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漢中市洋縣建制沿革

2022-02-06由 秦工 發表于 畜牧業

西都西都是什麼歌

夏、商(約前21~前11世紀) 為梁州之域。

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 為雍州之域。#漢中頭條##洋縣#

東周(春秋、戰國,前770~前221) 周平王元年至周貞定王十七年(前770~前452),今縣地屬蜀。貞定王十八年(秦厲共公二十六年,前451)“左庶長城南鄭”;縣地屬秦南鄭。貞定王二十八年(秦躁公二年,前441),南鄭反秦從蜀;縣地又附蜀。慎靚王五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秦滅蜀;縣地復歸秦。赧王三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前312),秦在“丹陽之戰”中敗楚,取漢中郡(今湖北鄖陽、陝西省安康及商洛部分地區)600裡,與南鄭地合而為一,復置漢中郡;縣地屬漢中郡成固縣。

秦(前221~前207) 縣地仍屬漢中郡成固縣。

西漢(前206~24) 高祖元年(前206),縣地屬成固縣。五年(前202),漢王稱帝,沿襲秦郡、縣制,縣地屬漢中郡成固縣。

新莽天鳳元年(14),改漢中郡為新成郡,於安國城(亦稱安固城,今洋縣貫溪鄉內)分立小成固。

淮陽王更始二年(24),劉玄都長安,封漢宗室大將、順陽懷侯劉嘉為漢中王,縣地仍屬漢中郡成固縣。

東漢(25~220) 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孫述龍興二年,26),公孫述遣將軍侯丹取漢中,縣地為公孫政權轄領。十二年(36)漢大司馬吳漢平蜀滅述,復漢中郡(治所由安康遷至今漢中市),縣地歸漢,屬漢中郡成固縣。

獻帝建安五年(200),張魯據漢中,置漢寧郡,縣地屬之。二十年(215),曹操徵張魯,魯降,復漢中郡,縣地屬漢中郡成固縣。二十四年(219),劉備取漢中稱王,縣地遂屬劉備領地。

三國(220~~265) 前期為蜀漢益州漢中郡成固縣地。蜀漢後主炎興元年(魏元帝景元四年,263),魏滅蜀,縣地屬魏益州漢中郡成固縣。

西晉(265~316) 武帝泰始三年(267)分益州立梁州,於成固縣東部置黃金縣、興道縣,為本縣境內建縣之始

。愍帝建興元年(成漢玉衡三年,313),仇池氐王楊茂搜遣子難敵佔據漢中。次年,梁州人張鹹起兵逐氐部,以州地降成漢李雄,郡、縣廢,縣地隨州屬成漢。

東晉(317~420) 穆帝永和二年(成漢嘉寧元年,346),安西將軍桓溫伐蜀佔據縣地,晉昌郡治自長樂縣(今石泉縣)遷至龍亭鋪(今洋縣龍亭鎮)。三年(成漢嘉寧二年,347),平蜀滅成漢,縣地屬梁州晉昌郡。

孝武帝寧康元年(前秦苻堅建元九年,373),前秦遣楊安破梁州,縣地為前秦所轄。太元九年(前秦建元二十年,384),都督桓衝收復梁州,縣地復歸晉。

安帝義熙元年(後秦姚興弘始七年,405),益州刺史毛璩攻取梁州,平西參軍譙縱殺毛璩據蜀叛晉,稱王於成都;氐王楊盛乘虛遣侄楊撫攻佔漢中,後秦遣俱斂攻州城,楊盛請降,縣地遂屬後秦所轄。九年(後秦弘始十五年,413),相國劉裕遣將平蜀滅譙縱,收復漢中,縣地再歸晉。

南北朝(420~589) 宋武帝永初元年(420),於縣地西南部置懷安縣(治設五間橋)

。文帝元嘉十一年(434),梁、秦州刺史蕭思話平氐楊之亂,廢晉昌郡及懷安縣,縣地屬漢中郡城固縣。

宋順帝升明三年(南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四月,齊王、相國簫道成廢宋立齊,復置晉昌郡,縣地屬之。

南齊和帝中興二年(梁武帝天監元年,502),梁王、相國蕭衍廢南齊立梁,縣地屬梁。

梁武帝天監三年(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504),北梁州長史、漢中太守夏侯道遷以漢中地降北魏,縣地歸北魏。

北魏宣武帝正始二年(505),分城固縣東部置龍亭縣,縣地屬北魏梁州晉昌郡龍亭縣。

北魏宣武帝延昌三年(514),分龍亭縣西北部置興勢縣,縣地屬梁州晉昌郡龍亭縣、興勢縣。

西魏文帝大統元年(梁武帝大同元年,535),梁以蘭欽為北梁州刺史,攻漢中;西魏梁州刺史元羅降,復置懷安縣,縣地歸梁。

梁元帝承聖元年(西魏廢帝元年,552),西魏太師宇文泰遣大將軍達奚武攻佔梁州,縣地屬西魏;於龍亭縣東北復置黃金縣(治設北城山),歸直州轄。

西魏廢帝二年(553),分梁州、直州地置洋州(治所設於豐寧縣洋水河畔,即今西鄉縣楊營鄉涇洋河西岸蒿坪山南四季河村),並改懷安為懷寧縣,縣地分屬梁州晉昌郡興勢縣、龍亭縣和直州魏昌郡黃金縣及洋州懷昌郡懷寧縣。

西魏恭帝元年(554),廢晉昌郡,於儻河口置儻城郡,並設儻城縣

,縣地分屬梁州儻城郡興勢縣、儻城縣、龍亭縣和洋州懷昌郡懷寧縣、洋川郡黃金縣。

西魏恭帝四年(557),周公宇文覺廢西魏立北周,改儻城郡屬洋州。

北周武帝天和五年(570),改懷寧縣為懷昌縣,廢龍亭縣,縣地分屬洋州儻城郡儻城縣、興勢縣和洋川郡懷昌縣、黃金縣。

隋(581~618) 文帝開皇三年(583),廢郡,行州、縣制,縣地分屬洋州儻城縣、興勢縣、黃金縣、懷昌縣。

煬帝大業二年(606),撤州復郡,並梁、洋二州為漢川郡,廢儻城縣、懷昌縣,縣地屬漢川郡興勢縣、黃金縣。

唐(618~907) 高祖武德元年(618),罷郡復州,縣地屬洋州興勢縣、黃金縣。

太宗貞觀元年(627),分全國為10道,縣地屬山南道洋州轄。二十三年改興勢縣為興道縣。

玄宗開元十八年(730),分興道縣北境置華陽縣(治設黎園,即今洋縣華陽鎮縣壩),縣地屬洋州興道縣、黃金縣和華陽縣。二十一年(733),分山南道為東、西兩道,縣地屬山南西道洋州轄。

