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北洋時代以來的四十年間,中國炮兵寸步難行,原因是沒有神馬

2021-08-11由 指文圖書 發表于 畜牧業

馱馬載重多少

北洋時代以來的四十年間,中國炮兵寸步難行,原因是沒有神馬

袁世凱是個火炮迷。在他坐穩大總統位置之後,立即命令陸軍部採買歐洲列強的各種新式火炮回國實驗。而袁世凱考驗新式火炮的試驗場,就是負責保衛大總統的“大內侍衛”司令部設在中南海總統府旁邊的拱衛軍。

關於拱衛軍的火炮測試記載,現今遺留下來的資料非常稀少。但在現存檔案的蛛絲馬跡中,我們可以發現當時火炮存在著無法解決的最大問題!

那就是——

機動力

中國炮兵真正無法解決的難關,不在火炮工業,而在合適的軍用馬匹,尤其是馱炮的馱馬與拉炮車的挽馬。這個難題使民國元年以來四十年間的中國炮兵寸步難行。

中國的土產軍馬一向多以口外(即今日河北省張家口市以北)塞北的蒙古馬為主。蒙古馬耐力強,曾馱著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橫掃歐亞大陸。但是,蒙古馬的高度只有12 掌(120 釐米),體形比高度超過16掌(160 釐米)的歐洲馬匹小了一號。所以,蒙古馬馱不了二十世紀的西方山炮,更拉不了同時期的西方炮車!

在二十世紀初,汽車(時稱“自動車”) 與加油站還是稀罕之物,火炮的機動完全依賴馬匹牽引或馱載。牽引使用挽具與炮車,馱載使用馱鞍。而歐洲火炮的重量、挽具、炮車與馱鞍,自然是按照歐洲馬匹的體形與力量設計的。克魯伯的設計師在設計火炮機動力時的參考馬種,是馬高17 掌、體重2000 磅的德國本土產萊茵馬(Rhineland heavy draft horse);是馬高16 掌、結實粗壯的波蘭重挽馬(Zimnokrwiste);是蠻力驚人、曾創下兩馬雙駢將7。7 噸貨物拖動2。18 米驚人記錄的比利時重挽馬(Brabançon);是馬高18 掌、雄壯高大的重挽馬冠軍——法國佩爾什馬(Percheron)!

北洋時代以來的四十年間,中國炮兵寸步難行,原因是沒有神馬

(上圖)北京軍博陳列的漢造“克”式野炮,不要被放在棧板上的輕便假象迷惑了。博物館陳列的火炮幾乎都沒有炮車與挽具,觀眾很難體會這樣一門可以放在棧板上用叉車舉起來的火炮,行列全重達到1。7 噸,機動起來會讓六匹騾子精疲力竭。

中國本土的騾馬比起歐洲的重挽馬要差一大截。以套駕拖炮的挽曳而言,德軍一個以40 輛二馬曳車編成的大車輜重連,標準載重總量是30 噸,即每輛馬車的載重量為650 公斤。而中國本地二馬曳車的標準載重力卻只有320 公斤;以馱載而言,馱運山炮分解件的歐洲馱馬標準負載重量(含馱鞍)為160 公斤,而中國本地蒙古馬的標準負載重量只有75 公斤。

換言之,無論是馱載之馱力或挽曳之牽引力,中國土產蒙古馬的力量只有歐洲馬的一半!

騾馬問題在北洋軍的新一代制式野炮上首先發難。在民國伊始的1912 年,北洋陸軍部已經選定“元年式75 公釐野炮”為制式野炮,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漢造75 毫米29 倍口徑“克”式野炮。漢造“克”式野炮發源於克魯伯的“1903年”式75 毫米30 倍口徑野炮。“1903年”式野炮是克魯伯的外銷主打產品,戰鬥全重不到兩噸,堪稱當時軍火市場上最輕盈的一款野炮。“1903 年”式的最大客戶是羅馬尼亞。羅馬尼亞的國土有一半是喀爾巴阡山脈綿延的山地,國內也缺乏重挽馬,炮兵同樣以重量為主要考慮。於是,羅馬尼亞一口氣就訂購了636 門。“1903 年”式野炮的下一個大買家是同樣有騾馬不給力問題的日本。日本在日俄戰爭中深受俄國76。2 毫米野炮的刺激,緊急向克魯伯大量採購了400 門“1903 年”式成品炮與400 套組裝件。即,對中國炮兵影響深遠的“三八”式75 毫米野炮。

有了羅馬尼亞與日本這兩大客戶的口碑,重量最輕的“1903 年”式野炮就成為中國製式野炮的最佳選擇。在1912 年定型的漢造“克”式29 倍口徑野炮(時稱“元年”式野炮) 仿造自“1903 年”式的最新改進型“1910 年”式。克魯伯原廠的“1910 年”式戰鬥全重被縮減到942 公斤,重量之輕,堪稱75 毫米口徑野炮的極致經典。而中國國內仿造的民國“元年”式野炮則略加重到967。5 公斤。然而,在1921 年具體定型開始量產的漢造“克”式野炮卻又加重到1243 公斤。

戰鬥全重(舊稱放列全重)是火炮本身的重量。在火炮機動行進時,還要加算包含挽具與炮車的行列全重。戰鬥全重1243 公斤的漢造“克”式野炮,在行進機動時的行列全重達到1775 公斤。在羅馬尼亞雖然能運動自如。但是,對中國本地的騾馬而言,1。7 噸的行列全重實在是太重了!

