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艾灸此穴位,能為你的身體築起一道“防風牆”

2022-02-09由 貼身艾愛生活 發表于 畜牧業

肝經淤堵艾灸哪裡

艾灸此穴位,能為你的身體築起一道“防風牆”

灸, 從道理上來講,是火屬性的東西(針是金屬性的東西),它有火才能產生的特點,它有溫暖的作用,所以,它可以溫補。此外,它還有火的作用,能夠散、能夠通。它還能夠具有陳寒固冷的基本作用,總體上說,實際上它是一種可補可洩的療法。《黃帝內經》把春、夏、秋、冬對應生、長、收、藏,艾灸可補可洩可根據四季的不同特點重點調理。

艾灸此穴位,能為你的身體築起一道“防風牆”

人來源於自然。人類的活動也要遵循自然規律,做到順天應時,天人合一。如此則氣血執行暢達,健康長壽自然而來。人和樹木是一樣的。

秋天的時候,分佈在樹枝上的營養開始向根部收了。秋末,枝葉相對處於營養不足的狀態,樹葉就會逐漸變黃、掉落。

冬天,樹枝上的營養藏於樹根,樹木完全停止生長,處於休眠狀態。

到了春天,營養又從根部開始向樹枝走。但因裡邊的營養向外發,外邊還沒有準備好條件,就會長出一個芽。

夏天,所有的營養都到外面來了,所以枝繁葉茂。而秋分一起,營養成分又開始從外面向裡面收了,樹葉又開始變黃脫落。

總之,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構建了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麼一個自然規律。我們人除了整個生命週期有少年、青年、壯年、老年四個階段與自然界的四季相似外,在一年裡受四季影響也十分明顯。

艾灸此穴位,能為你的身體築起一道“防風牆”

《黃帝內經·素問》第二十二篇:藏氣法時論

肝主春,足厥陰少陽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心主夏,手少陰太陽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溼,急食苦以燥之。

肺主秋,手太陰陽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洩之。

腎主冬,足少陰太陽主治。其日壬癸。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

一年四季養生之【春生】

春天生機勃勃、萬物復甦、令我們意氣風發,但我們往往在春季會出現春困、乏力、舊病復發等。這是因為春季肝火最旺,身體陽氣一旦充足就會自動衝擊潛藏了一冬的病灶。

“肝主春”,其實就是說的肝取法於春、肝與春季相應,如果肝臟有病,可以“足厥陰少陽主治”,表裡兩經同治。肝的經脈是足厥陰,與其相表裡的是足少陽膽經。“主治”的治,其實這個治的本意是救治的意思,也有治療、處理的意思。所以要具體來說,肝有病可以治療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陰膽經,如果針灸取穴的話,就取該二經之穴。

艾灸此穴位,能為你的身體築起一道“防風牆”

肝經在身體中沒有從頭到腳的完全通道,故其排散淤血和氣都得藉助身體的膽經通道,所以反應到身體的症狀大都在膽經沿線。肝在身體裡的重要,不言而喻,中醫講,肝乃將軍之官。肝主魂。肝經上有14個穴位,起於腳大拇指內側趾甲緣上,沿腿的內側(內褲線)向上到達肋骨緣期門穴。我們可以用手按壓肝經上的穴位,你會發現諸多的疼點。說明經絡堵塞,或因怒氣、或因血淤,這與個人一生的性情狀況有關。一般女生有月經,如果走大的血塊,還可排洩一些,男生多怒造成的淤堵就很麻煩,隨著時間易發肝硬變,甚至轉性。故男人肝癌多於女人,這該是一個因素。肝經要每天艾灸2到3個穴位從上到下,時間每個穴位15分鐘,起初可10分鐘左右,貴在堅持,肝主血脈主筋,長期堅持養血脈,補肝血!女人主肝,對女人來說肝是主要的哦!肝經十四個穴位裡,有幾個非常神奇有效:

行間穴——第一、二腳趾縫紋端。該穴屬火,“主身熱”是肝經的子穴,最善治頭面之火,如目赤腫疼、面熱鼻血、心裡煩熱、燥咳失眠,肝臟不舒,對生殖器方面也有效果,對痛風的腳踝腫疼也很有奏效。故稱“瀉行間火而熱自清”。每天二次強烈刺激,向下按壓。

太沖穴——在行間上二寸的凹陷中。為人身之大穴也。它能在有氣無力時補足血氣;能在頭暈腦脹時降壓氣爽;能在身體虛寒時增加溫度;能在怒發衝關時瀉火入眠;能在月經不調時調理周到。總之它算肝經上的命門了,所以每天常常揉它二分鐘,只有大好,沒有不是,堅持數月必見奇效!