玄宗天寶元年(742),廢州,行郡、縣制,縣地屬山南西道洋川郡興道縣、黃金縣和華陽縣;三年省華陽縣,轄地歸興道縣;七年復置華陽縣,屬京兆府(治設長安)。八年,開清水谷(一名青谷,在洋縣華陽鎮境內)路,得“玉冊”於太白山洞,遂改華陽縣為貞符縣;十一年,劃貞符縣歸洋川郡;十五年,洋川郡治從西鄉縣移至儻城,縣地屬洋川郡興道縣、黃金縣、貞符縣。

肅宗乾元元年(758),改洋川郡為洋州(州治儻城,即今洋縣城),縣地屬洋州興道縣、黃金縣、貞符縣。

僖宗光啟三年(887),在洋州設武定軍節度使,兼統蓬、壁二州。

昭宗天覆二年(902),西川節度使王建取興元府,洋州武定軍節度使李思敬以州地附蜀。

五代十國(907~960) 初,縣地屬前蜀。

前蜀鹹康元年(後唐莊宗同光三年,925),後唐遣魏王繼岌率師伐蜀,至興州(今陝西省略陽縣地),蜀武定軍節度使王承肇以洋、蓬、壁三州降後唐。

後唐閔帝應順元年(後蜀明德元年,934),山南西道節度使張虔釗討潞王從珂敗,與武定軍節度使孫漢韶以兩鎮之地降後蜀,後蜀使張業將兵入興元,並改洋州為源州。

北宋(960~1126) 初,縣地屬後蜀。

太祖乾德三年(後蜀廣政二十八年,965),宋西川行營鳳州路都部署王全斌率師滅後蜀,復洋州。四年,廢黃金縣,貞符縣移治黃金縣治所所在地(今洋縣黃家營鄉真符村)。

太宗至道二年(997),改道為路,縣地屬陝西路洋州興道縣、貞符縣。

仁宗天聖元年(1023),改貞符縣為真符縣。

景佑四年(1037),改武定軍節度為武康軍節度。

神宗元豐八年(1085),劃全國為23路,縣地屬利州路洋州轄。

南宋(1127~1279) 高宗紹興十四年(1144),劃全國為16路,利州路分為東、西二路,利州東路治興元府;縣地屬利州東路洋州興道縣、真符縣。

理宗端平三年(蒙古太宗八年,1236),蒙古王子庫端(舊作闊端、庫騰)佔領興元,漢中之州、縣歸蒙古國。

理宗淳祐十二年(蒙古憲宗二年,1252),蒙古王室分封宗屬,忽必烈受河南、關中之地,遣軍戍興元、建政權,復洋州及興道縣、真符縣。

度宗鹹淳元年(忽必烈至元二年,1265),省興道縣、真符縣,縣地屬洋州直轄。

元(1271)~1368) 初,縣地即入元版。

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設陝西等處行中書省,縣地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興元路洋州轄。

惠宗至正二十四年(夏天統三年,1364),割據四川、定都重慶的夏帝明玉珍,遣右相萬勝取興元,縣地遂屬夏。

明(1368~1644) 初,縣地屬夏。

太祖洪武三年(1370),大將軍徐達率師取興元,改興元路為漢中府,降洋州為洋縣;九年,改陝西等處行中書省為陝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縣屬陝西承宣布政使司漢中府轄;十年,並洋縣入西鄉縣,旋復。

清(1644~1911) 初,縣地由闖王李自成部將賀珍率軍駐守。

世祖順治三年(1646),五月,肅親王豪格遣軍入漢中,賀珍敗走,洋縣遂歸清,屬漢中府轄。

仁宗嘉慶七年(1802),分縣地北部設華陽縣丞。

穆宗同治元年(1862)六月,滇民起義軍藍大順部攻取縣城,設靖州。三年二月,滇軍撤離,縣地復屬清漢中府轄。

中華民國(1912~1949) 2年(1913),廢府設道,縣地屬漢中道。

17年(1928)撤道,行省、縣制,洋縣屬陝西省政府。

24年(1935),省下設行政督察區,洋縣屬陝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 1949年12月4日洋縣解放,屬陝甘寧邊區漢中分割槽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50年5月~1951年元月,屬陝南行政公署。

1951年2月~1953年12月,屬陝西省人民政府南鄭區專員公署。

1954年1月~1955年5月,屬陝西省人民政府漢中區專員公署。

1955年6月~1968年8月,屬陝西省漢中專員公署。

1968年9月~1969年9月,屬陝西省漢中專區革命委員會。

1969年10月~1978年8月,屬陝西省漢中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8年9月至今,屬陝西省漢中地區行政公署。

