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李時珍嗜食胡椒而患眼疾,《本草綱目》記載的這個故事你聽過嗎?

2022-01-16由 健身減肥助手 發表于 畜牧業

嗜食症怎麼治療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錄了自己因嗜食胡椒而患眼疾,之後全面認識胡椒的過程。

李時珍嗜食胡椒而患眼疾,《本草綱目》記載的這個故事你聽過嗎?

《本草綱目·果部》第三十二卷胡椒“發明”:“胡椒。大辛熱,純陽之物,腸胃寒溼者宜之。熱病人食之,動火傷氣,陰受其害。時珍自少嗜之,歲歲病目,而不疑及也,後漸知其弊,遂痛絕之,目病亦止。才食一二粒,即便昏澀,此乃昔人所未試者。蓋辛走氣,熱助火,此物氣味俱厚故也。病咽喉口齒者亦宜忌之。近醫每以綠豆同用治病有效,蓋豆寒椒熱,陰陽配合得宜,且以豆制椒毒也。”

胡椒自古就是藥食兩用的香料藥物,但胡椒能致目疾這一點古人並未意識到。李時珍最早發現,並首次將其載入了《本草綱目》。原文大意是:李時珍從小就喜歡吃胡椒,家裡做菜都喜歡用胡椒。他自幼體弱多病,尤其好發眼病。每年都發,每次發病短則十天、半月,長則數月、半年,年年如此。其父李言聞雖是名醫,卻也束手無策。據說李時珍三次鄉試不中皆與病目有關。故而他對此病深痛惡絕,遂下決心學醫濟世,為民除疾。

李時珍從醫後,經過潛心研究,終於發現自己年年犯眼疾皆與胡椒有關,停食胡椒後眼疾沒有再犯過。偶爾再食一二粒胡椒,眼疾又會發作,感覺眼睛發矇、發澀,停止食用後眼疾就又自己痊癒了。胡椒致目疾這一點是前人沒有發現也沒有試驗過的,李時珍發現後,便將這個故事寫進了《本草綱目》中。

胡椒深受東西方歡迎

胡椒具有溫中散寒,消痰解毒作用,臨床上多用以治療寒痰食積、脘腹冷痛、反胃嘔吐、冷痢等症。胡椒也是人們所喜愛的常用調味品,市售的重味香辣粉和各種湯料等調味品中均含有胡椒。可見胡椒在防病治病及飲食調味中均佔有重要地位。

既然其名中有“胡”字,肯定是外來的物種。最早使用胡椒的證據,來自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拉美西斯二世歿於公元前1223年7~8月,後人在他木乃伊的鼻孔裡發現了幾顆胡椒種子。胡椒原產自東南亞、南亞等熱帶地區,我國華南及西南地區有引種栽培。

胡椒傳入中國的時間不晚於晉代,西晉張華的《博物志》和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均在記錄胡椒酒、胡炮肉等胡人飲食時,均提到了要使用胡椒。胡椒大規模傳入中國的時間是在唐朝,宰相元載因為貪汙受賄被殺,抄家時便有贓物胡椒八百石。明代永樂年間,胡椒有時被當做薪水發給官員。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胡椒“以充土貢”,即代替地租使用。這說明那會兒胡椒跟金銀財寶一樣,很值錢,是硬通貨。

胡椒的應用橫跨東西方,至今仍是不同的飲食文化圈所共同的不可或缺的主要香料,其重要性甚至可以與鹽相提並論。胡椒歷來是香料貿易的主角。16~17世紀,胡椒佔世界香料貿易的7成。胡椒價格昂貴,在古代乃是用於區分階層的。灑滿胡椒的菜餚,是上層社會飲食的標誌。胡椒不僅是香料,更是炫耀性消費的主角,是身份、地位以及財富的象徵。甚至有人認為胡椒直接引發了大航海,促進了東西方交流、殖民主義興起、新舊世界物種大交換,徹底改變了東西方命運,改變了人類歷史和地球的面貌。近年,胡椒的國際貿易量仍佔香料貿易總量的20%~40%。越南是今天全球最大的胡椒出口國。

胡椒的臨床作用

胡椒又分為黑胡椒和白胡椒兩種,其實原植物都是一種,只是加工方法不同。在果實半熟時採收、曬乾,果實自然幹縮變黑,這時得到的就是黑胡椒。果實完全成熟變成紅顏色時採收,用水浸泡幾天,再把外果皮和果肉去掉,曬乾之後得到的就是白胡椒。白胡椒的味道比黑胡椒更辛辣,因此散寒、健胃的功效更強,藥用價值也就更高一些。但在調味料方面,它的世界知名度,反而不如黑胡椒。中國人則更喜歡用白胡椒做調料。

胡椒性味辛,熱。歸胃、大腸經。功能溫中散寒,下氣,消痰。可用於胃寒嘔吐,腹痛洩瀉,食慾不振,癲癇痰多。

胡椒主要藥理作用有:抗驚厥作用、鎮靜作用和加強其它中樞神經系統抑制藥的中樞抑制作用、利膽作用、升壓作用,此外胡椒還有解熱、鎮痛作用。胡椒對子宮有收縮作用,還有殺蟲作用。

其實,多食胡椒不僅可致目疾,《本草備要》載:“多食發瘡痔、髒毒、齒痛目昏。”《隨息居飲食譜》載:“多食動火燥液,耗氣傷陰, 破血墮胎, 發瘡損目。”胡椒致眼疾與其藥性辛熱的特點有關,故多食會導致上火,以致出現眼疾,尤其是熱性體質的人更是如此。此外,它還可能誘發痔瘡,導致齒痛,損肺傷胃等。現代醫學研究也認為, 服少量胡椒有增進食慾的作用,而大量服之則刺激胃黏膜並使之充血而引起胃痛,久而久之將導致胃潰瘍的發生。

胡椒常用經驗方

李時珍嗜食胡椒而患眼疾,《本草綱目》記載的這個故事你聽過嗎?

李時珍嗜食胡椒而患眼疾,《本草綱目》記載的這個故事你聽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