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協和星原計劃 | 為何外科大手術後要到ICU?協和醫生帶你“雲”探秘

2022-11-28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畜牧業

病人危險期是什麼意思

原創 北京協和醫院 協和醫生說

協和星原計劃 | 為何外科大手術後要到ICU?協和醫生帶你“雲”探秘

“醫生,怎麼樣,手術成功嗎?”這往往是一臺手術結束後患者家屬最關心的問題,但走下手術檯的醫生常常說:“手術過程順利,病人還需要到ICU觀察一段時間。”此時的家屬充滿了疑惑,為什麼手術成功,卻要到重症醫學科(ICU)去呢?今天,就讓北京協和醫院“走進ICU——重症醫學系列科普宣教團隊”帶您一探究竟。

哪些患者術後需到ICU過渡?

高齡患者或術前心、肺、腦等重要臟器合併較嚴重的基礎疾病

病情複雜,手術涉及重要臟器,操作難度高、風險大

術中手術範圍大、時間長、出血多

術後存在嚴重的創傷打擊或感染可能

ICU為術後患者提供了哪些服務?

嚴密的術後監控

患者在進入監護室後,ICU醫生會與手術、麻醉醫生進行詳細的交班,以最快的速度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全面瞭解。ICU配備有先進而精密的監測系統,如有創血壓動力學監測儀、心電監護儀、心排量監護儀等,這些監測手段可以對患者迴圈、呼吸、手術相關的各項生命體徵進行密切的追蹤。透過患者意識狀態的改變、呼吸頻率、檢查指標的異常、特異的專科表現,儘早發現異常。在ICU,每一輪換班,醫生和醫生、護士與護士之間也會進行更為詳細地交接,保證患者生命體徵不間斷的監護和管理。

協和星原計劃 | 為何外科大手術後要到ICU?協和醫生帶你“雲”探秘

集中治療和有效預防

對患者各項監測指標從調整到分析到再調整,是ICU裡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工作。醫護人員可以採用多種手段最大程度地減少手術創傷對機體的影響,維護或支援好重要臟器的功能,為手術創傷後的恢復創造最佳條件。ICU配備了心電圖機、除顫儀、起搏器、輸液泵、微量注射器、氣管插管、氣管切開以及實現器官替代所需的急救器材和裝置,能夠第一時間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支援治療。

協和星原計劃 | 為何外科大手術後要到ICU?協和醫生帶你“雲”探秘

協和星原計劃 | 為何外科大手術後要到ICU?協和醫生帶你“雲”探秘

ICU醫生還會根據患者的術後情況進行預判,最大程度降低術後併發症出現的機率,如活動性出血、心律失常、電解質紊亂、低血壓、低心排綜合徵等等。必要時還會聯合麻醉科、手術室、放射科介入治療組等,對患者進行緊急治療。

專業組查房及多學科討論

面對治療棘手的情況,ICU醫生永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通常,臨床科室查房選擇的病例多屬疑難重症、診斷不明、治療無效,需經多科會診、跨學科思維才能解決的病例。由於ICU患者的特殊性,這樣的專業組討論與多學科討論,幾乎每天都會上演。透過專業組查房與多學科討論,將患者的病情及當前治療的主要矛盾進行梳理,從而制定出下一步的診療計劃。

協和星原計劃 | 為何外科大手術後要到ICU?協和醫生帶你“雲”探秘

全天候特級護理

經歷大手術後的患者多處於非常虛弱的狀態,身上連線了多種監護儀器,還有可能攜帶了引流管,必須由專業醫護人員給予24小時不間斷、全方位的精心護理,才能平穩地度過危險期。此外,患者從手術室轉入時往往處於麻醉狀態,待麻醉復甦後面對生疏的環境、複雜的監測儀器,往往會造成心理失衡,因此耐心的安撫和告知是十分有必要的。

協和星原計劃 | 為何外科大手術後要到ICU?協和醫生帶你“雲”探秘

要保障手術完全成功、病人順利康復,術前準備、術中操作和術後恢復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容有失。術後進入ICU,相當於給手術治療加了一道保險,給予患者早期精準的治療,使其安全地度過圍手術期。

協和星原計劃 | 為何外科大手術後要到ICU?協和醫生帶你“雲”探秘

走進ICU——

重症醫學系列科普宣教團隊

“走進ICU——重症醫學系列科普宣教團隊”由熱愛科普的重症醫學醫生、護士組成。既有經驗豐富、身經百戰的“老將”,也有充滿熱情、努力學習的“新兵”。從臨床診療出發,向大眾科普重症醫學領域中最基本的知識及最新進展。

文字/郭琦 劉聖均

原標題:《協和星原計劃 | 為何外科大手術後要到ICU?協和醫生帶你“雲”探秘》