洋縣建置沿革表

┏━━━━━┳━━━━━━━━━━┳━━━━━━┳━━━━┳━━━━━━━┳━━━━━━━━┓┃ 朝代 ┃ 紀 年 ┃ 公元(年) ┃ 縣名 ┃ 縣 治 ┃ 隸 屬 ┃┣━━━━━╋━━━━━━━━━━╋━━━━━━╋━━━━╋━━━━━━━╋━━━━━━━━┫┃ ┃ ┃ 前21世紀 ┃ ┃ ┃ ┃┃ 夏 ┃ 禹一桀 ┃ ┃ ┃ ┃ 梁州 ┃┃ ┃ ┃ 至前16世紀 ┃ ┃ ┃ ┃┣━━━━━╋━━━━━━━━━━╋━━━━━━╋━━━━╋━━━━━━━╋━━━━━━━━┫┃ ┃ ┃ 前16世紀 ┃ ┃ ┃ ┃┃ 商 ┃ 湯一紂 ┃ ┃ ┃ ┃ 梁州 ┃┃ ┃ ┃ 至前11世紀 ┃ ┃ ┃ ┃┣━━┳━━╋━━━━━━━━━━╋━━━━━━╋━━━━╋━━━━━━━╋━━━━━━━━┫┃ 周 ┃ 西 ┃ 武王一幽王 ┃ 前11世紀 ┃ ┃ ┃ 雍州畿內 ┃┃ ┃ 周 ┃ ┃ 至前771年 ┃ ┃ ┃ ┃┃ ┣━━╋━━━━━━━━━━╋━━━━━━╋━━━━╋━━━━━━━╋━━━━━━━━┫┃ ┃ ┃ 平王元年 ┃ 前770 ┃ ┃ ┃ 蜀國 ┃┃ ┃ ┣━━━━━━━━━━╋━━━━━━╋━━━━╋━━━━━━━╋━━━━━━━━┫┃ ┃ ┃ 貞定王十八年(秦厲 ┃ ┃ ┃ ┃ ┃┃ ┃ 東 ┃ 共公二十六年) ┃ 前451 ┃ ┃ ┃ 秦國南鄭 ┃┃ ┃ ┣━━━━━━━━━━╋━━━━━━╋━━━━╋━━━━━━━╋━━━━━━━━┫┃ ┃ 周 ┃ ┃ ┃ ┃ ┃ ┃┃ ┃ 春 ┃ 貞定王二十八年(秦 ┃ 前441 ┃ ┃ ┃ 蜀國 ┃┃ ┃ 秋 ┃ 躁公二年) ┃ ┃ ┃ ┃ ┃┃ ┃ ┣━━━━━━━━━━╋━━━━━━╋━━━━╋━━━━━━━╋━━━━━━━━┫┃ ┃ 戰 ┃ ┃ ┃ ┃ ┃ ┃┃ ┃ 國 ┃ 慎靚王五年(秦惠文 ┃ ┃ ┃ ┃ ┃┃ ┃ ┃ 王更元九年) ┃ 前316 ┃ ┃ ┃ 秦國南鄭 ┃┃ ┃ ┣━━━━━━━━━━╋━━━━━━╋━━━━╋━━━━━━━╋━━━━━━━━┫┃ ┃ ┃ 赧王三年(秦惠文王 ┃ 前312 ┃ ┃ ┃ 秦漢中郡 ┃┃ ┃ ┃ 更元十三年) ┃ ┃ ┃ ┃ 成固縣 ┃┣━━┻━━╋━━━━━━━━━━╋━━━━━━╋━━━━╋━━━━━━━╋━━━━━━━━┫┃ ┃ ┃ ┃ ┃ ┃ 漢中郡 ┃┃ 秦 ┃ 始皇帝二十六年 ┃ 前221 ┃ ┃ ┃ ┃┃ ┃ ┃ ┃ ┃ ┃ 成固縣 ┃┣━━┳━━╋━━━━━━━━━━╋━━━━━━╋━━━━╋━━━━━━━╋━━━━━━━━┫┃ ┃ ┃ ┃ ┃ ┃ ┃ 漢中郡 ┃┃ ┃ ┃ 高祖元年 ┃ 前206 ┃ ┃ ┃ ┃┃ ┃ ┃ ┃ ┃ ┃ ┃ 成固縣 ┃┃ ┃ ┣━━━━━━━━━━╋━━━━━━╋━━━━╋━━━━━━━╋━━━━━━━━┫┃ 漢 ┃ 西 ┃ ┃ ┃ ┃ ┃ 漢中郡成固 ┃┃ ┃ ┃ 平帝元始五年 ┃ 5 ┃ ┃ ┃ ┃┃ ┃ ┃ ┃ ┃ ┃ ┃ 縣、安陽縣 ┃┃ ┃ ┣━━━━━━━━━━╋━━━━━━╋━━━━╋━━━━━━━╋━━━━━━━━┫┃ ┃ ┃ ┃ ┃ ┃ ┃ 新城郡 ┃┃ ┃ 漢 ┃ 新莽始建國元年 ┃ 9 ┃ ┃ ┃ ┃┃ ┃ ┃ ┃ ┃ ┃ ┃ 成固縣 ┃┃ ┃ ┣━━━━━━━━━━╋━━━━━━╋━━━━╋━━━━━━━╋━━━━━━━━┫┃ ┃ ┃ 準陽王更始二年 ┃ 24 ┃ ┃ ┃ 成固縣 ┃┃ ┣━━╋━━━━━━━━━━╋━━━━━━╋━━━━╋━━━━━━━╋━━━━━━━━┫┃ ┃ ┃ 光武帝建武二年 ┃ 26 ┃ ┃ ┃ (成家) ┃┃ ┃ ┃ (公孫述龍興二年) ┃ ┃ ┃ ┃ 成固縣 ┃┃ ┃ ┣━━━━━━━━━━╋━━━━━━╋━━━━╋━━━━━━━╋━━━━━━━━┫┃ ┃ ┃ 光武帝建武十二年 ┃ ┃ ┃ ┃ ┃┃ ┃ 東 ┃ (“成家”龍興十二 ┃ 36 ┃ ┃ ┃ 漢中郡成固縣 ┃┃ ┃ ┃ 年) ┃ ┃ ┃ ┃ ┃┃ ┃ ┣━━━━━━━━━━╋━━━━━━╋━━━━╋━━━━━━━╋━━━━━━━━┫┃ ┃ ┃ 獻帝建安五年 ┃ 200 ┃ ┃ ┃ 漢寧郡成固縣 ┃┃ ┃ ┣━━━━━━━━━━╋━━━━━━╋━━━━╋━━━━━━━╋━━━━━━━━┫┃ ┃ 漢 ┃ 獻帝建安二十年 ┃ 215 ┃ ┃ ┃ 漢中郡成固縣 ┃┃ ┃ ┣━━━━━━━━━━╋━━━━━━╋━━━━╋━━━━━━━╋━━━━━━━━┫┃ ┃ ┃ ┃ ┃ ┃ ┃ 益州漢中郡 ┃┃ ┃ ┃ 獻帝建安二十四年 ┃ 219 ┃ ┃ ┃ ┃┃ ┃ ┃ ┃ ┃ ┃ ┃ 成固縣 ┃┗━━┻━━┻━━━━━━━━━━┻━━━━━━┻━━━━┻━━━━━━━┻━━━━━━━━┛

