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面對煩惱和壓力,3個方法助你走出困境

2022-11-29由 莫定格 發表于 畜牧業

為什麼人怕蟲子

你上次感覺到壓力是什麼時候?

昨天?上週?還是上個月?

不論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因為各種各樣的事而感覺到壓力。

小到一次工作任務,人際溝通,大到買房、結婚、子女教育等問題,都會造成心理上的壓力。

面對壓力,每個人的感受和反應是不同的,即使是處於同樣的環境、面對相同的煩惱。

心理學上稱這種對應能力為“心理韌性,指的是人處於困難、挫折、失敗等逆境時的心理協調和適應能力。”

有的人的心理韌性像皮筋,反覆拉扯容易弄斷,而堅韌的人則像彈簧,面對強壓照樣能屈能伸。

心理韌性大都受環境和經歷的影響,就像性格一樣,需要有意識地打磨才能改變。

面對煩惱和壓力,3個方法助你走出困境

日本精神醫師樺澤紫苑根據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發現“只要稍微改變一下自己的思考方法和對待壓力的態度,就能遊刃有餘地面對壓力。”

他將自己多年所學和經驗整理成冊,出版了《人生煩惱諮詢室》一書。

在這本書中,

針對人際關係、私人生活、工作、健康、心理等容易導致壓力的主題,展示了壓力形成的現實原因,以及各種問題的應對方案,從根源上幫助讀者解決煩惱,進而提升自己的心理韌性。

結合多年的實踐經驗,樺澤紫苑在書中給出的答案,可以解決人們 90%的“共通煩惱”。

而以下幾個方面,在我看來是大部分人的“問題”所在,書中給出的建議具有普遍適用性。

01 如果對當下的狀態不滿意,請先改變行動

煩惱和壓力是由現實中的諸多問題產生,《人生煩惱諮詢室》中提到,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人類之所以會因為煩惱和痛苦產生不安,是因為面對這些煩心事,人體會分泌去甲腎上腺素。

而去甲腎上腺素是會催促你“趕緊行動”的物質,只要行動起來,就能減少這種物質的分泌,從而減緩不安的感覺。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確實也只有行動才能解決問題,不斷思考只會加劇焦慮和不安。

但行動也分

有效行動和無效行動

用最簡單的事情舉例,如果你想提升自己,並獲得一定的成績,需要的不僅是“輸入”,重點是“輸出”。

輸入能夠增加知識和資訊儲備,但沒有對外界產生影響,不會創造個人價值。

就像閱讀需要時間,但不一定會有收穫,真正有價值的是將知識融會貫通,並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過程中的整理思考,不僅可以將知識內化,還能夠提升邏輯能力,打造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完成輸入到輸出的閉環,才能真正算是有效行動。

02 降低他人對自己的干擾,將重心轉移到自身

受他人影響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一是“比上不足”,容易產生自卑、自責或是極度等不良情緒。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利昂·費斯廷格曾提出“社會比較論”,指出“人與人比較是出於本能,或者說是無意識的反應。”簡而言之,就是大部分人都有與他人比較的心理。

二是很容易被他人的意見左右,從而影響自己的判斷。

害怕拒絕、反駁他人,是這類人的通病。

不堅守自己的想法和價值觀,一味地迎合他人,最終受苦的只有自己。

面對以上兩種情況,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

將重心轉移到自身,“以我為主”尋找最優解

主要可以從三方面改變:

1.放棄與他人比較,轉向與自己比較。

與過去的自己相比,有哪些進步?

與未來的自己相比,還需要哪些補足?

查驗自身更容易看到努力的成果,從而使自己處於積極、正面的狀態中。

2.觀察他人的優點,擇優而取,有目的性的模仿。

放棄單純的與他人比較,取而代之的是多觀察對方的優點,有哪些適合自己,可以學習並加以運用。

面對優秀的人,會產生“我也想像他一樣”的想法,但“優點”不是普遍適用的。

就像內向的人學不會社

,強行讓自己改變很可能適得其反。

不如多學習他們的為人處世、溝通技巧,即使做不到在任何環境中快速融入,但也可以在人際交往中,給對方留下好印象。

3.比起盯著自己的不足,多發揮自己的長處。

學生時代我們學過“木桶原理”,受此影響,潛意識裡總會覺得要補足自己的短板。

但進入社會後,有一技之長更容易被人看見,也更容易成為變現的工具。

在人際交往中也是同樣的道理,《人生煩惱諮詢室》中提到:“當我們被一個人吸引,肯定是因為對方的優點,而不是沒有缺點。”

所以,不必為缺點而煩惱,多發揮自己長處吧!

03 從被動的工作中解脫,去發掘自己的“天職”

據日本某項調查顯示:有 64。1%的畢業生在工作第一年都產生過離職的想法。

比起“喜歡做什麼”,大部分的第一份工作都是考慮“我能做什麼”,或專業對口,或考公考編,先就業再說。

現實是,很多人的煩惱因工作而生,並且經常會有離職的衝動。

為餬口而工作,很容易因為各種困難變得身心疲憊。

《人生煩惱諮詢室》中提出了“適職”和“天職”的概念:

適職:指的是適合自己個性和能力的職業。

天職:指的是彷彿上天賜予自己的職業。

適合自己並能從中得到快樂的工作屬於“適職”,在此基礎上,能得到成就感和滿足感的工作,才能稱為“天職”。

所以,想要發現自己的天職,先弄清楚自己喜歡做什麼、能從這份工作中得到什麼價值。

這個過程需要累積經驗、慢慢摸索,並提升自我洞察的能力。

同時,走出“我能做什麼”的舒適區,先用業餘時間嘗試不同的事情,挖掘自身的喜好。

嘗試副業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身邊就有很多人透過這樣的方式找到了喜歡做的事情,並將副業變成了主業,同時也實現了自我滿足感。

人生在世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煩惱,但我們可自己選擇面對煩惱的態度,以及用什麼樣的方法解決。《人生煩惱諮詢室》中提到的關於人際、生活、工作、健康、心理的問題,大部人在平時都會遇到,書中給出的解決方案,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如果你正處在煩惱中不知所措,希望這本書能助你走出迷霧,重獲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