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2021-12-05由 半島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畜牧業

牛莊在哪裡位置

開篇語:

臘月廿三小年到!再過7天,就迎來了農曆牛年。在這辭舊迎新之際,“金牛奮蹄”、“牛轉乾坤”這些與牛相關的祝福話語縈繞耳邊。牛和島城也有不解之緣。很多島城人都不知道,青島市有很多名字中帶著“牛”字的村莊,他們不僅村名帶“牛”,村民生活、村莊發展這些年也是鼓足牛勁、一天比一天牛!

牛年來臨之際,半島全媒體7位記者兵分四路,對其中的8個“牛村”進行了探訪,透過文圖短影片相結合的方式,為您一一展現這些身邊的“牛村”的牛字來源和牛村故事。

1、

赭紅洋房寫歐韻,山村搬遷騎金牛

地點:青西新區紅石崖街道牛齊前社群

記者:高芳 谷朝明 實習生:賈萍

02:13

牛緣尋蹤

據瞭解,牛齊前村原址位於靈雀山和牛齊山之間,兩面環山,一面環嶺,舊村佔地約173畝,地處山區窪地。據有關記載,清道光至新中國成立前,坐落在山前的人家被稱為牛齊前,山後的人家被稱為牛齊後。直到1956年走合作化道路時,兩村合二為一,總稱牛齊前村。

“你看這兩座樓中間的遠處,隱約還能看到一個圓鼓鼓的山頭,那就是牛齊山。”牛齊前股份經濟合作社黨支部書記鄒德勝指著被高樓擋住的一處遠山,介紹說:牛齊山位於村後,海拔120米,面積860畝,為土山,只有山頂有石頭,有兩塊不過百噸重的大石頭,其中一塊像牛肚臍,被稱為“牛肚臍石”,此山因此被叫做“牛臍山”,後來慢慢簡化演變成“牛齊山”。

牛村故事

“十多年前我們村是有名的光棍村,村裡地處山窪,連條像樣的硬化路都沒有。”鄒德勝書記回憶說:“你聽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吧,說的就是我們村,下雨天路上的泥土粘在腳踏車的輪子上,車子陷在泥裡走不動,你得用棍子一邊刮泥巴,一邊推著腳踏車走。”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社群簡介

2011年,隨著中德生態園的開發建設,紅石崖街道牛齊前社群和另外的14個村居陸續開始舊村改造拆遷,一同搬進了集中安置社群——福萊社群。“舊村的一間屋可以換40平方米的樓房,樓房裡還有地暖,農民們再也不用生爐子過冬了,避免了每年冬天一氧化碳中毒的隱患。” 鄒德勝書記自豪地介紹說:“以前舊村在山窪裡,有體力有能力的年輕人都遷走了,村子裡剩的絕大多數都是老人,最少的時候整個村子只有100多口人。搬進新樓房後,隨著周邊企業的開發建設,有很多的用工需求,家門口就業吸引很多人又遷回來了,拆遷後牛齊前社群增加了100多口人。”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社群一角

住進新樓房的村民想留住“老家的記憶”,搬遷後牛齊前股份經濟合作社還很有心地“打造”了一本農村改造紀念郵票珍藏冊《老家記憶》。珍藏冊分為兩本,一本是圖片冊,裡面珍藏了所有村民的老屋照片,每一頁都標註著戶主姓名,裡面有兩張照片,一張是老屋的大門照片,一張是老屋的院牆照片。鄒德勝書記翻到一頁照片介紹說:“你看,這戶人家的院牆都是石頭壘起來的,因為買不起紅磚,只能用石頭壘。條件稍微好點的人家裡蓋的房子都是紅磚面的,一層層的紅色磚頭清晰可見。因為沒錢粉刷,所以就裸露著紅色的磚面。”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村民住進了地暖房

