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一個殘忍的事實是:大多數“問題兒童”都是因不當的教育所造成的

2021-12-19由 書與漫遊 發表于 畜牧業

北京填鴨為什麼殘忍

一個殘忍的事實是:大多數“問題兒童”都是因不當的教育所造成的

在東京大井町線,一位媽媽手拉著小女兒下了電車。小女孩一臉稚氣,第一次坐電車的經歷讓她感到滿心歡喜,一路上不著邊際地向媽媽講述自己將來的夢想。相形之下,媽媽卻顯得憂心忡忡,顧不上答話。那是因為,小女孩在學校的搗蛋行為影響了其他同學,繼而被校方勸退了。而此時,媽媽正帶著女兒趕往另一所學校面試的路上。

這位思想天馬行空,行為調皮搗蛋的女孩小名叫小豆豆,全名叫黑柳徹子——長大後,她成為了日本家喻戶曉的電視藝人。而彼時剛讀一年級的徹子大概沒料到,自己將要面試的那所學校,將會影響她整個童年生活。

一個殘忍的事實是:大多數“問題兒童”都是因不當的教育所造成的

黑柳徹子,日本第一名女性電視藝人,其主持的長壽節目《徹子的房間》入選電視節目集數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接收徹子那所學校叫巴學園,創辦人是校長小林宗作先生。小林校長所秉承的教育理念讓巴學園成為了一所自由開放、因材施教的“非主流”學校。

長大後的徹子曾在《窗邊的小豆豆》一書中回憶道,巴學園的課室是廢棄的電車車廂,每天學生可自由選擇自己的座位,並且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科目學習。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兒童擺脫了拘束,教師的教學也得以有的放矢,課堂上盡是意興盎然的氣氛。

其背後的教育邏輯,是發現及保全每個兒童身上的獨特性。

相反,在傳統教育中,知識的灌輸宛如填鴨,這是對兒童個性發展的一種磨滅。

《窗邊的小豆豆》中的“窗邊”,在日語中是指代那些職場上不受重視的員工,因終身僱傭制,企業不能隨意開除他們,只好把他們安排坐在窗邊一隅,最終排除在團體工作之外,成為“窗邊族”,不受他人待見。而童年時期的徹子,就是主流教育體系之外的“問題兒童”。

《窗邊的小豆豆》一書中,徹子在巴學園的童年記憶,能讓人瞥見一些不被主流接納的兒童,當得到正確的對待時,他們同樣能夠創造出獨屬於自己的人生軌跡。

一個殘忍的事實是:大多數“問題兒童”都是因不當的教育所造成的

書籍封面

面對那些像徹子一樣的“問題學生”,小林校長首先給予的,是

無條件的尊重

有別於一般學校,媽媽帶著徹子去巴學園面試時,小林校長並未詢問徹子過多的問題,而是成為一名聆聽者。小林校長讓徹子敞開內心去描述身邊目見的一切,即便裡頭只是些毫無邏輯的童言童語,小林校長卻依舊專注於此,這也是徹子平生第一次遇見如此認真與耐心傾聽自己說話的人。

這種跨越年齡界限的尊重,是

把兒童當作一個完整的人來對待

,同時也是相信他們內心其實蘊含著人類的想象力與大智慧。就如教育家誇美紐斯所說的,應當像尊敬上帝一樣地尊敬孩子。

對兒童的尊重與信任,也塑造了他們的自信心。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曾指出,一個人是否有信心來完成某一目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叫“行為成就”,即當一個人遇事時,過往成功的體驗與經歷,可以增加自己解決問題時的期望。

巴學園有一位因身體缺陷導致永遠無法再長高的學生,在校園運動會上,小林校長專門為他設定運動專案,最終讓這位學生摘得桂冠。校長的目的是,在這位孩子懷有身體上的自卑心理之前,希望他不要忘記,取得冠軍時所獲得的自信。

一個殘忍的事實是:大多數“問題兒童”都是因不當的教育所造成的

巴學園接收了許多看上去“並不優秀”的學生,小林校長的教育理念中最為難能可貴的,是讓兒童的精神世界時刻處在被保護的狀態。

那時正值太平洋戰爭爆發,美日兩國關係降到最低點,兩國百姓也被戰爭的敵對情緒感染,英語被認為是敵國的語言,致使日本大多數學校停止了教授英語。有別於此,巴學園不僅沒有取消英語課,還接收了一位在美國出生和長大的日本學生。

徹子在書中回憶,當時戰火紛飛,仇恨的情緒充斥整個國家,巴學園的學生卻能齊聲朗讀英文單詞,並與美國歸來的學生建立友誼。巴學園的電車課室猶如一道嚴實高牆,阻絕了成人世界爭鬥中所帶來的憎恨與殘忍。

動畫片《麥兜·我和我的媽媽》中有一個橋段,麥兜想要一臺攝像機作為聖誕禮物,但媽媽麥太囊中羞澀,為了生活早已竭盡全力,顯然,攝像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麥太另闢蹊徑,她把麥兜抱到窗前說道:你的眼睛就是鏡頭。

麥太送給麥兜一臺“人肉攝像機”,同時,也給麥兜的人生送去更為寶貴的事物——想象力。成年人的艱辛,麥太都一一承擔下來,麥兜也沒有因艱難的生存環境而觸及社會現實,內心世界的純粹也得以保留。

一個殘忍的事實是:大多數“問題兒童”都是因不當的教育所造成的

動畫片《麥兜·我和我的媽媽》

當傳統教育僵固的價值觀將孩子的成長空間扁平化時,這便意味著孩子愈來愈失去想象的能力,而小林宗作先生對孩子精神世界的愛護,麥太對麥兜想象力的引導,都能為孩子日後的人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教育的任務,是讓兒童純淨無暇的天性得以保留,同時,又能夠激發他們內在的潛能。徹子曾拜訪昔日巴學園中的同學,他們大多已有體面的工作,能夠很好地融入到社會當中。他們沒有因為身體或心理的缺陷而感到自卑,相反,卻更能夠設身處地的去體味他人的處境。

最終,巴學園在1945年毀於戰火,直到小林校長1963年辭世,他也沒能再建立一所如巴學園一樣以孩子為本的學院,這是小林宗作先生畢生的夢想,最後也只能成為徹子寫書時的一個念想。

說到底,無論成人眼中多麼“不完美”的兒童,只要能夠配以相宜的教育方法,他們都有機會找到自己貢獻世界的方式。

這要求教育不僅僅只是學識與德育的傳授,更是教育工作者必須瞭然一個人身上所存在的多樣性,同時也意味著,現代教育需要革新對人才的定義。

-關注我們·一週看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