續表

┏━━━━━┳━━━━━━━━━━━┳━━━━━━┳━━━━━┳━━━━━━━━━━┳━━━━━━━━━┓┃ 朝代 ┃ 紀 年 ┃ 公元(年) ┃ 縣名 ┃ 縣 治 ┃ 隸 屬 ┃┣━━┳━━╋━━━━━━━━━━━╋━━━━━━╋━━━━━╋━━━━━━━━━━╋━━━━━━━━━┫┃ ┃ ┃ ┃ ┃ ┃ ┃ 益州漢中郡 ┃┃ 三 ┃ 蜀 ┃ 昭烈帝章武元年 ┃ 221 ┃ ┃ ┃ ┃┃ ┃ ┃ ┃ ┃ ┃ ┃ 成固縣 ┃┃ ┣━━╋━━━━━━━━━━━╋━━━━━━╋━━━━━╋━━━━━━━━━━╋━━━━━━━━━┫┃ ┃ ┃ ┃ ┃ ┃ ┃ 梁州漢中郡 ┃┃ 國 ┃ 魏 ┃ 元帝景元五年 ┃ 264 ┃ ┃ ┃ ┃┃ ┃ ┃ ┃ ┃ ┃ ┃ 成固縣 ┃┣━━╋━━╋━━━━━━━━━━━╋━━━━━━╋━━━━━╋━━━━━━━━━━╋━━━━━━━━━┫┃ ┃ ┃ ┃ ┃ ┃ ┃ 梁州漢中郡 ┃┃ ┃ ┃ 武帝秦始元年 ┃ 265 ┃ ┃ ┃ ┃┃ ┃ ┃ ┃ ┃ ┃ ┃ 成固縣 ┃┃ ┃ ┣━━━━━━━━━━━╋━━━━━━╋━━━━━╋━━━━━━━━━━╋━━━━━━━━━┫┃ 晉 ┃ 西 ┃ ┃ ┃ ┃ ┃ ┃┃ ┃ ┃ 武帝秦始三年 ┃ 267 ┃ 黃金縣 ┃ 黃金城(城山) ┃ 梁州漢中郡 ┃┃ ┃ ┃ ┃ ┃ 興道縣 ┃ 興勢山(漢王城) ┃ ┃┃ ┃ ┣━━━━━━━━━━━╋━━━━━━╋━━━━━╋━━━━━━━━━━╋━━━━━━━━━┫┃ ┃ ┃ ┃ ┃ ┃ ┃ ┃┃ ┃ 晉 ┃ ┃ ┃ ┃ ┃ ┃┃ ┃ ┃ 愍帝建興二年(成漢 ┃ ┃ ┃ ┃ ┃┃ ┃ ┃ 玉衡四年) ┃ 314 ┃ ┃ ┃ 成漢梁州 ┃┃ ┣━━╋━━━━━━━━━━━╋━━━━━━╋━━━━━╋━━━━━━━━━━╋━━━━━━━━━┫┃ ┃ ┃ 穆帝永和三年 ┃ 347 ┃ ┃ ┃ 梁州晉昌郡 ┃┃ ┃ ┣━━━━━━━━━━━╋━━━━━━╋━━━━━╋━━━━━━━━━━╋━━━━━━━━━┫┃ ┃ 東 ┃ 孝武帝寧康元年(前 ┃ ┃ ┃ ┃ ┃┃ ┃ 晉 ┃ 秦建元九年) ┃ 373 ┃ ┃ ┃ 前秦梁州晉昌郡 ┃┃ ┃( ┣━━━━━━━━━━━╋━━━━━━╋━━━━━╋━━━━━━━━━━╋━━━━━━━━━┫┃ ┃ 含 ┃ 孝武帝太元九年(前 ┃ 384 ┃ ┃ ┃ 梁州晉昌郡 ┃┃ ┃ 十 ┃ 秦建元二十年) ┃ ┃ ┃ ┃ ┃┃ ┃ ┣━━━━━━━━━━━╋━━━━━━╋━━━━━╋━━━━━━━━━━╋━━━━━━━━━┫┃ ┃ 六 ┃ ┃ ┃ ┃ ┃ ┃┃ ┃ 國 ┃ ┃ ┃ ┃ ┃ ┃┃ ┃ ) ┃ 安帝義熙元年(後秦 ┃ ┃ ┃ ┃ 後秦梁州 ┃┃ ┃ ┃ 弘治七年) ┃ 405 ┃ ┃ ┃ ┃┃ ┃ ┃ ┃ ┃ ┃ ┃ 晉昌郡 ┃┃ ┃ ┣━━━━━━━━━━━╋━━━━━━╋━━━━━╋━━━━━━━━━━╋━━━━━━━━━┫┃ ┃ ┃ 安帝義熙九年(後秦 ┃ ┃ ┃ ┃ ┃┃ ┃ ┃ 弘治十五年) ┃ 413 ┃ ┃ ┃ 梁州晉昌郡 ┃┣━━╋━━╋━━━━━━━━━━━╋━━━━━━╋━━━━━╋━━━━━━━━━━╋━━━━━━━━━┫┃ ┃ 宋 ┃ 武帝永初元年 ┃ 420 ┃ 懷安縣 ┃ 五間橋 ┃ 梁州晉昌郡 ┃┃ ┃ ┣━━━━━━━━━━━╋━━━━━━╋━━━━━╋━━━━━━━━━━╋━━━━━━━━━┫┃ ┃ ┃ 文帝元嘉十一年 ┃ 434 ┃ ┃ ┃ 梁州漢中郡 ┃┃ ┣━━╋━━━━━━━━━━━╋━━━━━━╋━━━━━╋━━━━━━━━━━╋━━━━━━━━━┫┃ ┃ 齊 ┃ 高帝建元元年(宋順 ┃ ┃ ┃ ┃ ┃┃ ┃ ┃ 帝升明三年) ┃ 479 ┃ ┃ ┃ 梁州晉昌郡 ┃┃ ┣━━╋━━━━━━━━━━━╋━━━━━━╋━━━━━╋━━━━━━━━━━╋━━━━━━━━━┫┃ 南 ┃ 梁 ┃ 武帝天監元年(齊和 ┃ ┃ ┃ ┃ ┃┃ ┃ ┃ 帝中興二年) ┃ 502 ┃ ┃ ┃ 梁州晉昌郡 ┃┃ ┣━━╋━━━━━━━━━━━╋━━━━━━╋━━━━━╋━━━━━━━━━━╋━━━━━━━━━┫┃ ┃ ┃ 宣武帝正始元年(梁 ┃ ┃ ┃ ┃ ┃┃ 北 ┃ ┃ 武帝天監三年) ┃ 504 ┃ ┃ ┃ 梁州晉昌郡 ┃┃ ┃ ┣━━━━━━━━━━━╋━━━━━━╋━━━━━╋━━━━━━━━━━╋━━━━━━━━━┫┃ ┃ 北 ┃ 宣武帝正始二年(梁 ┃ ┃ ┃ ┃ ┃┃ 朝 ┃ 魏 ┃ 武帝天監四年) ┃ 505 ┃ 龍亭縣 ┃ 龍亭鋪 ┃ 梁州晉昌郡 ┃┃ ┃ ┣━━━━━━━━━━━╋━━━━━━╋━━━━━╋━━━━━━━━━━╋━━━━━━━━━┫┃ ┃ ┃ ┃ ┃ 龍亭縣 ┃ 龍亭鋪 ┃ ┃┃ ┃ ┃ 宣武帝延昌三年 ┃ 514 ┃ ┃ ┃ 梁州晉昌郡 ┃┃ ┃ ┃ ┃ ┃ 興勢縣 ┃ 興勢山觀音堂 ┃ ┃┃ ┣━━╋━━━━━━━━━━━╋━━━━━━╋━━━━━╋━━━━━━━━━━╋━━━━━━━━━┫┃ ┃ 梁 ┃ 武帝大同元年(西魏 ┃ ┃ 龍亭縣 ┃ 龍亭鋪 ┃ ┃┃ ┃ ┃ 文帝大統元年) ┃ 535 ┃ 興勢縣 ┃ 興勢山觀音堂 ┃ 梁州晉昌郡 ┃┃ ┃ ┃ ┃ ┃ 懷安縣 ┃ 五間橋 ┃ ┃┗━━┻━━┻━━━━━━━━━━━┻━━━━━━┻━━━━━┻━━━━━━━━━━┻━━━━━━━━━┛

