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從《皮囊》讀人生:生而為人,不必抱歉

2022-01-02由 和你談談感情 發表于 畜牧業

薄皮讀音是什麼意思

從《皮囊》讀人生:生而為人,不必抱歉

如果皮囊腐朽,我們還剩下什麼?

脫去了皮囊的靈魂,他們在忙什麼?下地獄或是上天堂在荒野上游蕩?

我讀古人的記敘,總覺得,那些孤魂,野鬼。它們所渴望的,不過是轉世為人,再得一具皮囊。溫暖的,逸樂的,疼痛的,脆弱的,可恥的,皮囊。

這是蔡崇達書中的序言,這是一本關於人生態度,也是關於辨識人性的書。

如果讀過他的經歷,才能讀懂他文字的苦楚。記載著疼痛和赤裸裸的真實又有些對生而為人的掙扎與憤怒。

在讀這本書的第一篇說出了皮囊這個詞彙。他的阿太在很平常的日子去世,留給他的話是:

我已經沒有皮囊這個包袱,來去多方便。

阿太一生果敢無畏,即使看到生命盡頭也能釋然歡笑。後來他告訴我們阿太的生活觀: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肉體和各種慾望的汙濁給拖住的。

我們這一生,將外表裝飾的光線亮麗,春風得意。皮囊也是標誌著昨日的輝煌,唯有靈魂才是值得審視。

我們這一生都在實習,都在與這個世界交涉學習,我們一生都在訓練,他們只是疲憊,才會放下這具並不靈動的肉體。

只看透世間陰暗或者頓悟世情致使拋棄這具肉體。然後漠然冷漠的向人間告別,做一隻沒有束縛的自由靈魂。在外人看來,這是讓人看不起的隱忍與退讓。

可是皮囊下的靈也有另一種抗爭方式,就像那句話: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我們自顧自地背起行囊遠行千里,我們各種品嚐著喜怒哀樂,我們也看到各種真善美醜。也學會了反抗,妥協。

我們都是身處黑暗和夾縫中的,恐懼,寒冷侵皮吞骨。只是我們還覺得:

我來過一次人間,值得看看更好的太陽。

所以在靈與肉的的對立中,我們能周旋於各種生活下的觥籌交錯,帶著一個熱烈急切的靈魂去感受不易與孤獨,也能充滿歡欣與溫暖。

現在面目全非的時代滋生了負面能量,又產生了一些高呼:人間不值得的群體。還有一些喪文化的興起。

人們急於分門別類地安置自己,將自己的人生與太宰治,三毛的人生劃為等號。

其實不難發現他們是有求生的本能,不是抱著滿心赴死的“信念”的,確切的說他們的死亡也是在自己世界中求取意義的另一種方式。

你們只看到了他們文中的迷茫與困惑,卻看不懂他們的內心。

我本想這個冬日就死去的,可最近拿到一套鼠灰色細條紋的麻制和服,是適合夏天穿的和服,所以我還是先活到夏天吧。

這是太宰治《人間失格》裡的話。

從《皮囊》讀人生:生而為人,不必抱歉

我唯一鍥而不捨 ,願意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的,只不過是保守我個人的心懷意念。在我有生之日 做一個真誠的人 ,不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和執著著。在有限的時空裡,過無限廣大的日子。

這是三毛在她的合集《撒哈拉沙漠》中寫的。

我想如果再有一次重來人間:他們或許會擦拭掉鞋子上的塵灰,把心再擦拭一遍,重新來過。

或許三毛會帶著荷西來到臺北生活,在佈滿星辰的臺北天空下說著:人間值得,你更值得。

皮囊決定了生命的長度和寬度,但靈魂延伸了我們的旅途。

如果說生活是接受奢望到無限絕望的過程,只有當我們處於生活浪尖或暗島,才能清楚地明白這個過程也該是我們鍥而不捨地追求。

對生命最真摯的情感就是試圖挽留生命每一次可行的努力,踏上每一條未知卻完整的路徑,這也是生而為人,不死的浪漫。

從《皮囊》讀人生:生而為人,不必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