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1985年太行山出土一把普通寶劍,是無價“國寶”,還和一成語有關

2022-02-27由 西部新資訊 發表于 畜牧業

什麼片瓦成語

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有很多文人名士。這些文人名士也使得中華文明璀璨耀眼,詩詞歌賦、天象景觀、舞蹈樂器……還有很多佩劍武器。

古代名人多佩劍,他們的佩劍有時已經脫離了防身的用途,更是身份的象徵,代表著一種重要的禮儀。

或是記載於古籍書中,或是記載於上古傳說的古代名劍自有一個排行榜。

軒轅、湛盧、赤霄、太阿、七星龍淵、干將、莫邪、魚腸、純鈞、承影位居十大名劍之列,每一把寶劍都有一段故事,或可歌可泣、或纏綿悱惻。

而在太行山出土的這把寶劍雖然沒有位列十大寶劍之一,也同樣是古代名仕的佩劍,這把古劍的背後自有一段翩翩君子、名士無雙的佳話。

1985年太行山出土一把普通寶劍,是無價“國寶”,還和一成語有關

一次意外挖掘,古劍重現天日

原本,吳國兵器傳世的記錄中,存在的“季子劍”讓專家們很是疑惑,“那柄劍身刻字筆畫柔弱、文義不通,國名用字也不合,顯為偽器。”

面對中華民族浩瀚的歷史長河,後人專家們只能透過有記載的史料以及出土的文物,推測記錄那獨屬於中華民族曾經的璀璨文明。

而古器贗品的存在,尤其使歷史學家們頭疼,這嚴重的阻礙了對歷史文化的研究工作,使得一度呼之欲出的歷史真想暫時被迫擱置。

1985年太行山出土一把普通寶劍,是無價“國寶”,還和一成語有關

然而,1985年8月中很平凡的一天,一次跟考古工作毫不相關的意外挖掘工作,讓考古學家和史學家擱置已久的對“季子劍”的研究得以再次啟動。

這是一個晴空萬里的日子,太行山腳下的榆社縣有很多燒磚廠,這裡的土質很好,燒製出來的磚瓦質量很過關。

縣城東北處的三角坪是燒磚工人經常取土的地方,取土小分隊頂著烈日出發取土,一行人來到三角坪,開始了他們日復一日的工作。

1985年太行山出土一把普通寶劍,是無價“國寶”,還和一成語有關

就在大家背頂烈日、辛勤工作的時候,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一聲驚呼吸引了。“呀!你們都來看!這是什麼?我挖到了一個寶貝!”

工人們隨後圍了過來,七嘴八舌的討論這個泛著金屬光澤的長條“鐵器”,“是一把劍吧!”“這看著不像鐵劍,不太長呢!是匕首。”

“鐵生鏽了都是這樣的,要是匕首,這也太大了吧!”“該不會是兇器吧,埋得這麼深!”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猜測著這個不明物體的來歷,也把它一併帶了回去。

1985年太行山出土一把普通寶劍,是無價“國寶”,還和一成語有關

三角坪是春秋戰國時的墓地,而近二十年裡,在山西先後出土了兩件吳國錯金鳥書“王子於之用”戈和的一件吳王光劍。

所以,這把被帶回磚廠的“鐵器”受到了廠內有識之士的關注。

這位有識之士當然是磚廠的負責人,大家圍在一起研究這是什麼東西,眼尖的負責人開口講到,“這不是鐵器,我看像一把青銅器,我看報紙上登的青銅劍都這樣,咱們還是聯絡文物局吧。”

1985年太行山出土一把普通寶劍,是無價“國寶”,還和一成語有關

古劍上交國家,真身再現人前

負責人的提議如平地一聲驚雷,工人們紛紛隨聲附和。於是,負責人撥通了榆社縣文物局的電話,“您好,我們是榆社縣城關村的一家制磚廠,今天我們取土的時候挖到了一把劍,跟報紙上登過的青銅劍看起來是一樣的,你們能過來看看嗎?”

