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文化)通訊:小手繪中國 童畫傳友誼——記首屆“印象中國——伊朗青少年繪畫比賽”

2023-01-10由 新華社 發表于 畜牧業

伊朗是什麼語言

新華社德黑蘭1月5日電通訊:小手繪中國童畫傳友誼——記首屆“印象中國——伊朗青少年繪畫比賽”

新華社記者高文成

“我的畫既有傳統的中國,也有現代的中國。”4日在德黑蘭舉辦的首屆“印象中國——伊朗青少年繪畫比賽”頒獎儀式暨作品展開幕式上,13歲的馬赫希德·卡西米這樣介紹自己的畫作。

本屆“印象中國——伊朗青少年繪畫比賽”分為7至11歲和12至16歲兩個年齡組,面向伊朗全國青少年徵集了427幅參賽作品。經過評選,每組各評出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三等獎3名。包括獲獎作品在內的70幅畫作參加4日起舉行的為期一個月的優秀作品展。

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獲獎作品大多融合了紅燈籠、長城、龍等標誌性中國文化元素,充滿了伊朗青少年對中國的想象和思考。

來自伊斯法罕省的卡西米獲得12至16歲年齡組一等獎。她說,在描繪傳統中國時,她使用了龍、扇子、古建築等形象,主色調為紅色,包含中國人慶祝農曆新年的場景;在現代中國部分,她重點描繪了中國高樓大廈和城市發展,還有歡慶的農民,展現中國的脫貧成就。

“我對中國很感興趣,平時透過電影、紀錄片等多種手段瞭解中國,這才有了畫中的意象。”卡西米說。

7至11歲年齡組一等獎獲得者邁赫爾娜茲·託盧埃畫作的主題是“絲綢之路”,描繪了古代波斯人和中國人貿易的場景。這個創意來自父親馬哈茂德的啟發。“古代絲綢之路連線了中國和伊朗。”馬哈茂德說,“如今兩國關係友好,兩國文化應該透過這條路再次連線。”

中國駐伊朗大使常華在活動現場說,本屆比賽參賽作品包羅永珍,飽含伊朗青少年對中國的嚮往和對賡續中伊傳統友誼的期待。希望能以本屆比賽為開端,進一步在兩國青少年間播撒友誼的種子,讓中伊友誼薪火相傳,為中伊全面戰略伙伴關係注入新動能、新活力、新內涵。

伊朗國家青少年智育中心主任哈米德·阿拉瑪提表示,中國是文化之邦、文明之邦、藝術之邦,伊朗的文藝作品中蘊含大量中國故事和中國元素。智育中心作為伊朗教育部下屬的青少年教育管理機構,願同中國駐伊朗使館一道,以繪畫這一人類共同的藝術語言,進一步推動兩國青少年深化交往,不斷增進兩國青少年彼此瞭解,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友誼的使者,為兩國源遠流長的友好交往增添新力量。

伊朗官員,本次比賽獲獎選手及家屬,德黑蘭大學、伊朗沙希德·貝赫什提大學等高校師生約180人出席本次活動。到現場參觀的沙希德·貝赫什提大學中文專業一年級學生馬尼·扎雷說,看完畫展“很受鼓舞”,“我才知道有這麼多伊朗人熱愛中國文化,這激勵我更努力地學習中國的語言和文化,進一步瞭解中國”。

沙希德·貝赫什提大學中文系主任法爾哈德·賈萬巴赫特·海拉巴迪說,從畫作中可以明顯看出伊朗和中國文化的相互影響。這些畫作證明,“兩國有堅定信念在文化等各領域攜手合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