期門穴——位置源自肝臟附近,長期每天堅持刺激,對人體肝臟會有很大的改善。

大敦穴——針對氣鬱不舒的婦科症狀,閉經、疼經、崩漏、更年期。男科也有很好的效果。(就是經常多揉、多刺激自己的大拇腳指頭,用愛艾灸燻也很好)

中封穴——為人體保養精血之要穴,為肝經上的“金穴”它可抑制肝火過旺,利通小便,即“溺竅開則精竅閉”,故是固精之妙法。

曲泉穴——膝內側橫紋上方凹陷處。它為護膝要穴,還可平壓,並適用各種肝虛之症。多揉多收益。疏洩肝氣,首取陰包,太沖; 健補脾胃,一般會選足三里,中脘,天樞等穴。

艾灸此穴位,能為你的身體築起一道“防風牆”

春季人最容易偏頭疼、口苦、肩膀痠疼、乳房及兩肋脹疼、臀部及大腿外側疼等,都是肝經造成的後果。所以春季一定要堅持艾灸肝經穴位來養生保健。春天灸肝經,養肝血,除春困;

艾灸肝經穴位適合:所有女性朋友、亞健康人群、貧血患者、體內毒素過多者等。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苦”是病苦、病痛、痛苦之苦,“肝苦急”就是肝的病痛是急、拘急、不柔和。肝氣應當柔,肝屬厥陰、屬木,木氣條達,是柔和的性質。但是如果肝有病了,氣急而不柔,那麼,在情緒上肝主怒,肝氣拘急人就容易發怒、脾氣大,肝主之筋脈也拘急。甘味藥有緩和拘急的作用,比如甘草之類,可以緩肝之急。

艾灸此穴位,能為你的身體築起一道“防風牆”

一年四季養生之【夏長】

“心主夏,手少陰太陽主治,其日丙丁”,我們講過肝了,再講其它幾髒就容易多了。心氣通於夏,心臟的病可以取手少陰心經和與它相表裡的手太陽小腸經。

《黃帝內經》說:“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既然心對應的是夏天,夏天養生自然應該以養心為主。

夏天,人的氣血都到外面來了,裡面的陽氣不足,容易出現胸悶、氣短、汗多等症狀。這是因為夏氣和心氣相通。夏天人容易煩躁發脾氣,本來氣血都到外面了,再一發脾氣血壓就上來了。

夏季宜養心氣。這時由於氣溫高,身體出汗多,心臟病患者本來就心氣虛,出汗多則心氣更虛。

心在志為喜,過喜可以使得心氣渙散,心氣渙散,要急食酸以收之,酸有收斂的治療作用,比如酸味藥之五味子之類。當然,這裡說的味呀,既包括藥味,也包括飲食的氣味,當然我們臨床治病,主要是用藥物了,當然也要考慮到飲食的調養。

“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其日戊己”,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主治。“脾苦溼,急食苦以燥之”,脾臟惡溼,溼邪容易困脾,脾有病也容易生溼,因為運化水溼的功能失調了,所以說脾的病痛是溼重。苦有燥溼的作用,當然祛溼的方法很多,根據它所在的部位不同,在於表裡、在於上下的,有不同的祛溼的方法,但基本方法是用苦以燥之,比如說蒼朮、白朮都是溫苦的藥物,而都有燥溼健脾的作用。

中醫主張“春夏養陽”,“冬病夏治”便是該理論的具體體現。

夏天是最適合艾灸的,因為到了夏季,人體的汗毛孔是張開的,在這個季節艾灸,便於元氣的進入和寒邪的排除。冬天寒冷積攢的疾病,到夏天汗毛孔張開的時候艾灸,給疾病一個可以順暢排出的路徑。

艾灸此穴位,能為你的身體築起一道“防風牆”

中醫認為艾灸對於氣虛和陽虛的朋友治療效果最好。生病的人大多屬於陽虛體質。艾葉是溫性的,屬於純陽之物。艾灸能夠溫通經絡,祛除寒溼,補益人體陽氣。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陽氣最重的時候,兩者的陽熱合在一起,溫補的作用更強。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陽氣最盛的時候艾灸,補益的效果能夠達到最佳。

那麼,哪些穴位艾灸最養生呢?

夏天艾灸的3大養生穴位

30歲前灸“肺俞穴”:年輕人戶外活動較多,出汗後常常不注意保暖,又喜食冷飲,所以很容易感冒。固護肺氣對青少年具有重要的保健意義。肺俞穴是肺臟之氣出於背部之所,還是主宰全身在表之衛氣,固護人體之正氣不受邪氣侵犯。其位於人體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兩指寬處。

艾灸此穴位,能為你的身體築起一道“防風牆”

30至50歲灸“足三里穴”:步入中年,生活穩定,應酬繁多,思慮過度,運動不足,最傷脾胃。因脾胃損傷,不能充分運化水谷精微,水溼聚於中焦,大腹便便就出現了。灸“足三里”能調整消化系統使之功能旺盛,吸收營養增加能源,對全身各系統都有強壯作用。

艾灸此穴位,能為你的身體築起一道“防風牆”

一年四季之養生之【秋收】

秋收,早睡早起斂神氣,秋應肺而養收。《黃帝內經》說:“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既然肺對應的是秋天,秋天養生自然應該以養肺為主。秋天要注意保護肺,不宜過於悲傷,過悲傷肺。

艾灸此穴位,能為你的身體築起一道“防風牆”

“肺主秋,手太陰陽明主治,其日庚辛”,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明大腸經兩經相表裡。“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洩之”,肺氣以肅降為順,肺苦、有病了則不能肅降而上逆,出現喘咳,可以用苦味藥來治療肺氣上逆,比如杏仁、薤白之類,當然薤白在古代本來就是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