那中國本地的蒙古馬能拉得了多重的馬車呢?依照後勤專家的計算,以一匹土產蒙古馬牽引的一馬曳車,重量標準為150 公斤。二馬曳車是320 公斤,三馬曳車是500 公斤。②以此推算,以蒙古馬牽引的六馬三駢炮車組,牽引力不會超過1000 公斤。

沒有合適的馬,炮兵只能靠昂貴的騾子馱炮。在當時周家口的馬市,一頭肘高尾順的壯騾子價格幾乎是馬的一倍。然而,即使是力量驚人的騾子,在馱運狀況中的理想載重量也只有85 公斤,馱起山炮件來也是很吃力的。不過騾子若用來拖炮,挽曳時的爆發力卻是非常驚人。例項證明以六頭壯騾子編成的三駢系駕編組(雙馬並列為駢),可以牽引行列全重將近兩噸的火炮機動組。

當然,這只是爆發力。所以,如此沉重的壯騾火炮組只適合操場校閱,進行一、兩天野外拉練也許還能勉強應付,若真正上戰場進行一日以行進32 公里為標準的長途機動,再壯的騾子恐怕也得中途累死。

火炮縱列既然寸步難行,炮兵的最佳選擇就是能夠拆解馱運的山炮。但是,西方設計的山炮分解件重量卻普遍高於中國騾馬的馱力。就以最輕盈的滬造山炮來說,滬造山炮的最初馱運設計是分解為四組部件,用四匹騾馬分馱。第一馱是炮身連閂,全重225 磅(102。15 公斤)、第2 馱是炮床連高低左右搖器,全重245。5 磅(111。46 公斤)、第3馱是炮架前節與車軸,全重157 磅(71。28 公斤)、第4 馱是炮架後節與車輪,全重221 磅(100。33公斤)。

才四個分解件而已,就有三個分解件遠遠超過了中國本地騾馬的馱力。

所以,軍學司編出來的滬造山炮操典實施法,會讓基層炮兵笑掉大牙。滬造山炮的制式運動方式是“一馬挽曳或四馬馱載”, 但本地的騾馬顯然拖不動行列全重405 公斤的滬造山炮,更馱不起動輒超過100 公斤的分解件!

北洋時代以來的四十年間,中國炮兵寸步難行,原因是沒有神馬

(上圖)於日寇洶洶進逼之1932 年,國府全力推動德式建軍,深感無合適騾馬之痛。在1932 年12 月,軍政部通令全軍重視馬政。然而馬種培育與馬群繁育都是需要數十年長期經營的事業。這份遲來的第8807 號訓令已經無法扭轉炮兵無馬可用的窘境。圖為《軍政公報第一四六號》的原令。

然而,中國沒有合適的騾馬,軍學司也沒法制定出真正合理的規範,只能照克魯伯原廠規範搶搬硬套。反正上下都心知肚明,“一馬挽曳或四馬馱載”只是參考,基層自然會找到讓滬造山炮動起來的辦法。富一點的炮兵也許會不惜馬力,以累死騾馬為代價拖炮;窮一點的炮兵也許騾馬都辦不齊,只好用槍逼迫民夫拖炮;聰明一點的炮兵會尋找土法煉鋼來自制兩匹馬拖炮的挽具,用兩匹馬拖滬造山炮,勉強也能拖得動……

無為而無不為,上級不給明確的指導, 下級才有各顯神通的空間。於是,北洋時代的炮兵建設就在上蒙下騙之中,插科打諢十七年。單看當時的文獻,如果對“一馬挽曳或四馬馱載”的準則不做深刻調查,還真要以為中國已經有了能與萊茵馬相提並論的神馬呢!

中國當然沒有神馬!於是,中國的炮兵建設成為薛西弗斯(Sisyphus)式的荒誕悲劇。希臘神話中的薛西弗斯必須不斷地滾石頭上山,但抵達山頂時石頭卻又滾回原點。而在100 年前的中國炮兵則不斷尋找歐洲最優良的火炮,希望建設出足以與日本一戰的炮兵, 但卻始終沒能克服騾馬的障礙。於是,四十年間的反覆嘗試成為荒誕的悲劇,直到炮兵在20 世紀50 年代進入摩托化才得以解脫。

本文摘自《鋼鐵抗戰:中國野戰炮兵史 1900-1937》

北洋時代以來的四十年間,中國炮兵寸步難行,原因是沒有神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