續表

┏━━━━━┳━━━━━━━━━━┳━━━━━━━┳━━━━━┳━━━━━━━━━┳━━━━━━━━━┓┃ 朝代 ┃ 紀 年 ┃ 公元(年) ┃ 縣名 ┃ 縣 治 ┃ 隸 屬 ┃┣━━┳━━╋━━━━━━━━━━╋━━━━━━━╋━━━━━╋━━━━━━━━━╋━━━━━━━━━┫┃ ┃ ┃ ┃ ┃ 龍亭縣 ┃ 龍亭鋪 ┃ ┃┃ ┃ ┃ 廢帝元年(梁元帝承 ┃ 552 ┃ 興勢縣 ┃ 興勢山觀音堂 ┃ 梁州晉昌郡 ┃┃ ┃ ┃ 聖元年) ┃ ┃ 懷安縣 ┃ 五間橋 ┃ ┃┃ ┃ ┃ ┃ ┃ 黃金縣 ┃ 北城山 ┃ 直州魏昌郡 ┃┃ ┃ ┣━━━━━━━━━━╋━━━━━━━╋━━━━━╋━━━━━━━━━╋━━━━━━━━━┫┃ ┃ ┃ ┃ ┃ 龍亭縣 ┃ 龍亭鋪 ┃ 梁州晉昌郡 ┃┃ ┃ ┃ ┃ ┃ 興勢縣 ┃ 興勢山觀音堂 ┃ ┃┃ ┃ ┃ 廢帝二年 ┃ 553 ┃ ┃ ┃ ┃┃ ┃ ┃ ┃ ┃ 黃金縣 ┃ 北城山 ┃ 直州魏昌郡 ┃┃ ┃ ┃ ┃ ┃ 懷寧縣 ┃ 五間橋 ┃ 洋州懷昌郡 ┃┃ ┃ ┣━━━━━━━━━━╋━━━━━━━╋━━━━━╋━━━━━━━━━╋━━━━━━━━━┫┃ ┃ 西 ┃ ┃ ┃ ┃ ┃ ┃┃ ┃ ┃ ┃ ┃ 龍亭縣 ┃ 龍亭鋪 ┃ ┃┃ 南 ┃ ┃ ┃ ┃ 興勢縣 ┃ 興勢山觀音堂 ┃ 梁州儻城郡 ┃┃ ┃ 魏 ┃ 恭帝元年 ┃ 554 ┃ 儻城縣 ┃ 儻城 ┃ ┃┃ 北 ┃ ┃ ┃ ┃ 黃金縣 ┃ 北城山 ┃ 洋州洋川郡 ┃┃ ┃ ┃ ┃ ┃ 懷寧縣 ┃ 五間橋 ┃ 洋州懷昌郡 ┃┃ ┃ ┣━━━━━━━━━━╋━━━━━━━╋━━━━━╋━━━━━━━━━╋━━━━━━━━━┫┃ 朝 ┃ ┃ ┃ ┃ ┃ ┃ ┃┃ ┃ ┃ ┃ ┃ 龍亭縣 ┃ 龍亭鋪 ┃ ┃┃ ┃ ┃ ┃ ┃ 興勢縣 ┃ 興勢山觀音堂 ┃ 洋州儻城郡 ┃┃ ┃ ┃ 恭帝四年(北周閔帝 ┃ 557 ┃ 儻城縣 ┃ 儻城 ┃ ┃┃ ┃ ┃ 宇文覺元年) ┃ ┃ ┃ ┃ 洋川郡、懷昌郡 ┃┃ ┃ ┃ ┃ ┃ 黃金縣 ┃ 北城山 ┃ ┃┃ ┃ ┃ ┃ ┃ 懷寧縣 ┃ 五間橋 ┃ ┃┃ ┣━━┫ ┃ ┃ ┃ ┃ ┃┃ ┃ ┃ ┃ ┃ ┃ ┃ ┃┃ ┃ ┣━━━━━━━━━━╋━━━━━━━╋━━━━━╋━━━━━━━━━╋━━━━━━━━━┫┃ ┃ 北 ┃ ┃ ┃ 興勢縣 ┃ 興勢山觀音堂 ┃ ┃┃ ┃ ┃ ┃ ┃ 儻城縣 ┃ 儻城 ┃ 洋州儻城郡 ┃┃ ┃ 周 ┃ 武帝天和五年 ┃ 570 ┃ ┃ ┃ ┃┃ ┃ ┃ ┃ ┃ 黃金縣 ┃ 北城山 ┃ ┃┃ ┃ ┃ ┃ ┃ 懷昌縣 ┃ 五間橋 ┃ 洋州洋川郡 ┃┣━━┻━━╋━━━━━━━━━━╋━━━━━━━╋━━━━━╋━━━━━━━━━╋━━━━━━━━━┫┃ ┃ ┃ ┃ 興勢縣 ┃ 興勢山觀音堂 ┃ ┃┃ ┃ ┃ ┃ 儻城縣 ┃ 儻城 ┃ 梁州 ┃┃ 隋 ┃ 文帝開皇三年 ┃ 583 ┃ ┃ ┃ ┃┃ ┃ ┃ ┃ 黃金縣 ┃ 北城山 ┃ 洋州 ┃┃ ┃ ┃ ┃ 懷昌縣 ┃ 五間橋 ┃ ┃┃ ┣━━━━━━━━━━╋━━━━━━━╋━━━━━╋━━━━━━━━━╋━━━━━━━━━┫┃ ┃ ┃ ┃ 興勢縣 ┃ 儻城 ┃ ┃┃ ┃ 煬帝大業二年 ┃ 606 ┃ ┃ ┃ 漢川郡 ┃┃ ┃ ┃ ┃ 黃金縣 ┃ 北城山 ┃ ┃┃ ┣━━━━━━━━━━╋━━━━━━━╋━━━━━╋━━━━━━━━━╋━━━━━━━━━┫┃ ┃ ┃ ┃ 興勢縣 ┃ 儻城 ┃ ┃┃ ┃ 煬帝大業十一年 ┃ 615 ┃ ┃ ┃ 漢川郡 ┃┃ ┃ ┃ ┃ 黃金縣 ┃ 巴嶺鎮(兩河) ┃ ┃┣━━━━━╋━━━━━━━━━━╋━━━━━━━╋━━━━━╋━━━━━━━━━╋━━━━━━━━━┫┃ ┃ ┃ ┃ 興勢縣 ┃ 儻城 ┃ ┃┃ 唐 ┃ 高祖武德元年 ┃ 618 ┃ ┃ ┃ 洋州 ┃┃ ┃ ┃ ┃ 黃金縣 ┃ 巴嶺鎮(兩河) ┃ ┃┃ ┣━━━━━━━━━━╋━━━━━━━╋━━━━━╋━━━━━━━━━╋━━━━━━━━━┫┃ ┃ ┃ ┃ 興勢縣 ┃ 儻城 ┃ ┃┃ ┃ 太宗貞觀元年 ┃ 627 ┃ ┃ ┃ 山南道洋州 ┃┃ ┃ ┃ ┃ 黃金縣 ┃ 巴嶺鎮(兩河) ┃ ┃┃ ┣━━━━━━━━━━╋━━━━━━━╋━━━━━╋━━━━━━━━━╋━━━━━━━━━┫┃ ┃ ┃ ┃ 興勢縣 ┃ 儻城 ┃ ┃┃ ┃ 太宗貞觀三年 ┃ 629 ┃ ┃ ┃ 山南道洋州 ┃┃ ┃ ┃ ┃ 黃金縣 ┃ 真符鎮 ┃ ┃┗━━━━━┻━━━━━━━━━━┻━━━━━━━┻━━━━━┻━━━━━━━━━┻━━━━━━━━━┛