翻開另一本郵票紀念冊,記者看到一張面值1。2元的郵票,圖案是大紅燈籠,和郵票相連的是幾張舊村照片。窗前曬的風乾魚,農民耕作用的農具,磨麵粉用的石磨……這些照片也將樸實美好的舊村永遠封存在了十年前。“你可能根本想象不到,當時村裡都沒有小賣部,村民們要買生活用品需要走好遠的路,到鎮上採購。你看現在大家都搬進了樓房,小超市就開在樓下,簡直太方便了。” 鄒德勝書記介紹說。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村民住進了地暖房

“舊村改造後,我們就不靠種地生活了,牛齊前社群成立了股份經濟合作社,合作社統一投資了很多處商鋪、房產,農民們可以享受到投資分成,生活有了保障。” 鄒德勝書記介紹說。

據瞭解,紅石崖街道舊村城市化改造前,包括牛齊前社群在內的15個社群零散分佈在南部山區,交通不便,集體經濟薄弱,大多數社群集體收入為0。搬遷改造後,在紅石崖街道指導下,社群充分利用徵地補償款,透過購置優質商業資產、土地流轉、盤活存量土地等方式增加集體收入,截至目前,福萊社群年集體收入達到5000餘萬元。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社群居民的剪紙作品

“以前村民們忙著種地種莊稼,現在他們都在忙著學插花。”紅石崖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管秀麗介紹說,福萊社群居民以前基本靠種地、外出務工為生,正規就業率較低。為解決搬遷安置後轉移勞動力就業問題,街道對適齡勞動力進行摸底,建立涵蓋各年齡段的臺賬,出臺就業創業獎勵辦法,建設就業創業孵化基地,每月免費進行育嬰、家政、廚藝、叉車等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每月牽頭舉辦企業招聘會,協調海爾4。0、辛北爾康普、萬捷精密機械、優克特種裝置等新落戶專案,企業用工優先考慮本地居民,助力群眾“家門口”就業,努力實現業有所興。目前,福萊社群3345名適齡勞動力中,有3100名實現了正規就業;1468名50歲以上勞動力中,1223名實現就業;60歲以上居民城鄉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全覆蓋,社群整體就業率達90%以上,居民年人均收入由2012年的1。1萬元增加至目前的3萬元。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社群活動中心

記者感言

說起村莊,你能想象出怎樣的場景?當記者走進青島西海岸新區紅石崖街道的牛齊前股份經濟合作社,著實為眼前的場景驚訝:一排排整齊的樓房比鄰,紅色的外牆時尚靚麗,尖頂的塔樓設計,寬闊的馬路,公交車在樓宇間穿行,宛如一座美麗靜謐的歐洲小鎮。舊村改造後的牛齊前村真正“牛”起來了。

2、

田單昔擺火牛陣,雙村今奔甜生活

地點:即墨區靈山街道東牛齊埠村、西牛齊埠村

記者:朱佳鑫 滕鏡淑

01:55

02:28

牛緣尋蹤

即墨牛齊埠村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齊國田單曾在此擺過“火牛陣”。當時田單收集大量牛後,在五里地外的蘭家莊圈養起來,訓練時先捆紮一些草人,外邊套上燕國軍隊衣服,草人裡面裝上牛飼料,牛用角拱開草人肚子就能吃到飼料。等到真正打仗的時候,齊國將士先把牛餓上一頓,然後牛角綁上刀,牛尾巴上點著火,讓牛群猛衝向對手,所以叫“火牛陣”,最終大破燕軍。東牛齊埠村和西牛齊埠村原來是一個村,在上世紀60年代以一條路為界,分成東西牛齊埠兩個村。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東牛齊埠村村容村貌