文物局的工作人員接到電話也很驚喜,相比於普通的民眾,他們更能猜測這個出土的青銅劍有可能的身份。

但是,本著科學研究要嚴謹的態度,專家們保持著冷靜的態度前往確認。

1985年太行山出土一把普通寶劍,是無價“國寶”,還和一成語有關

趕到現場的專家組經過初步的清理堅定,這確實是一把青銅劍,基於出土位置的考量很可能是一把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劍,非常有考古價值。

於是專家組開始跟挖掘的制磚廠商量,“據我們初步判斷,這是一把古劍,很可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劍,很具有研究價值,希望你們能把劍交給文物局,我們來進行研究。”

交涉過程很順利,文物局的工作人員準備的說辭還沒說完,磚廠的負責人就同意上交了。

1985年太行山出土一把普通寶劍,是無價“國寶”,還和一成語有關

“發現這把劍的是我們的一個工人老韓,剛才我們合計了一下,這東西留在我們這沒用,還是把它上交給國家,你們想怎麼研究就怎麼研究,我們就當為國家做貢獻了!”

負責人的語氣很誠懇,第一發現人老韓也在一旁憨笑著附和。文物局的負責人很是感動,當下決定買一條煙感謝制磚廠的工人,而制磚廠的負責人也把整條煙直接交給老韓,以示獎勵。

那個年代,大家普遍還抽著自卷的旱菸,一整條煙是很貴重的謝禮!

1985年太行山出土一把普通寶劍,是無價“國寶”,還和一成語有關

文物局的專家們把這把青銅寶劍帶回去,馬上就迫不及待的進行了清理工作。當一層層斑駁的鏽跡被清除,青銅劍的真身緩緩的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這確實是一把古制的青銅劍,這把劍儲存的較為完整,劍刃銳利,並沒有因為歲月的侵蝕改變太大的樣貌。

這一點讓專家們更是興奮,因為這樣意味著這把劍的主人及其背後的故事就可以清楚的得到答案,而且,看形制這確實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劍。

經過測量,青銅劍的全長45。2cm、身長36。2cm、首徑3cm,劍身是柳葉形的,中間有凸起的劍脊,斷面呈現稍扁的菱形,有菱形窄格的紋路,劍柄的兩端是喇叭形狀的,圓首。而且劍身的後半段,有一面刻著2行24字的銘文。

這與之前得到的仿製品“季子劍”的樣子大相徑庭,專家組彙總意見之後,下了結論,“這就是真正的季子劍,從這段銘文上就能看出這把劍的出身,這次錯不了了!”

1985年太行山出土一把普通寶劍,是無價“國寶”,還和一成語有關

古劍原是名劍,引出名人故事

要說起來,能夠這麼快的確認劍的歸屬問題,這段銘文確實幫了大忙,可關於這段銘文的翻譯也出了一點小小的差錯。

專家拓下了這把青銅劍上的銘文,只見這些字的刻工精細、書法整齊端莊,細節之處盡顯做工精良。

經過專家組的認真翻譯校對,最終確認銘文的大概意思為“吳王諸樊得了疾病,請告弟弟季子,為他祈禱福祥,求得永貞,免去災難,行肵俎之禮並陳設扃鼎後,製作了這把劍,甸人讀禱辭說,這是他的元用劍。”

翻譯出了銘文意思,確定了這是一把吳王股發劍,鑄造於春秋末年。

1985年太行山出土一把普通寶劍,是無價“國寶”,還和一成語有關

一切過程順利,沒有橫生枝節。至於這把吳王股發劍為什麼出現在這裡,也很好解釋。公元前584年,晉吳以多種形式開始了互通友好,包括盟會、聘使、滕女等方式,開展了文化經濟多方面的交流;