續表

┏━━━━━┳━━━━━━━━━━━┳━━━━┳━━━━━┳━━━━━━━━━━┳━━━━━━━━━━┓┃ ┃ ┃ 公元 ┃ ┃ ┃ ┃┃ 朝代 ┃ 紀 年 ┃ ┃ 縣名 ┃ 縣 治 ┃ 隸 屬 ┃┃ ┃ ┃ (年) ┃ ┃ ┃ ┃┣━━━━━╋━━━━━━━━━━━╋━━━━╋━━━━━╋━━━━━━━━━━╋━━━━━━━━━━┫┃ ┃ ┃ ┃ 興道縣 ┃ 儻城 ┃ ┃┃ 唐 ┃ 太宗貞觀二十三年 ┃ 649 ┃ ┃ ┃ 山南道洋州 ┃┃ ┃ ┃ ┃ 黃金縣 ┃ 真符鎮 ┃ ┃┃ ┣━━━━━━━━━━━╋━━━━╋━━━━━╋━━━━━━━━━━╋━━━━━━━━━━┫┃ ┃ ┃ ┃ 興道縣 ┃ 儻城 ┃ ┃┃ ┃ 玄宗開元十八年 ┃ 730 ┃ 黃金縣 ┃ 真符鎮 ┃ 山南西道洋州 ┃┃ ┃ ┃ ┃ 華陽縣 ┃ 黎園(縣壩) ┃ ┃┃ ┣━━━━━━━━━━━╋━━━━╋━━━━━╋━━━━━━━━━━╋━━━━━━━━━━┫┃ ┃ ┃ ┃ 興道縣 ┃ 儻城 ┃ 山南西道洋州 ┃┃ ┃ 玄宗天寶七年 ┃ 748 ┃ 黃金縣 ┃ 真符鎮 ┃ ┃┃ ┃ ┃ ┃ 華陽縣 ┃ 黎園(縣壩) ┃ 京兆府 ┃┃ ┣━━━━━━━━━━━╋━━━━╋━━━━━╋━━━━━━━━━━╋━━━━━━━━━━┫┃ ┃ ┃ ┃ 興道縣 ┃ 儻城 ┃ 山南西道洋州 ┃┃ ┃ 玄宗天寶八年 ┃ 749 ┃ 黃金縣 ┃ 真符鎮 ┃ ┃┃ ┃ ┃ ┃ 貞符縣 ┃ 黎園(縣壩) ┃ 京兆府 ┃┃ ┣━━━━━━━━━━━╋━━━━╋━━━━━╋━━━━━━━━━━╋━━━━━━━━━━┫┃ ┃ ┃ ┃ 興道縣 ┃ 儻城 ┃ ┃┃ ┃ 玄宗天寶十一年 ┃ 752 ┃ 黃金縣 ┃ 真符鎮 ┃ 山南西道洋川郡 ┃┃ ┃ ┃ ┃ 貞符縣 ┃ 桑坪店(桑元鋪) ┃ ┃┃ ┣━━━━━━━━━━━╋━━━━╋━━━━━╋━━━━━━━━━━╋━━━━━━━━━━┫┃ ┃ ┃ ┃ 興道縣 ┃ 儻城 ┃ ┃┃ ┃ 肅宗乾元元年 ┃ 758 ┃ 黃金縣 ┃ 真符鎮 ┃ 山南西道洋州 ┃┃ ┃ ┃ ┃ 貞符縣 ┃ 桑坪店(桑元鋪) ┃ ┃┃ ┣━━━━━━━━━━━╋━━━━╋━━━━━╋━━━━━━━━━━╋━━━━━━━━━━┫┃ ┃ ┃ ┃ 興道縣 ┃ 儻城 ┃ ┃┃ ┃ 代宗廣德二年 ┃ 764 ┃ 黃金縣 ┃ 蚌湍(三花石) ┃ 山南西道洋州 ┃┃ ┃ ┃ ┃ 貞符縣 ┃ 桑坪店(桑元鋪) ┃ ┃┃ ┣━━━━━━━━━━━╋━━━━╋━━━━━╋━━━━━━━━━━╋━━━━━━━━━━┫┃ ┃ ┃ ┃ 興道縣 ┃ 儻城 ┃ ┃┃ ┃ 憲宗元和元年 ┃ 806 ┃ 黃金縣 ┃ 真符鎮 ┃ 山南西道洋州 ┃┃ ┃ ┃ ┃ 貞符縣 ┃ 桑坪店(桑元鋪) ┃ ┃┃ ┣━━━━━━━━━━━╋━━━━╋━━━━━╋━━━━━━━━━━╋━━━━━━━━━━┫┃ ┃ ┃ ┃ 興道縣 ┃ 儻城 ┃ ┃┃ ┃ 昭宗天覆二年 ┃ 902 ┃ 黃金縣 ┃ 真符鎮 ┃ (前蜀)武定軍 ┃┃ ┃ ┃ ┃ 貞符縣 ┃ 桑坪店(桑元鋪) ┃ ┃┣━━┳━━╋━━━━━━━━━━━╋━━━━╋━━━━━╋━━━━━━━━━━╋━━━━━━━━━━┫┃ ┃ 後 ┃ 莊宗同光三年(前蜀王 ┃ ┃ 興道縣 ┃ 儻城 ┃ ┃┃ 五 ┃ 唐 ┃ 衍鹹康元年) ┃ 925 ┃ 黃金縣 ┃ 真符鎮 ┃ 洋 州 ┃┃ 代 ┃ ┃ ┃ ┃ 貞符縣 ┃ 桑坪店(桑元鋪) ┃ ┃┃ ┣━━╋━━━━━━━━━━━╋━━━━╋━━━━━╋━━━━━━━━━━╋━━━━━━━━━━┫┃ 十 ┃ ┃ ┃ ┃ ┃ ┃ ┃┃ 國 ┃ 後 ┃ 孟知祥明德元年(後唐 ┃ ┃ 興道縣 ┃ 儻城 ┃ ┃┃ ┃ 蜀 ┃ 閔帝應順元年) ┃ 934 ┃ 黃金縣 ┃ 真符鎮 ┃ 源 州 ┃┃ ┃ ┃ ┃ ┃ 貞符縣 ┃ 桑坪店(桑元鋪) ┃ ┃┣━━╋━━╋━━━━━━━━━━━╋━━━━╋━━━━━╋━━━━━━━━━━╋━━━━━━━━━━┫┃ ┃ ┃ 太祖乾德三年(後蜀廣 ┃ ┃ 興道縣 ┃ 儻城 ┃ ┃┃ 宋 ┃ 北 ┃ 政二十八年) ┃ 965 ┃ 黃金縣 ┃ 真符鎮 ┃ 山南西道洋州 ┃┃ ┃ ┃ ┃ ┃ 貞符縣 ┃ 桑坪店(桑元鋪) ┃ ┃┃ ┃ ┣━━━━━━━━━━━╋━━━━╋━━━━━╋━━━━━━━━━━╋━━━━━━━━━━┫┃ ┃ 宋 ┃ ┃ ┃ ┃ ┃ ┃┃ ┃ ┃ ┃ ┃ 興道縣 ┃ 儻城 ┃ ┃┃ ┃ ┃ 太祖乾德四年 ┃ 966 ┃ ┃ ┃ 山南西道洋州 ┃┃ ┃ ┃ ┃ ┃ 貞符縣 ┃ 真符鎮 ┃ ┃┗━━┻━━┻━━━━━━━━━━━┻━━━━┻━━━━━┻━━━━━━━━━━┻━━━━━━━━━━┛