牛村故事

1月28日,東牛齊埠村黨支部書記董良軍向記者介紹,以前東牛齊埠叫“圍子外”,西牛齊埠叫“圍子裡“。當時西牛齊埠有城牆,經濟條件比較好的老住戶們都在“圍子裡”住,東牛齊埠條件要差些。隨著改革開放,東牛齊埠的村民生活條件也好了起來。董良軍2000年上任以後,就在村南劃出一塊區域,改革原有耕種基礎形式,引進先進的農業科技,發展蔬菜瓜果大棚,搞附加值高的特色種植養殖,村民日子越來越好。隨著人口增加,為了減少新建房屋對土地的佔用,也改善村民們的居住條件,2007年村裡也搞起了住宅小區,已經開發了6個樓座,每座樓五層,讓村民們也享受到了集中供暖供氣的城裡人生活。現在主要街道實現了硬化、綠化、美化、亮化。村民們住處周圍中大型超市、飯店等配套一應俱全,非常便利。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東牛齊埠村黨支部書記 董良軍

牛齊埠村,北靠萬華山,據說齊國田單就在萬華山旁大破燕軍,讓牛撞死的燕軍的血都流成了河,叫龍華河,據說上世紀70年代老百姓還在此挖出了“龍骨”。西牛齊埠村黨支部書記董全福說,東、西牛齊埠兩村裡出過很多文人名士和傳說。其中有位高大先生,縣官走到高大先生家門前都要落轎進去與其坐坐。還有位高二先生,傳說半夜起來開了門自己走了,結果一夜進了京城。身無分文,遇到一個白鬍子老人,老人問高二先生幹什麼,高二先生說他不知道怎麼就出來了,這個人看到高二先生說:“你是一個有文化的人!”於是老人把高二先生帶到家裡去教書,六年之後,高二先生掙了錢又回到了即墨家鄉。村民說,目前村裡有位考入清華大學的就是高二先生的後代。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東牛齊埠村村容村貌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西牛齊埠村村容村貌

目前,西牛齊埠村有居民300戶,因為該村有很多政府引進專案落地,所以發展很快,像正在打造的綜合保稅區等將為這片區域帶來很好的經濟效益。西牛齊埠村黨支部書記董全福說:“目前村裡的地除了基本農田,幾乎都用於專案開發建設,80%以上的村民都做小買賣,靠街的房子基本都是成了網點房,老百姓日子還是很可以的!”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西牛齊埠村黨支部書記董全福介紹村裡上百年的老屋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青島即墨綜合保稅區

東牛齊埠村黨支部書記董良軍介紹,齊國當時在牛齊埠這打敗了燕軍,攻打下城池,城池就位於現在平度的古峴鎮,犒賞三軍的時候就用的即墨老酒。所以即墨老酒可以說是歷史悠久,它是用大黃米放鍋裡悶成乾飯,然後加上曲發酵以後,擠出來的液體就是老酒。如今,即墨老酒也成了即墨的一張閃亮的名片。兩位董書記說,董姓是明朝永樂年間從貴州搬到牛齊埠村的,至今已有600年的歷史了。牛齊埠村有點遺憾的是有一些古文化和老屋等文化遺產沒有留存下來,唯一留下來的一處老房子是一位董姓村民家的百年老宅,否則這些文化元素在開展鄉村旅遊等方面可以發揮更大作用。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百年老房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東牛齊埠村董氏族譜

兩位書記說,新的一年是牛年,他們更要拿出老黃牛的精神,拉好發展經濟的車,讓村民過上更好的日子!

記者感言

近幾年來,東牛齊埠村在村南實施了農業耕種形式的改變,提高了居民的收入,西牛齊埠村的土地用於大專案建設,創富增收有底氣!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新的西牛齊埠村必將更加牛氣十足。

3、

水牛不知何處去,千畝秋桃笑春風

地點:膠州市膠北街道水牛村

記者:毛梓權 張婧

牛緣尋蹤

水牛村建於明朝初年,坊間傳說此處古代原有一個大灣,牧童常在此飲牛洗澡。有一個牧童帶著九十九頭水牛下水,下到灣裡卻成了一百頭,人們把牛塗以記號,結果發現多出一頭水牛無記號。村民認為其必是一頭神牛,但是大家想要抓住這頭神牛卻毫無辦法。後來大家把這頭神牛趕走了,不料村裡的其他水牛也跟著走了,後來便以水牛村當做村名。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鳥瞰水牛村

