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盛京城概況

2022-01-17由 行走的時光sunny 發表于 畜牧業

後金都城盛京是今天的哪裡

關鍵詞:清史 城市考古 清前史

之前網上有個熱帖

“那些悲催的城市改名”

,如今抖音上興起了古今地名大PK,CCTV做起了一檔《中國地名大會》文化綜藝。其中大家列舉了陳倉改為“寶雞”、石門改名“石家莊”、汝南改名“駐馬店”、蘭陵改名棗莊……而盛京改名“瀋陽”……

今天就來說說瀋陽。

清代盛京本是明代瀋陽中衛城。天命十一年(1625年),努爾哈赤從東京城遷都瀋陽。後金統治者對其進行重新規劃和改造,改原有四座城門為八座城門,每面城牆置兩座門。

盛京城概況

在原有規模的基礎上增補城牆,牆高增至三丈五尺,牆厚增至一丈八尺;八成門各修建敵樓一座,城四角各設角樓一座;護城河由兩道改為一道。從此,瀋陽的格局由原來的十字大街變為井字街。

盛京城概況

。八大城門都是由正門和左右甕城三城組 成,共二十四個小城,表示二十四節氣。這 正好暗合了“太極生兩儀,

盛京城概況

盛京城中心區域建皇宮,各個王府環繞周圍;在皇宮北部的東、西兩個十字路口建鐘樓、鼓樓。又在城南建天壇,城東建地壇。在內城之外修建了郭城,平面近圓形,牆高七尺五寸,周長三十二里四十八步,與內城對應也設八個邊門,因此有“八門八關”之說。

小插曲:後金時期的“宮”與“殿”

赫圖阿拉城是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時的第一個都城。城內的“宮”與“殿”的佈局分為東、西並列。西院是其日常居所——宮,東院是以長方形高臺硬山式青磚瓦房建築為中心的大衙門——殿。

盛京城概況

東京城是後金政權建立的第二座都城。城內的“宮”與“殿”是分開的。八角殿位於城內的最高處,殿西約一百米處是汗王宮

盛京城概況

瀋陽城是後金政權的最後一座都城,也是清王朝的開國之都,城內的“汗王宮”和“大政殿”依然是分離的。汗王宮位於瀋陽城北門內,宮南約500米即為大政殿,兩者之間有通天街相連。

盛京城概況

“宮殿分離”是後金時期滿族宮殿建設理念的客觀反映,“汗王宮、大政殿”與“瀋陽故宮中路建築”是滿族從部落走向國家的共同歷史見證,也是瀋陽由軍事城堡到帝都的歷史見證。

今天的盛京城,雖然“一宮兩陵”,大部分儲存完好,作為盛京城特色的四塔(西塔屬復建)及皇家喇嘛教建築的實勝寺等一批清代建築也大多儲存了下來,但盛京城的城池和一些重要的清代早期建築被深埋於地下或已蕩然無存。

盛京城概況

瀋陽城區圖

有關盛京城的考古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1966年瀋河區山東廟清墓的發掘。上個世紀80年代,陸續有西塔地宮、東陵區農學院後山清墓和山城子清墓、瀋河區中街農貿大廳明清遺址、安達裡墓等發掘。近年來,瀋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積極運作,利用大規模城市改建的契機,搶救性發掘出“汗王宮”、“豫親王府”、“鐘樓鼓樓”、“西北角樓”、“德勝門甕城”、東塔永光寺、昭陵的淨房和宰牲廳、福陵的齊班房和餑餑房等一批與盛京城有關的遺存。這些遺存為我們重新認識盛京城的面貌,解讀清早期歷史提供了可能。

盛京城概況

城闕圖呈正方形,長與寬均為1。3米,是一卷描繪於絹本之上的彩圖,展現的是17世紀下半葉的沈城建築景觀,圖內的重要建築還注有滿漢文字標明名稱,是現存最早的沈城形象資料。

盛京城概況

盛京城概況

盛京城概況

2014年由瀋陽市文物考古研究與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共同承擔的“”盛京城考古與清代歷史文化研究”獲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立項,使“盛京城考古”站上了更高的起點,也有了更為明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