續表

┏━━━━━┳━━━━━━━━━━━┳━━━━┳━━━━━┳━━━━━━━━┳━━━━━━━━━━━━┓┃ ┃ ┃ 公元 ┃ ┃ ┃ ┃┃ 朝代 ┃ 紀 年 ┃ ┃ 縣名 ┃ 縣 治 ┃ 隸 屬 ┃┃ ┃ ┃ (年) ┃ ┃ ┃ ┃┣━━┳━━╋━━━━━━━━━━━╋━━━━╋━━━━━╋━━━━━━━━╋━━━━━━━━━━━━┫┃ ┃ ┃ ┃ ┃ 興道縣 ┃ 儻城 ┃ ┃┃ ┃ ┃ 太宗至道三年 ┃ 978 ┃ ┃ ┃ 陝西路洋州 ┃┃ ┃ ┃ ┃ ┃ 貞符縣 ┃ 真符鎮 ┃ ┃┃ ┃ ┣━━━━━━━━━━━╋━━━━╋━━━━━╋━━━━━━━━╋━━━━━━━━━━━━┫┃ 宋 ┃ 北 ┃ 仁宗天聖元年 ┃ 1023 ┃ 興道縣 ┃ 儻城 ┃ 陝西路洋州 ┃┃ ┃ 宋 ┃ ┃ ┃ 真符縣 ┃ 真符鎮 ┃ ┃┃ ┃ ┣━━━━━━━━━━━╋━━━━╋━━━━━╋━━━━━━━━╋━━━━━━━━━━━━┫┃ ┃ ┃ ┃ ┃ 興道縣 ┃ 儻城 ┃ ┃┃ ┃ ┃ 神宗元豐八年 ┃ 1085 ┃ ┃ ┃ 利州路洋州 ┃┃ ┃ ┃ ┃ ┃ 真符縣 ┃ 真符鎮 ┃ ┃┃ ┣━━╋━━━━━━━━━━━╋━━━━╋━━━━━╋━━━━━━━━╋━━━━━━━━━━━━┫┃ ┃ ┃ ┃ ┃ 興道縣 ┃ 儻城 ┃ ┃┃ ┃ ┃ 高宗紹興十四年 ┃ 1144 ┃ ┃ ┃ 利州東路洋州 ┃┃ ┃ ┃ ┃ ┃ 真符縣 ┃ 真符鎮 ┃ ┃┃ ┃ ┣━━━━━━━━━━━╋━━━━╋━━━━━╋━━━━━━━━╋━━━━━━━━━━━━┫┃ ┃ ┃ 理宗端平三年(蒙古太 ┃ 1236 ┃ ┃ ┃ (蒙古)興元路 ┃┃ ┃ 南 ┃ 宗八年) ┃ ┃ ┃ ┃ ┃┃ ┃ ┣━━━━━━━━━━━╋━━━━╋━━━━━╋━━━━━━━━╋━━━━━━━━━━━━┫┃ ┃ 宋 ┃ 理宗淳祐十二年(蒙古 ┃ 1252 ┃ 興道縣 ┃ 儻城 ┃ (蒙古)興元路洋州 ┃┃ ┃ ┃ 憲宗二年) ┃ ┃ 真符縣 ┃ 安固城 ┃ ┃┃ ┃ ┣━━━━━━━━━━━╋━━━━╋━━━━━╋━━━━━━━━╋━━━━━━━━━━━━┫┃ ┃ ┃ 度宗鹹淳元年(蒙古忽 ┃ ┃ ┃ ┃ (蒙古)陝西四川行 ┃┃ ┃ ┃ ┃ 1265 ┃ ┃ ┃ ┃┃ ┃ ┃ 必烈至元二年) ┃ ┃ ┃ ┃ 中書省興元路洋州 ┃┣━━╋━━┻━━━━━━━━━━━╋━━━━╋━━━━━╋━━━━━━━━╋━━━━━━━━━━━━┫┃ ┃ ┃ ┃ ┃ ┃ 陝西等處行中書 ┃┃ 元 ┃ 世祖至元二十三年 ┃ 1286 ┃ ┃ ┃ ┃┃ ┃ ┃ ┃ ┃ ┃ 省興元路洋州 ┃┃ ┣━━━━━━━━━━━━━━╋━━━━╋━━━━━╋━━━━━━━━╋━━━━━━━━━━━━┫┃ ┃ 惠宗至正二十四年(明玉珍 ┃ ┃ ┃ ┃ ┃┃ ┃ “夏”大統三年) ┃ 1364 ┃ ┃ ┃ (夏)興元路洋州 ┃┣━━╋━━━━━━━━━━━━━━╋━━━━╋━━━━━╋━━━━━━━━╋━━━━━━━━━━━━┫┃ 明 ┃ 太祖洪武元年(明升開熙三 ┃ 1368 ┃ ┃ ┃ (夏)興元路洋州 ┃┃ ┃ 年) ┃ ┃ ┃ ┃ ┃┃ ┣━━━━━━━━━━━━━━╋━━━━╋━━━━━╋━━━━━━━━╋━━━━━━━━━━━━┫┃ ┃ ┃ ┃ ┃ ┃ 陝西等處行中書 ┃┃ ┃ 太祖洪武三年 ┃ 1370 ┃ 洋縣 ┃ 儻城 ┃ ┃┃ ┃ ┃ ┃ ┃ ┃ 省漢中府 ┃┃ ┣━━━━━━━━━━━━━━╋━━━━╋━━━━━╋━━━━━━━━╋━━━━━━━━━━━━┫┃ ┃ ┃ ┃ ┃ 洋縣城 ┃ 陝西承宣佈政 ┃┃ ┃ 太祖洪武九年 ┃ 1376 ┃ 洋縣 ┃ ┃ ┃┃ ┃ ┃ ┃ ┃ (原儻城) ┃ 使司漢中府 ┃┣━━╋━━━━━━━━━━━━━━╋━━━━╋━━━━━╋━━━━━━━━╋━━━━━━━━━━━━┫┃ ┃ ┃ ┃ ┃ ┃ 陝西布政使司 ┃┃ 清 ┃ 世祖順治三年 ┃ 1646 ┃ 洋縣 ┃ 洋縣城 ┃ ┃┃ ┃ ┃ ┃ ┃ ┃ 漢中府 ┃┃ ┣━━━━━━━━━━━━━━╋━━━━╋━━━━━╋━━━━━━━━╋━━━━━━━━━━━━┫┃ ┃ ┃ ┃ 洋縣 ┃ 洋縣城 ┃ 陝西布政使司 ┃┃ ┃ 仁宗嘉慶七年 ┃ 1802 ┃ ┃ ┃ ┃┃ ┃ ┃ ┃ 華陽分縣 ┃ 華陽鎮 ┃ 漢中府 ┃┃ ┣━━━━━━━━━━━━━━╋━━━━╋━━━━━╋━━━━━━━━╋━━━━━━━━━━━━┫┃ ┃ ┃ ┃ ┃ ┃ (李、藍農民義軍) ┃┃ ┃ 穆宗同治元年 ┃ 1862 ┃ 洋縣 ┃ 謝村鎮 ┃ ┃┃ ┃ ┃ ┃ ┃ ┃ 靖州 ┃┃ ┣━━━━━━━━━━━━━━╋━━━━╋━━━━━╋━━━━━━━━╋━━━━━━━━━━━━┫┃ ┃ 穆宗同治三年 ┃ 1864 ┃ 洋縣 ┃ 洋縣城 ┃ 陝安道漢中府 ┃┣━━╋━━━━━━━━━━━━━━╋━━━━╋━━━━━╋━━━━━━━━╋━━━━━━━━━━━━┫┃ 中 ┃ 元 年 ┃ 1912 ┃ 洋縣 ┃ 洋縣城 ┃ 陝西省漢中府 ┃┃ ┣━━━━━━━━━━━━━━╋━━━━╋━━━━━╋━━━━━━━━╋━━━━━━━━━━━━┫┃ 華 ┃ 2 年 ┃ 1913 ┃ 洋縣 ┃ 洋縣城 ┃ 陝西省漢中道 ┃┃ ┣━━━━━━━━━━━━━━╋━━━━╋━━━━━╋━━━━━━━━╋━━━━━━━━━━━━┫┃ 民 ┃ ┃ ┃ ┃ ┃ ┃┃ 國 ┃ 17 年 ┃ 1928 ┃ 洋縣 ┃ 洋縣城 ┃ 陝西省政府 ┃┗━━┻━━━━━━━━━━━━━━┻━━━━┻━━━━━┻━━━━━━━━┻━━━━━━━━━━━━┛