而且越滅吳後,大批吳國人逃入晉國,這兩種方式都是吳國兵器能流入晉國屬地的最好解釋。看似完美而快速的考古工作,以翻譯出了劍身的銘文作為完美的句號,不久,考古學家卻發現了問題。

1985年太行山出土一把普通寶劍,是無價“國寶”,還和一成語有關

專家們經過一系列的反覆商榷研究,最後確認,原譯文有誤。因為原銘文字跡纖細而且多出有腐蝕損傷,因此,許多字的筆畫在拓本中是看不見的,這就影響了字型筆畫的原有完整性。

而且,拓本是用照片的形式刊佈的,本來就不是很清晰,並且放反了。這一個又一個的微小疏忽,造成了譯文最終的錯誤。

專家們報以嚴謹的科學態度,沒有固執己見,最後更正了銘文的譯文,揭開了這把青銅劍的真正面紗。

1985年太行山出土一把普通寶劍,是無價“國寶”,還和一成語有關

更正後的譯文大概意思為,“吳王諸樊的弟弟季子者尚接受了下屬的獻銅,用來做自己的‘元用劍’。”

這是一把名副其實的季子劍,為專家們對吳國青銅器的研究,提供了一件斷代標準器,更為解決史籍記載中吳、越王名的問題指點出了明確方向,而且對晉、吳兩國關係的研究也做出了貢獻。

“多麼重要的歷史文物呀!這給我們對吳、越、晉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專家們都顯得很是興奮。

1985年太行山出土一把普通寶劍,是無價“國寶”,還和一成語有關

典故“季子掛劍”,盡顯君子風度

季子劍的出土不僅對春秋戰國歷史的研究作出了不小的貢獻,也再一次把“季子掛劍”的成語典故拉到了眼前。這是一則關於友誼、誠信的故事。

季札受吳王之命出使各國,在路過徐國時受到了徐國國君的盛情款待。兩人相處時,徐國國君總是看著季子的佩劍兩眼放光,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國君這是看上了季子的佩劍。

可是出於一國之君的矜持和對待來使的禮貌,徐國國君並沒有出言索取季子的佩劍。

當然,季子也看出了徐國國君的心意,有感於徐國國君的善解人意,更是出於佩劍出使各國的禮儀,季子並沒有捅破這層窗戶紙。

1985年太行山出土一把普通寶劍,是無價“國寶”,還和一成語有關

但是,季子心心念念著徐國國君的心意,想在回國的路上再次經過徐國,將佩劍贈送給徐國國君。可惜天不假年,在季子從徐國離開不久,徐國國君就薨逝了。

返回徐國的季子只看到了徐國國君的墓地,身處徐國國君墓前,季子悲慟大哭,遺憾於未能滿足徐國國君的心願,但也無從彌補。

想來想去,季子解下佩劍,掛在徐國國君的墓前,以示對其的哀悼,也算完成了徐國國君的心願。

1985年太行山出土一把普通寶劍,是無價“國寶”,還和一成語有關

如此對待友情至純至真,言出必行的季子深受徐國人的愛戴,也把為君子一諾千金的故事流傳至今。至今為止,這把在三角坪出土的季子劍收藏在榆社化石博物館之內。

專家們打開了它塵封千年的秘密,為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

而後,季子劍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使命,開始了它下一個使命,靜靜地躺在博物館裡供人們觀賞,讓人們瞭解那個時代青銅器的高超技藝和隱藏在劍後的動人故事。

1985年太行山出土一把普通寶劍,是無價“國寶”,還和一成語有關

結語

一件文物的出土總能帶我們再一次回到那個它見證過的時代,讓那些故事不再只是書中的文字,而是鮮活的展現在人們面前。

那些確定的、不確定的歷史開始有了溫度,有了發生過的佐證,這只是想一想都很讓人熱血澎湃。能深挖出文物古蹟背後潛藏的千年故事,是一件多麼令人自豪的事情。

1985年太行山出土一把普通寶劍,是無價“國寶”,還和一成語有關

宣告: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jiahe20211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