牛村故事

1月25日,記者驅車來到水牛村,在村口首先映入眼簾的一個氣派的門樓上書“水牛歡迎您”,左側寫“幹清日月明”,右側寫“政勤村莊美”。從村口到村裡大概有一分鐘的車程,道路兩側的土地被圍了起來,裡面種植不少小樹,這是什麼寶貝?律家莊水牛村聯合支部黨總支書記蔡啟雷告訴記者,這是村裡專門引進的秋雪蜜桃樹苗,這個桃園面積有800多畝。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水牛村入口

據瞭解,現在的水牛村在冊村民一共1511人。村裡的年輕人一般在外務工,年齡稍長的則留在村裡務農。村裡耕地面積3000餘畝,主要種植的作物是小麥和玉米。為了有效利用土地,提高村民的收入,村兩委經過多次分析和討論,最終決定種植經濟作物。為了找到合適的好品種,村裡多方請來專家和技術員現場檢視,並對近些年的市場做了調查研究,根據當地的土壤情況、作物季節安排和勞動力付出情況,最後敲定了種植秋雪蜜桃。因為當地土壤比較適秋雪蜜生長,栽種至今已經3年了長勢一直不錯,明年就可以掛果了,村民們對此充滿期待。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水牛村街道

在村裡轉一圈下來,記者感覺最深的是整潔,整個村裡的街道都十分乾淨,可以說都沒有衛生死角。街道上劃有停車線,各家的車都線上內整齊停放,配上各家牆上的宣傳畫和標語,乾淨利落又有韻味。水牛村黨支部書記趙立餘告訴記者,村裡在2015年以前,也曾經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2018年村裡進行了土地確權,老百姓的種田積極性更高了,收入也提高了,以前的人均收入2000多元,現在能超過4000元。農民收入提高的最明顯表現是居住房屋的改變,現在村裡已經沒有危房,各家的外牆也都由村裡統一出資粉刷和維護,將很多標語口號融於圖畫,通俗易懂,既做了宣傳又激勵村幹部帶頭做好工作。收入提高之後,水牛村還更換了保潔員,成立了義工隊定期在村裡進行深度清理,有的村民還自發出來協助維護環境,村裡人改變了原來垃圾隨地扔的習慣。如今,水牛村還率先設定了垃圾分類清運點和宣傳點,並且實現日產日清。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村中設有劃線車位

為了集多方力量增加村民收入,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數,水牛村在膠北街道黨工委的指導幫助下,還成立了三個合作社:水牛金嶺果蔬合作社、水牛金嶺旅遊合作社、水牛金嶺種植合作社。村民陳友福家2019年建起了兩個草莓大棚,嘗試新型採摘加旅遊的形式。合作社多次聯絡技術人員到大棚來指導種植。村民劉學先是青島金元多農機合作社的理事長,他早年本來也是在家務農,空閒時候外出打工,一年的收入頂天也就三萬塊錢,供家裡兩個孩子上學很吃力。藉著外出打工,劉學先開拓了視野,看準了農業發展的方面,就開始自己購置農機走上了另一條致富路。現在他加入的農機合作社收割、耕種一體化,既提高了種田的效率,接的活更多,自身也提高了服務的質量,收入自然就更多了,成立合作社還能享受國家的補貼,收入翻了三倍還多。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村民劉學先檢查農機

記者感言

實現村村通、成立三大合作社、種植經濟作物、環境衛生整潔……找準方向,“新水牛”一直在朝著幸福生活邁著自己紮實的步伐。相信藉著牛年,水牛村的百姓會擁有更美的小日子!

