹紗一丈綾系在牛角上,就算是一車炭的賞錢!老翁只能痛哭。

白居易創作《賣炭翁》時,正是“宮市”為害最深的時候。中唐時期,宦官專權,皇宮所需的物品的採購權被宦官抓了去,他們以低價強購貨物,甚至不給分文,名為“宮市”,實際是公開的掠奪。白居易以詩為諫,希望引起當政者的注意。

在這首詩中,作者以樸實的敘述、描寫,成功塑造了賣炭老人的艱辛形象。“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不加修飾的肖像描寫,使人眼前立刻呈現出他辛勤勞作的畫面:長期煙燻火烤使“滿面”變成了“煙火色”,終日與木炭打交道使十指“烏黑”,而“兩鬢蒼蒼”又盡現賣炭翁的悽楚和衰老。這樣的辛勞只不過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能勉強度日。這兩句展現了瀕於生活絕境的老翁的唯一希望,是全詩的詩眼。為後面寫宮使掠奪木炭的罪行做了鋪墊。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賣炭翁衣著單薄,理應希望天氣暖和,但又怕天氣暖,炭賣不掉,衣食無所依靠,所以又希望天氣寒冷,讓炭賣個好價錢。這種複雜矛盾的心理,反映了他悲慘的生活境遇。這樣寫使下文“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顯得更有表現力,更能激起讀者對 “黃衣使者白衫兒”的痛恨。

詩人連用五個動詞,“把”“稱”“回”“叱”“牽”,這一連串的動作,使年邁的賣炭翁沒有選擇的餘地,宮使兇殘掠奪的可憎面目暴露無遺。對比之下,賣炭翁的悲苦形象更加突出。

賣炭翁: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這首詩多處運用反襯。“衣正單”卻“願天寒”,“牛困人飢”和“翩翩兩騎”,“一車炭,千餘斤”和“半匹紅綃一丈綾”,矛盾中反襯出勞動者的艱辛,反襯出“宮市”的殘酷。前面極力表現賣炭翁的希望,正是為了反襯後面希望落空的悲憤。

這首詩通篇沒發一句議論,而是透過賣炭翁的身世、磨難講述了一個悲劇,使人們更加深刻地瞭解到當時的現實,激起人們強烈的愛憎感情。

《賣炭翁》

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