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每天一點國學|詩經《草蟲》

2022-01-10由 小飛攝影剪輯 發表于 畜牧業

蕨菜讀音是什麼意思

草蟲

喓喓草蟲,趯趯阜螽;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降。[4]

陟彼南山,言採其蕨;未見君子,憂心惙惙。

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說。[5]

陟彼南山,言採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

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夷。[6]

每天一點國學|詩經《草蟲》

[譯文]

聽那蟈蟈蠷蠷叫,看那蚱蜢蹦蹦跳。

沒有見到那君子,我心憂愁又焦躁。

如果我已見著他,如果我已偎著他,我的心中愁全消。

登上高高南山頭,採摘鮮嫩蕨菜葉。

沒有見到那君子,我心憂思真悽切。

如果我已見著他,如果我已偎著他,我的心中多喜悅。

登上高高南山頂,採摘鮮嫩薇菜苗。

沒有見到那君子,我很悲傷真煩惱。

如果我已見著他,如果我已偎著他,我的心中塊壘消。

每天一點國學|詩經《草蟲》

[註釋]

[4] 喓喓(yāo)—昆蟲鳴叫的聲音。草蟲—蟈蟈。趯趯(tì)—昆蟲跳躍的樣子。阜螽—蚱蜢。蟈蟈鳴叫了,蚱蜢也跳起來了,這是昆蟲的“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比喻朋友之間同道相合,以引起下文我急於見君子。忡忡(chōng)—一作沖沖,沖沖形容水波搖動,忡忡形容心跳動不安的樣子。止—語氣助詞,無實義。覯(gòu)—一作遘,遇的意思。降—放下,安定。

[5] 言—語氣助詞,無實義。蕨—蕨菜,剛生長起來時像幼兒的拳頭,故稱拳菜,蕨菜的莖是紫色的,又稱紫蕨。伯夷、叔齊隱居首陽山時,沒有糧食吃,就吃蕨菜維生。清朝末年,北京人常用蕨菜招待客人,稱之為“吉祥草”,因為是品德高潔的伯夷、叔齊窮困時吃的東西。用蕨菜起興,表示像蕨菜這樣微不足道的東西,因為可以食用,我尚且不辭辛勞,登山採摘,何況君子對於我非常有幫助,我怎麼能不急於求見呢?所以沒有見到的時候心裡憂愁,已經見到之後內心就非常喜悅。惙惙(chuò)—憂愁的樣子。說(yuè)—同“悅”,高興。

[6] 薇—野豌豆,生長於山上。夷—喜悅。

每天一點國學|詩經《草蟲》

[賞析]

本詩大致有兩種解讀。

一種以為寫友情,表達詩人好善若飢、求賢若渴之意。“喓喓草蟲,趯趯阜螽”,在寫作手法上,屬於“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的“興”。意謂蟈蟈叫了,蚱蜢跳了,昆蟲尚且知道“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我對“君子”的嚮往和思念,豈不也是如此?未見君子時,憂心忡忡,惴惴不安,甚至傷心悲感;見到君子後,一顆懸著的心終於落到實處,不由得歡欣喜悅了。這種心情,和《論語》中孔子所說的“見賢思齊”“見善如不及”,正相映照。古人耽思於進德修業,養成君子,故有此憂心,這一點,今天的人可能難以體會。

每天一點國學|詩經《草蟲》

另一種解讀則以為是寫愛情。因為《召南》十四篇,緊承《周南》十一篇,都屬於“正風”(雅正無邪的歌謠),可以用來教化天下百姓,化民成俗。特別是,古人以為《周南》的詩歌,是歌頌天子的“后妃之德”的,而《召南》,則是讚美諸侯的“夫人之德”,故其可以“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所以,這首詩,是寫被文王教化所化的諸侯或卿大夫的妻子,睹物思人,想念不在身邊的“君子”,起初是念遠思歸,愁腸百結,等到見到丈夫,才終於心情開朗,笑逐顏開。這裡,也有時令物候的變化,草蟲、阜螽皆是秋蟲,蕨菜、薇菜則是春天的野菜,妻子對丈夫的思念,從秋到春,始終如一,這是怎樣動人的情感呢?

兩相對比,第二種解讀也許更接近事實,至少,更容易為今天的我們所接受。

每天一點國學|詩經《草蟲》

——-摘自《詩經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