續表

┏━━━━┳━━━━━━━┳━━━━┳━━━━━┳━━━━━━┳━━━━━━━━━━━━━┓┃ ┃ ┃ 公元 ┃ ┃ ┃ ┃┃ 朝代 ┃ 紀 年 ┃ ┃ 縣名 ┃ 縣 治 ┃ 隸 屬 ┃┃ ┃ ┃ (年) ┃ ┃ ┃ ┃┣━━┳━┻━━━━━━━╋━━━━╋━━━━━╋━━━━━━╋━━━━━━━━━━━━━┫┃ 中 ┃ 20 年 ┃ 1931 ┃ 洋縣 ┃ 洋縣城 ┃ 陝西省漢中區 ┃┃ ┣━━━━━━━━━╋━━━━╋━━━━━╋━━━━━━╋━━━━━━━━━━━━━┫┃ 華 ┃ ┃ ┃ ┃ ┃ 陝西省第六區行政 ┃┃ 民 ┃ 24 年 ┃ 1935 ┃ 洋縣 ┃ 洋縣城 ┃ ┃┃ 國 ┃ ┃ ┃ ┃ ┃ 督察專員公署 ┃┣━━┻━━━━━━━━━╋━━━━╋━━━━━╋━━━━━━╋━━━━━━━━━━━━━┫┃ ┃ ┃ ┃ ┃ 陝甘寧邊區漢中分割槽 ┃┃ ┃ 1949 ┃ 洋縣 ┃ 洋縣城 ┃ ┃┃ ┃ ┃ ┃ ┃ 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 ┣━━━━╋━━━━━╋━━━━━━╋━━━━━━━━━━━━━┫┃ 中 ┃ ┃ 洋縣 ┃ 洋縣城 ┃ 陝南行政公署 ┃┃ ┃ 1950 ┃ ┃ ┃ ┃┃ ┣━━━━╋━━━━━╋━━━━━━╋━━━━━━━━━━━━━┫┃ 華 ┃ ┃ ┃ ┃ ┃┃ ┃ 1951 ┃ 洋縣 ┃ 洋縣城 ┃ 陝西省南鄭區專署 ┃┃ ┣━━━━╋━━━━━╋━━━━━━╋━━━━━━━━━━━━━┫┃ 人 ┃ ┃ ┃ ┃ ┃┃ 民 ┃ 1954 ┃ 洋縣 ┃ 洋縣城 ┃ 陝西省漢中區專署 ┃┃ ┣━━━━╋━━━━━╋━━━━━━╋━━━━━━━━━━━━━┫┃ 共 ┃ 1955 ┃ 洋縣 ┃ 洋縣城 ┃ 陝西省漢中專員公署 ┃┃ ┣━━━━╋━━━━━╋━━━━━━╋━━━━━━━━━━━━━┫┃ 和 ┃ ┃ ┃ ┃ ┃┃ ┃ 1968 ┃ 洋縣 ┃ 洋縣城 ┃ 陝西省漢中專區革命委員會 ┃┃ ┣━━━━╋━━━━━╋━━━━━━╋━━━━━━━━━━━━━┫┃ 國 ┃ ┃ ┃ ┃ ┃┃ ┃ 1969 ┃ 洋縣 ┃ 洋縣城 ┃ 陝西省漢中地區革命委員會 ┃┃ ┣━━━━╋━━━━━╋━━━━━━╋━━━━━━━━━━━━━┫┃ ┃ 1978 ┃ 洋縣 ┃ 洋縣城 ┃ 陝西省漢中地區行政公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