4、

伏地泥牛化古丘,瓜果梨桃說豐年

地點:萊西市南墅鎮西泥牛莊村、東泥牛莊村

記者:朱佳鑫 李皎

牛緣尋蹤

在萊西南墅鎮的東南部,坐落著西泥牛莊村和東泥牛莊村。以前村裡有一土丘,形狀如牛,故名泥牛莊。泥牛莊是明代王氏從四川遷來建村,不久劉氏從南墅、劉建遷入定居,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現在這兩個村以一條路劃分,路東面叫東泥牛莊村,路西面叫西泥牛莊村。如今土丘部分位置已經開墾種上了莊稼,成為良田的一部分,也很難再辨出牛的形狀。還留有一部分高地,野草在風中訴說著滄海桑田的鉅變和光陰的故事。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這條路把泥牛村分為東泥牛莊村、西泥牛莊村

牛村故事

1月28日,記者來到西泥牛莊村。走在村子裡,家家戶戶的門前、平房上、院牆外都堆了最少五六個玉米堆垛,金黃金黃很是漂亮。街道也硬化了,在村莊主路的一處牆面上還繪製了垃圾分類的示意圖。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村口牆面上的垃圾分類示意圖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村民家裡的玉米堆

這裡距離南墅鎮3公里,距離省道僅200米。2020年,村莊土地總面積4200畝,耕地面積1780畝,其中用於農作物的800多畝,用於高效農業和其他用地1100多餘畝。有居民260戶,人口802人,人均純收入16000元。西泥牛莊村主要以農業生產為主,2020年全村種植有葡萄200畝、蘋果200畝、梨300畝、桃300畝。該村還有豐富的鐵礦和石墨資源。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西泥牛村黨支部書記 劉希貴

西泥牛莊黨支部書記劉希貴說:“自1994年以來,村建辦公樓1棟,修攔河閘1座,挖平塘7個,1998年上了自來水工程,結束了祖祖輩輩缺水吃、挑水吃的歷史。2010年以來對全村大街小巷全部整修綠化硬化,轎車、電動車已成為主要交通工具。”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村圖書室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西泥牛村委大院裡的活動場所

劉希貴書記帶記者來到田間,村裡2015年透過土地流轉,引進高效農業,種植了梨樹200多畝、桃樹300多畝,年產值200多萬,比傳統種植收益高很多。2016年,由萊西市財政局投資200多萬元,修建揚水站兩座,每一個揚水站旁邊都有一個大儲水池。其中一座揚水站可承接灌溉水澆地600多畝,另一座可增加灌溉面積800餘畝。劉希貴書記說,有了這兩處揚水站,給村民的農業生產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西泥牛村揚水站旁的儲水池

我們來到了一處養殖場,養殖戶劉義軍養豬養了十多年了,這幾年年存欄200多頭豬,一年出欄300多頭,刨去每年40多萬元成本,一年收入能有七八十萬元。劉希貴書記說,除了養殖業,他們村的村民大部分也幹種植業。途經種植戶劉曉慶的蔬菜大棚時,她正在大棚裡培育甜瓜苗。她的大棚面積有兩畝,她說過幾天就準備把甜瓜栽種上,等到4月份就可以上市了,甜瓜一年能收入一萬多元。她還種了一部分西紅柿,西紅柿一年下來也能收入2萬多元。劉曉慶的孩子今年考研,她希望孩子繼續讀書,有更好的發展。對於自己的生活,劉曉慶信心滿滿,她說現在勤勞就能致富。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村民劉曉慶家的大棚

牛年探“牛村”①:金牛火牛水牛泥牛,村村生活牛上牛

劉曉慶大棚裡的甜瓜苗

記者感言

跟著西泥牛莊村黨支部書記一路走在一馬平川的田間地頭,蒼翠的麥田、硬化的街道、滿滿的糧食垛,處處洋溢著一種質樸又蓬勃向上的力量。這是一片充滿希望的土地!幸福,就是這樣踏踏實實像老黃牛一樣創造出來的!

點選瀏覽系列策劃第二篇:

牛年探“牛村”②:牛溪牛溝牛王廟,奮蹄小康真是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